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電】 2012.03.12 07:59 am
三一一日本震災滿1週年,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以投書媒體的方式,感謝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援助,並表達由衷的謝意。
野田佳彥投書給台灣媒體的全文如下:
邁向重生的決心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 野田佳彥2012年3月11日
去年三月十一日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在日本人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在日本遭逢此空前危機的大地震屆滿一週年之際,謹向因地震受災的國民以及全世界其他遭受到天災巨變的人們表示由衷的慰問之意。
我們絕不會忘記在地震中失去摯愛的家人、朋友及同胞。並且,我們也不會忘記來自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支援與協助。日本很感謝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援助,想藉此機會表達衷心的謝意。
過去一年,日本積極朝重建及復興之路大步邁進。在地震屆滿一週年的今天,日本必須決心從過去面臨的諸多困難中記取教訓,並視為轉機。而今,這個困難的時刻也應該是日本真正展開重生的時機,我們正在迎接這個時刻。
我相信惟有透過此次災害,日本國民凝聚堅強的團結力以及危機感,一定可以團結一致,朝經濟重建邁進,解決目前日本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努力進行災區復興、廢除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及災區的除污工作。
為了因應東日本大地震的重建及復興,過去一年,政府擬訂了各種策略與對策,並搭配完善的預算及法令制度。此外,用復興經費及成立復興特區打頭陣,再搭配成立復興廳做為因應一步到位需求的組織,由其擔任整體指揮塔,推動重建與復興計畫及活動。除此之外,也進一步加強食品監測及檢查制度,並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週邊的居住空間投入一兆日圓以上的經費進行除污。
現在,地震災區居民及多數國民最不安的是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工作場所的確保以及能與家人安心生活的日子。在「開創性復興」的理念下,透過復興特區制度及運用其他各種措施,呼籲國內外到災區進行新的投資,同時,也加速災區產業振興及創新,創造就業機會。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包含岩手縣大船渡市、陸前高田市以及宮城縣東松島市等災區在內,被日本全國選定為「環境未來都市」。透過預算、優惠稅制及放寬限制,運用智慧電網、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廠以及海上風力發電,提供支援高密精巧都市型產業社會基礎建設以及開發地區環保基礎建設的制度。
日本在節省能源領域方面,居世界的領導地位,革新技術的累積也居於領先。現在,可以運用這個經驗,創造出永續成長的新模式與台灣及全世界共享。
此外,日本應該領導全球並分享的知識為降低災害危險與災害對策。我們已經由最嚴酷的方式學習到不可把這次的地震當作是「意想不到」的藉口。為了重建強韌的共同體,建立可對抗天然災害的永續國家,現在,日本正全面檢討災害對策並徹底進行強化。
無可否認,日本目前所面臨的課題,早在去年地震、海嘯及核電廠事故發生前就已經存在。日本過去幾年不斷努力追求經濟的成長及財政的改善。然而,追求的過程拖得越長,將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本人自去年九月就任總理大臣以來,即承諾首要工作即是打破以維持現狀為優先的政治局勢。因為先拋開國家政治上的重要課題將給日本經濟及社會,甚至是日本的未來帶來負面的影響,不應坐視不管。
現在,我們正進行諸多重建復興計畫,這些都是振興日本經濟重要的第一步。儘管世界經濟前景不明,加上日圓屢創史上新高以及長期通貨緊縮都是阻礙,日本經濟一定會重新恢復成長力。
日本經濟具有獨特優勢,加上與海外貿易夥伴開放合作,集結智慧,可開拓出新的成長領域。另外,能源、環境、醫療、看護領域具有極大的潛力,將帶動日本其他產業的成長。包含來自外國的投資在內,經由民間部門率先的創新及投資, 將可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再者,除了商業以外,從促進觀光的觀點看來,為了提高國際社會對投資日本感興趣或增加在日投資,日本也將建立健全的協助機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幾乎成為廢墟,但是戰後經濟快速發展,渡過石油危機並建立全球能源效率最高的經濟體制。值此東日本大地震一週年之際,日本正積極進行重建,但是此次不單只是回到地震發生前的狀態,而是要以建立一個嶄新的日本為目標。儘管是歷史性的巨大挑戰,我們日本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