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1 旺報 【本報訊】
包括《自由時報》在內的一些台灣政治人物與媒體,視「中國」為病毒,不但反對中資入台,對台商鮭魚返鄉也冠以「中資背景」,先作模糊的表述,再等同為「中資」一體打擊。總之,凡沾染「中國」的資金,無論是大陸國營企業、民營公司,或曾經到大陸追逐商機、為台灣繁榮打拚的台商,一律以病毒視之。
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莫不竭盡所能改善投資環境,希望吸引全球自由移動的資金前往投資,因而金錢愈來愈沒有國界。但台灣一些人與媒體,不但在政治上區別敵我,連對為追求利潤而自由流動的金錢也要有敵我之分,令人難以理解。我們應仔細分析這些人的心態,並冷靜評價其是非對錯。
首先,應釐清「中資」的定義,所謂中資法規用語應為「陸資」。陸資的定義其實非常明確,經濟部投審會《大陸地區來台人民投資許可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陸資是指資本屬於大陸地區的人民或法人。按照該條的反面解釋,陸方資本持股不達30﹪的就不是「陸資」,陸資對公司不具控制能力的,該公司也不是「陸資」,法規明確,毫無模糊空間。依法論法,合於陸資規定者自須受到政府額外規範,若不符合該條條件,就不是「陸資」。一些人喜歡說「中資」而不用「陸資」,其實就是逃避規範,故意以模糊不清的定義抹紅他人。如此分裂台灣,目的究竟何在?
其次,在全球化浪潮下,凡是來台進行符合法令規範的投資,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應該受到歡迎。過去10年,台灣受困於民進黨政府鎖國政策,外人投資卻步,本國人投資意願也大為低落,造成經濟與國民所得成長屈居亞洲四小龍之末,近年陸資投資身影遍及全球,除部分敏感領域外,世界各國無不歡迎,陸資入台,台灣理應額手稱慶。不過,政府考慮到兩岸關係的特殊性,早已對陸資投資設下嚴謹的審議機制,包括陸資的界限、投資的項目,政府基於國安考慮均已多所限制。
經濟部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投資「核准登陸件數」和「投資金額」都增加了1倍,金額達到122.3億美元。陸資來台投資,從2009年6月底解禁後,累計一年半來只有102件申請案,核准投資金額1.3億美元,兩相比較,大陸經濟體規模遠大於台灣,可是陸資來台數量金額和台灣登陸投資的遠無法相比,可見法規限制之嚴,也可見台灣經濟失血嚴重。
去年的南山人壽案的併購過程已顯示了「台商」和「陸資」的區別。南山併購案過程周折,政府決策極為緩慢,主因就是輿論監督及政府把關都非常嚴格,只要對買家資金來源稍有疑慮,就破局收場。最後仍由長期深耕大陸相當成功的潤泰集團出線。這代表了政府及輿論均已認定,大陸台商和「陸資」根本涇渭分明,故意混淆台商資金和陸資的人是別有用心、故入人罪。
許多人批評這幾年台灣資本、技術大幅外流到大陸,造成兩岸經貿關係失衡。那麼當經營有成的台商回台投資,正是改變這種不平衡的良機。應為批評者所樂見。結果台商當年出走是「掏空台灣」,現在回頭投資又是「中資辱台」、「為害台灣」。這種區別敵我的鎖國心態,正是台灣走向邊緣化的主因。以政治力干預商業,關起門來夜郎自大,不僅陸資無法來台,恐怕外資也會卻步,台灣又要如何和世界建立正常經貿關係,如何與韓國等國家競爭?這對台灣是好是壞,實不言可喻。
隨著國際資本的自由化與大陸海外投資的深化,台灣對外資與陸資採雙軌審查制,其實是對陸資的歧視,對台灣的經濟成長,也是自我設限。現階段,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國人也許尚能接受,但對非屬「陸資」的台商投資,倘也以「中資」為理由而悍然反對,就很難令人理解了。
但長期觀察《自由時報》及其背後財團與領導人即可理解!在威權時代,其以國民黨身分參選立委,打壓異議人士,民進黨執政,又變身成綠營喉舌,不變的是,該集團始終仰仗政治勢力炒作土地致富。《自由時報》一貫藉抹紅對手的手段謀取利益,但其家屬卻在大陸經營房地產且頗具規模,《自由時報》為何從不報導?試問,他們一方面企圖封鎖資金入台,寧可陷台灣經濟於失血狀態,另方面卻又以兩手策略由至親到大陸經營房地產致富,這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