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稅捐規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買房1年內就賣 財部擬課重稅
2010/12/03 22:38 瀏覽12,557|回應12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薛翔之/台北報導】 2010.12.03 08:39 am 
 
行政院副院長陳?昨天透露,財政部正在研究對土地交易課徵資本利得稅(類似土地交易所得稅的機制),行政院下周將與財政部開會研商 。

相關官員說,財政部對於持有房地產不滿一年就移轉的投機客課徵土地交易重稅,以遏阻炒房歪風。原則是以房地產交易實際價格為課稅基礎。至於稅率還在研議中。

財政部指出,相關方案報請政院同意後,最快本月底出爐。

財稅官員指出,目前稅法規定,民眾的土地交易所得免稅,只課徵土地增值稅;但土地公告現值一年調一次,一年內多次移轉的土地公告現值不變,連土增稅都課不到,等於土地交易統統免稅,間接助長短期買賣的投機行為。

官員指出,財政部初步規畫,另外開徵新的稅目,只針對短期內頻繁交易的投機客課重稅,加重房市投機客的稅負。

陳?指出,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土地交易所得免稅,財部評估未來課稅原則是「加課交易(trading)稅,不課持有(holding)稅」。

財政部的初步規畫,目前傾向把課稅標的鎖定持有房地不到一年就轉手的屋主,課稅基礎則是房地的銷售價格(實際交易價格),至於稅率多寡,則還在研議中。

至於課稅門檻為何訂在持有未滿一年?據透露,財政部考量如果門檻訂太低,買賣雙方可能私下約定等期限過了再過戶,根本課不到投機客的稅,因此將門檻訂在一年。

財稅官員說,一般民眾買賣房屋,都要課財產交易所得稅、契稅等稅負;反而是價值較高的土地不用所得稅、契稅甚至土增稅,明顯不合常理,但現有稅制又給予土地交易免稅的優惠,因此要透過其他方式對土地交易投機行為課稅。

另外,為縮小貧富差距,改善所得分配不公平問題,財部研擬開徵的新稅目,除針對房市投機課下重手,也會把民眾購買私人飛機、遊艇等奢侈性消費納入,同時也傾向對奢侈性的勞務納入課重稅範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07995
 回應文章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名家觀點/抑制房價 從租稅著手
2010/12/03 22:4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林祖嘉】 2010.12.03 08:39 am 
 
高房價問題,近來又成為社會各界矚目焦點,帝寶法拍,最後以每坪200萬元天價標售,立委更點名「三黃一劉」房市投資客,要求財政部應瞭解資金來源並查稅,儘速祭出平抑房價稅制,以穩定房市。

目前民眾關心的房價問題,可分為房價偏高及是否有資產泡沫等兩項。不過,從今年所得成長率近10%、所得分配惡化導致有錢人賺錢速度快,以及經濟穩定成長等因素來看,台北都會區不至於出現資產泡沫或破裂危機。但是,除非政府採取更激烈的政策手段,否則高房價將會持續存在。

高房價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第一為資金流通速度變快,2009年政府將遺產稅率大幅降到10%、房地產增值稅減半徵收及兩岸情勢和緩等,近年來均增加台商資金回流意願,游資增加後將勢必流向不動產市場。台北市有很多豪宅,雖然帝寶只有幾百戶,但一旦豪宅價格被炒作,將進一步帶動周邊地區房屋的「比價效應」及預期效果。

至於中南部如高雄、台南等地區,則是購買力不足,並非房價過高。目前中南部的經濟活動不足,無法提高民眾所得,導致中南部地區房地產價格普遍無法有所起色;政府應從產業面著手,加強中南部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才能解決需求不足問題。

儘管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上看9.98%,但民眾仍無法實質感受到經濟轉好。其實經濟並非「無感復甦」,而是經濟熱絡推升房價上漲後,一般民眾的薪資所得卻無法隨之增加;房價大漲導致財富分配惡化,進一步導致所得分配惡化,民眾因而產生相當強烈的「相對剝奪感」,這種社會不公平現象,值得注意。

政府打炒房的力道仍不足夠,央行雖曾兩度宣布調高重貼現率,但都僅增加半碼(0.125個百分點),宣示效果較大,目前利率收縮效果對於抑制房價仍很低。筆者認為,即使重貼現率一次調升一、兩碼,負面效應也不至於過大。

不過,若政府打炒房過於激烈,導致房價大跌,也會衍生其他問題。因此,政府要做的事應該是設法讓房價凍漲,並從房地產租稅手段及用交通建設增加房屋供給等來抑制房價,改善台北都會區長期的居住環境問題。

筆者認為,抑制房價最好的方式應從租稅著手,包括稅率和稅基等兩方面。以美國波士頓、紐約等幾大城市為例,房屋稅率約為1.5%,而且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反觀台灣則依遠低於實際市價的公告地價及公告現值等課稅,稅基相當低。

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將房地產價格透明化,所有買賣以實際交易價格登記,並拉高房屋稅率。如此一來,便可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解決現行炒房、養地等嚴重問題。

目前行政院已將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案送至立法院審查,強制要求房仲業者買賣房地產時須以實際交易價格登記,內政部也擬修正「土地登記規則」,若能儘早通過修法,讓土地和房地產價格透明化,將有助於稅捐機關課稅。

稅率部分則可作彈性調整,例如自有住宅依現有價格課稅,但第二棟以上非自用住宅,應課較重稅率,也就是採取累進稅率課稅方式,不同房地產價格級距,課予不同稅率,對於抑制房地產投資及投機將相當有效。

另外,政府應設法增加供給量,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台北市土地有限,但新北市則還有很多腹地,若未來新北市長朱立倫的「三環三線」捷運路網建設計畫能儘快實現,交通的便利性,將可增加民眾移居到新北市的意願,將需求從台北市往外疏散。

目前台灣財富分配的惡化,遠超過所得分配的惡化,這與房地產價格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政府要解決所得惡化、財富分配惡化及失業等問題,應先從房價下手,否則南北經濟差距及「房價傾斜」問題,將愈來愈嚴重。

(本文是由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口述、記者楊毅採訪整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08028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