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農林漁牧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聞眼/孤寂 病磨 誰陪老人到最後?
 瀏覽812|回應4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特稿】 2010.12.27 02:57 pm 
 
「老翁釘死久病愛妻」,斗大的新聞標題讓人震驚,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八旬老翁要結束妻子的生命,但難過之餘,是否也應該思考,我們的社會到底對老人們做了多少?台灣正快速邁向老齡化社會,老人議題勢必是未來的重點,但老人家要的其實不只是三餐溫飽,而是需要家人的陪伴、社會的尊重。

有些人年輕時叱吒風雲、名利雙享,但年老後被子女拋棄,只好拾荒度日;或是努力讓小孩出國留學、工作,辛苦工作大半輩子,孩子有了綠卡之後,卻把家鄉的老父母遺忘了,鮮少回家探望。這些事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台灣的社會當中。

獨居老人的故事不斷真實上演,但我們的社會到底做了什麼?老人福利團體的感受最深刻,他們遇到太多台灣社會對老人的偏見與歧視,有社區卻以「影響房價」、「居住品質變壞」為由,拒絕社福機構設置老人日照中心,甚至還發起抗議。而當整體環境如此不友善時,難怪王老先生會在部落格感嘆要安樂死,我們又怎能奢望自己以後能有一個「老有所終」的美好未來?

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每一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王姓老翁被警方帶走時對著媒體說有很多話要講,他對這個社會似乎有著不滿和憤怒。試想,或許只要有人雞婆一點、子女多付出關懷一點,悲劇就不會發生。

只是,現在說這麼都已經太晚,講這些也沒有用,老人家要的不只是食物,更需要關懷。就像藝人周杰倫的歌「外婆」提到的:「大人們始終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600塊,比你給的還簡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68313
 回應文章
照護者「心」勞 誰來救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風鈴/研究生(新北市)】 2010.12.30 01:39 am 
 
退休工程師釘死久病妻子的新聞,令人震驚也感慨。

暑假曾前往花蓮慈濟醫院擔任大專生青年志工,我服務的是有「日間照護之家」別稱的「輕安居」,相當於老人家的「安親班」,替無力全天候照護失智老人的親屬們,提供日間照護與醫療服務,減輕家屬的負擔。

期間,會協助帶領這一群爺爺、奶奶去做復健,偶爾活動筋骨,做點簡單的伸展及健康操,或者陪伴他們聊聊天、聆聽心事,偶爾會用醫院裡的鋼琴彈奏懷舊老歌,順便怡情養性、休閒娛樂一番。

此外,也有機會和護理人員分享觀察心得,長期照顧病人的家屬,確實是罹患心理疾病的高危險群。因為,在自己的家中,同樣面臨過照護兩名八旬長輩的辛勞、衝突與困境。

始終不能夠理解,為何父母一直身兼重任,盡心盡力照護罹患失智症的八旬祖父母,卻不斷遭受眾親友間的質疑及非議,還落井下石殘忍地說道:「照顧父母,本來就是長子應該全部負起的責任。」

因為祖父的狀況時好時壞,宛如一顆不定時炸彈,為照護長輩而辭去優渥工作的母親,承受著莫大的身心壓力,常常失眠、情緒失控、體重驟降,出現類似憂鬱症的許多徵兆。有一回,騎車出門不慎出了嚴重車禍,導致脊椎受傷,緊急送醫急救,暫時無法行動自如,照顧年邁的長輩。

當時,父親正忙於工作,我還有繁重的課業,當父親嘗試向其他親人發出求救訊號時,卻得到不理不睬的冷漠回應,諸多現實景況,真教人情何以堪?

從此我深刻體認到,老人照護問題,必須從「心」出發,思考人生的存在意義,才有轉圜與改善的餘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73556
關懷「怕死中等死」的景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2.27 02:09 pm 
 
生老病死,人生的哲學問題,現代社會常常只視為醫學問題,有時不幸還成為法律問題。八十多歲自稱「王老頭」的一名老翁親手殺死了久病的妻子,人間悲劇莫過於此。醫療技術精進加以高齡化社會到來,該用新的角度來思考生老病死的問題了。

不管動機如何其情可憫,「王老頭」犯了謀殺罪。但責備他「如何忍心下手」也是說得輕鬆,此事的煎熬只在當事人心頭。譏諷他們的兒子拿綠卡「留下兩老在怕死中等死」,說的雖屬事實,但台灣面臨此一處境的可不是「王老頭」一家人。人生走到病老之際,多少人能瀟灑脫離「怕死中等死」的景況?

傳統觀念加上現代醫學,都是祝人、也助人長壽,但終究「知其生不知其死」,面臨死亡的課題一樣艱難。台灣的殯葬業進步太多了,生死學卻未必。多年前因王曉民事件而興起過安樂死的討論熱潮,還是因爭議太大而無共識。近年來醫學界對醫術的界限有新的體悟,也願意正視「善終」的議題,例如台大醫師黃勝堅、柯文哲等在聯手為外科重症病房打造傲人的「救命」紀錄之後,終於也轉向於臨終生命品質的關懷,包括推廣預立醫囑和放棄無意義的插管急救等等。這些議題,需要社會上更多理性、更多勇氣去面對,去打破禁忌和推廣觀念,也許能稍稍有益於減緩很多人「怕死中等死」的磨難。

而直到死亡來臨前的老人和重症患者照護,當然也不能期待「養兒防老」解決。內政部長說要強化喘息照護,此事若能落實於福利制度,將造福不知多少家庭。兩年前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曾說,政府正在建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及照護服務輸送系統,可望在2010年上路。這在當時引起各種褒貶和不樂觀的預期,現在顯然是要跳票了,但長期照護保險的觀念絕對是正確而必要的,現在吳內閣是否打算接下這個承諾,去改進規畫和逐步推動呢?

「在怕死中等死」,何其艱難卻是人生很難避免的局面,「王老頭」的悲劇提醒我們不要迴避這個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68829
孤獨…容易倔強 求救…需要學習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 2010.12.28 02:33 am
  
「八十三歲的王老工程師殺死罹病的牽手」,這新聞震撼著我。

想到許多在教會中的長輩,又想到昔日的老師、在社會上認識的專業人士,他們總是慈眉善目。從我高中時直到如今,總是有專業有成就的長輩關愛、幫助、鼓勵自己,他們都樂於助人。在關懷服務的路上,他們是榜樣!

但是他們普遍不習慣被關懷被幫助。遇到問題,不希望麻煩別人,設法自己處理。在健康與家庭關係方面,昔日成就反而阻隔了向外求助的意願。

年紀大了,難免有各種病痛,又有很多家庭裡煩心的事情,白髮不再是榮耀,反而是難以放下的負擔。琴瑟和鳴的恩愛夫妻敵不過病痛,那白髮吟的美景在病魔日以繼夜的侵擾中,成了沉重的壓力。

共同承受生病折磨的老人與配偶,在生命的尾聲彷彿溺水的人,有時揮手求救,但是沒有被救到;有時,連揮手都沒做,就做出絕望的決定。兒女、鄰居、醫療體系與社會福利輸送人員、宗教服務人員乃至警察…都有責任,但都有難處。在老人服務領域付出的人都知道:孤獨的人容易倔強,白領階級的長輩可能抗拒機構式的照顧,菁英份子有時不是合作的病患與家屬。

令人最難過的是:辛苦一輩子,處處是楷模,總是成全別人的長輩,卻可能是最無法得到妥善照料與服務的。外界低估了他們的需要,他們也不習慣做求助者,在長年累積、沉重壓力之下,獨自地做了可怕的行為。

男人,需要學習的很多,昔日擁有光燦人生的長輩更需要學習,學習面對自己與妻子的老去,學習揮手求救,大方地接受他人的幫助。在家庭有難之時,積極融入社會體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68317
讓家屬喘息 別讓愛耗竭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張法迅/醫師(台中市)】 2010.12.28 02:33 am 
 
日前發生老翁釘死失能老妻的人倫悲劇,顯示長期照護體系亟待補強。

或許有人會問,家屬何忍下此重手?筆者從事老年照護十年,深知家屬的辛苦。照顧失智失能的家人,是一項全年無休、沒有報酬、必須犧牲個人生活的工作,長此以往,許多家屬早已心力交瘁,甚至憂鬱沮喪、悲觀絕望。

有一對失智的老夫婦,兒女都定居美國,孩子們在台灣老家裝設網路攝影機,監看老父母的生活狀況,一日竟發現多疑的母親拿柺杖毆打行動不便的父親,卻只能隔海乾著急。這些子女何嘗不願承歡膝下?怎奈家庭事業並不允許。

筆者也曾看過許多不離不棄的老伴、任勞任怨的媳婦、不忍出嫁的么女、反哺盡孝的長子,這些家屬表面上彰顯了人倫光輝,背後的辛酸卻不足為外人道矣!

為什麼不請看護、送安養院?一來所費不貲,二來照護品質讓人擔心,想來想去,最終還是只能犧牲自己,勉強照顧。

老人照護的責任,不能讓家屬獨自承擔!長期照護的壓力之下,家屬心中縱有再多的愛都可能耗竭,國家必須建構完整的長照體系,以社會的群體大愛來支持家屬!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居冠,目前的「十年長照計畫」有如杯水車薪,政府必須加快長照保險的建制。

如果有長照保險,新聞中的老翁可以向長照窗口請求協助,經專業團隊評估後提供完整、持續的長照服務。居家照護、日間托老、短期住院,可讓家屬得到喘息;在長照體系下,人員須接受職前訓練、個案督導,照護品質有保障;安養機構可從冰冷的集體病房模式,改為小型溫馨的老人之家,讓家屬可以安心託付。而如有虐待情事,也能及早介入。

實施長照保險,不僅可以提升照護品質,也可將健保底下有關老人照護的支出移轉過來,減輕健保財務負擔。日本在二○○○年實施長照保險,五年後健保的老人醫療支出減少了七分之一,而且民眾對長照的好感高過健保,調保費阻力較小。

筆者也要呼籲,從事老年醫療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長期照護的概念,不僅要醫治病患,也要注意家屬的身心狀況,對心力交瘁者應提供相關資源協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6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