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6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埃及安全部隊14日血腥鎮壓穆斯林兄弟會占據的兩個廣場,政府稱造成近300人死亡,但穆斯林兄弟會表示,死亡可能高達2200人,近萬人受傷。臨時總統曼蘇爾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實施嚴格宵禁,全國各地都有程度不同騷亂。埃及繼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後推翻穆巴拉克,民主發展卻演變成今天的流血衝突,國家分裂,美國的民主指導角色不敵埃及特殊國情,成為全球民主發展最新負面案例。
就在鎮壓前一天,埃及政府任命軍方將領出任19省省長,已可見埃及軍方鐵了心,不在乎國內外反對聲浪,決意鐵腕鎮壓,全國實行軍管,以掃除穆斯林兄弟會反對勢力。因為穆斯林兄弟會也引起埃及中民眾反感,支持它者屬少數,軍方以為只要能恢復秩序,然後全力搞好民生,最終能得到老百姓諒解。這種打算不是沒有道理,但如果拖長鐵腕戒嚴時限,而軍方和穆巴拉克舊政權官僚體制聯手的治理表現,又不能改善大眾民生,埃及動亂將再起。
自軍方7月初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莫西總統以來,穆斯林兄弟會始終不服輸,占領廣場,進行全天候示威。軍方與該會幕後接觸和談判時斷時續,雙方都不肯讓步。據歐盟和美國參加開羅談判的外交官透露,他們力勸雙方各讓一步,建立初步互信。例如軍方釋放幾位在押的穆斯林兄弟會領袖,而兄弟會出清一個占領廣場。兄弟會因居弱勢,較願意妥協,但掌握政權的軍方不肯,認定兄弟會準備打長期消耗戰,企圖激起軍警怒火,動手殺人,兄弟會即可製造殉道者形象。
如今預測果然應驗。軍方新強人塞西或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在老百姓支持仍居多數時出手。上周雙方談判破裂後,軍方下達限期驅逐令,曾通知美國和歐盟。可見西方國家對埃及民主發展的介入很深,這次出動坦克血腥掃蕩,美國不致意外,只是事前不確知發動時刻而已。
穆斯林兄弟會有長期地下鬥爭經驗。2011年「阿拉伯之春」初起時,內部也有溫和派,希望放棄列寧式地下黨和極端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主張,推動開放包容性的政黨轉型。可是主張溫和派的青年領袖被驅逐出黨,所以莫西總統被民主選舉上台後,才堅持排外的宗教政見,並依賴少數黨內大老,終於喪失本來願意合作的多數中間勢力的支持。
如今強硬派更有理由,繼續地下鬥爭。他們已發出「再等20年,又是一條好漢」的豪語,儼然不懼流血抗爭,且必定會利用死亡者葬禮的悲情,強化鬥爭意志。歷史上不乏利用慘劇而贏得未來勝利的例子,最著名是1916年愛爾蘭獨立運動領袖,利用英軍在愛爾蘭首都貝爾發斯特屠殺事件的葬禮演說,激起強大悲情,奠定愛爾蘭獨立運動里程碑。穆斯林兄弟會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也為埃及的動盪惡性循環增加了變數。
埃及應不致陷入像目前敘利亞一樣你死我活的內戰,只是長期分裂已不可避免。軍方日益實質掌控政權,但必然會維持表面由文人領導的政府。埃及政局惡化也使美國立場更尷尬。國務卿柯瑞日前在巴基斯坦表明繼續支持埃及政府,認為埃及新政府得到大多數人民支持,不能簡單說是軍人奪權。但美國國會的態度就沒那麼「體貼」了。
美國昨天「強烈譴責」埃及軍方血腥鎮壓,問題是美國也不能沒有埃及政府合作,否則連以色列、阿拉伯的「冷和」局面都難維持,且阿拉伯世界極端主義會因穆斯林兄弟會被血腥鎮壓而更壯大,不無可能如敘利亞般,成為極端穆斯林激進主義發展的溫床,這些都非美國所樂見。
軍人的槍桿子角色在開發中或低開發國家,勢力如同猛獸,槍桿子和權力一樣,都須關進籠子中。軍人自外於政黨和政爭,忠於憲法、國家和人民,而非特定政治勢力所御用,埃及又提供另一面鏡子。面對複雜的埃及,美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敢公開與埃及軍方決裂,反而需藉各種管道敦促軍方緩和鎮壓力度。美國對埃及不免流露「寬鬆包容」、本身利益考量至上,而流於多重標準的質疑。
【2013-08-16/泰國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