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洪敬浤、白錫鏗、歐陽良盈/連線報導】 2012.03.18 02:11 am
總統馬英九昨在台中說,現代社會重視經濟成長,喜歡看國民生產毛額及經濟成長率,但國民生活有幸福感的重要性不亞於經濟發展,將來應把方向調整;他已要求主計處一年內訂出標準,未來每年公布「國民幸福指數」。
馬總統昨參觀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時說,幸福不代表錢多或成長快,而是「生活中感覺有幸福存在」;幸福指數代表經濟、社會、教育與文化等指標,各國沒有統一標準。
總統指出,全國前年精神疾病就醫人數超過150萬人,代表每千人有65人需要幫助,幸福指數也和精神病患有很大關係,希望台灣在這一領域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除適當醫療,他相信運動能解決許多疾病;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運動後會產生腦啡與欣快感,使人一整天心情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