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林如森/佛光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宜縣礁溪)】 2011.07.11 01:59 am
前幾天馬總統民間友人反映香蕉價格暴跌之事,馬總統關切的反問「怎麼沒有早點講」。總統府昨天強調,總統的本意是認為,只要及早通報,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總統要阿兵哥多吃香蕉,就可以解決香蕉滯銷問題嗎?
早年台蕉外銷日本創造了「香蕉王國」美名,香蕉被稱為「綠色黃金」,台灣青果合作社創立的「一元化政策」,也固守不變。
但是在民國九十四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宣布開放貿易商可自由外銷香蕉到日本,打破「產銷一元化制度」,從此青果社一蹶不振,產銷功能幾乎完全喪失。
台灣打破「產銷一元化」制度後,常因貿易商在台灣高價搶購、在日本港口低價拋售,造成台灣人在日本港口「自相殘殺」,港邊均價慘跌的現象。過去台蕉在日本市場最輝煌時期,曾達市佔率百分之八十六,每年外銷三千六百多萬箱,卻掉到目前每年外銷不到一百萬箱,市占率不到百分之二。
當外銷香蕉日本價格慘跌時,原本要外銷日本的香蕉回銷到台灣,又造成「二次傷害」,也就是內銷價格受到連累;同時青果社的「保證價格」被打破,無力收購滯銷的香蕉,蕉農只好任由貿易商及大盤商喊價宰割,走回光復前的蕉商獨大老路。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允許各國依其需要專責辦理某些農產品之國營貿易企業,從事該產品之出口業務,例如紐西蘭之奇異果也由政府委任其農民團體辦理,但是台灣卻「自毀長城」,造成產銷失衡最大禍源之一。事實上,類似錯誤政策,也發生在柑桔外銷。
如果當初政府不打破香蕉「產銷一元化」制度,同時積極輔導青果社強化體質、去除營運上的某些弊端,再以契作控制各期供給量,那才是蕉農之福。
如果青果社能夠恢復農業推廣、農民輔導、產銷經營的功能,也許還可以教農民種些日本人喜歡的高品質、高價位的台灣北蕉品種,與菲律賓蕉、中南美蕉競爭。
政府錯誤的政策,讓香蕉完全掌握在大盤商手中,才是蕉價任人宰割的主因,而大盤商為了維持香蕉市價,不願破壞國內水果消費的平衡狀態,只願收購定量的香蕉,這也就是為什麼產地香蕉過剩,而都市消費者仍得花高價才能買得到的原因。
如果政府不重視專業的產銷政策,香蕉大起大落的問題恐怕永遠無解。光靠阿兵哥多吃香蕉或是拜託中國大陸「救急採購」,並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