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李克強當選國務院總理 10年習李體制啟動
 瀏覽35,342|回應196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聯合晚報╱特派記者林克倫/北京報導】 2013.03.15 04:17 pm  

人大選舉 李克強任國務院總理 / 方彥迪
 
中共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今天經過投票表決,決定李克強(左立者)為國務院總理。即將卸任的總理溫家寶(右立者)和李克強握手。右前坐者為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
新華社

大陸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經提名表決,以2940票贊成,3票反對、6票棄權,順利當選新任國務院總理;宣布當選後,李克強與溫家寶握手象徵交接,正式開啟未來十年的「習李體制」中國夢時代。

上午大會主要議程是表決決定國務院總理、中央均是委員會副主席與委員,選舉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與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李克強獲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唯一提名,成為新國務院總理人選。

大會共發出2957張表決票、回收2949張有效票,經投票決定,李克強以2940票贊成,3票反對、6票棄權,當選新任國務院總理,得票率高達99.7%,與昨日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得票數相比,反對與棄權票各多了2票與3票。

李克強是1955年生,安徽定遠縣農家子弟,被外界歸為團派,出道甚早。歷任北京大學共青團團委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遼寧省委書記等職;在共青團期間,即與甫卸任的胡錦濤,因長官部屬關係而認識。

就黨內排名與資歷看,李克強在十五大時已晉身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而當時習近平僅是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但在五年前召開的十七大的黨內民主薦舉時,得票數落後習、轉為國務院總理備位人選。

李克強去年起強調,將「城鎮化」作為未來五年內需市場成長動力來源,但農村要發展為城鎮,又涉及十八億畝農地底線是否遭挪移,農村戶口如何轉成城鎮戶口等制度性問題,對李克強或「習李體制」來說,均是多年難解決的超級任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936285
 回應文章 頁/共2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國務院「簡政放權」 大刀闊斧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 2013.12.11 03:05 am 
 
大陸國務院昨(10)日公布第三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82個項目,總計今年共取消及下放221項行政審批,完成39%改革任務。大陸學者認為,這將能釋放經濟社會活力,並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

中國政府網昨天刊出大陸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文章指出,大陸國務院保證與取消行政審批的數量、又提高下放行政審批的品質,是有效釋放市場活力的作法。

大陸新一屆政府成立之初,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達1,700多項,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前承諾,至少要取消及下放其中567項,達總項目三分之一。

宋世明表示,大陸國務院目前已完成39%改革任務,顯示大陸中央穩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決心,有利於簡政放權。

「相對於下放,取消才是關鍵」,宋世明認為取消行政審批事項,是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關鍵,也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突破口。

宋世明指出,政府停止干預微觀經濟後,將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釋放企業活力與創造力。未來遇到阻力勢必加大,應弱化改革阻力、持續鬆綁行政審批項目。

除此之外,明確事權與補充財力是調整當前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基本做法。

下放部分行政審批事項、並充實地方政府事權,是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重要工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36506
率團訪陸 卡麥隆:不支持西藏獨立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 2013.12.03 02:44 am
 
英國首相卡麥隆(左)率團訪問大陸,中共總理李克強(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行歡迎儀式。
(新華社)

英國首相卡麥隆昨天率史上最大的貿易代表團抵北京訪問,中英雙方除簽署能源、科技等十項合作案外,卡麥隆並宣布,英國承認西藏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

卡麥隆這次率領六名內閣大臣(部長)、商界領袖等一百廿多人到訪,是兩年多來,中英最高級別的雙邊接觸。尤其卡麥隆說出中共想聽的「政治核心議題」,中共官方形容這是中英關係解凍、「中英關係重回正軌」。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卡麥隆時表示,中英雙方應該加深相互瞭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顧對方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增進互信。

卡麥隆表示,英方願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加強對話,中國大陸擴大內需,對英國是巨大商機。英方歡迎中國大陸投資英國基礎設施、核電等領域。

中共總理李克強與卡麥隆舉行一個多小時的「中英總理年度會晤」。會談後,雙方達成能源、航空、科技創新、金融、環保、衛生、司法、文化等十項領域的合作案。

李克強提出五點聲明:一、促進中英貿易與合作,中方願意參股、控股英方核電站建設項目。二、加強財政金融合作,中方支持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英方對中國企業在英融資上市提供更多便利。三、深化高科技合作,雙方加強航天、海上風電與新能源研發合作,希望英方擴大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四、密切人文交流,簡化大陸人民赴英手續與簽證。五、雙方在國際問題上密切溝通與協調。

李克強並宣布,大陸會出資兩億英磅(約九十六億台幣),設立科學研究資金,推動兩國科技合作。

卡麥隆說,英國尊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卡麥隆去年五月在倫敦接見達賴喇嘛,讓中英關係幾近停頓。

卡麥隆訪問大陸三天,今天將搭高鐵到上海、杭州,明天到成都。

英國首相卡麥隆(左)率團訪問大陸,中共總理李克強(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行歡迎儀式。 / (新華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33999
高鐵輸歐 李克強:共建塞匈鐵路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陳致畬/綜合報導】

2013.11.27 05:57 pm

 訪中東歐 李克強:擴大經貿規模 / 黃貞怡

大陸總理李克強(中)與匈牙利總理奧班(右)和塞爾維亞總理達契奇(左)三國總理共同宣布合作興建塞匈鐵路。
(路透)

大陸高鐵技術再次輸出。大陸總理李克強廿五日下午抵達羅馬尼亞,旋即展開密集外交活動,分別會見六個中東歐國家總理後,與塞爾維亞、匈牙利總理共同宣布,將共同建造「塞匈鐵路」。這是中共首度把鐵路輸出到歐洲,也是中共高鐵輸出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繼輸出高鐵技術至泰國後,大陸高鐵布局逐漸邁向全球,並拓展至東歐。據新華社報導,李克強與匈牙利總理奧班和塞爾維亞總理達契奇三國總理共同宣布,合作建設連接貝爾格勒和布達佩斯的匈塞鐵路,並成立聯合工作組落實推進工作。另外,羅馬尼亞也打算引進中國大陸的高鐵技術。

李克強表示,匈塞鐵路是大陸與中東歐合作中的標誌性項目,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鐵路建設發展迅速,具有成熟的裝備、技術和施工經驗,性價比優勢明顯。中東歐國家有市場需求,雙方可以互利共贏。

李克強表示,大陸裝備走出國門,特別是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既可幫助這些國家基礎設施轉型升級,也有利於消化大陸過剩產能,提高裝備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將造福多方,不僅有利於中歐合作,也有利於世界。

李克強表示,要將鐵路合作打造成大陸與中東歐合作的新亮點,使其成為大陸與中東歐、中歐的友誼新紐帶。

在會見奧班時,李克強說,兩國與中東歐其他國家在鐵路建設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成為新里程碑。大陸願同匈方落實好合作項目,同時深入推進農業、清潔能源、金融、人文等合作。

此行是李克強出任大陸總理後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說,新戰略意義可體現在大陸與中東歐十六個國家領導人簽署一系列戰略合作框架,該框架可以從戰略上看到大陸與與中東歐的合作考量。

近年來中共積極輸出並推銷高鐵,已成為中共外交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除了積極向美國、巴西、俄羅斯等國推銷大陸高鐵技術與合作,習近平和李克強今年還向陸路相連的東南亞試探擴展高鐵線路的可能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31988
李克強談經濟形勢 保就業GDP至少增7.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克強談經濟形勢 保就業GDP至少增7.2%

中共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工人日報首次全文公開,大陸總理李克強有關大陸經濟形勢的報告內容。

他說,為保證每年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大陸需要7.2%的經濟成長,而之所以要穩增長,就是為了保就業。

李克強日前在「中國工會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大陸財政赤字率已達2.1%,而廣義貨幣(M2)供應量餘額,3月底就超過人民幣100兆元(約新台幣482兆元),已是GDP的兩倍,再多發票子(鈔票)就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他說,為了要保證新增就業,就需7.2%的經濟增長;而合理經濟增速是有需要,所以確定今年GDP下限7.5%,通貨膨脹率(CPI)上限3.5%的區間。

在這個合理區間內,還是盡可能地釋放改革的最大紅利,著力去推進改革,著力去推進結構調整,激發市場活力來培育經濟成長的內生動力。

對本屆政府一直強調的穩增長,李克強解釋,其實是為了保就業。他認為,目前大陸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人、甚至150萬人就業。

他強調,根據測算,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年均增長速度只要7%就夠了。這樣有利於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來調整結構,消化過剩產能,加強節能環保,提高品質,保護環境,留出可持續發展空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25477
李克強:打破利益格局 找「黃金平衡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 2013.11.04 01:49 am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強調,改革進入深水區,要闖險灘,必然要觸動利益,為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敢於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堅定不移、循序漸進地推進各項改革。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二日指出,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李克強卅一日邀請宏觀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造船、汽車、電子商務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座談,這是他就任總理後第三次邀請專家和企業人士到中南海,為中國經濟把脈。

他指出,要實現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須靠全面深化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當前,改革還有很大空間,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特別是擴大消費、鼓勵民間投資、保障基本民生等,都要靠改革推動。

他強調,大陸中央政府花了半年多時間,簡政放權只做上半篇,「下半篇大頭還在地方,我們要開個會,一直開到縣裡去」;要讓地方政府為企業鬆綁,不光是減少審批,還要減少不合理的檢查、收費、罰款等。

李克強點出,中國經濟要維持過去高速增長已不現實,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中國要堅持發展優先,經濟增長的速度不能過低」。

他說,就業是不能忽視和迴避的問題,「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就業」;未來十年、廿年,中國勞動力總量都將在八億以上,就業壓力相當大。

李克強宣示,中國要在轉型升級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黃金點」,使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證較為充分的就業,同時要加快結構調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24787
李克強:城鎮化 要防農村空心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曾瑋琳/綜合報導】 2013.09.09 02:34 am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左)首度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專家到北京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
(中新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首度邀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到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李克強重申城鎮化重要性,指出應因地制宜、尊重規律,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之路。

新華網報導,8月30日李克強邀請兩院院士到中南海,發表城鎮化研究報告,並與之進行交流座談會。據了解,早在一年多前,兩院就組織上百位專家,針對大陸城鎮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也出席這一場座談會。

李克強說,城鎮化是經濟發展通往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但受限於大陸過於龐大的人口數量,城鎮化僅能「積極穩妥地推進」,不可能一蹴可幾。

院士葉大年和郭華東皆提到城鎮化布局注意問題,李克強表示,大陸城鎮化發展要因地制宜、尊重規律,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目前東部許多城市城鎮化已成熟,應思考如何提升城鎮化質量,中西部地區則應探索如何培育新城市群。

據了解,現階段國務院相當重視「半城鎮化」問題,李克強說,新型城鎮化強調以人為核心、重視品質,以「城鎮」成為人民安居樂業之地為目標。許多院士提及,大陸城鎮化缺乏科學規劃,導致城鎮化程度虛高,大陸近1億農民工進城卻無法和城市人享受相同公共服務,只能算是「半城鎮化」。

另一備受矚目的議題是農村土地流失、農村空心化等問題,李克強肯定農村議題的重要性,他指出,為惠及農民,城鎮化應突出城鄉統籌,並在尊重農民意願、在保護農民利益和保障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定要繃緊」。

李克強感謝社會上各種城鎮化相關討論,「這些都是為了讓新型城鎮化之路走好走順」。他說城鎮化是一個複雜工程,必須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科學論證、周密謀畫,實際工作盡量趨利避害。

關於城鎮化和產業、就業關係,李克強表示,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新四化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產城相融和互促共進,「興城首先要興業、有產業支撐才能有就業」。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左)首度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專家到北京中南海,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 / (中新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07393
李克強:有信心達成7.5%成長率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大陸特派員王玉燕/廣西南寧報導】 2013.09.04 03:41 am 
 
第十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昨在廣西南寧登場,中共總理李克強在開幕式上表示,今年有信心達成經濟成長目標。這意味大陸將達成百分之七點五的成長率目標。

李克強指出,大陸經濟上半年以來一直保持穩定運行,近期數據顯示,就業和物價穩定、工業生產、進出口、利用外資等主要指標出現一定回升,市場預期已「明顯」改善,且「信心增加」。

他表示,近來受已開發國家、特別是主要外匯儲備國可能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本流動逆轉,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亞洲的一些成員也受到波及,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增長放緩、通膨上升等多重挑戰。他強調,在經濟遇到下滑壓力增大時,要透過改革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李克強說:「在當前形勢下,大陸和東協的主要任務是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應當堅持經濟優先、發展優先、民生優先的大方向,並且把焦點聚集在這裡。」他提出中共與東協五項合作倡議:打造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推動互聯互通;加強金融合作;開展海上合作;增進人文交流。

李克強說,中國—東協是天然的合作夥伴,發展目標相似,雙方加強合作,必將激發巨大的能量。中國—東協有能力打造合作的黃金十年,就有能力創造合作的鑽石十年。

李克強表示,中共願與東協簽訂農產品長期貿易協議,積極擴大從東協進口在大陸市場有競爭力的商品;到二○二○年,雙邊貿易額將爭取達到一兆美元,今後八年,新增雙向投資一百五十億美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05691
李克強出招 信貸資產證券化擴點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 2013.08.29 04:27 am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28)日召開常務會議指示,將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使優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可上市交易,同時提出促進健康服務業等各項措施。

新華社報導,會議指出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前提是需實行總量控制,強調要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試點工作,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

會議決定,在資產證券化的基礎上,把有效信貸轉向「三農」、小微企業、改造棚戶區(違章建築)及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投資。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是落實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決策部署的具體措施,也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舉措,可以有效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金。

大陸證監會曾在7月兩度力挺證券公司展開資產證券化業務,市場人士分析,證監會的表態,或許是大陸國務院加速擴大資產證券化試點的因素之一。

資產證券化被認為是盤活銀行資產存量、調節風險的有效工具,但大陸的資產證券化試點至今已有八年,法律規範與訊息披露均不到位,使投資者不願積極投資。

受到大陸加快利率市場化腳步、變更資本規定等因素影響,各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標壓力較大,均有再增資衝動。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曾表示,只要一天不推信貸資產證券化,銀行會持續反覆再增資,使銀行利差逐漸縮小。

大陸國務院此次決定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將促進券商的轉型與創新能力;在加快銀行資金周轉的同時,也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證券時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券商設計的產品初期可能會在上交所等地上市交易。

此外,會議還提出要布署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做為促進經濟升級轉型的重要關鍵。

實質內容包括放寬市場准入、鼓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等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除了支持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之外,還要培育醫療、藥品、中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03735
李克強兩大任務:推城鎮化、調區域結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29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中國經濟走勢看似仍撲朔迷離,但路數漸明。李克強7月中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紀要,最近在北京一定範圍中傳達。這份講話紀要,較完整地披露了所謂「克強經濟學」的基本路數,更重要的,是展現李克強還沒辦和將要推動的兩件大事,即推動城鎮化和調整區域結構。

李克強上任以後,以季度為單位舉辦經濟形勢分析座談。7月中這次座談,因事涉經濟走勢的關鍵性判斷、重大經濟抉擇和轉向,最受關注。

李克強在會上發表講話,有3點大意見和9條具體要求。講話的大部分內容,已被外界詳知,且有充分討論,如李克強談經濟宏觀調控中,要有上限和下限,令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外界較沒有注意到,李克強認定GDP仍然是個重要指標,「大家都很清楚,不管從經濟學角度,還是我們搞實際工作的角度,沒有一個綜合指標能夠替代它」。因而,「穩增長」在李克強的經濟思路中,仍占重要位置。

李克強談話中另一重要意見,是以相當篇幅強調調結構和促改革的重要性。講話中他特別強調,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不能片面的強調其中一個方面,形成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推進的局面。」由此看來,李克強的「穩增長」是為消解壓力,而「調結構」和「促改革」是為了增加動力。在增加動力方面,李克強的「調結構」,跟過去外間分析猜測的有點分別,那就是李克強所說的「調結構」,不要單純解釋為壓縮過剩產能。他要調的是「大結構」,調「大結構」的主攻方向,是擴大內需,而他將城鎮化定位為「最大的內需潛力」。

自去年就被熱炒的城鎮化,今年以來一直杳無音訊,近期更傳出李克強遭受壓力,城鎮化無疾而終之類說法。但較準確的消息,是城鎮化的改革已有相應方案,相關的實施動作,確定在秋天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前後推出。

也正是在這次談話,李克強對城鎮化有明確表態。他承認中國目前對工商化和城鎮化,有不同的認識和議論。他強調,城鎮化就是最大的內需潛力,要研究出台促進城鎮化健康友善發展的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力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還要同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李克強講話中,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提出調整區域結構。他認定調整區域結構,有一舉多得的效果,而把中西部地區友善發展起來,是區域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應有之義。

中國的地區差距,一直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難題。李克強說的現在東部地區人均GDP超過了9000美元,西部地區才1000多美元,就是差距的表現之一。

李克強說,要實現全國全面小康,本身也是大的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政策主要考慮實行差別化對待,財政轉移支付政策要向中西部傾斜,中央財政持續不斷的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經濟有下行壓力時,支持力度越要加大。而東部地區在調整結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而且是實實在在的、沒有水分的速度。

北京政界近期流行一種看法,指中國新領導班子在政治上飄飄搖搖,但李克強在經濟層面上,穩步推展,既有較強毅力,又有較新想法和做法。甚至有人認定,李克強後面定有高人指點。高人指點不見得有,但李克強在地方、中央沉浸10年,看得出問題是肯定的,何況李克強學經濟出身,具備找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也是肯定的。

可以預見,新型城鎮化如有細緻方案,又不出現政策跑偏,一定將帶來中國內需擴展、經濟上行的活力。而一旦推動區域性的結構調整,又可消解現在中國發展中出現的大矛盾,為未來發展創造動力。這兩步棋,李克強必須穩紮穩打地走下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992441
李克強經濟學成敗關鍵在習近平政治學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13.07.24 02:37 am 
 
國際貨幣基金(IMF)針對大陸經濟前景發出強烈警示稱,「中國現有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且日益脆弱」,如遲遲無法推動經改,到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率可能自當前水平腰斬至4%左右。

IMF的觀察,沒有問題;提出的警示,亦稱允當。中國執政當局明白這個道理嗎?也明白。試看主掌經濟決策大權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任以來,有關經濟問題與政策的講話要點:

——「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

——「要把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與改革的紅利,疊加在一起,形成中國經濟的新動力,打造經改的『升級版』」;

——「經濟的運行,要使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不超出上限」;

——「要用好增量,盤活存量」;

在此之外,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也歸納了三條精髓,「不刺激、去槓桿、調結構」,謂之「李克強經濟學」。

綜觀李克強執政當局面對當前形勢的複雜與未來挑戰的嚴峻,說到底,核心就是兩條:不重蹈覆轍、下決心改革。是以「不刺激、去槓桿」即是「不重蹈覆轍」;「調結構」即是「改革」。至於改革的方向,一在需求面的「內需」,二在供給面的「創新」。改革的邏輯思路呢?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一句話,就是力求所有「資源」的「優化配置」。所有這一切,如果照章實施,意味著中國大陸在今後一段期間,將迎來比過往偏低的經濟增長率,為了安定人心,乃又補充提出了合理區間的「下限上限說」。這也無怪乎IMF在提出強烈警示的同時,也認同「目前中國經濟改革方向正確」。

方向正確固然是好,能不能順利有效推動下去卻是另外一個問題。中外古今所有改革,成功少,失敗多。其中緣由,無一例外,都是通不過兩個嚴峻的考驗:一是改不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換句話說,就是意識形態的包袱甩不掉;二是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抗拒。眼前的中國當然也是如此。

剛才講,中國經改的核心思路,就是要把現存的、所有的「資源錯配」矯正為「優化配置」。資源何以錯配?原因就是計畫干預與公有產權。所以,要糾錯,要改革,就必須要政府放權,尊重市場機制,減少計畫干預,還要「國退民進」,減少國企,鬆綁民企。毫無疑問,這必將強烈衝擊到保守意識形態及保守既得利益集團的底線。怎麼辦?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政治體制改革。

這個道理,當年鄧小平就十分明白,1986年鄧小平說,「當前中國所有改革,其最終成敗取決於政治體制改革」,並大力拔擢重用胡耀邦、趙紫陽。可惜,這條改革之路在1989年的六四遭到了重挫。改革中輟,大將折損。此後鄧小平雖在有生之年,重新將經改扭回到了市場經濟,卻再也沒有機會將政改重新啟動,以迄於今。

但政治體制改革恐怕永遠是一條繞不過的坎。胡、溫執政後期已清楚看到了這一點,溫家寶曾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所有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都將得而復失」,然而有心無力。現在,棒子交給了習李,習李又將如何面對?

鄧小平之後,歷經三代,論政治能量,恐無人出習近平之右。紅二代的家世背景,與軍方的淵源及來自軍方的鼎力支持,以及上任之初即百分之百掌握的黨、政、軍大權。這一切,賦予了習近平比歷任領導人更優越的條件與機會去推動政改。現在看到的反腐、整風及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應該就是「習近平政治學」的第一部分,但後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又視乎「李克強經濟學」的成效。

要言之,「李克強經濟學」的成敗關鍵在「習近平政治學」;「習近平政治學」的成效又繫乎「李克強經濟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990411
頁/共2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