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縣市短波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有家無路…花蓮人的悲哀
 瀏覽13,191|回應9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陳柏州/文字工作者(宜縣礁溪)】 2010.10.23 02:06 am 
 
九年前的納莉颱風,北宜公路、濱海公路中斷,連北迴鐵路也受阻一星期,全家人雖旅居台北,但災後想趕回礁溪了解受災情況,無奈在北宜高速公路未開通,三條回家的路都受阻情形下,一星期後道路搶通才趕回礁溪的家,家中受損慘狀記憶猶新。

怪颱梅姬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了豪雨,造成蘇花公路地基流失,多處中斷,受阻遊客與民眾逾四百人。

筆者能體會有家無路可回的時間煎熬,與看到家園殘破後的無奈;現今,不再擔心北宜公路或濱海北宜路況,因為北宜高速公路,回宜蘭不再望天興嘆與疲累。

但花蓮到宜蘭間的蘇花公路,路基的地質早已殘破不堪,經不起大自然一再肆虐,一有颱風、大雨或地震,往往柔腸寸斷,不少生命無謂犧牲在這樣的公路上,政府應該趕快給花蓮人一條安全無虞的回家或聯外道路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35703
 回應文章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蘇花改全長38.4公里 8成4隧道橋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2010.11.09 03:06 pm
  
蘇花改計畫工程範圍合計約38.4公里,工程經費概算總計為465.8億元,主要施工作業包括隧道、橋梁、平面道路、排水、照明、及其他雜項工程等。

蘇花改主要分三個路段,規畫分9標進行,各標期程不一。其中蘇澳到東澳段:101 年1月到105年1月,最關鍵的東澳隧道則是101年4月到105年1月。

南澳到和平段:100 年4月到105年12月,除和平高架橋100年4月動工外,其他隧道自100年10月動工,最長的觀音隧道要到105年12月完工。和中到大清水段:101 年1月到105年12月。其中中仁隧道為101年4月到105年5月。仁水隧道為101年4月到105年12月。

施工高峰期為101年到103年

蘇花改最引人注意的全程有8座隧道,隧道總長約23.8公里,其中蘇澳隧道長約0.3公里、東澳隧道約3.4公里、東岳隧道約0.3公里、武塔隧道約0.5公里、觀音隧道約7.9公里、谷風隧道約4.7公里、中仁隧道約3.9公里、仁水隧道約2.9 公里。也有13座橋梁,約長8.6公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64868
蘇花改環評 有條件過關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2010.11.10 03:52 am

環保署昨天上午召開蘇花改環評大會,環保團體與支持蘇花改的民眾在門外發生爭執,蘇花改最後有條件通過。
記者趙文彬/攝影

台九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初審通過僅一周,環保署昨天召開環評大會。在環保署長沈世宏主導下,蘇花改歷經超過六小時討論,最後拍板定案,決議有條件通過環評,成為史上最快速通過的重大環評案。

環保署十月十八日舉行蘇花改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十一月一日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有條件通過環評初審。公路總局表示,改善計畫工程範圍合計卅八點四公里,總預算四百六十五點八億元,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預計年底前上網公告,明年春節前後動工,二○一七年全線完工。

昨天在環評大會上,環評委員一度指出開發單位對於地質調查、水資源資料有「實問虛答」之嫌,最後環評大會仍決議遵循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結論,並增加開發單位在施工及營運階段應履行的責任,仍讓蘇花改在廿四天闖關成功,最後訂出八項條件及資訊公開、提升東部鐵路系統服務等兩項附帶決議。

環評委員要求的條件,包括:蘇花改的東澳及中仁隧道應採雙孔方式施作;施工期間若當地生態影響指標生物面臨威脅,空氣品質、噪音臨界標準值,或水資源連續廿四小時、每分鐘流失超過兩千一百公升時,開發單位需訂定停工及復工規範等。

蘇花改部分地質資料引用北迴鐵路興建時的調查,環保署前署長陳重信日前擔憂九二一造成地質變化,立委田秋堇也質疑此舉如「參考舊病例來動大手術」。昨天與會的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有不同看法,他說,九二一主要影響車籠埔斷層,而非蘇花改沿線斷層,北迴鐵路興建時的地質調查數據仍具可信度。

環評委員指出,開發單位的計畫書許多部分充滿不確定,不僅拿不出確實數據與明確答案,卻一再強調「要對交通部有信心」,「交通部連桃園航站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很難要大家抱持信心。」

花蓮縣長傅?萁會後表示,此案環評「比萬里長城還嚴謹」,環保署也表示蘇花改依環評法規審慎審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64860
蘇花改交通黑暗期 吳揆允助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0.11.04 03:17 am
  
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在環保署環評審查會議「有條件通過」後,花蓮縣長傅?萁已獲得行政院長吳敦義支持,將解決動工期間的「交通黑暗期」,以及協助花蓮推動國際觀光,發展重點、特色產業,讓花蓮人大感欣慰。

蘇花改工程至少要到民國106年左右才會完工,傅?萁昨天上午在縣政府與縣議會聯合記者會中,表示花蓮人仍要面對漫長的交通黑暗期,因此,他前天與行政院長吳敦義深談,懇提相關配套措施,吳敦義答應全力協助解決。另外,吳敦義也「加碼」答應協助花蓮推動2、3項重點特色產業及國際觀光。

傅?萁也建請中央,應儘快讓「花東建設發展條例」早日過關,以10年500億元計算,花蓮每年最少可分得28億至30億元,對推動花蓮各項產業大有助益。交通黑暗期間,鐵路局應增開固定班次列車;重點特色產業是指全方位開發海洋深層水、溫泉與國際觀光秀場;另增加花蓮包機直航業務,打造花蓮成為國際觀光大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5320
總統:蘇花改環評過就招標 發包承諾不跳票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1-03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繆宇綸】

    蘇花改環評有條件通過,綠黨人士今天在府前剃髮抗議,馬總統在府內接見99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績優團體代表及人員時表示,只要環評通過,蘇花改在年底前招標發包的承諾不會跳票。對花蓮人「需要安全回家的路」的訴求,總統表示,除了改善公路外,改善鐵路運輸和海運等其他方式,都可以去做嘗試,讓問題獲得解決

    總統表示,環保工作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最近10年台灣發生的天災,跟過度開發不能說沒有關係,必須嚴肅面對。對引發社會討論的蘇花改環評議題,總統表示,「蘇花高」對環境的影響不小,前政府加以擱置,他上任後決定改善現有的公路,以長隧道取代部份臨海路段,避免邊坡崩塌,簡稱「蘇花改」,他在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兩度在花蓮公開承諾,只要環評通過,蘇花改一定在年底前招標發包『最近花蓮的鄉親到台北來,他們希望我們不要跳票,希望我們能夠做到,吳院長非常誠懇地接待他們,也再三地強調,總統的承諾不會跳票。前天環保署召開了專案小組會議,有條件地通過了蘇花公路改善計畫有關環境保護的部份,他會盡快地提環評大會,希望能夠通過,讓我們這個工程能夠進行!』

    不過,總統也表示,由於當地地質破碎,一定要注意對環境可能的衝擊,以及因應的措施,花蓮鄉親需要安全回家的路,除了改善公路外,也要加速鐵路運輸的配套,如何協助農產品的冷凍和運輸,是否可以透過海運或其他方式解決砂石車問題,都可以進行必要的嘗試,讓這個問題能獲得解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4701
吳揆:蘇花改環評 史上最嚴謹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11-03 中國時報 【陳文信、鄭閔聲、曾薏蘋/台北報導】

     環保署專家小組環評會議有條件通過「蘇花改」,外界質疑是梅姬風災後「急就章」。行政院長吳敦義昨日表示,政府花了一年多提出蘇花改後,立即向花蓮地方人士溝通,並與環保團體溝通不下十次,預審工作也超過一年。他強調,政府二年多的努力讓蘇花改瓜熟蒂落,環評更是「史上最嚴謹」。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昨日在立院質詢時揶揄吳敦義的「預測」能力,因為上周預測環評會過,這周就過了。吳敦義答詢時表示,這不是預測,是水到渠成,且環評嚴謹、審慎,絕無政治力介入。他表示,蘇花改的大方向既然已定,就應好好去做,不要再起波瀾,也希望先前就參與溝通的環評委員,不要在環評通過後,再講一些先前沒講過的話。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則擔心蘇花改環評「呷緊弄破碗」。他指出,若又有民間團體針對環評提起訴訟,恐重蹈中科三期的覆轍,屆時通車更是遙遙無期。吳敦義表示,政府以中科三期作為前車之鑑,非常審慎考量蘇花改的環評,他很有信心不會再出現同樣的狀況。

     吳揆日前曾承諾,蘇花改環評若通過,年底前可動工。對此民進黨立委賴坤成質疑,即使環評大會也通過,蘇花改還有設計標、工程標要招標,也要等發包後才能動工,年底前動工的承諾恐怕會讓花東民眾的期望再度落空。對此吳揆表示,「年底前發包」應是較精確的說法,但也不排除年底前動工的可能性。

     黃淑英詢問,蘇花改是否真的是「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吳敦義表示,「我有信心!」環保署長沈世宏則指出,蘇花改是走隧道而不走斷崖,已相對安全。不過蔡煌瑯擔心蘇花改是否也有可能會發生坍方意外。對此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相關工程會更嚴謹,通車後也會密切監控邊坡的情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4697
希望真是環保和花蓮的雙贏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1.02 02:36 pm 
 
蘇花公路改善路線的環境評估審查,昨天「有條件通過」,場外守候的花蓮民眾聞訊歡聲雷動。表面看來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環評守住了「有條件」的底線,花蓮人也終於等到了渴望多年的公路改善計畫。

當然大家都希望,這真是一個環保和東部民眾的雙贏。但觀察整個過程,還是令人關心:從實質面說,蘇花改是否真能做到安全保證?環境衝擊能否減到最低?從程序面說,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次環評審查如此不尋常地順利過關,與其說內容爭議小,不如說外界壓力大。此例一開,日後任何重大工程的環評是否都會淪為形式主義,的確值得留意。

東部民眾行的權利被漠視已久,是事實。環保思維及保有「後花園」純淨的「私心」,與當地民眾行的權利相比,輕重間終究要有所取捨,這也是現實。所以大家都同意,花蓮人必須要有一條平安回家的路,而這次雨災也強迫促成了必須作出政治選擇和務實行動的時機。從馬總統和吳院長直接對此事表示關心,到花蓮縣長傅?萁被簇擁成地方英雄,乃至於交通部長毛治國聽聞環評過關而「鬆了一口氣」的反應,都可見,蘇花改的動工乃勢在必行,環評審查程序恐怕是聊備一格而已。

這可說是民意的勝利,但我們還是不能不提醒:如果民意影響了專業判斷,政治力左右了程序正義和安全要求,長遠而言未必是好事。蘇花改的環境衝擊和安全評估,如果真的全無顧慮,那才叫做雙贏。但如果說,「政治正確」的壓力大到讓環評審查不敢說真話,甚至連工程安全評估都有所妥協,則結果真會得到一條可以讓人放心、平安回家的路嗎?其實這是花蓮人自己最應關心的實質問題。

傅縣長這次帶領民意打了一場勝仗,相當程度上,也是對「馬主席」黨內改革成敗的一個參照。政治這條路真的不好走,以民意為名,道德、專業、程序正義等原則有時也必須讓路。蘇花改的工程啟動應是指日可待,我們但願能見到環保和花蓮鄉親行路安全的win-win!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3912
冷眼集/小心骨牌效應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特稿】 2010.11.02 03:09 pm 
 
在花蓮民眾的強大壓力下,環保署昨天快速通過蘇花改的環評初審,創下重大開發案最快審查通過紀錄;但在快速過關的背後,「快,是否就是好?」「以後是否只要大軍壓境,就一定有效?」反而應是更值得深層思考的議題。

蘇花改環評快速過關,一開始的最直接引爆點,來自蘇花公路坍方造成20多人罹難或失蹤,蘇花改是否興建,贊成和反對雙方,也從最初水火不容,快速達成需要興建的共識。

但問題是,是否需要「急救章」的完成環評,雙方見解仍有所差異。既然環團都同意花蓮人需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為何環評不能先讓雙方坐下來好好解決地質構造、 生態指標的疑慮,盡快建立共識,再給花蓮人一條真正「平安」的路。

另一方面,昨天蘇花改環評會場外,看得見的有上萬花蓮人陳情,看不見的有政府高層施壓;未來,這樣的模式是否會被大量複製? 凡是重大開發案,例如國光石化、六輕五期,為求早日過關,是不是只要發動群眾抗議,再動員官員、民代施壓,環評就能快快過關?

如果政府不提早防範這樣有樣學樣的骨牌效應,最後,環評將如骨牌,一推就倒,且一倒一大堆,最終可能只是笑話一樁。

環評本就是講理、講事實,如果為了求快速開發而快速通過環評,或是以人多、示威來形成壓力,只會對環評形成傷害;經過蘇花改這一役,台灣的環評還不能秉持專業、獨立運作? 大家都在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3592
地質堪虞? 公路總局:鑽探符標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2010.11.02 03:09 pm 
 
蘇花改環評初審會議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和學者質疑,蘇花改八座隧道,經過11條斷層和17個環境破碎帶,安全堪慮。公路總局今天表示,已經依照環評規定鑽探,並比對舊北迴鐵路和十年前蘇花高鑽探結果,地質差異不大。

根據公路總局規畫,蘇花改全線有八座長短隧道,長度超過3公里的就有四座。其中,最長的觀音隧道長7.9公里,最短的蘇澳隧道和東岳隧道,各僅0.3公里,隧道長度占全長38.4公里的62%。

針對環保團體質疑,部分長隧道經過地質破碎帶,開挖斷面太大,施工安全堪慮。公路總局主任祕書陳茂南表示,蘇花改地質鑽探數量,完全符合環評標準,也參考了民國68年北迴鐵路,及十年前的蘇花高地質鑽探資料。

陳茂南強調,雖然蘇花改、北迴鐵路、蘇花高路線不同,但同一地區的地質,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都不會有太大變異,北迴鐵路和蘇花高的地質鑽探結果,具有分析參考價值。未來蘇花改設計期間,也會依照需要再進行地質鑽探,絕不會犧牲安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3584
從蘇花公路慘劇看政府施政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10.11.02 02:43 am 
 
這幾天最使人難過與痛心的新聞,莫過於蘇花公路坍方所造成的傷亡慘劇了。一個只從台灣西南方掠過而沒有登陸的梅姬颱風,它的外圍環流卻為台灣東部帶來了驚人雨量,也造成蘇花公路多處嚴重坍方。結果,行經該處的許多車輛受困,有的遭到土石流掩埋,有的失蹤,至今仍未尋獲;目前估計死亡人數超過20人。這是自1972年大華工專學生畢業旅行經過蘇花公路時發生車禍以來,該處最慘重的傷亡事件。

蘇花公路雖是著名的景觀道路,但其危險性也是眾所周知。蘇花公路的路面狹窄彎曲,平常就落石不斷,遇雨即坍,路況極不穩定。但是,公路總局雖有蘇花公路定點的道路即時畫面,卻沒有任何有關道路安全的監測儀器,而是根據雨量資料與人員巡查的結果決定是否封路。這一次,行之有年的傳統作法,卻造成蘇花公路太晚封路,也使得許多旅行團在大風雨中,身陷蘇澳到南澳之間最危險的路段,最終釀成大禍。

在事後的檢討中,交通部信誓旦旦地說,未來將在蘇花公路全線建置道路監測與預警系統。這番檢討似曾相識。今年4月時,國道三號七堵段的一處順向坡發生走山,也出現人車遭到活埋的慘劇,並使得整條高速公路中斷超過一個月之久。如果大家不健忘,當時交通部的檢討內容中也強調,未來將在不穩定的地區設置道路邊坡的安全監測系統。六個月於茲,我們非常好奇,交通部究竟在那些道路上裝設了這種系統?還是至今仍在研究規劃中?

很顯然的,政府對這些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的公路毫無「憂患意識」。交通部一定知道在危險道路地區設置監測與預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事實上,交通部科技顧問室早在2002年就有了「道路邊坡高效能監測系統研發與崩塌預警基準制訂」這樣的委託研究計畫。知道了卻沒有任何作為,我們就應該追問:是交通部沒有規劃,還是規劃了但沒有預算?後者是有心無力,前者則根本沒有心;但不論那一種,政府都可說是這些慘劇的間接兇手。

當蘇花公路慘劇發生後,環保署立刻宣布,11月1日將召開蘇花公路改善方案(蘇花改)的第二次環評初審會議;這項會議昨天如期舉行,也如預期有條件通過,最快本周內就可排入環評大會通過。行政院長吳敦義已表示,如果環境影響評估能在年底前完成,並開始動工,2016年蘇花改就能全部完工。但若是沒有這件慘劇,環評初審會議還不知要開多少次,蘇花改的完工恐怕更是遙遙無期。

從這幾件事來看,我們對政府官員的態度與施政品質都感到憂心。政府本當積極任事,在政策規劃上做到未雨綢繆及開創新局;但如今我們看到的卻多是不主動作為,或是消極被動的應變。所以,政府不曾主動建立道路預警系統,也不會更積極推動蘇花改,而一定要等到事故發生,甚至出了人命後,才設法亡羊補牢。這樣的施政,是補破網式的施政,無法帶給人民希望和信心。

政府是個龐大的行政體系,時間愈久,體系愈臃腫,各種程序也愈繁雜。日積月累,許多人的積極態度就在體系與程序中逐漸消磨殆盡,形成一般人詬病的官僚文化。所以,前述問題絕不是交通部獨有;別的部會也有許多類似情況,差別只在它們的官僚文化未必殺人而已。

我們盼望政府主事者能從這次的慘劇中記取教訓,重新檢討自己的單位:有多久沒有主動發掘過問題?又有多久沒有對所轄業務做過任何改變?政府一定要求新求變,才能展現新氣象,也才能重新贏回人民的尊敬與信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2061
蘇花高環評 學者:89年已通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田俊雄/花蓮報導】 2010.11.02 03:40 am 
 
針對蘇花高到蘇花改的政策變遷過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張志明昨天表示,「這明顯是政治力大於公共行政力的結果,同時暴露了台灣政治的怪象!」

曾任花蓮縣副縣長的張志明說,去年10月21日向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為高達八成支持興建蘇花高的鄉親,遞交一分「花蓮人要蘇花高請願書」,事隔一年多,至今未見中央有任何回音。

他說,民國89年「通過」蘇花高案環評,92年發包但歷三年未動工,97年4月召開環評「確認會議」,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提出「將蘇花高案退回行政院,交由新政府重做決策」。

他認為,政府對於蘇花高的決策作為,充分反映兩點:第一、法律程序;第二、實質問題。首先,張景森跳出來異議,這是張的個人意見,不具行政處分效力,也不直接發生法律效果,該決議應屬無效。

其次,就蘇花高原有路線設計,和現行蘇花改是相對安全性高,既然蘇花高環評能過,在相同的地質路廊,一旦蘇花改環評沒通過,豈不是等於說,政府應採取更安全的蘇花高原建案嗎?這是基本道理。

張志明強調,既使馬總統來花蓮,他也會向總統建言,因為施政是政策的延續,更何況,蘇花高更是關乎全島高速路網的政策延續,倘若不能如此,台灣競爭力和公共行政力焉能提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1689
頁/共1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