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謠言四射、媒體加工 民主只剩投票?
 瀏覽486|回應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耀盛/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台北市)】 2011.09.23 03:03 am 
 
隨著總統大選逼近,可以預期各種解密謠言的操作出籠。

謠言所以流傳,在於它是未經證實的信息,但因具新聞價值,透過人云亦云的轉述,形成一種語言拼貼文化。謠言效果是感覺官能的滿足,而非實事求是的精神。謠言是政治事件,亦為社會現象。

就政治事件而言,政壇所謂的總統夢碎、天機、神旨、開釋或密室協商;或是透過召開記者會宣布爆炸性新聞,以添油加醋發言、拐彎抹角評論、含沙射影暗示,或是迂迴反問為答,用意在於扭轉選戰局勢,搶得發言權。

傳播媒體儘管不是謠言生產者,卻是中繼加工站。「獨家」新聞手法更加速傳播,傳遞的不僅是剛發生的最新「新聞」,幾乎還是個「尚未」廣為人知的「秘密」。

謠言也是社會現象,訴諸權威管道的發言,加上一些談話節目固定班底「團體思維」傾向,湧向極端化的社會後果,信息傳遞成為一種擬似宗教拜物教信徒的信仰。來賓們相互以獨特證言取暖交流,無非都是機會主義者的工具性格使然。這背後反映了社會集體誠信感的喪失,惡化謠言散播的溫床。

古代一則寓言提到:「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步行,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當群體共構訊息,儘管這是一種蠡測過程,信者恆信的感受,卻被組織起來,使訊息生效,自成一套解釋系統。

謠言的政治社會現象,成為「今日的新聞,明日的歷史」最佳寫照。誰還在乎真實性和倫理感,消費循環才是利基所在。

當看到政治人物與名嘴之流,口水橫沫四濺的境況,動輒挾持民意為發言後盾,固著易怒、懷疑、缺乏耐心和謾罵等口腔性格特徵;於此,過去威權體制瓦解後的民主化歷程,某個程度上,還是缺乏反思意義的生成,仍在不信任的危機裡打轉。如同思想家齊澤克提到,民主使得各種的操縱、腐敗、以及煽情的法則等,成為可能。但我們一旦想要抹除這種變異畸形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就失去了民主自身。政治作為一種倫理技藝和公共活動的高度內涵難以落實,社會民主化似乎只剩下投票行為。

因此,誠如論者指出,詞語指明了一種運動的方向與信任交流形式,言語本身是一種寶物。只是,端看我們是否仍然讓謠言四射,而使寶物生鏽,社會信任感持續瓦解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1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