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性之間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幸福關鍵不在「地毯的那一端」
 瀏覽352|回應2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貓喵XD

【聯合晚報╱社論】 2012.03.23 02:20 pm 
 
作家立委張曉風為台灣未婚、失婚女性打抱不平,批評「台灣的雄性動物」為什麼要找「異地的雌性動物」來婚配。她希望政府每年斥資補助外配之餘,能補助台灣的「剩女」,讓「愛台灣、卻不被愛的女人」有一條出路。

這一番充斥文藝腔的質詢,表面看來是為台灣女性「謀福利」,但「女性要有婚配才有出路」的邏輯,立即惹來性別、人權團體的反彈。張曉風事後澄清無歧視之意,還強調是「流著淚、心疼這些優秀、非常適合作母親的女性」。這些話再次凸顯作家的感性,但張曉風難道忘了,她現在是領納稅人的薪水,以立委身分發言。看被她質詢的李鴻源一臉無奈,內政部長被迫應付「雄性動物、雌性動物」這種問題,老百姓才應該「流著淚心疼」荷包裡的錢花在這種事情上吧!

張曉風當年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可理解她對婚姻的重視。但時代不同了,價值多元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幸福感」與「婚姻觀」都由個人自主意識決定。立委個人的「幸福見解」本來就非公領域議題,扯上「異地的雌性動物」更有歧視之虞。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日前也曾講出「如果沒有政府協助,新移民的第二代是未來治安隱憂」這種話。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質詢內容,正暴露這些人的素質和思想程度。

台灣社會,「潛藏的歧視」無所不在。過去諸如「越南新娘有越戰遺毒」等明顯歧視的言論,出現在形象不佳的立委口中,曾掀起軒然大波。連標榜人權的前副總統呂秀蓮,也曾對愛滋病有過非常誤解的評論。公眾人物如果希望推動台灣往人權平等的方向進步,自先要檢點自己的言行。

張曉風曾為保衛202兵工廠濕地不惜下跪,形象上「觀念開明」,也許是她列名不分區立委的主因。但如今冒出一個怪罪台灣「雄性動物」的質詢,暴露立委問政對真正問題不夠了解,甚至社會常識淺薄。女性的幸福關鍵未必繫於「地毯的那一端」,民代質詢應該多作功課,莫再讓納稅人覺得「奉養立委所為何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04828
 回應文章
崩世代剩男 才是問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楊文山/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北市)】 2012.03.24 02:17 am
  
立委質詢「外配搶位,造成台灣多剩女」,引起婦權以及外配團體的抗議。

按照人口學的規律,在男女婚配上,有一個常見的「婚姻斜率」現象,也就是通常男性所娶的對象,年齡、學歷會比自己低,同時社會經濟地位也比自己差;反之,女性通常會嫁給比自己年齡、學歷高,以及社會地位較好的男性。其他的條件不變,如果男生娶比自己年齡小到二至五歲的女性,是否有足夠年齡比自己小的女性,就會影響男性結婚的機率。

從一九六五年嬰兒潮結束開始,台灣婦女生育率就不斷下降,到今天成為世界生育率最低地區之一。因為生育率下降,台灣男性要找到比自己年齡小的女生,就會產生人口學上所謂的「婚姻擠壓」的問題;也就是女性因為出生率下降,適婚女性不足,男性找不到適婚年齡女性配對。

根據人口學的估計,台灣在一九六五年以後的十五歲以上適婚男性,大約比女性多出了六、七十萬人。基於歷史因素,解嚴後,大陸地區的開放,因為台灣經濟優於大陸;以及東南亞,尤其是越南,因為戰爭因素,以及戰後的嬰兒潮,產生了不利於越南女性的婚姻擠壓結果,也就是越南的適婚女性比男性多的「婚姻擠壓」。台灣男性在天時、地利下,在大陸、越南娶得配偶,適度的解決了不利於台灣適婚男性找到台灣女性配偶的結婚問題!

台灣的男性並不是不喜歡台灣女性,而是因為人口結構,根本沒有足夠的適齡台灣女性與他們配對,而產生了二千年前後時間大量外籍配移入的現象,同時適度解決了當時台灣第一波婚姻擠壓問題。

但台灣社會所面臨「快且又急」的第二波婚姻擠壓,整體社會似乎茫然無知,也沒有任何對策與解決方案。

台灣在一九八○年至二○○四年間,根據人口學的估計,因為生育率下降,與性別篩選的因素,台灣當時出生的男性大約比女性多了近四十多萬人;這些男性目前已經逐漸進入適婚年齡!但是這些台灣男性沒有他們的上一世代那麼幸運。

不論中國大陸,甚至是東南亞的越南,因為生育率快速下降,以及性別篩選等原因,也出現了嚴重的適婚年齡女性不足的問題。現在到可預見的未來,適婚越南男性找不到配偶的問題,與中國大陸同樣嚴重。過去台灣男性幸運娶得外配的地區,已經成為過去;台灣下一世代的男性要在這些地方找到配偶,已經不太可能。當然,如果經濟能力夠好,娶得佳偶也有可能,但是經濟能力要相當不錯才有可能。

因此,外配新住民真的並沒有搶台灣女性的位置;可見的未來,台灣社會面臨的問題,不是「剩女」,而是「剩男」!

崩世代的台灣男性,不僅要面對因為工作貧窮化工資下滑,以及全球化下的競爭問題;同時也要面對台灣男性過剩所產生找不到配偶的難題。中國大陸性別比例不均問題更嚴重。目前對不易結婚地區男性完成的研究已發現,這些剩男的社會網絡小,不太與外界接觸,自閉且生活條件低,社會支持少,與已婚的同齡男性比較,有很多的精神狀況問題。台灣也應該關注未來「剩男」問題對於社會的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04841
剩女論爭議/未婚男比女多53萬人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2.03.24 02:57 am 
 
親民黨立委張曉風「剩女論」引發爭議,但內政部資料顯示,國人適婚年齡中,未婚男性人數遠超過未婚女性,此外國人晚婚、不婚比例也逐年增加。

內政部統計,二○一○年女性有偶比例約五成一,男性有偶比例僅四成四;至去年底為止,廿至四十九歲適婚年齡中,未婚女性有二百一十七萬人,未婚男性則有二百七十萬人,顯示國內「剩男」比「剩女」多出約五十三萬人。

統計資料顯示,至今年二月為止,外配與陸配人數已達四十六萬人,從性別來看,其中逾九成是女性,近四十三萬人,男性僅占三萬人。

國人晚婚、不婚比例逐年增加。廿至四十九歲適婚年齡中,一九八○年代,男性有偶比例六成二、女性七成四;一九九○年代男性五成九、女性六成九;至廿一世紀,男性降至五成三、女性降至六成;到了前年,男性有偶比例降至四成四、女性五成。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認為,受外國潮流影響,現代男女想法改變,尤其未婚男性更重視個人意願與自由,因此適婚而未婚的男性較多;內政部至各地大學座談時也發現,女性參與比男性熱絡,延續生命觀念也較高。

謝愛齡表示,隨國人教育、經濟狀況提升,婚育比例逐年下滑,去年內政部舉辦未婚聯誼活動,有三對步入禮堂,十二對持續交往,未來也將續辦聯誼活動,鼓勵國人婚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0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