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0 01:2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因建國百年晚會《夢想家》音樂劇,遭到嚴厲批判,不得不去職,由政務委員曾志朗接任;但是能否讓風暴止息,恐怕還有待觀察。畢竟會關心一齣上演兩天就花費超兩億元音樂劇的人,並非全是政治立場鮮明的人。許多人在意的不是盛治仁個人的去留,而是台灣的文化政策到底有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
《夢想家》演出後很快就引發學者批判,開第一槍的並不是政界,而是文化界,焦點主要是放在創作本身的質地太低。接著,撻伐《夢想家》的聲音四起,迅速延燒成政治議題,從創作本身的討論,擴散到對文建會活動過多的檢討,最後外界質疑,為何單一藝文團體可以不斷承攬政府的大型活動等等。
藝文界長期以來資源不足的困境與怨氣,在《夢想家》找到了理直氣壯的出口,《夢想家》在發酵為政治議題之前,它的核心其實是個文化、藝術的課題:專業劇評認為這齣音樂劇不夠好,不值得花那麼多錢,並趁勢檢討一路以來以活動為政策導向的文建會。可惜文建會一開始就自行把議題導向政治清算,忽略了從文化藝術論文化藝術的可能性,更加深了外界認為這齣音樂劇品質不佳、政府納稅人錢當冤大頭的既定印象;這樣一來,連沒看過《夢想家》的許多人都加入了批評的行列。為什麼?因為兩億的確不是一筆小數目,選舉期間錙銖必較,當然更會被放大看待。但是如果一個創作表演真的夠好、或者評價非常高,就算要花比較多錢,輿論也不至於一面倒的批評。
話說回來,一部作品總有人欣賞、有人不喜歡,《夢想家》遭到部分專家評為「慘不忍睹」之後,為何幾乎不見比較正面的劇評?有那麼多專家學者看過這齣音樂劇,難道就沒有一個人喜歡,沒有辦法從戲劇、音樂、舞台表現等專業角度找出值得分享的優點?如果真是這樣,文建會與表演團隊被批評,似乎也沒有什麼話好說吧。
其實,無論是藝文界人士,甚或一般大眾,不見得只是在意一齣音樂劇到底值不值得,而是憂心執政者已變成「文化過動兒」;也就是談到文化,就只有想到辦活動,要辦活動就要發包,要發包,就是大家一陣搶資源。文建會不知不覺變成文化上游發包大腕,當然也不是始於馬政府;然而在「建國百年」的號召下,活動規模更大、項目更廣,雜七雜八、各項各樣,莫非民脂民膏?
台灣不是自許文化、藝術的能量是華人地區的領頭羊嗎?建國百年活動從歲首慶祝到年終,至今尚未留下一個足以流傳後世的經典作品,文學沒有、音樂沒有、戲劇沒有、舞台劇沒有、電視劇沒有、電影沒有;政府在帳面上編列了看得見的建百預算就有十九億元,若再加上隱藏在其他項目、科目裡的經費,相對而言,投入了不算少的資源,卻沒有辦法製作出一部動人、感人的作品,連要「宣揚國威」都宣揚不出來,這才是讓人擔憂的地方。
馬總統常自許為「文化總統」,也曾說過「工程使一個國家巨大、文化才能使一個國家偉大」這樣令文化界備感窩心的話,也對馬總統執政下的文化理念、格局與政策,有著高度期許;透過活動,提高民眾的文化參與、增加藝文團體的表演機會,不是不可行,但近年來,文化=建設=辦理大活動+招標+驗收,這樣僵化的思維與流程已若干程度地主導了文化的發展與實踐,文建會逐漸出現了「康樂活動會」的傾向,這是個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猶記馬總統上任之初,曾熱心地舉辦了一場又一場文化創意的會議,幾百位學者、專家提出的許多具體的意見與建議,除了現場慷慨陳詞者的熱切心情,與一本又一本精美的會議記錄之外,四年來,馬政府完成了多少?在明年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前,「夢想家風暴」的引爆或許也正好是個很好的提醒,讓主政者對文化最高主管機構的使命與任務,有更深刻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