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網路倫理 走在灰色地帶
 瀏覽712|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宜縣礁溪)】 2011.01.31 02:25 am
  
在三十日聯合報的社會版中,有三則新聞跟網路有關:頭條是台大批踢踢爆發前版主虛設帳號涉嫌洗錢;第二則是一名大專生在臉書中發動連署,只要超過兩萬人就跳海;第三則也是一位大專生上傳影片辱罵藝人,被警方逮補。

看到這三則新聞,也看到總統臉書於日前開張就吸引近許多粉絲,再對照日前李家同教授對網路的批評,我們真的要好好思考,對網路倫理行為及網路倫理教育,相關單位到底做了些什麼?

就批踢踢的網路新聞來講,一位愈熟悉網路行為模式與運作功能者,當他有意透過網路犯罪時,愈容易神不知鬼不覺,直到被同樣熟悉此網路遊戲規則者看出其破綻時,方會讓其罪行曝光。

對於臉書連署跳海事件,看似玩笑事件,背後卻隱藏著一些法律和倫理行為,這位同學若真的跳海而有意外發生時,這些連署者是否涉及教唆殺人等罪嫌呢?尤其有網友留言「是男人就說話算話」,這位網友是否知道自己會有法律責任及道德倫理的問題呢?

至於剪輯影片涉及辱罵藝人之事,在網路上也處處可見,只是有些被攻擊者未採取法律告訴行為,才讓這些上傳者習以為常並覺得並不違法。

網路上這些行為處處可見,尤其臉書上的留言充斥著各種情緒化的語言,網友只要有什麼不快都可以在臉書上一覽無遺,若只是個人情緒的紓解尚可說事不關他人;但是,我們看到的這些情緒性語言卻有大部分涉及人身攻擊,稍一不慎就可能會有訴訟糾紛。

總統臉書留言中,可看到不同政治意見的留言,有讚美也有批評,這是網路言論自由可貴之處。可是我們卻已看到有些情緒失控的表述,甚至譭謗言論充斥其中。

這樣的網路文化,若在總統臉書中任其發展,讓情緒激化,不做任何處理,則這樣的網路教育是值得檢討的。到時候會讓網友們誤以為反正我在總統的臉書罵來罵去,隨意攻擊他人,總統都沒有意見了,對其他的網路行為,還有什麼不可以?

李家同教授批評網路現象,有人質疑他跟不上時代;但相對於這幾則網路新聞,我們是否也該思考該如何進行網路倫理教育,讓網友知道到底有那些行為是對的、那些行為是錯的?我們尊重每位網友在網路上的言論自由,但也希望網友們能夠知道不是網路上的任何行為都是對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75388
 回應文章
古書、臉書之開卷有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11.02.06 01:09 pm 
 
農曆過年前,清大教授李家同多次提到讀書問題。他建議年輕人看網路文章不如多看判決書,可以學習清晰條理,又對很多民眾想賺錢而熱中看財經書籍「感到不安」。李教授憂心忡忡,但真的這麼值得憂慮嗎?

知識分子憂國憂民,是儒家重要傳統,故大學教授多不吝於教誨後輩,不厭其煩與學生分享人生經驗。但「作之師」的心意明顯,卻也可能引發論戰。李家同最近先是批評「只有笨蛋才會去看PTT」,又說年輕人愛看網路文章,「下一代會變得比較笨」。在臉書當紅的時代講這樣的話,雖是苦口婆心,也難免引起爭議。

事實上,對「網路世代」表示憂心的,不是李教授一人。他的不安,就像許多家長一樣:既擔心孩子在網路聊天室言不及義,甚至誤結損友,也擔心網路文章沒有過濾,充斥有害身心的「毒物」。但網路被騙的案例固然時有所聞,而過去資訊不流通的時代,以其他方式受騙的個案也不少。甚至早在色情、暴力文字及圖片進入網路之前,被家長視為「不宜閱讀」的內容也已出現在紙本的書籍、雜誌上。換句話說,許多老一輩擔心的情況,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其實已經存在。網路只是媒介,師長擔心的是對這些新媒體不熟悉而已。

網路的世界,互動更容易,資訊流通也快得多。這樣的新興媒介,難免會有新興問題,例如「虛擬」的網路社交方式可能暗藏有異於實體世界的問題。但若要說「上PTT的一定是笨蛋」或「網路上沒有好文章」,恐怕是以偏概全的誇大說法。就以李家同教授推薦多看的判決書為例,除非是法律系學生或司法案件當事人,否則一般人很難看到實體的判決書。網路上的司法資料庫,卻可以輕易搜尋大量判決書,這正是網路世界便利的一個例子。

所謂不要沈迷於網路世界,可視為一種提醒,卻不必全然排拒新時代的閱讀媒介。關於閱讀,重點在是否養成思考習慣;關於文章,重點則在能否從中得到知識與啟發,管他是在古書或臉書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90017
革命風潮 社群媒體發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楊樺/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2011.01.31 02:25 am 
 
從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到埃及的反政府動亂,中東反政府風潮遍地開花;而在台灣,馬總統臉書開張,二十萬人加入好友。不論執政在野,或其他政治組織運作,以社群媒體為主力的網路力量,再一次展現足以影響國際國內政治外交的重要關鍵。

網際網路從一九九○年代興起以來,頻頻在重大國際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三年,美伊戰爭期間,美國軍方允許新聞界派隨軍記者,戰火的衝突畫面、聲音和文字,透過網路部落格的傳送,讓戰爭新聞可以立即互動,也正式承認部落客在新聞專業的角逐。二○○六年以後,在寬頻網路環境和使用概念更成熟下,微網誌推特、社群網站臉書和影音網站Youtube出現和匯流,社群媒體更在二○○八美國大選中,幫助歐巴馬登上美國總統大位。

在網路寬頻建設不發達的國家,電話簡訊也是另一個社群媒體力量的展現。以菲律賓為例,非正式統計,每天有上億則簡訊在傳遞。在二○○一年,菲律賓人民更用簡訊的力量,把總統艾斯特拉達拉下台。

國際上各國執政黨為了維繫和人民互動,廣設社群網站,不論有心交流,還是公關宣傳,都是希望能爭取年輕網路世代的支持;而反對勢力則更是以社群網站作為互通訊息,揪團參與政治活動的必備媒體管道,透過網路脈絡,凝聚全球民氣。

社群媒體的力量,在於透過電訊和網路的即時溝通互動,聚集民氣,形成動力氣勢。但到了改變政治模式,能否改變人民實質生活,就不是虛擬的情緒表達,而是現實的考驗。雖然社群媒體能建構社會真實,但仍有其現實的拘限。只是在社群媒體的綿密監控下,政治人物的言行和施政,很容易被檢驗。民氣能載舟也能覆舟,社群媒體儼然是全球化的虛擬政黨,一股不能忽視的草根政治力量。而這個社群草根,也是政治大樹的虛擬投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7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