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2010.11.02 02:43 am
這幾天最使人難過與痛心的新聞,莫過於蘇花公路坍方所造成的傷亡慘劇了。一個只從台灣西南方掠過而沒有登陸的梅姬颱風,它的外圍環流卻為台灣東部帶來了驚人雨量,也造成蘇花公路多處嚴重坍方。結果,行經該處的許多車輛受困,有的遭到土石流掩埋,有的失蹤,至今仍未尋獲;目前估計死亡人數超過20人。這是自1972年大華工專學生畢業旅行經過蘇花公路時發生車禍以來,該處最慘重的傷亡事件。
蘇花公路雖是著名的景觀道路,但其危險性也是眾所周知。蘇花公路的路面狹窄彎曲,平常就落石不斷,遇雨即坍,路況極不穩定。但是,公路總局雖有蘇花公路定點的道路即時畫面,卻沒有任何有關道路安全的監測儀器,而是根據雨量資料與人員巡查的結果決定是否封路。這一次,行之有年的傳統作法,卻造成蘇花公路太晚封路,也使得許多旅行團在大風雨中,身陷蘇澳到南澳之間最危險的路段,最終釀成大禍。
在事後的檢討中,交通部信誓旦旦地說,未來將在蘇花公路全線建置道路監測與預警系統。這番檢討似曾相識。今年4月時,國道三號七堵段的一處順向坡發生走山,也出現人車遭到活埋的慘劇,並使得整條高速公路中斷超過一個月之久。如果大家不健忘,當時交通部的檢討內容中也強調,未來將在不穩定的地區設置道路邊坡的安全監測系統。六個月於茲,我們非常好奇,交通部究竟在那些道路上裝設了這種系統?還是至今仍在研究規劃中?
很顯然的,政府對這些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的公路毫無「憂患意識」。交通部一定知道在危險道路地區設置監測與預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事實上,交通部科技顧問室早在2002年就有了「道路邊坡高效能監測系統研發與崩塌預警基準制訂」這樣的委託研究計畫。知道了卻沒有任何作為,我們就應該追問:是交通部沒有規劃,還是規劃了但沒有預算?後者是有心無力,前者則根本沒有心;但不論那一種,政府都可說是這些慘劇的間接兇手。
當蘇花公路慘劇發生後,環保署立刻宣布,11月1日將召開蘇花公路改善方案(蘇花改)的第二次環評初審會議;這項會議昨天如期舉行,也如預期有條件通過,最快本周內就可排入環評大會通過。行政院長吳敦義已表示,如果環境影響評估能在年底前完成,並開始動工,2016年蘇花改就能全部完工。但若是沒有這件慘劇,環評初審會議還不知要開多少次,蘇花改的完工恐怕更是遙遙無期。
從這幾件事來看,我們對政府官員的態度與施政品質都感到憂心。政府本當積極任事,在政策規劃上做到未雨綢繆及開創新局;但如今我們看到的卻多是不主動作為,或是消極被動的應變。所以,政府不曾主動建立道路預警系統,也不會更積極推動蘇花改,而一定要等到事故發生,甚至出了人命後,才設法亡羊補牢。這樣的施政,是補破網式的施政,無法帶給人民希望和信心。
政府是個龐大的行政體系,時間愈久,體系愈臃腫,各種程序也愈繁雜。日積月累,許多人的積極態度就在體系與程序中逐漸消磨殆盡,形成一般人詬病的官僚文化。所以,前述問題絕不是交通部獨有;別的部會也有許多類似情況,差別只在它們的官僚文化未必殺人而已。
我們盼望政府主事者能從這次的慘劇中記取教訓,重新檢討自己的單位:有多久沒有主動發掘過問題?又有多久沒有對所轄業務做過任何改變?政府一定要求新求變,才能展現新氣象,也才能重新贏回人民的尊敬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