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名嘴現象/「忘了我是誰」就不「一流」
 瀏覽348|回應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新聞 2010/11/18 
 當電視台觀眾變得單一化,主持人、來賓便不自覺地投入了如此單一群眾的懷抱,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因人們的致意、恭維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樣的虛榮夢幻,一旦「忘了我是誰」,便距離「一流」遠甚。 
 
【文/周天瑞】

近來,不少方面對電視媒體的名嘴現象提出了大量質疑。的確,這是台灣電視媒體的特殊景觀,一般民眾私下的惡感(還不祇是質疑)早就充斥許久。

電視媒體對時事進行專家評論,本是必要與應當,既能有助於觀眾對時政的瞭解,也能因而發揮對政治人物言行的監督作用。可是也許與台灣媒體過多以致高度競爭有關,媒體基於在收視上有其一定效益的考量,於是紛紛開闢時事談話性節目,如此一來光怪陸離的狀況便一一出籠。

這樣的節目,在製作上非常簡便,祇要選定一兩個人主持,邀上幾個來賓,不論錄影還是現場,都不需要太多花費;雙方面嘴巴一張,一兩個小時的時段就此應付過去,重播起來也不傷腦筋。以台灣社會走過言論貧瘠、走過政治激情這樣的環境,一度還真不怕沒有人看,也真不怕找不到播出的正當性。

不過,同一個晚上在同樣的幾個時段,播的都是同樣類型的談話性節目,甚至由於追求熱門,談的也是同樣的話題。有時候,在不同的頻道,基於錄影與現場有別,還會出現同樣的面孔。

正因為製作簡便,於是又在及時性的考量下,白天的新聞時段也開談話現場,往往在同一個頻道,白天、晚上談的是同樣的題目,間或連來賓也沒有多大的變動,祇不過主持人易手而已。

起初這類節目為了平衡觀點,找的是不同政黨的人,久之這樣的來賓還沒張嘴,觀眾就已經知道他會說什麼;說不定,為了表現立場,還故意唱異調。有人就批評,談話性節目硬是要各說各話,硬是要讓明明可以有共識的問題搞得沒有共識。

於是,為了好像讓一個問題可以做到深入討論,逐漸形成來賓的同質化,幾個人論調一致,立場一致,談起來沒了干擾與爭吵。如此盡情發揮的結果,觀眾也變得單一化;或者說,為了服務特定立場的觀眾,電視台做了取捨:合者來,不合者去。彷彿某些電視頻道繼同樣的時段、同樣的話題、同樣的來賓之後,進而祇要同樣的觀眾。

當觀眾也變得單一化,節目便與觀眾結上了共生關係,主持人、來賓即使本來還有些做為媒體人或學者的專業素養,都不免產生「自家人」的薰染效應,不自覺地投入了如此單一群眾的懷抱,諸如人來瘋、媚眾、附和等等,便容易成為自然的習慣。本來,公正、超然就需要更多的自制、自持、自省為前提條件,但是當單一情境發生,這些原就有其困難的前提條件的作用力,會變得薄弱而式微。

我們常看到名嘴出現在人群時,受到人們的致意、恭維。有些出於真心,來自對任何「明星」的莫名崇拜;有些在致意、恭維之後,轉頭就嗤之以鼻,數落一堆。但名嘴往往很難分辨,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因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樣的虛榮夢幻。

真正的名家胡佛教授說,「一流的學者,不上電視」,其實,「學者」二字也可以換成其他身分的人。祇要過度頻繁曝光,時常會在忘其所以之餘,「忘了我是誰」,那便距離「一流」遠甚。

因此,名嘴荒腔走板,一點都不意外。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37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79002
 回應文章
跳針的論述 有害的輻射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賴以威/作家(台北市)】 2010.11.22 02:08 am 
 
我的書桌在電視機正後面。

根據報告顯示,傳統電視螢幕後方的輻射線為前方數十倍,長期曝曬下難保不會出什麼意外。不過比起成為秘雕人,更讓我困擾的是電視機裡不斷傳來的政論節目聲音。一句句不帶贅字卻又不斷跳針的論述,就算塞了耳塞依然可以穿過縫隙,震動耳膜。

名嘴們你一言我一語,像幾十年前站在街頭巷口的三姑六婆對著某人背影指指點點,透過螢幕大肆放送。受到八卦習性驅使,我跑到電視機前跟著看,心中卻想起別的事情。

小時候我們看鹹蛋超人,裡面只有穿著緊身衣、乾乾淨淨的超人和總是棕色或灰色、身上長滿肉瘤的怪獸。善與惡的對決再明顯不過,連射出來的雷射光都可以從顏色中分出正邪。稍微長大後我們知道這世界不只有黑與白,還有一整片廣大的灰色。總是對學生很好的老師其實在家裡開了間課後輔導班賺錢;整天愛亂罵部屬的長官每天提早溜下班卻是去接女兒放學回家一起吃晚飯。

我們是3D世界的人,不是單色平面漫畫。

然而,此刻在電視機裡受到眾人們討論的對象,卻受到不斷的擠壓,最終留下一個可以用簡單幾句話,甚至鏗鏘有力的一個字(通常都是負面)便可下定論的形象。

趁著廣告我轉到了立場對立的另一台政論頻道,他們以一樣的方式加工議題,卻如同負片底片,製造出完全對稱相反的效果。於是我們沒看到超人跟怪獸中間的正常人,反而看見兩隻怪獸伸出穿上超人緊身衣的手臂,彼此指著對方說他才是壞人。

「可想而知這樣有多可惡,連最基本的羞恥心都沒有了。」名嘴義憤填膺地重拍桌子,不只是桌上的筆在震動,電視機前不知道也有多少觀眾的心受到激盪,轉頭對家人朋友抱怨。

君權時代的各階級在民主政治下還魂。老百姓從底層搖身一變成了皇帝頭家(月薪兩萬二),官員躬著腰謙稱自己為公僕(實則不然),那麼這些名嘴就扮演在皇帝旁咬耳根子、企圖干政的宦官。他們操弄了寵信他們、卻又因生活過不好而滿腔怨懟的皇帝,引導大量的憤怒情緒往他們預期的方向流去。

電視機前面播放著娛樂人心的節目,後面卻放出有害的輻射線。這世界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這樣正反兩面,名嘴們批判的對象是如此,名嘴們自己也不會是例外。在這一張張正義凜然的臉孔底下,又是些什麼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8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