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打養地 空地稅復出
2011/01/17 17:56 瀏覽474|回應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1-17 工商時報 【記者王信人/台北報導】

為打房,財政部拿起關刀砍向投機客,提出一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及土地短期交易、預售屋權利移轉都將加重課稅,同時將限縮自用住宅優惠稅率條件,並將復徵空地稅,對此,建商公會全聯會總幹事于俊明指出,土地為建商推案原料,將其列為打房手段,復徵空地稅,並不適宜。(攝影中心設計構成)
 
     據悉,行政院上週已同意財政部建議,廢止74年「暫時停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解釋令,廢止後,地方政府即可研商課徵高於地價稅2~5倍的「空地稅」或實施「照價收買」,以遏阻私人或建商養地、炒作地皮。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邱大展昨天表示,會評估實施空地稅,以嚇阻私人養地。

     近年因大台北地區房地價格飆漲,民間學者、立法院、甚至監察院都呼籲中央重新檢討開徵空地稅。於是財政部和內政部協商,取得共識,財政部具文向政院建議廢止74年命令,行政院日昨已同意。

     財政部和內政部將在近日內會銜發文給地方政府,廢止74年解釋令,亦即恢復地方政府管理空地自主權,而地方政府再也不能以74年解釋令為理由,任由私人囤積土地、養地,而不實施「反空地」政策。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邱大展表示,自從74年中央發布暫停徵命令以來,台北市的「照價收買」和「空地稅」這二把刀就一直放在閣樓裡,如今停徵命令解除之後,就可拿出來使用。

     「空地稅」為地價稅的2倍至5倍,這是第一把刀。如果第一把刀使出後,不見成效,還可使出第二把刀「照價收買」,杜絕養地。

     根據財政部的「中華民國稅務通鑑」記載,我國曾兩度實施空地稅政策。第一次為民國60年台北市開徵空地稅;61年台灣省跟進實施,但因為62年國際發生能源危機,物價大漲,建材搶手,中央發布限建令,因此停徵空地稅,63年解除限建令。

     第二次是,69年7月1日到70年6月30日止,台北市和高雄市劃定區域。當時台北市地政處長徐金鐸大刀闊斧,對台北市劃定4,495筆,高達146.2399公頃規定必須在期限內開發利用,否則要「照價收買」。實施的結果,台北市對逾期未建築開發利用的空地都採「照價收買」,結果共收買117筆,1.9201公頃(5,808坪)的土地。

     民國70年以後,因為國際經濟轉趨不景氣,國內經濟受影響,持續數年,74年時行政院通過財政部「暫時停徵空地稅」解釋令並延用至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20304
 回應文章
冷眼集/打房 又在放風向球?
2011/01/18 08:5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1/17 
【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特稿】

從央行到財政部,只要祭出各種緊縮營建房地產相關的政策,都會說政府絕不是在「打房」,只是想健全台灣房市的發展。但健全半天,我們的都會區房價依舊高不可攀。政府此時釋出空地稅復徵的政策,是否也應該告訴我們,還有什麼妙招,真能冷卻房市。例如修改土地稅法,讓課稅的基礎不是公告現值而是接近實際交易價格,賺差價的人,要真能對國庫有紮實的稅負貢獻。

否則可能永遠無法解決一般小老百姓與土地房市致富者之間的財富差距,也無力紓解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感受到的不公平的相對剝奪感。

炒房炒地的短期獲利者,依舊興高采烈在豪華餐館內一邊大啖美食,一邊高談樓房價格及轉手訣竅。甚至就在台北大安區內的美容院,都能聽到貴婦跟美髮設計師交換近兩年的炒樓獲利心得。這次復徵空地稅,財政部又說這可能對壓抑房價「多多少少」有點作用,但真能如此嗎?

不只學者專家認為空地稅對那些房產開發商、壽險業者,根本沒用,一般人可能都會用常識判斷,有錢的財團或開發商,未來可賣出每坪好幾百萬元的豪宅,怎會在意空地稅,一般地價稅是以公告現值很便宜的價格做課徵基礎,再加一點稅,對有錢的土地炒家,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今日業者對政府復徵空地稅的反應,也是沒在怕,多半認為影響不大。 政府近一年來提出很多房地產政策,但從停售大台北國有地、升息、增列林口、淡水及三峽為大台北地區房貸或融資的信用管制區,北市更說要課豪宅稅…,這一連串被市場解讀為打炒房的政策,似乎都是先放風向球,最後不了了之,最新傳出的空地稅,會不會又是一場不痛不癢的政令宣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21605
房仲說衝擊不大 養地賺數億,稅…只是零頭
2011/01/18 08:5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 2011.01.18 03:11 am 
 
房地產業者昨天表示,養地利潤動輒數億、十餘億元,開徵空地稅,對台北大型建商衝擊力道不大。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舉例,台北市精華地段,例如信義聯勤的兩千三百二十六坪土地,目前一年地價稅估計為三百九十六萬元,即課徵空地稅最高的五倍,也不過是一千九百八十萬元。另外,華固建設先前取得的天母聖道育幼院土地,地價稅估計一年兩百十六萬元,最高的空地稅只有一千多萬元。

若相對新光人壽持有信義聯勤土地才二年多,出售時獲利高達卅七億元,房仲業者認為,區區一、二千萬元的「空地稅」,「根本只是零頭」。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大台北地區的大型建商資本雄厚,土地價值高過養地成本,復徵空地稅對大型建商影響不大;但對於中南部小型營建商影響較大。

永慶房屋建設代銷總經理葉凌棋表示,空地稅能降低建商囤地,並且增加房市供應量,課徵空地稅也會對建商造成一些壓力;但短期來看,對房市影響不大。

包括遠雄、興富發等建商都認為,復徵空地稅對上市上櫃的建設公司影響不大,原因在於他們有業績壓力,土地購進後很短時間就會推案,不會「養地」。

遠雄集團總管理處副總蔡宗易表示,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都市更新,受限於土地整合與建照申請,往往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一旦有空地稅限制,恐會降低建商都更意願。

興富發建設副總廖昭雄則認為,應扣除申請建照等行政程序時間,畢竟部分土地開發非短時間可完成,尤其像都更整合不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21603
別想養地 空地稅復徵最快下周生效
2011/01/18 08:4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2011.01.18 03:11 am
  
為防堵財團養地,行政院上周核定復徵空地稅。財政部高層官員昨天說,最快下周廢止民國七十四年停徵空地稅及照價收買的行政命令,到時候地方政府可自行決定是否開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

賦稅署官員表示,這是國內第三次開徵空地稅。地方政府可對特定地區的土地開徵空地稅,地主除了原本應繳的地價稅,還得多繳地價稅二到五倍的空地稅。舉例來說,地主原本持有的土地地價稅是十萬元,若地方政府課徵的空地稅訂為二倍,地主就得繳廿萬元空地稅,合計要繳卅萬元的稅。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蕭輔導表示,空地稅或照價收買不會全台實施,做不做是直轄市和縣市政府權責,不是中央政府說了算。即使是地方政府開鍘,「比較可能分期、分區」實施。推估台北市、新北市等房價飆漲過速的地區最可能優先開徵空地稅。

不過,官員解釋,不是閒置不用的土地就會被課到空地稅,依法只有「已完成道路、排水及電力設施,而未依法建築使用」;或「建築物的價值不到土地申報地價的一成」(也就是建物與地價不合比例),被地方政府認定應該增建、重建的土地。

官員強調,空地稅是對地主的懲罰性稅捐,目的是要避免養地炒作,以目前狀況來看,全台不動產炒作較嚴重的只有幾個縣市的特定地區,因此不可能全台開徵,一般民眾也不大可能受影響。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上午表示,目前有些土地遭到刻意囤積或養地,政府必須採取必要措施,加速土地開發。他強調,空地稅復徵後,只要地方政府認為有些土地可供開發,但在一定時間沒有開發,就可以課空地稅,而這對於抑制房價上漲多多少少都會有效果。

我國第一次開徵空地稅是民國六十年時,當時台北市率先開徵,隔年台灣省跟進實施,能源危機爆發後停徵;民國六十九年台北市和高雄市同步開徵。後來因為經濟不景氣衝擊房地產,行政院因此在民國七十四年發布行政命令,暫停課徵空地稅和照價收買的措施,一直實施至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