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如何上網不迷網?心理篇
楊朝祥:數位原生代的年輕人,因為電腦、網路而盲、忙、茫。
不會電腦、不會上網是電腦文「盲」;時時上網、事事上網、處處上網是上網「忙」;上網成癮、難以自拔,則前途「茫茫」。研究統計指出,年輕人上網目的前三名分別是玩線上遊戲、上網聊天、找資料。但也有一些人上網是要宣洩壓力或逃避壓力,而這些壓力主要是:寂寞、婚姻不協調、工作上的壓力、無聊感、憂鬱、財務問題、對自己外表欠缺信心及不安全感、焦慮、其它的成癮症狀、侷限的社交生活等。
網路成癮者,可以在學校、家庭裡觀察到,包括在校上課常打瞌睡、不關心課業,成績退步、蹺課或請假頻率增加、在校的人際關係變差、參加社團活動的機會減少、出現退縮性行為。基本上,網路成癮的防範可以透過自我、家庭和學校協助,例如:規劃其他的替代休閒活動、方案,增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機會或是多參加社交活動,增進人際關係。學校方面則是要加強資訊倫理教育,培養網路公民的守法、自律、自保能力,建立學生健康的上網知識、技能與態度,發現學生有網路成癮的跡象時,立即與家長聯繫,與家長共謀解決學生網路成癮的問題或是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解決成癮同學的問題。
黃葳威:家長不要太限制孩子,但要引導孩子有健康的時間管理。我們發現,會產生遊戲成癮原因是因為真實生活中突然有段時間沒有目標、生涯發生小危機才藉由網路轉移目標。建議孩子可以設定定時器,做時間管理,再者,家長要幫孩子找到生涯目標下有趣的性向或人生目標或是尋找替代性有趣目標。
林青榖:網路成癮和其他毒品成癮都有相同問題:責任感↓受挫能力↓耐心↓敵意↑容易生氣,這是一種「學習」模式。成癮的人個性上多缺乏自信且孤獨,只能藉由在網路上得到滿足,呼籲父母在學校或家長無法幫助網路成癮者,可以藉由醫師的幫忙,使用藥物或是透過心理諮商。
林三元:陪伴是讓小朋友遠離網路成癮的答案,現代的父母多半都在工作而且時間很長,我們那個年代小孩子交給電視、現在則是又加上電腦、網路與手機;網路成癮已經是全球已開發國家所共同面對的頭痛問題。如果父母因為經濟壓力實在無法撥出時間陪伴的話,社區非政府的服務性組織、宗教團體及這些組織的志工們,或許將是無可奈何下的解決方案,中華電信基金會在過去四年九個月的歷程中,我們從與全國各地的服務性的社團(協會)、基督教、佛教與傳統宗教…等社福團體獲得這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