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0.09.09 10:36 pm
歷史充滿弔詭和意外。兩岸分治後40年,雙方首次商談的地點,竟然是曾經砲聲隆隆的金門。當時簽署的「金門協議」,走過20個年頭,見證兩岸互動的顛簸,意義卻歷久而彌新。
推開宜蘭靖廬大門,隔著鐵欄杆的房間裡,等待遣返的大陸偷渡客不再人滿為患,那個每逢三節就擠滿抱著專線電話、訴說著南腔北調家鄉話的廣場已不復見,而這只不過是4、5年前的情景。
這一切的起點是在20年前的9月12日,兩岸紅十字會代表坐在金門談判桌前,簽下「金門協議」文本。這紙金門協議,是兩岸彼此求同存異的結果,更是大環境變遷下推波助瀾所促成。
1987年,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思鄉情切的老兵們帶著電視機與金飾,前仆後繼的奔回大陸,讓隔絕近40年的大陸人驚覺到台灣經濟是如此發達,激起冒險渡台的淘金潮。
排山倒海的偷渡潮,讓在海上執勤的國軍官兵疲於奔命,但海上攔截與原船遣返的對應模式,卻製造了不少悲劇。1990年7月22日,原船遣返的漁船內悶死了25名大陸偷渡客,兩岸相互指摘對方不人道的作為;同年8月13日又發生21人因船隻老舊而使偷渡客溺死的悲劇,引發國際關注。
這兩起事故迫使台灣方面必須拿開「三不(即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政策框架,在人命關天的基礎下,轉為主動向對岸拋出協商要求。
對北京而言,兩岸統一是神聖使命,他們對台喊出「三通(即通商、通郵、通航)」做為統戰口號,有機會藉此議題接觸,何樂而不為?另一方面,大批人民蜂擁「私渡」到敵對的海峽彼岸,讓北京顏上無光,使得中南海高層很快就答應台灣要求。
為了要快速啟動談判,紅十字會成為唯一選項。台灣主談人、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長陳長文說,當時海基會還沒有成立,紅十字會因為承辦大陸探親服務而與對岸紅會建立了聯繫管道,於是整件事就在前國防部長陳履安一通電話後,決定由紅會上桌。
值得注意的是,簽署地點選在當初還是戰地的金門,陳長文透露,這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的建議,由事後一切會商進行順利看來,讓人體會到郝柏村深謀遠慮。
不論如何,儘管金門協議兩岸雙方對若干用字遣詞有所爭議,但如陳長文所說金門協議是「人道超越政治藩籬的價值體現」。金門協議簽署後,大陸偷渡客的遣返,不但符合了人道的立場,也相對的更為便利、安全。
據內政部入出國移民署統計,自1987年至2010年8月6日止,台灣遣返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的人數達5萬680人。
金門協議走過20載,儘管年年都執行,但從遣返人數的消長,也見證兩岸情勢的波動。核心官員解讀,在1990年至1994年的前5年,平均每年遣返人數超過4000人,但1995年前總統李登輝訪美,大陸對台採取「文攻武嚇」,接回偷渡客的人數驟降,一下從1994年的4710人減到1995年的1427人。
民進黨執政時期,拖延遣返作業成為大陸杯葛工具。陸委會2004年9月曾公開批評,大陸以遣返的海峽號船隻歲修故障為藉口,半年未執行遣返作業,這是將單純的遣返問題泛政治化,使遣返速度來不及應付緝獲收容速度,各地靖廬人滿為患,最高峰時有2000人等待遣返。
金門協議的執行,台灣從最高峰每年遣返超過4000名大陸偷渡客,到根據移民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6日為止,各地收容所等待遣返的大陸偷渡客只有45人,中間的巨大落差,也正反映出20年來兩岸環境的急遽轉變。
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家戶收入大幅改善,偷渡客逐漸減少,過去警巡為了抓大陸偷渡客疲於奔命,甚至發展出以會不會唱中華民國國歌,辨識是否為大陸偷渡客的畫面,逐漸成為絕響。
一晃眼20年過去,這段時間兩岸關係顛簸,但終究已實現三通直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完成簽署,大陸文化部長蔡武來台灣與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會面。兩岸的協商交流已從經貿逐漸拓展到文化等其他領域,未來的政治談判,似乎也不再是遙不可及。
這些進展看在曾任海基會首位秘書長的陳長文眼裡,心中充滿感慨,「倘若過去2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也可以跟金門協議一樣,擱置爭議、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可以從非常務實、對人民最大利益的角度來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那可以減少非常多不必要的社會成本與資源」。
回到20年前的金門協議兩岸紅會商談場景。當時具有官方身分的對岸主談者之一、大陸紅會理事樂美真在書中回憶,當時協議大功告成之後,他和陳長文私下談及兩岸關係,他最感興趣的是直航問題。
如果時光倒轉,相信陳長文和樂美真當時都沒能料到兩岸直航竟要耗費近20年才能實現,而未來20年的兩岸關係又是如何呢?一紙金門協議或許不能給出答案,卻指引出了若干方向,值得此刻的兩岸人民深深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