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 2011.07.29 03:29 am
政務委員朱敬一(右圖)與財政部長李述德(左圖)為了稅改政績在院會激辯,兩人現場火花四射。
圖/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會昨天出現難得的政務委員、部長對辯激烈場面。財政部長李述德報告稅改成果,遭政委朱敬一質疑誤導,「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是無法永續的!」李不甘示弱反駁,政府收入來源多元,「不要什麼事都要政府去做!」現場火花四射,閣員面面相覷。
據了解,行政院周二舉行政務會談時,李述德就秀出洋洋灑灑卅八頁簡報向政務委員說明稅改成果,當時就有人私下質疑李的論述侷限單一面向,未真實呈現政府財政負擔過重警訊。
李述德昨天在行政院會又提這報告,朱敬一率先開砲,質疑財政部對營所稅、遺贈稅兩個數字的解讀可能有問題。二○○八與二○○九發生金融海嘯,情況特殊,未列入比較。 營所稅方面,以去年和二○○七年相比,去年經濟規模大於二○○七年,但今年一至六月營所稅收入卻比二○○八年低,減稅顯然已經影響台灣稅收,可是財政部卻把減稅視為政績。
另外,朱敬一說,財政部表示去年遺產稅增加很多,但去年遺產稅增加主要是王永慶的遺產稅,而今年一至五月遺產稅就比去年少,財政部說降稅有多少人受惠,卻不談稅收減少或需要多舉債的成本,這種論述是不完整的。
「部長說降稅使經濟成長率大幅成長,這是誤導!」朱敬一說,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九,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無法永續!」
面對朱敬一質疑,李述德說,政府收入來源本來就是多元的,「其實很多減稅是各政府部門提出的要求。」
朱敬一接話說「各部門的確都把減稅視為最簡單的藥,卻不看有沒有辦法負擔,和對未來的影響,台灣的財政狀況不改善,是絕對活不下去了!減稅減成這樣,很難說這是稅改成效。」
財經政委尹啟銘附和朱敬一,「論述的確要清楚。」語畢,院會陷入一陣靜默,無人再加入戰局,隨即進入下個討論議題。
吳揆會後表示,稅收不足必然影響政府施政,財政部應秉持賦稅收入適足原則,加速推動稅制結構改革,但他也肯定財政部修法將米酒按料理酒課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