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借鏡國外」系列 給台灣12個新觀念
 瀏覽14,233|回應76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借鏡國外」系列 給台灣12個新觀念2011/06/27 【聯合報╱記者郭錦萍、陳宛茜/台北報導】
 
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東邊的舊碼頭區,美麗住宅林立,幾乎是建築師的競技場,其中近半是社會住宅,外人根本無從分辨哪些是豪宅、哪些是社宅。 記者陳俊吉/攝影

地震、食物汙染、地球暖化……廿一世紀是科技最進步的時代,卻也是天災人禍最頻繁的時代。面對環境的急遽變化,許多國家與城市提出新的政策與觀念,努力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特別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專題。採訪團隊走訪英國、荷蘭、瑞典、丹麥、日本等國,向全球城市學習最先進的觀念,完成十二個專題。今起陸續每周刊出。

這十二個新觀念橫跨食衣住行各生活層面,也探討文化等人文領域,更針對台灣最迫切的社會議題,嘗試提出解決之道。我們希望藉這十二個專題,帶領讀者認識地球村新觀念,並刺激政府以外國為鏡,思考、轉化為適合台灣的新政策。

今天率先推出「社會住宅是好宅」專題。荷蘭是全世界社會住宅比率最高的國家,在首都阿姆斯特丹,社會住宅占了所有住宅的五成。荷蘭國民人均所得是台灣的兩倍,但因為有大量的社會住宅,不但租屋費用只要市價三分之一;就算購屋,也因社會住宅,抑制房價漲幅,讓民眾不必被房貨綁住半生,所得運用更自由。

社會住宅在台灣還沒有真正出發,已先遭汙名化,民眾一聽「社會住宅」要當鄰居,就群起反對。本報採訪團隊深入了解荷蘭的社會住宅及政策,看到的卻是優美的環境、良好的維護,除非居住者點明,外人根本分不出和一般住宅的不同。

台灣都會區房價偏高,國內外學者都認為,社會住宅是台灣解決住房問題的必要手段。荷蘭的社會住宅發展了一百五十年,走到今天的境界,台灣應該急起直追了!

「借鏡國外」系列將以新媒體呈現新觀念。除了傳統的紙本新聞,還運用影音、多媒體報導、廣播等多元方式呈現;與Facebook、YouTube、推特、微博等社群網站連結,最後將集結成書。我們誠摯地邀請聯合報的讀者,一起走向數位匯流的新媒體時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59374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借鏡與提升:要有以天下為師的胸懷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1.08.29 02:34 am
  
今年是聯合報六十周年,本報除了舉辦各項慶祝活動外,深感推動進步觀念是媒體不可推卸的職責,因此自六月起推出「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十二篇系列報導,至今日全部刊完,希望引入先進國家值得鑑照的新觀念,協助提升台灣更上層樓。

「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是一次大規模的採訪計畫,籌備約一年,赴國外採訪人數有十餘人,採訪國家除了遠赴北歐瑞典,且深入英國、荷蘭、日本等國,並結合國內專家見解,分十二個主題刊出。

這次規模龐大的採訪計畫,特別著眼於台灣面臨的迫切問題。經過六十餘年的經建發展,台灣的硬體建設粗具規模,近年來國人卻益發感覺軟體投入的嚴重不足。例如,台灣老年化的速度極為驚人,媒體上時可見到老人不得安養的報導,甚至有老人遭棄養、虐待,以至自殺事件,可說已是逼面而至的危機。聯合報特別走訪瑞典,報導「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另外,台灣家庭普遍關切的房價、托育嬰問題,記者也至歐洲取經,報導荷蘭的社會住宅、以及瑞典「訂做好爸爸」。

有鑒於台灣城市建設好大喜功,導致華麗卻無用的蚊子館遍布各地,聯合報此次採訪特意著重在城市防災、與水和平共處,以至為藝術家找個家、維護城市舊建築等。我們認為高聳的建築固然眩目,但城市的靈魂應該是藝術家快樂居遊於此,讓人們不經意地撞見;以至我們知道一幢經歷歲月風霜的老建築,依然安穩地等候人們探訪。

聯合報近年來全面向數位匯流轉型,此次採訪也採取了國內媒體少見的多元形態。每赴一個國家採訪,都包括了文字、攝影記者,外加影像拍攝人員;報導使用的載體,除了刊登在聯合報,大量的現場照片亦在部落格提供點閱,動態影片更在聯合新聞網及多個網路平台播出。我們也籌畫出版專書,便利讀者藏閱。

台灣媒體生態近年來出現極大變化,頗多發展方向受人詬病,舉述其大者:第一、媒體的公共性逐漸淪喪,對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共議題不聞不問,反而將極多篇幅投入在瑣碎、八卦、隱私的挖掘、扒糞中。當大學生只看影視明星的緋聞報導時,無怪馬總統在校園詢問同學對ECFA有何意見時,學生只能瞠目結舌,不知ECFA為何物。其二、媒體普遍只關注台灣內部的芝麻小事,電視政論節目討論政要的生辰八字、祖墓風水;有人跳樓,所有電視台出動SNG車現場轉播,所謂國際新聞則是剪輯Youtube的趣味短片充數。反而,對於事關重大的國際、大陸發展趨勢,乏人聞問。媒體理應報導世界變化的重要資訊,使閱聽者耳聰目明,掌握環境、正確判斷,但台灣媒體在此顯然尚遠不符理想。

聯合報身為台灣媒體一員,經常自省每日所做報導能否協助讀者完整認識世界,提供有價值、具意義的資訊。站在下一個六十年的起點,我們推出「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報導,反映了以下一些基本態度:

聯合報看重讀者的品味,不相信媒體只供消閒之用,認為媒體作為國家社會的守望者,不能棄守天職,成篇累牘只在情色血腥中打轉。我們將持續針對重大公共議題深入探索,並且傳播進步觀念,與台灣一同成長,與讀者共求進步。這是聯合報過去一甲子的的堅持,也會是第二個六十年不懈的追求。

聯合報除了關懷台灣,更希望放眼世界,提供讀者全球重大資訊。台灣四百年來一直是個貿易島,人民一向具有開拓探索、冒險犯難的精神。而以貿易立國,媒體卻不關注世界趨勢,目光停留在餖飣瑣事上,誠屬不可思議之事。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雖是一句老掉牙的話,但在科技工具日新月異的今日,媒體報導反而視野內縮,又寧非怪事?聯合報將運用海內外廣佈的新聞資源,為讀者報導、解析天下大事。

聯合報確信,推動台灣正向的發展,必須以天下為師;而優質的媒體,其職責在開拓國民的視野與胸襟。「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今日刊完,而聯合報與讀者的相互策勵則正要開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2259
瑞典/平等監察官 打擊各種歧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瑞典「平等監察官」哈肯‧桑德斯鳩說,歧視就是犯罪。 記者陳柏亨/瑞典攝影
 
想像一下,如果以下這些事發生在台灣,我們通常會怎麼反應?
.坐輪椅的尼克無法搭火車,因為車站缺乏無障礙設施,車站人員喊著:「那個殘障的又來了」。

.莎拉認為她沒有獲得大學校長職務,是因為她是女性。

.學校不准一對情侶參加為學生舉辦的舞會,因為他們是同志。

.社區拒絕社福團體租屋作為「失智者團體家屋」,因為居民認為房價會因此下跌。

這些都是因為歧視造成人民權益損害的案例。在台灣,就業歧視或性別歧視,可依法提出申訴;其他的歧視,就得看著辦。民眾最常用的「有力」方法是──上網或向立委爆料。

七種歧視 接受申訴

在瑞典,視「平等」與「正義」為立國價值,政府為人權設了單一窗口:「平等監察官(the Equality Ombudsman)」。官網第一句話就是: 「歧視就是犯罪」。

因此,上述的案例全是「平等監察官」的職掌。一百人的編制,加上每年九千五百萬克朗(約新台幣四億兩千多萬元)的預算,受理人民的各項歧視申訴。去年一共受理兩千八百九十二件申訴案。

只要自覺因為性別、性別認同與表達(例如男扮女裝)、性傾向、種族、宗教、身心障礙以及年齡等七項歧視而遭受不公對待,都可以向監察官提出申訴;政府介入調查,必要時代表人民提出訟訴、求償。

「我們永遠在挑戰社會潛藏的敵視態度。」今年二月新上任的主任「平等監察官」哈肯‧桑德斯鳩說,平等監察官的主要工作,就是確保「歧視法」與「親職假」的履行,「打擊歧視,確保每一位公民的平等權利及同享公平機會。」

在這樣的制度之下,人民毋須區分自己為什麼被歧視。瑞典人認為歧視原本複雜,例如遭到霸凌的年輕學生是同性戀又有閱讀障礙,或者聽障的伊拉克移民女性無法請休親職假,歧視原因皆難以分說。瑞典的「監察官」制度源遠流長。早在一八○九年,瑞典國王就設立「監察官」,在國王權柄之外獨立運作,確保法律公正執行。

經過逾兩百年演化,「監察官」制度不斷分殊、合併。目前在國會監察官、兒童監察官、消費監察官及媒體監察官之外,整理中央政府所有與「反歧視」相關的法律及機構,通過新的「歧視法」,於二○○九年合併原有的公平機會、種族、殘障及性傾向等四個監察官,成立「瑞典平等監察官(the Equality Ombudsman)」。

代為發聲 鐵面無私

「歧視法」還因應社會變遷,納入兩種新的歧視類別:年齡歧視與「跨性別認同與表達」歧視。

「平等監察官」資深新聞秘書馬格納斯‧約柏森說,當老年人口愈形龐大,對抗與年齡相關的歧視就更顯重要;瑞典的性別意識一向前衛,將與性別相關的歧視,分為「(生理)性別歧視」、「性傾向歧視」、「性別認同與表達歧視」三項,各自分立,也代表瑞典人權意識的演進。
 
圖/聯合報提供
 
在政府組織系譜上,「平等監察官」設於「族群融合及性別平等部」之下,監察官由部長任命但須經國會同意,在個別事務上保持獨立運作。

曾任法官的桑德斯鳩強調,即使不當行為者是政府部門,監察官也一樣調查。平等監察官曾代表人民控告社會保險署以及瑞典公共雇用服務局,以今年五月和解的案子來說,遭到性別歧視的牧場女工就獲得十五萬克朗的和解金(約新台幣六十七萬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49
垃圾掏客/你丟我撿 抗議資本主義消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陳柏亨/丹麥、瑞典報導】
 
約翰‧艾林。 記者梁玉芳、陳柏亨/攝影
 
他總是在天色漸暗的時候出動。選擇相對友善的店家,不受注意的角落,瞄準大型垃圾箱,出動!一天的食物、腳上的球鞋、身上的襯衫、包包,店家外的大型垃圾箱都能供應。

還在瑞典隆德大學就讀的約翰‧艾林,就是這樣一名在垃圾箱中「挖寶」的「垃圾掏客(dumpster diver)」;特殊的身分類別,讓他成為馬爾摩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館」中的暢銷書,借閱率極高。

「這樣的行為 是小偷嗎?」

「你這樣的行為,是小偷嗎?」借閱者總是單刀直入問他。瘦小的約翰說,垃圾是別人不要的東西,但「在別人的垃圾桶裡找出還能食用的食物及堪用的物品」,這樣的行為在瑞典仍是灰色地帶,因為法律認定,未運走前的垃圾仍是私人財產。

「我認為,這不是偷;但警察不這麼想。」約翰說,所以啦,他的確是和店家吵過,也被警察逮過幾次,還有路人以為是搶劫。所以他行動低調,這也是他對於讓媒體實地拍攝他的「垃圾尋寶」行動倍覺為難,「不想讓對我友善的店家更不高興」。
 
約翰厭倦消費主義,身上穿的、代步的單車,都是四處掏寶、拼湊而來。記者梁玉芳、陳柏亨/攝影
 
如同歐洲其他國家的「垃圾掏客」一樣,約翰對資本主義「大量製造、大量棄置,以保持貨架快速更新」的邏輯,十分不以為然,進而「你丟我撿」,以行動證明「企業丟棄的,大半都是仍有價值的物資」。

約翰說,在商人的盤算裡,「丟掉舊貨品」比回收或再利用更划算,卻對環境造成重大負擔。多少仍可食用的食物被浪費、堪用的貨品變垃圾?

「垃圾掏客」算是環境主義者對資本社會的批判行動。網路上,各國「垃圾掏客」交換經驗,如何自保、如何應對店家或警察、如何在垃圾堆中保持自身清潔、還滿載而歸等等。

約翰說,在馬爾摩,「垃圾掏客」還曾每周「辦趴」,共享在垃圾箱中尋到的寶物,一同烹煮,也分享多餘。

約翰說自己幾乎每天都會出動,要撿拾多少食物,「就看有多少需要」;他仍然需要貨幣,因為並不是每樣東西都撿得到,比如說「我得買麵粉」。當然,手機、通話費、房租等等,這些是撿不來的,所以他得有工作賺錢。他目前在特殊機構照顧自閉症孩子,一邊工作、一邊到大學修課。

這樣的生活,聽來難以想像。「馬爾摩是大城市,垃圾箱裡有太多可用的東西,要靠撿拾過日子,並不是太難;但在隆德,垃圾箱裡會灑清潔藥劑,禁止撿拾。」年輕的約翰說得平靜。衣服、家具都是撿來的,代步的單車是自己組裝的,零件四處拼湊,也就可以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46
戴頭巾女孩/社會接受辣妹 卻不接受我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戴頭巾的亞斯敏走在哥本哈根街頭,有時也會引來注視眼光,那是隨著頭巾而來的。 記者陳柏亨/瑞典攝影
 
即使是在國際都會如丹麥哥本哈根,廿歲的亞斯敏‧羅札葉‧歐斯德仍然能感覺到,伴隨著她穆斯林頭巾而來的眼光與標籤。
「妳丹麥文說得真好?」一位老太太忍不住問她。「那是因為我『就是』丹麥人。」亞斯敏的回答有些無奈。

摩洛哥爸爸加上丹麥籍媽媽,在哥本哈根出生長大,亞斯敏從沒懷疑自己「不是」丹麥人;但當她十八歲起,決定遵循父親的穆斯林信仰,女子戴頭巾那天開始,在陌生人眼光中,她似乎突然不再是「丹麥人」──旁人對她的態度因一方頭巾丕變。

這似乎是亞斯敏在自己身上施行的一場社會實驗,用自己測試社會的包容與開放程度。

她原本跟丹麥街上任何一位青少女沒啥不同,染髮、化妝,對身體十分自在,直到她十六歲看了古蘭經。「它說:不要將妳的美貌給人看,妳才能分辨他們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長相。我心想:這太有道理了!我就要這樣做。」

「戴了頭巾 怎麼找工作?」

最大的反對來自父母。每天依教規朝拜五次的父親反問:「妳戴了頭巾,以後怎麼找工作?」他很明白社會如何看待穆斯林。母親則認為她想戴頭巾是「青少年的一時胡鬧」,跟刺青、打洞同等級;要她等到十八歲,而且「別在我的屋簷下戴頭巾」。所以,滿十八歲的亞斯敏搬出家門,貫徹決心。

她和好友四處採購美麗頭巾,如同某種成年儀式,在她選定的二○○九年七月卅日這天,她的頭髮不再為世人觀看。但也從這天開始,她說,「人們自動將我放進某種分類,『亞斯敏』不見了,我只是個『穆斯林女孩』。」

亞斯敏思索著,社會可以接受女孩把頭髮染成粉紅色,卻不太能理解女孩自願戴上頭巾,「我應該有表達的自由吧?」在路上走著,她感受到注視的目光,「好像我是外星人」,在公車上她受過非善意的「推擠」,這些是她十八歲之前從未遭遇過的,但她明明是同一個人。

因為頭巾,她得接受跟著「穆斯林女性」而來的刻板印象與歧視。諸如,她被問:「妳有上學啊?」因為大部分人以為穆斯林女性是「受男性欺壓,連學校都不能上」;「妳應該結婚了吧?」因為穆斯林女人應該沒受教育,而且早早結婚生子去了。

正念護校、也是足球隊員的亞斯敏說,剛開始面對這些標籤,「我快瘋了」;但是她明白,偏見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所以她加入「真人圖書館」,成為可借閱的「活書」。

一名婦人問她:「為什麼要戴頭巾?那不是男人對女人的箝制嗎?」亞斯敏回答:「我戴頭巾,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出於愛。」對答不是為了駁倒對方,而是為了理解彼此。「我很高興能幫助社會理解穆斯林。」亞斯敏說。(系列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44
脫衣舞孃/脫衣可以 但我不從事性交易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陳柏亨/丹麥、瑞典報導】
 
羅莎‧費爾曼、陳柏亨/攝影
 
「什麼書/人最熱門?」「真人圖書館」創辦者羅尼‧艾柏格說,這是他最常被問的問題,不同的國家會有相同的歧視,也有各自的獨特偏見,所以「借閱率高的書,反映當地社會的偏見」。

舉例來說,兩千年在丹麥舉辦第一次「真人圖書館」時,最受歡迎的「真人書」是年輕的阿拉伯穆斯林女孩;二○○二年,匈牙利「讀者」最好奇的是則是「前右翼極端分子」。到了葡萄牙,卻是「難民」最常被借閱,英國人則是想了解「遊民」以及「前幫派分子」。

羅莎‧費爾曼絕對是丹麥「真人圖書館」的「暢銷書」之一,歷次活動中她的「借閱率」最高,因為她曾經是脫衣舞孃。

「一般人生活裡哪會認識一個舞孃?但我們心裡卻絕對好奇,而且存有對脫衣舞孃的價值判斷。」真人圖書館創辦人羅尼‧艾柏格說。

十八歲那年,羅莎在丹麥哥本哈根看見一則求職廣告:「想要快速賺錢,而且免稅嗎?」她心動了,於是她成了希臘塞薩洛尼基小島觀光旅館中的脫衣舞孃。

從此,她晝伏夜出,晚上穿上五吋高跟鞋,裸著上身為客人的熱切眼光舞動。「我告訴爸媽,我在地中海這邊的工作是摘橘子;他們反問:是摘哪種橘子,給這麼高的工錢?」她自嘲。

「為何甘心淪為性對象?」

羅莎說,在「真人圖書館」她最常被問的問題是來自女性:「妳為何甘心淪為性對象(sex object)?」她解釋:「這與性無關,而是與錢有關。」她不在乎脫衣,卻不從事性交易,那是她給自己設的底線。
 
戴上眼鏡的羅莎,現在是鐵路局員工,看不出當年脫衣舞孃的模樣。 記者梁玉芳、陳柏亨/攝影
 
也有幾次高中女孩「借閱」時,告訴她,以後也要當脫衣舞孃。「千萬不要!這絕對不是好主意!」羅莎告訴女孩,那是充滿烈酒與毒品的環境,那些年,她雖然賺錢容易,卻沒有一天回家時是清醒;她不碰毒,卻親眼見過許多朋友沉淪,更目睹第三世界女子遭「人口販運」到希臘賣淫的慘境。

見過太多醜惡,直到廿九歲那年,有天她清醒過來,心想:「我就要卅歲了,我在這裡幹嘛?」

於是,她當下買了機票,在當了十一年脫衣舞孃之後,回到哥本哈根。她成了丹麥鐵路局的員工,與男友育有兩子,也加入「真人圖書館」成為活躍分子。

如今坐在對面的羅莎,不再穿著丁字褲和高跟鞋,而是套上胸前寫著「請借閱我」丹麥文的大T恤,她是打擊歧視的熱血義工;只在「真人圖書館」的宣傳海報上,她再次粉墨登場,露出半裸背影,就站在一名紅髮龐克及身穿全身黑罩袍的穆斯林婦女之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42
瑞典/奮鬥十年 她她結婚生子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抱著人工生殖才得來的兒子,成為合法伴侶十年的艾妮塔(左)、卡瑟琳娜見證瑞典同志人權及法令的演進。 記者陳柏亨/瑞典攝影
 
「今年七月五日,我們成為伴侶就十周年了──我們還在一起!」瑞典溫和黨發展部總監艾妮塔‧瓦格里與她的同志伴侶卡瑟琳娜對望一眼,笑了起來,神情和客廳架上的結婚照一樣。她們的五歲小孩艾克斯拿著畫紙過來,爬到兩人身上,要她們看他的傑作。
綁著馬尾的艾妮塔說,十五年前她隻身從挪威奧斯陸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工作,第一次到同志酒吧,一抬眼,與她眼神交會的,就是卡瑟琳娜。一年半後工作結束,她返回挪威,辭了工作、賣了公寓,奔回瑞典女友身邊。

求子 遠赴國外找精子

「我想要有個家,有個小孩,有個婚禮,就像一般人一樣。」艾妮塔說。她們的「建家」過程,恰好見證這十年來,瑞典同志法令的每一步變化。

兩人相遇那年,一九九五年,同居伴侶法通過,同志伴侶與同居男女一樣,能註冊成為合法的「伴侶」。卡瑟琳娜原本的公寓太小,裝不下兩個女人的細軟,九九年共同買了第一棟房子;二○○一年,登記為合法伴侶。

身為女同志,艾妮塔說,生小孩這事兒,「我們沒辦法自己來,得有人幫忙」。當時瑞典的女同志人工生殖還未合法,她們出國到丹麥、芬蘭等已經通過法令的國家「醫療旅行」,「非常花錢,也很花時間,因為不是百發百中」。透過丹麥匿名捐精者及醫學協助,歷經四年,艾妮塔受孕。

那一年,瑞典才剛通過女同志可以合法接受人工生殖,早已自力救濟的艾妮塔挺著大肚子,在保守政黨裡成了目光焦點。懷孕的「同志媽媽」兼政治人物的身分,連德國、挪威電視台都來採訪。

身在政界,艾妮塔和卡瑟琳娜說,「我們從不隱藏同志身分和我們的關係」。卡瑟琳娜說:「你好奇,你就開口問;我們的態度愈開放,別人的窺探就愈少。這很有意思。」相信「透明」帶來的力量,是典型的瑞典式思維。反映在建築上,她們的新居社區幾全是玻璃屋,與鄰舍一眼望穿,相互理解。

坦白 讓兒子堅強自信

兒子艾克斯在二○○六年七月出生,「彩虹家庭」成形。此時瑞典已通過同志領養權,卡瑟琳娜辦理領養,「我們希望兒子有雙親(parents),不是媽媽跟爸爸,而是媽媽跟kiya」。

「kiya」是艾克斯發不出「卡瑟琳娜」後的自創稱呼。他知道自己是來自艾妮塔的肚子,媽媽告訴他:「在丹麥有個好心人,願意讓醫師把他的種子放在媽媽的卵子裡,幫忙我們可以有你。」

艾妮塔說,她們從小就告訴兒子,他是人工受精的孩子,「是媽媽拚了很多年才有的寶貝」。卡瑟琳娜說:「隱瞞只會暗示這件事是羞恥的,坦白讓他堅強。艾克斯知道自己很特別,他非常有自信。」

不免有人問:「這位是你媽媽,那另一個是誰?你有兩個媽媽?」艾克斯會說:「一個是媽媽,一個是kiya。」卡瑟琳娜說,對幼兒園小朋友來說,這樣的答案就滿意了,他們如實地接受,回說:「OK,酷。」

幼兒園裡小朋友的家庭也很多元,「彩虹家庭」之外,單親、同居、領養或移民家庭都有,誰也不比誰特別。

艾妮塔說,她曾到班上跟小朋友自我介紹,那是因為幼兒園要教認識世界,邀不同國籍家長現身說法,「我去是因為我是挪威人,而不是我是女同志!」

人權 一點一滴爭來的
 
圖/聯合報提供
 
即使在重視平等與人權的瑞典,同志權利仍是一點一滴爭來的。五十歲的卡瑟琳娜說,她的青少女時期,「同性戀還被認為是一種疾病」,同志酒吧還是秘密基地,「要進門,得說通關密語」,她不敢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如今,「對年輕世代來說,同志是『非議題』,是自然的存在。」但老一輩仍有很深的偏見。

多年前,她和艾妮塔度假,在泳池裡一位老人家故意大聲地說:「唷,同性戀進到泳池了,我得趕快起來,池水髒了。」兩人說,他的態度惡劣,「我們只好換旅館」。

作為黨部的同志社群連絡人,艾妮塔有很深感觸:「政黨必須適應社會,傾聽人民,追上社會的步調」。

她說:「保守人士稱我們及同志人權運動是『黑暗勢力』」,有些政黨瞄準人民的害怕,操作仇恨言論以獲取政治利益; 事實上,「如果人們認識同志,視我們為『人』,而不是統計數字,願意認識我們,和我們建立關係,我確信,歧視會消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38
丹麥瑞典/真人圖書館 借人,不借書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陳柏亨/丹麥、瑞典報導】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國外採訪系列專題,並以數位匯流的方式呈現報導,邀讀者一起走向新媒體時代。

超級強震再度找上日本,甚至引發海嘯的複合式災難,在嚴酷的環境下,日本人依然保持鎮定、理性,因為他們靠著訓練有素、準備周全與天災和平共處。

感謝中國信託贊助此次國際採訪計畫,長榮航空提供交通協助,與國人放眼世界,關懷台灣。
 
「真人圖書館」二○○九年在哥本哈根的活動海報,一群「真人書」義工站在書架上,如同書本,等待讀者借閱。左二是脫衣舞孃羅莎,就站在紅髮龐克女孩與黑長袍穆斯林婦女之間。 記者梁玉芳、陳柏亨/攝影 

「你對人好奇嗎?來借本真人書(living book)吧!」「你想認識我們嗎?請借閱我們。」在瑞典馬爾摩市立圖書館摩登的大廳,立著大型看板,對讀者提出另類邀請。

歡迎讀者閱覽的,不是「只能看、不會說」的沈默書籍,而是會走動、會回話的真實人類。

真人書單 多承受汙名者
 
瑞典馬爾摩市立圖書館「出借偏見」,借你一個真人,陪你談談偏見,辦好借書手續,讀者與書坐下暢談卅到四十五分鐘。 記者梁玉芳、陳柏亨/攝影
 
這裡的「真人書單」豐富,包括:伊斯蘭教長、金髮女郎(誰說她胸大無腦?)、厭食症患者、跨性別裝扮者、愛滋帶原者、或是靠翻撿垃圾過活的「垃圾掏客(dumpster diver)等等。跟圖書館裡的其他書籍一樣,建有「圖書目錄」,但幾乎都是承受社會汙名、引人好奇的人口類別。

「每個人就是一本書,而且開卷有益。」圖書館員瑪格麗塔‧斯古德說。這是圖書館近年提供的「出借偏見」服務,因為「面對面溝通,就是消除偏見與歧視的開始」。

例如,愛滋帶原者尤金‧永森最常面對借閱者的提問是:「如果跟你同桌吃飯,我會被傳染嗎?」在歌劇院工作的服裝設計師永森一次次解釋:「不會,愛滋病毒是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打了唇環的他,和同事一樣吻頰問安。「我感謝提出問題的人;問了,誤會就化解了。」有婦人擁抱永森,感謝讓她「知道如何和感染愛滋的朋友相處」。

瑪格麗塔說,當你跟真人書面對面坐下,問出所有平日看不慣、不易啟齒的問題,聆聽答案,理解對方的獨特及想法,你也就閱讀了一個人的人生。最好 在閱讀之後,有一部分的你因此改變,這世界的偏見與歧視濃度也跟著稀釋。

這樣深具創意的「出借偏見」計畫,是由卅分鐘車程之外的丹麥哥本哈根跨海而來。

哥本哈根 圖書館發源地
 
圖/聯合報提供
 
「真人圖書館(the Human Library)」組織總部位於哥本哈根,是由丹麥人羅尼‧艾柏格與四個朋友創設。「一切由一樁暴力攻擊開始。」卅八歲的艾柏格說。

一九九三年,他們都還年輕,一位朋友因族群問題遇刺重傷,幸好活了下來。原是丹麥與摩洛哥混血的艾柏格與朋友在震驚中,思考種族衝突議題。後來成為記者的艾柏格發現,許多暴力起於歧視與誤解,唯有對話與理解才能促成相互包容;「真人圖書館」是行動的最終產物,於兩千年成形。

唱作俱佳的艾柏格舉例說,許多歐洲人不喜歡穆斯林移民,「即使根本不認識,也能說出一大堆缺點」;但如果巷口就住了個穆斯林,你們每天道早安,還一起踢過足球,「你馬上會說,喔,這傢伙不錯」。他深信,「真實接觸」是理解的第一步。

真實接觸 理解的第一步

卅一歲的瑪密特‧那哈帝阿尼是成功的房地產商,他在丹麥「真人圖書館」的分類是「難民/穆斯林/前不良少年」。六歲那年和母親、姊姊由伊朗來到丹麥難民營,上學總是穿別人捐的二手衣,他不知道他遭同學聯手霸凌、倒栽蔥塞進垃圾桶,是因為他的膚色、宗教、長得瘦小、太窮酸,還是以上皆是。

「滾回你的國家去!」是殺傷力很大的話,瑪密特說,在公車上,老婦人竟然對八歲的瑪密特這麼說,瑪密特永遠記得那種傷心,「只能累積憤怒」。

當社會像他這樣的憤怒移民多了,男孩開始結夥鬧事;直到他效法由難民當上牙醫的母親、重拾書本,以成功證明自己的正當性。他說,社會對移民總是質疑,「我希望改變世界對人的看法,所以我成為一本書。」

「無知造成恐懼」是艾柏格深信的原則,也是他跨國「打書」的動力。歐洲議會是「真人圖書館」最大經費支持者,至今曾在近卅個國家辦過活動、甚至設立分部或連絡處,除歐美之外,觸角也深及亞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1836
只做老屋翻新 台灣難競爭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2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過去十年,東京「都市變臉」話題不斷,六本木之丘、表參道之丘、丸之內、汐留、品川東口、東京中城……,不斷出現的特色城鎮成了舊城的新亮點,頻頻引起國際的重視 ,更是哈日族的朝聖之地。

「一九六四年東京舉辦奧運之後,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開發案。」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表示,這些開發案除了讓都市更精采,也肩負救經濟的任務,「它們全是日本政府都市更新政策下的產物」。

丁致成說,二○○○年之前的十幾年期間,日本受到泡沫經濟的衝擊,東京和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一路崩跌超過五成,金融機構也因此背負近百兆日圓的巨額呆帳,整個金融體系幾近崩解。

二○○一年小泉純一郎首相組閣,一上台就宣布推動「都市再生政策」,藉此活化都市地區,帶動投資與經濟復甦。他並以首相的高度設立「都市再生本部」,自己擔任本部的部長,所有內閣閣員都是當然委員,展現推動都更決心。

「活化都市地區是日本廿一世紀活力的泉源。」小泉的都市再生政策開宗明義這麼說,小泉先後指定六十四處都市更新區,東京首當其衝,都更面積占了近四成。

「東京是推動『都市再生』的火車頭。」東京大學副校長西村幸夫點出東京扮演的角色。日本雄心勃勃的試圖透過都市再生,讓東京變成亞洲的中心,再蛻變為世界的中心。數字也證實,都市再生政策啟動一年後,日本走出蕭條谷底,一路向上翻揚,成為二戰後景氣回升最長的時期。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曾經形容,東京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快速發展,一切以經濟效率掛帥,是個沒有任何歷史紀錄的「無臉城市」。現在,東京人可以驕傲地說,東京正在變臉 ,而且愈變愈精采。

內政部前營建署長林益厚觀察,不論日本、英美的都更,幾乎都由政府主導,抓住整體都市發展方向,著重都市機能再造,朝大面積整體規畫、分期分區開發,展現大格局與魄力。但台灣十餘年來的都更成果,卻與日本等國家大相逕庭。

林益厚說,全國都更績效以台北市居冠,但二○○二年至二○一○年核定的都更案件只有九十六件,總面積約卅公頃,每件個案面積都非常小,三百坪到一千坪有五十六案,占總數百分之五十八。

「這些都更小案都只是老房子翻新,不涉及都市機能再造,毫無公共利益可言。」林益厚說,如果連都更第一名的台北市都放棄「都市再生」的「變臉」契機,就不必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6829
民間掌舵 綠色城市更樂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2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原本被拆除的三菱一號館(右棟)重新復活,以綠意中庭和卅四層樓的新館相互輝映。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丸之內好比一面鏡子,映照出新東京、乃至新日本的未來面貌。走在丸之內的街頭,八公尺的寬敞人行道是開發商「三菱地所」犧牲辦公大樓的空間而加寬的,行人可以恣意徜徉,不再摩肩擦踵。

抬頭仰望,沒有一般高樓群的壓迫感,在卅一公尺「腰線」的把關下,高出腰線的樓層得退縮建築,讓人和天空距離更近。全區「立體綠化」,從地面空間到屋頂平台都遍布綠意,創造無所不在的休憩空間之外,也實踐節能減碳。
 
都更創造一處處特色新城鎮,讓東京亮麗蛻變,圖為六本木之丘。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過去丸之內是單調的辦公區,九成三的樓地板面積作辦公室使用,只有百分之七是零售或餐飲業。都更之後打破嚴格的分區,餐飲零售業的面積大幅增加二到三倍,並引進各種文化設施,複合式的機能讓丸之內兼具工作、休閒、娛樂功能,而且愈夜愈美麗。

身為在地最大地主和領頭羊的開發商,百年企業「三菱地所」也以該區永續經營管理者自居。「三菱地所」每天提供該區免費觀光巴士,發行商圈社區報凝聚向心力,甚至在區內幾個據點開辦「晨間社區大學(朝Expo)」,邀請名人對環境、健康、樂活等議題開講,讓上班族利用上班前的空檔,邊吃早餐邊聽演講,真實體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好的創意和點子不可能在辦公室產生。」三菱地所常務董事合場直人說,過去三菱地所一直是房東,把辦公室租出去就好,新時代的辦公環境應該讓人與人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才可能有好創意,所以「要提供好的環境,不只是辦公室而已」。

有鑑於此,三菱地所也在新丸之內大樓成立「減碳實驗室」,這裡展示都更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廢棄物都設法回收利用,有的做成實用的桌子和漂亮的椅子,展現都更與環境共生的努力。

這裡也透過周邊大樓設置監測點,取得即時溫度、雨量和風速等數據,再由三菱研發節能減碳技術,無私分享給商圈大樓。這裡也提供許多會議空間,讓相關社團和機構討論「大丸有區」的環境發展,形同該區的環境教育中心。

「未來的都市是生活的、工作的、購物的、休閒娛樂的、學習的、文化的……,都複合存在一個永續型的開發案裡。」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得主、英國建築師李察.羅傑斯一再預言理想中的未來城市風貌,東京正由點、線、面,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實踐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6828
新東京 魅力老街說故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2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十年可以讓幼苗長成大樹,在日本首都東京,過去十年也一點一滴從一大片老舊的都市景觀中改頭換面,逐漸蛻變重生,以更多樣化的都市機能、更具魅力的姿態,成為亞洲最亮眼的創意城市。這全拜「都市再生」政策之賜,由民間主導、政府協助的都市更新,讓再生城市更樂活。
 
東京丸之內地區藉都市更新高度綠化,提供人性化空間。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從JR東京站出口走出來,工地圍籬把整座東京車站團團圍住,鷹架更把車站站體包得密不透風,只露出車站古典造型的新圓形屋頂。圍籬上貼著整修的公告,行路匆匆的過客很難看出這座近百年的老車站,其實是周邊三百多公頃都市更新的火車頭。

文化根源 尋再起力量
 
復建中的東京車站,即將恢復原有的高度和古典造型圓屋。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一九一四年,建築師辰野金吾打造了三層樓高的東京車站,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期間遭美軍轟炸,頂樓燒毀,「辰野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圓頂也跟著消失,兩層樓高、臨時搶修的八角形屋頂的樣貌維持至今。

「我們嘗試從文化根源尋找再起的力量。」東京大學副校長西村幸夫站在丸之內大樓的落地窗前,指著眼前的東京車站這麼說。當政府畫定車站附近大手町、丸之內和有樂町的大丸有區進行都更後,就在大地主「三菱地所」的帶領下,思考地區再生的定位。

東京車站是進出東京的主要門戶,整個「大丸有區」曾是帶動日本發展的商務心臟地帶,但隨著東京往外擴張,這裡已顯老態,機能也明顯退化。

新舊融合 都市更美了
 
丸之內都更主軸為保存歷史記憶,區內建築新舊融合。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一開始想把這裡變成東京的曼哈頓。」三菱地所常務董事合場直人回憶,當年和地主、專家學者討論時,一直以國際商業中心自我定位,拆舊建築、蓋超高樓成為必然,但另一種聲音質疑:汰舊換新的景觀對城市的價值是什麼?這迫使大家腦力激盪,找出答案:能說故事的城市才精采,地區的價值在於人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

恢復東京車站在明治時期創建時原有的三層樓高度、重建紅磚瓦和圓形屋頂舊觀的提案,獲得東京都政府、車站所屬的JR東日本公司的高度支持。保存日本珍貴的歷史,成了大丸有區都更的最高指導原則;以東京車站為起點,打造有文化內涵的「歷史街道」概念,成了大丸有區的更新主軸。

「都更不等於汰舊換新,新舊融合的都市更有魅力。」西村幸夫說,將來全區三百多公頃的都市再生故事,就從東京車站說起,而陸續完工啟用的新大樓,都能看到保存歷史記憶的用心。

保留腰線 對天皇尊重
 
丸之內都更訴求與環境共生,各棟大樓停車場都能提供電動車充電。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從明治到大正時期,毗鄰皇居的丸之內建築一直限高卅一公尺,對天皇以示「尊重」。現在都更起高樓,已大幅放寬到一百五十到兩百公尺,但這條卅一公尺高的「腰線」仍被保留。

「腰線是區分建築新舊的隱形標記,超過它的樓層必須退縮。」西村幸夫說,腰線作為歷史的刻痕,人們看到現代化的大樓,還能追想東京的過往。

對應每棟建築,新舊融合有不同的手法和趣味。最早完工的丸之內大樓,七樓以下是商店區,外觀繼承大正時期原始的建築語彙。一九三四年建造的「日本工業俱樂部」曾是工商界交流據點,新大樓保存舊建築的原貌,新長出來的卅層玻璃帷幕摩天樓,則往後退縮。

原汁原味 蓋回古建築
 
丸之內在綠化與公共藝術進駐後,吸引民眾遊憩。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更絕的是一八九四年興建的「三菱一號館」,這是三菱地所進駐丸之內所蓋的第一棟大樓,雖然有歐式古典外型,只因老舊,已在一九六八年被拆除。

「我們依照舊觀,原汁原味蓋回『三菱一號館』了。」合場直人說,舊的一號館成了美術館和咖啡廳,隔著一座綠意盎然、公眾可自由進出的中庭花園,和卅四層樓高的新三菱一號館相互輝映,訴說著丸之內的古往今來。

「這些都是民間提案主導,政府立法配合。」合場直人說,都更的成敗在於地主必須先找出發展方向,掌握主導權,政府是從旁協助的夥伴,主管立法、監督地區再生計畫,就能事半功倍。

容積移轉 活化丸之內

例如東京都政府為大丸有區訂定景觀條例,支持建築新舊融合的發展方向,也推出靈活的都市計畫手段,透過「容積移轉」,把東京車站整塊基地沒用完的容積出售,移轉到六棟新的私有建築,解決地主發展的需求,也籌措車站站體復舊所需的巨額經費,創造雙贏。

公私部門歷經廿三年的努力,假日與夜晚形同冰冷死城的丸之內,已蛻變為全方位吸引遊客、每天有十三萬人在此工作、生活的休閒娛樂中心。丸之內再生,只是新東京的起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6826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