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買房1年內就賣 財部擬課重稅
2010/12/03 22:38 瀏覽12,551|回應12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薛翔之/台北報導】 2010.12.03 08:39 am 
 
行政院副院長陳?昨天透露,財政部正在研究對土地交易課徵資本利得稅(類似土地交易所得稅的機制),行政院下周將與財政部開會研商 。

相關官員說,財政部對於持有房地產不滿一年就移轉的投機客課徵土地交易重稅,以遏阻炒房歪風。原則是以房地產交易實際價格為課稅基礎。至於稅率還在研議中。

財政部指出,相關方案報請政院同意後,最快本月底出爐。

財稅官員指出,目前稅法規定,民眾的土地交易所得免稅,只課徵土地增值稅;但土地公告現值一年調一次,一年內多次移轉的土地公告現值不變,連土增稅都課不到,等於土地交易統統免稅,間接助長短期買賣的投機行為。

官員指出,財政部初步規畫,另外開徵新的稅目,只針對短期內頻繁交易的投機客課重稅,加重房市投機客的稅負。

陳?指出,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土地交易所得免稅,財部評估未來課稅原則是「加課交易(trading)稅,不課持有(holding)稅」。

財政部的初步規畫,目前傾向把課稅標的鎖定持有房地不到一年就轉手的屋主,課稅基礎則是房地的銷售價格(實際交易價格),至於稅率多寡,則還在研議中。

至於課稅門檻為何訂在持有未滿一年?據透露,財政部考量如果門檻訂太低,買賣雙方可能私下約定等期限過了再過戶,根本課不到投機客的稅,因此將門檻訂在一年。

財稅官員說,一般民眾買賣房屋,都要課財產交易所得稅、契稅等稅負;反而是價值較高的土地不用所得稅、契稅甚至土增稅,明顯不合常理,但現有稅制又給予土地交易免稅的優惠,因此要透過其他方式對土地交易投機行為課稅。

另外,為縮小貧富差距,改善所得分配不公平問題,財部研擬開徵的新稅目,除針對房市投機課下重手,也會把民眾購買私人飛機、遊艇等奢侈性消費納入,同時也傾向對奢侈性的勞務納入課重稅範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07995
 回應文章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奢侈稅退場倒數一周 4年半才收125億
2015/12/27 12:1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25 15:03 聯合晚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內的豪宅。 本報資料照
分享

圖/聯合晚報提供
分享奢侈稅再過一周就退場,上路時財政部曾預估每年房地稅收可達百億元,但根據財政部統計,此一政策上路四年半,房地部分總數才課125億元,其中以2013年稅收36億元最多,今年至11月僅13.6億元,還不到去年一半。
奢侈稅對投資客有如芒刺在背,如今拔除,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由於房市已經從高檔拐點反轉向下,而且奢侈稅落日同時,還有房地合一稅接棒,房市沒有飆風再起的疑慮。

全名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的奢侈稅,在2011年6月1日上路,當時財政部預估一年可收到150億元,其中房屋、土地部分預估一年稅收可達百億元。

但從奢侈稅上路以來各年稅收狀況來看,包含高級轎車、遊艇等在內的總稅收最多為2014年,但也僅54億元;房地部分,稅收最多一年的是2013年的36億,2014年下滑至31.8億,今年前11月則僅有13.6億元。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稅捐機關對於刻意規避奢侈稅交易的查稅越來越有心得,加上2012、2013年房價持續上漲,部分賣方可以轉嫁奢侈稅,奢侈稅課徵金額因此明顯增加。今年房市急轉直下,交易冷到不行,政府當然也課不到奢侈稅。

曾敬德表示,奢侈稅稅收雖然和預期落差很大,但奢侈稅的真正意義是打壓投機,讓投資客因害怕被課到稅,減少短期投機的行為,課不到稅的奢侈稅,才真正對市場有嚇阻力。

曾敬德表示,明年1月1日奢侈稅落日後,接手的房地合一稅雖然短期交易稅率高達35%、45%,但是只針對獲利部分才課稅,沒賺或賺不多的民眾不用繳稅,因此可能多一些短期轉手的交易產生,不過由於這兩年房屋取得成本普遍都高,除了急售的需求外,恐難有大幅讓價空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17116
奢侈稅收僅53億元 與原估150億差很大
2012/10/08 10:3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 2012.10.08 02:52 am 
 
立法院總體檢奢侈稅,財政部原本預估,奢侈稅開徵一年稅收可增加新台幣一百五十億元,但奢侈稅上路一年多,稅收僅五十三億餘元。立委建議,奢侈稅儘早退場;但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奢侈稅已抑制投機行為。

財政部次長曾銘宗說,當初奢侈稅預估稅收,是以前兩年房市交易量為基礎;奢侈稅稅收比預估減少,顯示房市交易趨緩,達到抑制投機行為的政策目標。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安排財政部報告「奢侈稅實施成效」。

張盛和表示,自去年六月實施奢侈稅,依內政部發布買賣移轉建物所有權登記棟數分析,今年一至八月與前兩年同期相較,全國建物買賣棟數分別減少百分之十七點二及百分之十四點五六;其中以台北市及新北市減少幅度最大,減幅約百分之廿七至百分之卅八。

張盛和表示,根據聯合徵信中心提供五大都會區買賣契約單價,分析不動產成交價之變化,以今年六月與奢侈稅施行前比較,五大都會區之每坪單價漲跌互見,台北市每坪單價降幅約百分之五,其他僅微幅上漲百分零點七至百分之八點九。

張盛和表示,奢侈稅達成三大成效,分別是:照顧弱勢族群,改善所得分配、抑制投機行為。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說,台北市、新北市有房價上漲問題,但其他縣市沒有,施行奢侈稅像「兩個發燒,全部都要吃藥」,影響各縣市房市交易;建築、營造萎縮、房仲失業,且土地增值稅也減收,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77941
奢侈稅 打量難打價
2011/07/26 14:1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 2011.07.26 09:36 am 
 
奢侈稅上路已近二個月,目前房市狀況究竟如何?房仲業者昨(25)日指出,奢侈稅「打量難打價」,短期投資客退場,自住客成市場主力;但雙北市房價仍居高不下,賣方不降價、買方等便宜,議價空間變小,房市交易陷入膠著。

奢侈稅實施後,短期投機客紛紛退場,整體房地產市場以長期投資與自住客為主流,買氣相對平淡,但房仲業者指出,目前房價並未明顯下降,因為賣方不降價、買方又希望砍價,成交不易,交易量明顯萎縮。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相較於5月奢侈稅前的逃命潮,賣方紛紛拋售,讓房市一度熱絡;6月市場表現趨弱,整體成交量大幅萎縮。6月房市表現和5月相比,不但去化天數增加1.7天,議價空間更縮小2.3%,顯見奢侈稅後賣方對價格仍然堅持,加上房市長線前景仍然看好,因此議價空間縮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79502
奢侈稅上路 看漲房價者變多
2011/07/14 14:5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經濟日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1.07.14 10:24 am 
 
永慶房仲集團昨天公布最新購屋趨勢調查,奢侈稅上路後,民眾對房價看法丕變,由稍早「全面看跌」轉為「多數看漲」。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另外,陸客自由行上月底上路,近5成受訪民眾認為,台灣會走向香港模式,房價將與國際接軌,也認為店面、豪宅最有可能上漲,但一般住宅上漲機會不高。

永慶昨天發布第二季購屋趨勢調查,調查時間為上月下旬至本月初,即奢侈稅實施後的一個月,而調查結果和第一季時迥然不同。

上季調查顯示,高達65%看跌未來3個月房價,52%看跌未來1年房價。但昨天公布的最新調查發現,目前看跌3個月房價的民眾僅19%,看跌未來1年房價只有26%,都較上季大減。看漲房價的人大增,近4成民眾看漲未來3個月房價,看漲未來一年房價的更達58%。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奢侈稅效果不彰的原因包括:國際化、地下經濟、M型社會、投資置產、錢多為患等因素。

永慶建設暨代銷總經理葉凌棋分析,民眾看法快速反轉,主要是奢侈稅從傳出到發酵到實施,幾個月下來,房價看回不回,讓民眾不再期待房價快速下跌;而對未來一年房價更是明顯轉向樂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71373
奢侈稅成敗幾何
2011/07/09 10:1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7.09 03:00 am 
 
6月1日上路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通稱奢侈稅)實施滿一個月,成績單日前交出。奢侈稅自規劃之初就鬧得沸沸揚揚,房地產業者有如大禍臨頭,紛紛籌思對策;對高房價怨聲連連的社會大眾則彈冠相慶,認為政府終於勇敢打房,平易近人的房價指日可待;財稅機關亦寄予厚望,認為以當前高不可攀的房價,若一年內交易可徵15%奢侈稅,兩年內也能獲得10%挹注國庫,國家稅收應可額外進帳百億元以上。

如果這是用以衡量奢侈稅成敗的三個指標,則滿月報告就太令人失望了。首先,被視為打房首要目標的台北豪宅,在成績單公布的同一天,於仁愛路三段賣出每坪土地826萬元的新天價,預估未來興建的豪宅每坪單價將逾250萬元。這並非孤例,其他豪宅價格也是愈打愈高,就打炒房而言,奢侈稅似乎繳了白卷。

其次,開徵奢侈稅也期望導正奢侈風氣,讓富豪在豪奢消費之際,也能對國家財政有些貢獻。但滿月報告顯示,短期買賣房屋繳納的奢侈稅只有六件,而在豪宅大本營的台北,竟然掛零;高價貨物除272輛小客車外,只有一件毛皮大衣及十件家具在列,總稅收略高於1億元。這樣的成效與富豪人家一個月的開銷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無關痛癢。

再者,財稅機關預估稅收可逾百億元,結果一個月只及1%,再多幾個月乃至一年,恐怕連一成也不到。若真圖藉此改善財政窘況,顯然也是春夢一場。

不過,這樣的結果全在預料之中,而奢侈稅的目標也不在此。因為奢侈稅是個牛頭不對馬嘴的稱呼,主要課稅標的不在一般奢華的消費,而是以打擊房地產短期交易為宗旨。因此,課稅重點是對兩年內移轉的房地產,額外課徵10%至15%的交易稅;至於交易標的是否為豪宅,則無關宏旨。從一個月來被課稅的六件不動產交易中,價格最高者尚不及千萬,足為明證。

奢侈稅會設定在兩年內交易的不動產為主要標的,則是因為我國的土地稅制有嚴重漏洞,土地增值稅與地價稅皆以公告時間遲緩及公告價格偏低的公告現值與地價為課稅基準,於是養出一群在調整公告價格的空窗期買房賣房的投機客。他們手握巨資四處尋找標的,因為無租稅負擔而肆無忌憚地短進短出推高房價。政府既然一時無法徹底改革土地稅制積弊以弭禍,用奢侈稅給予這群殺手迎頭痛擊,也是不得已的手段。

就此觀之,實施滿月的成績單幾乎是滿分,因為遭課稅的案件極少,而且總價不高,顯示短期交易的投機之風已見收斂。這群炒手當然不甘就此歇手,可能轉進預售屋或農地等漏網之魚,因而在主要漏洞堵塞之後,相關單位應要將矛頭指向那些較小的缺口,徹底加以消弭。

至於稅收貢獻不如預期,財稅機關也不必氣餒,因為奢侈稅的效用如此強大,罕有人敢輕攖其鋒在兩年內炒作房地產;因而所收到奢侈稅愈低,愈見其成效之高。

不過,社會大眾既寄打房厚望於奢侈稅,房價愈打愈高自難平息民怨。然而,這個問題卻不能完全靠奢侈稅來解決。房價過高的成因複雜,其一是來自資金過多及市場利率過低,降低了炒作房產風險,給予炒作空間;隨著實質利率逐步回升,熱錢隨著全球經濟重回正軌而消退,當可緩和此一現象。其二是要繼續改革房產稅制,實質反映房產價值及其相應的稅負,加重持有房產的負擔,抑制炒作意願。其三則是審慎統籌規劃住宅供給面措施,以符合民眾所需;畢竟目前國內房價所得比仍達8.2倍,台北市更達13.2倍,現行房價水準對中低所得者而言仍屬沉重負擔,政府應加速合宜住宅的興建,朝「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目標努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67368
奢侈稅滿月 全台炒房僅課六件
2011/07/07 21:0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1.07.07 01:46 pm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外界稱奢侈稅)上路一個月,全台僅有六件申報繳稅案,一共繳出135.21萬元奢侈稅,換算交易金額只有1,352萬元。財政部認為,有必要瞭解申報案件交易情況,稅捐機關應詳查成交金額有無故意低報。
 
圖/經濟日報提供
 
財政部昨(6)日並公布稅捐機關自去(99)年10月起一連串查炒房行動成果,至今年6月底止,全台共有461件預售屋、成屋、炒樓團,以及土地權利買賣涉嫌短漏報案件受查,總計國庫補徵約11億元。

奢侈稅6月1日實施,來自炒房繳納的奢侈稅只有六件,稅額共135萬餘元;奢華貨物為目前最大宗課稅來源,總共272輛小客車、一件毛皮大衣與十件家具申報繳納約1.05億元奢侈稅;奢華勞務的稅收,至今仍掛零。

原本衝著炒房課稅而來的奢侈稅,實施一個月來,台北市完全沒有課稅案例,其餘四個國稅局有申報繳稅記錄,並以中區國稅局課徵的97.5萬元奢侈稅最多;高雄僅收到一筆4.5萬元奢侈稅最少。

不動產奢侈稅是按照實際交易價格課稅,持有期在一年以內者課徵稅率是15%、一年以上未滿二年者是10%。換算目前全台六件奢侈稅報繳案件,其總交易價格僅有1,352萬元,平均每件成交價約僅有225萬元,財政部表示,將查明究竟有無低報現象。

中央銀行總裁彭准南日前表示,國內預售屋被當成期貨在買賣,是炒房元凶之一,財政部昨天公布最近八個月炒房查稅成果,總計查獲242件預售屋漏稅,補徵金額達4.92億元,平均每件繳稅203萬元;另有219件涉及短漏報成屋買賣所得,包括數人集資炒房的炒樓團也被列入查稅,總共補徵稅額有5.9億元。

財政部表示,目前的炒房查稅成果,都是98年度以前的漏報所得為主,稅捐機關已增加選列99年度後的炒房案件繼續追查,查稅行動將會持續到年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66420
特種貨物勞務稅 七大細節應留意
2011/07/04 11:0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稅務問答暨快訊】 2011.07.04 03:44 am 
 
嘉義市蕭先生問: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主要內容為何?

南區國稅局嘉義市分局答覆:「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計六章共26條條文,針對條文歸類以下應注意細節:(1)課稅範圍:銷售持有兩年以內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得核發建造都市土地。(2)稅率:其持有一年以內稅率15%、持有一年以上兩年以內10%。(3)銷售稅額計算:依實際銷售價格課徵,並非以公告現值(所謂銷售價格,是指原所有權人在銷售時所收取的全部代價)。

(4)納稅義務人:房屋或土地原所有權人(即賣方)。(5)持有期間:係指房屋或土地完成移轉登記日,起算至訂定銷售不動產契約日止期間(持有期間超過兩年免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6)申報期間:應於訂定銷售契約次日起30日內計算並繳納應納稅額,另填具申報書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7)所徵收稅課收入將循預算程序用於社會福利支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64129
學者:奢侈稅鈍化 打房要新招
2011/06/08 16:4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1.06.08 09:18 am 
 
奢侈稅實施滿一周,學者擔心新稅制「利空出盡」,打房出現「鈍化現象」,建議政府應持續改革土地稅制,加碼抑制房價飆漲力道;業者建議政府須仿照日本設置價格不當上漲的監控機制,建立不動產交易登錄制度,讓房市回歸正常秩序。

由財政部主辦、本報協辦的建國百年財政系列論壇,昨(7)日就「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之政策與目的」舉行首場會議。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政府稅制改革採取動態管理、按步就班改革。健全房市不是稅制一帖藥方就能竟功,還須許多政策配合。

奢侈稅6月1日實施,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孫克難認為,奢侈稅已產生「鈍化現象」,除非政府再以提高稅率等方式,否則鈍化現象將是必然結果。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黃耀輝認為,奢侈稅只達成最基本的課稅正義,房產市場價格不當飆漲的成因,主因是過多資金、偏低利率與過於優厚稅制環境,尤其現行房產稅負低,地方政府未合理調高課徵稅基以接近市價,成為抵銷奢侈稅打房成效的關鍵原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46396
奢侈稅打響第一砲之後
2011/06/03 10:1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6.03 03:32 am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開徵了,從2月下旬提出構想、4月完成立法、6月上路,不僅是馬總統上任三年來最快速的加稅,也儼然成為行政院長吳敦義「庶民經濟」政策下的代表作。畢竟,大家都不喜歡加稅,但加稅政策竟能獲得如此廣泛的支持,說明民眾對高房價之惡更甚於加稅,「民氣可用」在奢侈稅政策得到了最大的實踐。然而,奢侈稅只是打響抑制房市炒作的第一砲,要實現馬總統宣示的「居住正義」,還有更多的事要做。

奢侈稅的課徵對象有兩大類;一是對高價商品和勞務課徵10%特種稅,包括小客車、飛機、遊艇與會員費等,由於這類高價品的消費人數少,大多數國人不受奢侈稅影響,但部分產品重複課稅及是否引發歐盟等不公平貿易的質疑,仍待審慎處理。另一項是對持有兩年內的非自用住宅交易課徵10%至15%的銷售稅,目的即在「打炒房」。因為近年國內房地產價格不合理飆漲,台北市平均房價已是家戶年收入的13倍以上,遠高於歐美國家一般的五倍水準。房價飆漲,不但使沒有房子的家庭無法買房子,也讓只有一棟房子的換不起更大的房子,因而成為民怨之首,也成為政府展現作為的第一優先。

房價飆漲,如果是因為經濟繁榮、國民所得提升,自不會成為民怨;會令民眾憤憤不平,關鍵即在於這是被炒作出來的,而且問題出在偏差的房產稅制,結合了金融海嘯後中央銀行為穩定經濟而採取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政府調降遺贈稅至10%後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的大環境,擴大了房市投資及投機者炒作套利的空間,並吸引更多的投資、投機客進入,大量的短進短出造就出房市交易的虛胖以及價格的飆高。因此,政府有必要採取非常作為遏阻此一現象,而奢侈稅正是對治短期炒房者的最直接工具。

政府決定對短線交易課以重稅,確已產生顯著的嚇阻作用。自奢侈稅構想於2月下旬提出以來,國內房屋交易量即明顯萎縮。依內政部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4月移轉棟數3萬275棟,比3月大減23%,也比去年同期少了11%,台北市及新北市減幅都不小,是打房收效的具體證明。此外,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也回到2月左右的水準,未再持續走高。昨天剛出爐的第一季住宅動向需求調查更顯示,全台房價所得比從前季的8.9倍降到8.2倍,台北市也由最高峰的14.3倍降到13.2倍,雖然購屋負荷仍重,但已見回跌;如今奢侈稅正式實施,抑制投機的效應勢將持續發酵,房市交易也將走向正軌。

奢侈稅成功打響了政府實踐「居住正義」的第一砲,但政府不能以此為滿足;要進一步彰顯抑制短線炒作的效果,還有兩個配套須落實。一是所有不動產交易都須依實價登錄,如此才可收到應有的稅額。另一是對預售屋的買賣,須在預售屋推出之際,從第一手購買者就登記,雖然預售屋的首次出售不課徵奢侈稅,但唯有掌握交易之源,也才能掌握到炒作之源。

再者,開徵奢侈稅是短期應急的不得不然,其在稅制架構的設計上並非正解,而且政府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杜絕房地產的投資或投機行為,關鍵實在於有無落實「有所得就課稅」的稅制基本精神,並由此促使投資者衡量其投機炒作的成本。因此,實現「居住正義」的根本之道是矯正房產稅制的偏差,讓房屋、土地交易的所得能真實的呈現,並據以課徵應有的所得稅或增值稅;如果只有開徵奢侈稅而無其他,則投資者只要持有房地產兩年以上,就可完全規避掉,奢侈稅打到的只是口袋不夠深的少數投機客,效應也將遞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42433
李述德:漏報奢侈稅 跑不了
2011/06/01 18:0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1.06.01 09:35 am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今(1)日起開徵,財政部長李述德心戰喊話,提醒二年內買賣非自用不動產者,不要小看政府的查稅能力,未誠實申報奢侈稅者,「小心,絕對跑不了」。

昨(31)日截止報繳的99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政府總寄成功送達的244萬份稅額試算表,確定回復的件數達138萬件,回復率達到56.6%,李述德對實施首年的政府代算稅額服務能有逾五成的回復率感到滿意,考慮明年擴大實施。

奢侈稅今天起開徵,李述德表示,民眾只要是合理、常態性的不動產買賣,不用擔心會被課徵奢侈稅。開徵奢侈稅的目的,是希望房市回到穩定的交易狀態。

由於買賣非自用不動產的奢侈稅,採取由賣方事後申報奢侈稅的做法,加上是按實際市價課稅,外界質疑在不動產交易價格並不透明下,賣方是否會誠實報繳炒房獲利的奢侈稅,考驗政府打房措施的成敗。

李述德昨天公開喊話,要大家「放心,一定查得到」;對有出售房產獲利者則說「小心,絕對跑不了」,全國全年符合二年內短期交易的案件不過2萬件,對稅捐機關的查稅人力來說,逐案調查不是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41207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