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過招的風格?拜登會普丁的第一次「美俄總統高峰會」
2021/06/17 轉角24小時
拜登與普丁第一次相互以「總統之尊」交手的美俄高峰會,是由瑞士擔任中立東道主、在6月16日下午於日內瓦湖畔舉行。 圖/美聯社
【2021. 6. 17 美國/俄國】
霸王過招的風格?拜登會普丁的第一次「美俄總統高峰會」
「什麼都沒談妥,卻也什麼都談成了?」拜登上任以來第一次與普丁真人會面、更被國際視為「新世紀冷戰風向球」的美俄元首高峰會,16日下午在瑞士日內瓦湖畔暗戰展開。儘管在長達3個小時半的閉門會談裡,過往多次交鋒的這組老對手,彼此行禮如儀、不出怪招;不過在彼此高來高去、各懷鬼胎的外交戰場上,美俄雙方雖然達成了「外交回溫」的和解共識,但在網路攻擊、烏克蘭分離主義戰爭、囚禁異議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等關鍵問題上,什麼具體協議都沒能達成的兩大霸權總統,究竟誰才是這一回合的「霸王贏家」?
拜登與普丁第一次相互以「總統之尊」交手的美俄高峰會,是由瑞士擔任中立東道主、在6月16日下午於日內瓦湖畔舉行。由於2016美國總統大選的「通俄門」風波、2020年的納瓦爾尼化武刺殺事件、2021年烏克蘭東部邊境危機...連續多年的外交鬥爭,已讓華府與莫斯科的關係降至蘇聯解體以來的最冰點。因此本回的拜登普丁高峰會,會前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將之視為1985年日內瓦-美俄高峰會——雷根與戈巴契夫的第一次元首交鋒——的新冷戰「復刻版」。
本次會前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將之視為1985年日內瓦-美俄高峰會——雷根與戈巴契夫的第一次元首交鋒——的新冷戰「復刻版」。 圖/維基共享
美俄雙方的約定時間,是16日下午1點30分。由於拜登此前人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開會,因此美方團隊提前一天就抵達了日內瓦準備;不過會議當天才從莫斯科出發的普丁,本次出席卻十分準時,沒有再使出他著名的「外交拐子」——故意大遲到讓對手枯等,一方面擾亂對方情緒,一方面透過後發先至的符號政治製造「被迎接」的優勢錯置印象。
在會議中,普丁與拜登先各自帶來了最高外交官——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展開閉門對決一小時的「2對2會議」。雙方的關鍵談判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點:(1)網軍攻擊的彼此約束;(2)恢復兩國互派大使的外交常態;(3)被抓進牢改冤獄的俄國異議領袖納瓦爾尼「絕對不能死」。
之後,雙方才陸續喚來其他的外交官員,以團體磋商的方式一路談完3個小時,最後才由拜登、普丁同步「各自」召開記者會的方式,於傍晚5點前結束——此一收尾頗為緊湊,兩人的會談的時間長度,也比美方原本預期還少了整整1小時以上。
然而美俄雙方的峰會目的,仍僅限於「試探性的接觸與溝通」,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具體、或具突破性的共識文件;會談中兩人究竟說了些什麼?也只能透過彼此的記者會,雞同鴨講地拼湊出一個大概樣貌。
會議當天才從莫斯科出發的普丁,本次出席卻十分準時,沒有再使出他著名的「外交拐子」——故意大遲到讓對手枯等,一方面擾亂對方情緒,一方面透過後發先至的符號政治製造「被迎接」的優勢錯置印象。 圖/美聯社
在會後記者會上,拜登總統先是強調了這次的強強對話「十分理想」,美方主動針對了網路攻擊、修復外交互動、以及納瓦爾尼的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表態。其中,特別是目前正被關進勞改監獄的納瓦爾尼,拜登方面更是強硬、甚至語帶威脅地向普丁講明:
「請你絕對不能弄死納瓦爾尼...如果他死了,美國與國際社會必定會對
俄羅斯施以『毀滅性』的報復性懲罰。」
然而除了「不能讓他死」之外,拜登並沒有提出更進一步的人權要求,反而被普丁的辯駁回嘴而弄得場面尷尬。類似的狀況也出現在網路攻擊的討論上,拜登不斷向普丁表明「無限制的網路攻擊與犯罪」,將嚴重地危害國際的經濟與社會秩序。
「就像是Colonial輸油管的駭客勒索事件吧...如果今天是俄國的石油產業集體遭殃,試問你會有什麼反應?」拜登如此質問,但普丁的回擊卻是用問題來回應問題,直接裝傻反問拜登:「貴國油管被駭與我國何干?」並建議美國修正自己的被害者心態,「下次有問題可直接向俄羅斯國安局分享更多證據...況且俄國被美國網軍攻擊的數量,也沒有少到哪去!」
普丁問拜登:「貴國油管被駭與我國何干?」並建議美國修正自己的被害者心態,「下次有問題可直接向俄羅斯國安局分享更多證據...況且俄國被美國網軍攻擊的數量,也沒有少到哪去!」 圖/路透社
至於納瓦爾尼的生死與冤獄問題,普丁的回擊則更是激烈。他表示納瓦爾尼就是個「法院認證的暴動犯」,他明知回俄國會被逮捕,因此不存在冤獄與司法不公的問題。普丁反問拜登:
「就像是1月6日攻擊美國國會的暴徒一樣...你們不也正在究責抓人嗎?我們又有什麼不一樣。」
據現場外交官員的說法,拜登對普丁的辯詞卻是忍不住冷笑。但美方的目的只是要拉出「底線警告」,並不真的打算要與普丁辯論對錯。因此雙方的談判,也快節奏地進入其他可合作項目——像是在鬥完嘴之後,美俄雙方也確認彼此應該就網路犯罪與網路暗戰的問題,展開後續的談判交涉;同時,在兩位總統的當場承諾下,布林肯與拉夫羅夫也同意雙方將重新互派大使,結束自年初開始的一系列「外交降級戰」。
重新派回駐地大使,大概是本回高峰會裡唯一具體的談判成果。其他比較敏感的戰略議題,例如核武裁軍、烏克蘭戰爭問題,雙方反而避重就輕。其中特別是烏克蘭議題最為微妙,因為美國方面表示「美國對此有非常明確的訴求討論」,但俄方卻主張:「他們沒講幾句烏克蘭問題...普丁和拜登都認為還是應該重回《明斯克協議》的處理框架。」
在兩位總統的當場承諾下,布林肯與拉夫羅夫也同意雙方將重新互派大使,結束自年初開始的一系列「外交降級戰」。 圖/歐新社
「我不用看穿拜登的眼睛、也不用看穿拜登的靈魂,因為我們的對話相當坦率務實,大家都講得很明白,不可能存在什麼模糊誤解的。」
在會後記者會上,普丁一派輕鬆地侃侃而談:「沒錯啊,在會面之前,拜登曾把我罵成『殺人兇手』,不過那又怎樣?大國爭霸哪有不流血的,你看看美國不就是滿手鮮血、天天在殺人?人權?他們在關達納摩的黑獄還繼續啟用中咧!」
至於拜登,他則把本回的交流視為相當誠懇與坦誠布告的會晤。儘管他對媒體確認「自己在會後,確實對普丁多了一分信任」,但到頭來美國團隊並沒有被普丁的輕鬆姿態給唬過,「我們不是來這邊唱歌跳舞讚美主的...大家都很明白普丁是怎樣的領導人?我們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但離誠心信任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我不用看穿拜登的眼睛、也不用看穿拜登的靈魂,因為我們的對話相當坦率務實,大家都講得很明白,不可能存在什麼模糊誤解的。」 圖/法新社
《金融時報》表示,雖然普丁-拜登峰會的唯一成果,只是讓兩國恢復大使派駐;但在歐洲各國的角度來看,卻已是大幅緩解緊張冷戰的關鍵一步;不過從華府內部來看,也有許多外交鷹派對於拜登的主動會面表達不滿,「因為普丁還沒有被制裁認輸,就重新被邀回國際談判舞台...這將給國際社會釋出『俄國棋高一手』的錯誤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會後記者會上,雖然屢屢出現實問虛答、兜圈子、與敷衍模糊的狀況。但像是俄國自由派媒體《梅杜莎》卻也特別記錄到,這樣的「即時亂象」,其實反應了美俄會場的不同風格與政治樣態:
「在拜登記者會上,所有的記者都搶著發言,大家都很激動,用喊的、用叫的來拼命發問...但在普丁會場那邊,一切都靜悄悄地『非常有秩序』,因為大家都知道哪些記者有權講話,那些題目才『有價值被總普丁回答』。」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