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奢侈稅來了 每年稅收估增150億元
2011/02/25 06:21 瀏覽809|回應9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陳洛薇/台北報導】 2011.02.25 03:16 am 
 
馬英九總統昨天拍板,政府將對炒房、高價品等課徵「奢侈稅」,稅率最高百分之十五。財政部推估,政府一年稅收可增加約一百五十億元,其中來自「打房」就逾百億元。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向馬總統報告「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條例),其中將炒房納入課稅,針對持有兩年以下轉手的非自用住宅,依實際交易價格加課百分之十至十五的重稅,勢將影響短期買賣牟利的房市投資客。

除了非自用住宅,財政部「奢侈稅」課稅範圍,還包括私人飛機、遊艇、高價汽車、保育類動物及其製品等,稅率百分之十,但排除珠寶和名牌包等「可移動的物品」(可在國外購買)。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晚說,奢侈稅的範圍和稅率目前是初步規畫,財政部會立刻與工商團體等社會各界溝通,取得共識後就會把條文報請行政院,最快會在立法院本會期送交審議。

李述德說,奢侈稅初步擬定不動產類、交通類、勞務類、保育類等四大類,其中不動產類鎖定的是短期交易的非自用住宅;財政部參考新加坡作法,對於房市投資客依持有期間長短分級課稅,一年以下依實際交易價格課百分之十五、二年以下課百分之十,持有兩年以上的交易就不會課奢侈稅。

財稅官員說,依規定,每個人名下只能有一棟自用住宅,只要第二棟不動產在兩年內轉手,就會被課至少百分之十的稅;夫妻只能有一棟自用住宅。

交通類方面,則鎖定三百萬元以上的私人飛機、遊艇和自用汽車。只要不是作為大眾運輸的飛機,都會被課百分之十的奢侈稅;至於三百萬元以上的遊艇和自用汽車,不管登記在個人或公司名下,都要課奢侈稅。

勞務類則是針對高爾夫球證、俱樂部會員證等服務,超過五十萬元就會課稅;至於保育類動物及其製品指的是皮草、龜殼、玳瑁和珊瑚等製品,課稅門檻也是五十萬元。

李述德說,納入課稅範圍的貨物或勞務,都要依出廠價或進口價,額外課徵百分之十的稅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37592
 回應文章
奢侈稅來了!
2011/02/27 08:4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黑白集】 2011.02.27 01:59 am 
 
在兩年多來陸陸續續降了那麼多富豪稅之後,財政部終於端出一道奢侈稅,要對昂貴名車、遊艇使用者及房屋投機客下手。此舉與其說是在打擊奢華,不如說是在補社會貧富差距的破網,也在為政府和富豪的形象補漏。

三年前馬政府為挽救台灣經濟、鼓勵資金回流,針對遺贈稅、營所稅等採取了連串減稅政策;如今景氣明顯好轉,但榮景未能使大眾雨露均霑,適時在政策上調整方向確有必要。國民黨不必反商,但在野黨栽給它的「走資」大帽也早該洗洗了。

開徵奢侈稅,一年不過增加百餘億稅收,還抵不過一項降遺贈稅的損失;形容這是「下重手」,恐怕言過其實。買得起三百萬以上名車,或五十萬元以上家具、會員證的人,不會在乎多繳一成的稅;能買遊艇、飛機的人,就更不在話下。問題是,政府得盯得住這些交易行為,才有資格談課稅;如何防止假造交易金額,要看財政部的本事了。

近年台北房價驚漲,主要是海外回流資金及短期投機客作祟;這次奢侈稅將房地產短期買賣納入,對遏止惡性炒作應有關鍵作用。房地炒作常有暴利,但其交易其實不屬「消費」行為;財政部硬冠上「奢侈稅」之名,包裝在「特種貨物與勞務銷售稅」草案中,似嫌勉強。尤其「一生一宅」的定義過狹,似不符社會現實;是否會因此在立法院埋下變數,值得擔憂。

奢侈稅是著眼於社會公平,目的不在反商,更不在打擊奢華。富豪們請保持微笑,並保持實力繼續消費,都停止的話,政府收不到錢,這個法就白訂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2783
奢侈稅 打不到高房價核心
2011/02/26 21:21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楊宗憲/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屏東市)】 2011.02.26 02:19 am 
 
報載馬總統拍板「奢侈稅」,內容之一是針對「持有兩年以下轉手的非自用住宅,依實際交易價格加課百分之十至十五的重稅」。我不禁為馬政府依然不願面對不動產長期以來稅制扭曲導致市場不健全的核心問題,感到憤怒。

奢侈稅只是因應高房價的權宜之計,市場不健全跟房價高漲的問題關鍵,在於稅基的認定並非採用市價。土地增值稅的稅基,採用的是一年公告一次的土地公告現值為基礎的土地漲價額;契稅、房屋稅及財產交易所得稅的稅基,都是房屋評定現值;地價稅的稅基是以公告地價為基礎的價格,這些都不是市價。價格產生的過程也多有不合時宜與人為調整之處,說是「現值」,卻與市價差距甚遠。

加上遷就公告的「定期性」,就出現了短期買賣卻不用繳土增稅的怪象,炒作不動產的成本甚低,當然房價直直漲。也因為不用交易價格作為稅基,出現了針對「房屋」課徵的財產交易所得稅,名為所得稅,但卻以房屋評定現值乘上極高的稅率並認定「必然有所得」開徵,這樣公平合理嗎?

此外,我國的土地與房屋採取分離課稅也間接造成稅制的扭曲,試問正常的不動產交易價格有房地分離嗎?政府不去取得交易價格,並進一步以房地合一的不動產稅為基礎,反倒去設計各種土地與房屋價格的認定方法,既做不到有所得就課稅,也使得稅基的認定與市場現實越來越遠。政府雖宣稱有規劃讓公告價格接近市價,但既要以市價為接近對象,又不直接用市價,政府真有心想要徹底解決稅制的核心問題嗎?

取得交易價格很難嗎?財政部奢侈稅草案規劃以市價作為稅基,顯示政府已有取得交易價格的技術;既然如此,為何不以交易價格作為土增稅的稅基,甚至廢除土增稅而以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徹底解決稅制的不公與扭曲呢?稅務機關或會擔心改市價稅基將有如增稅,但這只是稅基與稅率關係的技術問題,政府真有心要改革嗎?改革並不容易,值此社會期待政府對不動產稅制進行改革的契機,馬總統卻拿奢侈稅來敷衍大眾,浪費了改革的機會。

過去或許因為資訊不發達,掌握交易價格並不容易,但近年來的不動產交易資訊已日漸透明,加上民法第一六六之一條已賦予政府全面性取得交易價格的法源,政府大可修改不用修法的土地登記規則,配合民法規定,要求買賣移轉登記需繳付經公證或不動產估價師簽證的買賣契約,自然便可馬上掌握交易價格。政府實在不該再自限於技術問題而不進行真正的改革。

改革不能先看選票,也不用先問財團,改革也是痛苦的,今日不做明天就後悔。廿二年前王建 為欲以市價改革土地增值稅而下台,若當時就改革,會有今日投機客炒作造成人民居大不易的慘狀嗎?作為一個完全執政的全民總統,我期許政府拿出魄力做不動產稅制的真改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2139
奢侈稅重擊 打房這次有打到要害嗎?
2011/02/26 10:08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曾桂香/台北報導】 2011.02.25 04:45 pm

財政部打炒房,擬針對短期買賣房屋者,採「實價交易價格」加課10%-15%稅率。
報系資料照片

台經院研六所所長楊家彥:
奢侈稅解決貧富?那是殺牛用雞刀!

政府擬徵奢侈稅來抑制房地產炒作行為,台經院研六所所長楊家彥說,課徵奢侈稅有兩目的,一是防止房市短期投機,二是想藉此讓所得重分配。他雖然肯定奢侈稅可達到打房的效果,但對整體奢侈稅持保留態度,認為若想以奢侈稅來解決貧富差距、達到社會公平,是「殺牛用雞刀」,不但費時費事,且未處理到最關鍵的部分,對於台灣發展高值化產業,也不是種鼓勵。

他也說,對豪宅課稅是奢侈稅的一部分,但打房不能單靠這個手段,還要運用財政部更全面的稅制規劃如土地增值稅以及利率等政策工具。

逢甲土地管理系教授韓乾:
對打房收不到效果 應該提高土地稅率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韓乾認為奢侈稅對打房應該收不到效果,政府該做的是提高不動產及土地稅率來對付炒房;至於奢侈稅解決貧富不均也是化簡為繁、治絲益棼,不從根本著手;應該做的是對食物及民生物資以外的商品公平地課消費稅。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
實價課稅是重點,打擊投機有幫助!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正面看待認為應會是有效的政策,尤其對房地產交易成本大幅提高,針對「非自用住宅」持有在1年以內移轉,加重課徵15%的奢侈稅,持有1-2年之間移轉,加徵10%,對於健全房市、改善投機風氣有幫助。他說,實價課稅是重點,也符合國際潮流,且這部分資金可引導到生產事業,幫助經濟發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323
張金鶚:無法解決土地囤積
2011/02/26 10:0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1.02.25 04:46 pm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報系資料照

政府打房祭出奢侈稅,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認為,奢侈稅對於打房有一定效果,但無法解決土地囤積狀況,要解決土地囤積還是必須從資金面和稅方面著手,增加養地成本,以減土地囤積狀況。

張金鶚說,要降低囤積土地一方面可從金融縮減資金管制方面著手,也就是對於囤積土地者不給予貸款,斷其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土地增值稅按實價課稅當然也有效,但大家擔心土地交易按實價課稅手段過於激烈,可採取漸進方式,也就是逐步將土地公告現值調整到接近市價,如此一來增加養地成本,將有助降低土地囤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313
這一拳 出得去?出多重?
2011/02/26 09:5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11.02.25 03:13 pm 
 
財政部終於出重手,打算藉由課徵「奢侈稅」之名,達到遏阻「炒房」之效,房地產專家也普遍認為,將對房市達到一定殺傷力。惟過去諸多重大財稅政策都在見光後,止於排山倒海壓力,此番財政部大動作宣示,立法之路能否順遂,除了要有決心,更需要堅持下去的勇氣。

從目前財政部提出「奢侈稅」的初步內容來看,雖然對擁有奢華物品者課稅,但影響有限,真正的要害其實是對短期買賣房屋者,採「實價交易價格」加課10%-15%稅率,名義上是「奢侈稅」,其實重在「打房」,其中手段最重者莫過於「短期進出」及「實際交易價格課稅」,都在彌補現行土地房屋交易相關稅法的漏洞。

台灣貧富差距擴大,很大原因來自房價炒作,許多民眾因為買不起房子,或是看投資客買進賣出大賺資本利得,繳的稅不成比例,因而產生嚴重相對剝奪感,因此唯有讓投資炒作房市的投機客,因為憚於付出高額成本,停止頻繁買賣炒作房價,房價回到合理水準,或是對投資所得合理課稅,民怨才能稍獲紓解。顯見面對炒房歪風,政府非不能也,而是不為也。

財政部此次刻意先面見馬總統報告,再對外釋出訊息,或有回應馬總統要求政府各部門重視民眾對貧富不均不滿之意,但另一個用意,恐怕也擔心「奢侈稅」樹大招風,曝光後可能面臨各界龐大壓力,透過總統背書,宣示決心。

縱有總統背書在先,日後奢侈稅立法之路仍非坦途。證諸調整房屋稅率、開徵能源稅、證交稅等財稅改革方案,無一不是未出行政部門就「喊卡」,此番財政部連具體條文都尚未提出,內容方向先曝光,受衝擊的各方不可能毫無動作,立委、總統大選在即,光是法案能否出得了財政部、行政院大門,可能都有變數,更別說利益團體可能轉向立法部門運作阻撓。

公平的稅法,意義不在懲罰有錢人,而是讓利潤合理回饋到全民身上,避免暴利逃稅。財政部之前對稅制改革瞻前顧後,如今終於有所作為,但距離立法的終點站路途遙遠,若最後又因故半途而廢,未竟全功,受傷的絕不會只是財政部的威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302
新聞眼/政院送案要快 立委肩膀要硬
2011/02/26 09:4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新輝】 2011.02.26 02:31 am 
 
被視為抑制炒房重手的「奢侈稅」,能否許小老百姓一個實現購買平價住宅的夢?能否帶動建商蓋平價住宅的動機?仍取決兩個關鍵:行政院送案的速度要快、審法案的立委肩膀要硬,挺得住建商「利益遊說」的壓力。

馬政府剛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經濟成長率、國民所得及失業率,逐步邁向馬政府口中的「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但民間薪資調整腳步跟不上經濟復甦,「無感復甦」吃掉馬政府拚經濟的努力與成果,成為馬英九連任之路最大的石頭。

尤其,台北市與新北市高房價帶來的M型社會,不僅中產階級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剛投入社會的新鮮人更是「望殼興嘆」,產生嚴重的相對剝奪感。為回應民眾不滿,「奢侈稅」露出曙光。前天馬總統拍板定案,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進一步訂出「上半年立法,下半年實施」的時程表,馬、吳先後出手,讓民眾感受到政府這回「似乎是玩真的」。但這個宣示還要靠立法院來實現。

現階段國民黨團雖支持課「奢侈稅」,但外界很清楚,立委選舉將屆,而建商一直是立委選舉募款重要「金主」。為了連任,立委是否有足夠勇氣能對建商說「不」?外界難免存疑。

只要立委技術性拖延,要趕上吳揆宣示的立法時程,就跟「阿婆生子」一樣,很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296
吳揆:賺錢課稅 天經地義
2011/02/26 09:4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羅印?、曾雅玲/台北報導】 2011.02.26 04:58 am  

課徵奢侈稅 吳揆表示天經地義 / 舒子榕
 
政府將針對炒房投資客課重稅,勢必對短期交易形成嚇阻作用,昨天還是有不少民眾到房地產公司看屋。
記者周永受/攝影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立法院表示,政府研擬課徵奢侈稅已有一段時間,「賺錢課稅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希望立法院在上半年就完成三讀立法,下半年正式上路實施。

針對吳揆喊話,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國民黨立委對課徵奢侈稅共識很高,一定會全力協助立法,希望行政院盡快將相關修法送到立法院,「送得愈快,本會期完成立法的可能性愈大。」

吳敦義昨天上午進入立院議場前受訪表示,房屋交易目前是沒有課稅的,不管投機客「炒多少次樓」、「坐擁幾十棟房」,政府一毛錢都課不到,只課到契稅,對炒房的人來講,不痛不癢。

外界質疑,政府課奢侈稅對「打房」有沒有效?吳敦義說,沒有人敢說哪一個措施絕對有成效,但一般認為會有相當效果。

政府擬課奢侈稅,國民黨立院黨團肯定,民進黨團則質疑奢侈稅能有多少成效。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表示,奢侈稅是在縮短貧富差距同時,增加國庫歲入,又不影響經濟發展;立委趙麗雲指出,炒樓造成貧富差距及年輕朋友買不起房子,奢侈稅是非常值得推動的政策。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表示,民進黨團不反對對富人課奢侈稅,但房屋的實質交易所得能否查得到?這些交易若用人頭轉入地下,根本查不到,對於改變貧富差距的結構能有多少成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277
課奢侈稅 許小民買平價屋一個夢?
2011/02/26 09:3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1.02.26 02:31 am

奢侈稅政策一出,營建股昨天應聲下跌,建商每年期待的「三二九」檔期,將成為最近的觀察指標。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孟祥傑攝影

政府祭出奢侈稅打房,營建股全倒,演出「黑色星期五」,小市民重燃買殼夢,不過,奢侈稅能否順利立法?房價會不會下跌?打房「有效期」持續多久?業界和學者的看法仍然保守,還會觀望。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認為,「奢侈稅」確實打到房市投機客「七寸」,但是,政府如今因房價漲到「民怨沸騰」,於是出重手打房,未來修法過程中,勢必面臨建商施壓,屆時政策能否落實,修法會不會走樣,還是有變數。

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反對奢侈稅打房,他尊重政府施政,但不能用此方法,他會找財政部、行政院長吳敦義「溝通溝通」,也會全程緊釘立法過程。

王光祥說,賺錢課稅天經地義,但有些人買房後一兩年突有變化,如要出國不得不賣,結果還虧本,卻要繳奢侈稅,實在不太公平。

住台北的許小姐說,她和先生兩人的年收入近兩百萬,還是買不起台北的房子,現在非常樂見「奢侈稅」打房,希望貴得嚇人的房價可回歸合理,可是「立院會不會三讀通過,還不一定」。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說,目前房貸利率偏低、通膨壓力沈重,在「抗通膨」風潮下,房價大跌不易。不過,奢侈稅迫使投資客釋出房子,改變市場供需狀況,買方有更多選擇。

遠雄集團副總蔡宗易說,該政策衝擊到將會是市場信心,買方預期房價下跌的心理,多會觀望不願出手;賣方也會硬撐住不願降價。房地產信心受到重擊,房市也會因此停滯,連帶會造成消費市場、整體經濟發展。

工商界認為,「奢侈稅」打到的恐怕只是「小咖」,工業總會理事長蔡練生說,對投機客來說,只要房子抱久一點,就課不到稅。

曾被立委點名的投資客黃家進則揶揄政府,打房打這麼久,結果只有貸款成數降低,「像是在放屁」。他也嗆說,預售屋多賣給投資客,如果建商倒了,立委就沒政治獻金,立委會容許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1270
財政部下重手 補房產租稅漏洞
2011/02/25 06:2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賴昭穎】 2011.02.25 03:16 am 
 
奢侈稅昨天終於在馬總統拍板後正式定案,不過,不管財政部接下來如何努力尋求各界共識,法案過不過關,最後還得看立委這一關。

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始終是執政黨的痛腳,就連馬總統也對稅負對平均財富的效果不彰頗有微詞。此外,都會地區房價高不可攀高居民怨之首,投資客炒房是幫凶之一,政府趁勢把炒房的投資客拉進來課稅。在這樣的氛圍下,就像當年有錢人不繳稅的現象催生最低稅負制,奢侈稅條例主要也是為了回應社會對貧富不均而稅法又不公平的不良觀感。

儘管奢侈稅喊出要讓高消費、高財產、高所得者多繳一點稅,不過,民眾要期待奢侈稅能對平均社會財富、拉近貧富差距發揮多大的功能,恐怕只會失望。

因為,政府光是決定要把哪些東西當作奢侈品就考慮再三,最後為了避免衝擊消費和景氣,把範圍縮到最小,因此對平均社會財富的效果降到最低,對政府的稅收貢獻也很有限,在奢侈品課稅方面,初估一年只有約廿億元。

儘管對奢侈品課稅效果有限,但總聊勝於無;不過,對於兩年內轉手的非自用住宅依交易價格課重稅,殺傷力可就不容小覷了,也回應外界抨擊政府打房不力的聲浪。

有關不動產交易稅,外界最詬病的就是只要是一年內移轉的不動產交易,政府就課不到土地增值稅,形同政策鼓勵民眾短期移轉不動產。

為了解決這塊租稅漏洞,財政部決定,把一年內移轉的非自用住宅加課百分之十五的重稅,而且是按照實際交易價格課徵,將來勢必對短期交易投資客產生嚇阻作用。

不過,儘管行政部門有推動奢侈稅立法的誠意,最後還是得看立法委員這一關。就像取消軍教免稅一樣,最後好不容易在立院上會期闖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3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