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禁訪奮進號 陸媒諷新聞自由
 瀏覽280|回應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 2011.05.18 03:24 am 
 
美國太空穿梭機「奮進號」,十六日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它第廿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飛行任務。但如此重要事件,卻傳出美方禁止大陸記者到場採訪的消息,這也引起大陸媒體的強烈不滿。

新華社報導,美方根據一項新出爐的「沃爾夫條款」,將大陸記者拒於門外。當天到場的大陸媒體,全部被美國航空局取消採訪通行證,就連現場的美方人士,都認為這是一種歧視規定,相當不妥。

「沃爾夫條款」是今年四月十五日,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今年的開支法案裡,其中兩百一十四頁至兩百一十五頁中,附有一項不起眼的條款,內容規定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空局或是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等,都禁止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這項條款的發起人,是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沃爾夫之手,因此稱為「沃爾夫條款」。

報導指出,「奮進號」誕生,華人科學家有不小功勞,因為裡頭搭載的阿爾法磁譜儀就是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負責。新華網報導,華人科學家付出心血,大陸記者卻無法觀看它升空,真是「莫大遺憾」。

五月上旬,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上,雙方發表成果清單中包括加強科技合作領域,先前兩國也簽署了雙邊科技合作協議。如今美方的作法,恐怕與當初雙方努力推動科技交流有很大的背離。

報導最後指出,美國各界對這項規定,也抱持反對意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理查德‧米爾納就認為,這是一個「歧視性」決定,美國最終也會受到傷害。

新華社也借題嘲諷美國的新聞自由,表示美國主流媒體,這次幾乎全部保持沉默,沒有人出來批評沃爾夫所做所為。由此可見,美國新聞自由有著「嚴格界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29473
 回應文章
禁陸媒採訪 沃爾夫條款重創美國新聞自由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5/20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美國太空梭機「奮進號」16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空中心進行歷史性的升空,因為這是它的第25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是一次重要事件,卻出現禁止中國大陸記者到場採訪的通告,當天在場的中國媒體,全部被美國航空局取消採訪通行證,這不但使中國記者感到不滿,就連現場的美方人士,都認為這是一種歧視性規定,相當不妥。

這不由得令人想起上世紀初在上海的外國租界公園掛出「中國人與狗不准進入」的告示牌。也正是在中國國土的公園出現如此侮辱中國人的告示牌,使中國人受到鞭策,時時不忘民族奮起自強意識,終於經歷種種外族入侵的戰爭苦難,而到今天中國已是崛起經濟強國,想不到仍然受到歧視對待!

美國航空局為什麼拒絕中國記者觀看「奮進號」升空,據報導,是因為今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的今年開支法案,在其中的214頁至215頁中,附有一頁不起眼的條款,裡面規定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空局或是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等,都不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這個條款的發起人,出自於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沃爾夫之手,因此這個針對中國官方的條款,也就稱為「沃爾夫條款」。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奮進號」之所以能誕生,中國科學家有不小的功勞,因為裡頭所搭載的阿爾法磁譜儀就是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所負責。新華網指出,中國科學家付出心血,但中國記者卻無法觀看它升空,真是「莫大的遺憾」。

5月上旬,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上,雙方發表了成果清單,加強科技合作領域,此外先前兩國也簽署了雙邊科技合作協議。如今美方的作法,恐怕與當初雙方努力推動科技交流有很大的背離。

美國各界對這項規定,也抱持反對意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理查德‧米爾納就認為,這是一個「歧視性」決定,美國最終也會受到傷害。

由「沃爾夫條款」的出現,令人不由得想起上世紀40年代出現在美國造成文壇和藝文界激烈衝擊的「麥卡錫主義」。所謂「麥卡錫主義」也是由一個名字叫「麥卡錫」的議員所提出的,目的是鼓勵告密,迫害藝文界人士,以達到在美國好萊塢及藝文界清算左傾思想的目標。當時好萊塢人人自危,義裔大導演伊力卡山為了自保,不得不向「麥卡錫委員會」坦白招認曾參加左派活動,並供出一些同伴的名字。此事使美國名作家、「推銷員之死」一書的作者亞瑟米勒大為憤懣,隨即宣布他要去波士頓尋覓發生在前世紀女巫謊言滿天飛的事跡,撰寫成小說,並與伊力卡山宣布絕交,「麥卡錫主義」已是數十年之前的事,到今天仍遭人唾罵,可見一切違反潮流、不利於發展的政策或行為,是不可能久存的。

報導最後提到,「開支法案」今年結束後,「沃爾夫條款」很可能會隨著壽終正寢,但沃爾夫似乎並不會善罷甘休,宣稱明年不排除將禁令擴大到「非政府組織」。這種背離潮流的舉動,必須加以警惕。

新華社也藉題嘲諷美國的新聞自由,表示美國主流媒體,此次幾乎全部保持沉默,沒有人出來批評沃爾夫的所作所為。由此可見,美國新聞自由是有著「嚴格界限」的,一般記者知道這個界限,不敢輕易觸及,所以他們不敢發言批評「沃爾夫條款」。是不是這樣呢,如果是,無異給美國的新聞自由塗上了黑面!

【2011-05-20/泰國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