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陸以正專欄-巴基斯坦左右逢源
2010/08/02 09:05 瀏覽9,923|回應58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0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七月廿五日的《紐約時報》由四位資深特派記者Mark Mazzetti、Jane Perlez、Eric Schmitt和Andrew W. Lehren聯名執筆,報導一則驚人消息,文長二千餘字。主要揭露說,美國在阿富汗陷入泥淖,實因巴基斯坦的情報機構,才是二○○一年炸毀紐約地標雙子星大廈、一鳴驚人的凱達恐怖組織的幕後推手之故。甚至另一組織「神學士」逃到外國的人員,也同樣受巴基斯坦情報人員祕密支持。

     如此重大的新聞,必須把來源交代清楚。《紐時》坦陳新聞來自一個自稱Wikileaks的單位。還有九萬一千件有關阿戰的極機密文件,有興趣者可上網查看Wikileaks。《紐時》責問美國政府說,美國每年無償送給巴基斯坦政府超過十億美元的補助款,所為何來?還要閉著眼繼續補助這個恩將仇報的所謂盟國嗎?

     《紐時》自承,該報和英國的曼徹斯特《導報(Guardian)》與德國的《鏡報》雜誌,同在數周前獲得這批文件。WikiLeaks的唯一條件,就是在七月廿五日前不得對外發表。這三家西方最具公信力的權威媒體,也需要時間查證真偽,所以上周同時刊出。台北各報似乎完全漏掉了這則舉世震驚的消息。

     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卻缺少《可蘭經》教導的誠實性格。虔誠信奉伊斯蘭的朋友告訴我說,《可蘭經》第九章卅三節、第四十八章廿八節、和第六十一章第九節,都教導信眾應誠實對人,不可說謊。但從先知穆罕默德至今,一千四百年下來,只剩皮毛,宗教精義在許多地方早已喪失無遺。巴基斯坦便是最好例證。

     五六十年前的冷戰時期,印度依附前蘇聯,美國因而支持巴基斯坦,兩國友好關係持續到現在。但在內政方面,幾十年來的巴國可說血跡斑斑,是軍閥們你下我上,輪流搜刮民脂民膏的一部骯髒史。一九九一年發生海灣戰爭,巴基斯坦出兵五千,美國頗為感激,因而對巴國內部的貧富不均與貪腐現象,視而不見。

     早期統治巴國的一系列強人,不提也罷。印巴戰後,比較有名的是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此人一九七七年被軍閥齊亞(Zia-ul-Haq)推翻。他的女兒班娜姬.布托(Benazir Bhutto)流亡海外。二○○ㄧ年十二月,她回國準備和齊亞競選總統,受到萬人空巷歡迎,沒幾個小時立即遇刺身亡。因為出了這位女先烈,她領導的巴國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簡稱PPP)成為第一大黨,但槍桿總比筆桿強,仍舊未能執政。

     直到近年,同樣是軍閥出身的穆夏拉夫(Musharaf)總統,倚賴的仍是鐵腕高壓統治。他被迫下台後,班娜姬的丈夫柴達里(Asiffal Zadari)當選繼任。此人遠不如他太太能幹,是張乖乖牌。美國大使怎麼說,他就怎麼辦,美國更不能丟掉他不管,Wikileaks公開的文件雖有很大殺傷力,恐怕也扳不倒他;何況他袖中還藏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中國大陸。

     自從中國崛起,成為舉世兩個超級強國之一,巴國首都伊斯蘭市(Islamabad,烏都文Urdu裡的abad即城市)的聰明政客,又逐漸向北京靠攏,一方面等於買保險,立於不敗之地;另一方面,則可抵消世仇印度積極拉攏中國的努力。

     巴基斯坦從未簽署禁止核武擴散公約(NPT),又公然擁有核子武器,被四十六國組成的「核能供給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簡稱NSG,又稱『倫敦俱樂部(Lonfon Club)』)」列為不受歡迎國家,但又是美國出面緩頰,暫免執行。

     大陸為什麼支持巴基斯坦,而且大手筆給予各種援助,理由多不勝數。其一,從戰略觀點出發,中國需要一條到印度洋的通路,遠離美國雄踞太平洋的威脅。其二,巴國地下有石油、鈾、銅、鋅、鋇等礦藏,都是中國需要的物資。其三,為打擊「藏獨」,不能讓餘黨遁跡與西藏接鄰的巴國。第四,要解決喀什米爾(Kashmir)主權問題,鞏固西南邊防。

     這就是巴基斯坦扎爾達里總統七月六日到十一日間,第五次訪問北京的原因。中國這次給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雖然不多,只贈送五千萬元人民幣。但其它好處,包括興建兩座六百五十兆瓦的核能發電廠,解決巴國以停電為常態的困擾;在巴國Baluchistan省興建Gwadar港等,都是巴基斯坦發展經濟的百年大計,切中需要。

     看來只要華府和北京表面雖然和諧,骨子裡卻互不相讓,互相競爭的時間愈長久,巴國左右逢源的把戲,仍會繼續唱下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98159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與美關係結凍 巴基斯坦接觸中國、伊朗
2011/10/09 19:3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之音中文網 2011/10/07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艾德/華盛頓電】

巴基斯坦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已經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失,巴基斯坦曾經重複強調它和中國以及伊朗之間的接觸,作為替代性夥伴的關係。但是,華盛頓分析人士懷疑,中、伊兩國,究竟能在巴基斯坦扮演多重大的角色。

今年早期,美國突擊隊員在巴基斯坦境內發動突襲,擊殺了賓拉登,是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一大勝利。但是也導致了美國和巴基斯坦之間關係的倒退。上個月,即將離職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海軍上將,指責巴基斯坦情報機構和阿富汗的伊斯蘭叛軍組織勾結一事,更使得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如今,巴基斯坦尋求擴大和伊朗以及中國的貿易和安全合作。更加深了未來美國和巴基斯坦之間關係的疑慮。

華盛頓中東研究所的亞列克斯‧瓦坦卡?:「由於賓拉登被殺和為什麼他藏匿在巴基斯坦卻沒有被發覺的疑問,使許多美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不和,正在醞釀擴形成中。」

安全及交通因素不足巴伊關係障礙嚴重

巴基斯坦和伊朗希望,雙邊的貿易能增長至每年一百億美元。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兩國必須先改進公路, 鐵路以及空中的運輸條件。

瓦坦卡?:「看到擁有一億七千五百萬人口的巴基斯坦,和七千五百萬人口的伊朗之間,目前每年的貿易額只有十億美元,的確好笑。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伊朗和阿富汗之間的貿易額。而阿富汗比巴基斯坦小得多。」

巴基斯坦渴望能源供應。長期的電力缺乏是他們揮之不去的憂慮。在巴基斯坦和伊朗最近的幾次會議中,雙方官員同意不顧美國的反對,加速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建設。

但是,這項計劃也面對著安全上的挑戰。瓦坦卡?:「這個從伊朗到巴基斯坦的輸送管路將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是它必須經過兩國間最不平靜的地區。」

就在上個月,20名多什葉教派的穆斯林朝聖信徒從途經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前往伊朗時,受到攻擊而被殺害。

中國擔憂巴基斯坦境內伊斯蘭激進份子

中國也對巴基斯坦的安全和穩定感到擔心。上個星期,中國公安部長孟建柱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就中國所關切的伊斯蘭激進份子利用巴基斯坦作為基地,在中國發動襲擊的問題,和巴基斯坦政府進行討論。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波拉克?:「目前中國一些圈子裡對巴基斯坦的穩定,以及其領導層有效控制不同狀況的程度等越來越多感到不安。其中這些問題對中國相當不利。」

傳統基金會的麗莎‧柯蒂斯(Lisa Curtis)認為,中國對巴基斯坦穩定的關心和美國非常相似。她?:「 我認為,巴基斯坦試圖讓國內民眾相信他們仍然擁有協助,中國比美國要更為重要,但是他們自己知道,當巴基斯坦敦促中國解決問題時,中國不會幫他們解決難關。」

中印貿易是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還差得很遠的一個指標。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波拉克?:「不論中國和印度的競爭和敵意如何,中國現在跟印度的貿易是中巴貿易的10倍。」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認為,沒有跡象顯示中國將放棄巴基斯坦。分析人士預期看到的是對巴基斯坦提供的機會和風險作出更多評估。

【2011/10/06 美國之音中文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25663
對付宿敵 巴國派美女外長征服印度
2011/07/29 15:3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編譯陳正杰/綜合報導】 2011.07.29 08:15 am

巴基斯坦首位女性外長喜娜‧卡爾年輕貌美,出訪印度時成為目光焦點。
(美聯社)

南亞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28日舉行一年多來首次外交部長會談,巴基斯坦派上任才一個星期的美女外長喜娜‧卡爾(Hina Rabbani Khar)出馬,會談雖然在印度舉行,但她搶盡地主鋒頭,印度媒體紛紛刊登她的大幅照片,給她明星級待遇。

卡爾34歲,不僅是巴基斯坦第一位女性外交部長,也是史上最年輕。已婚並育有3個小孩的她出生政治家庭,本人原本經營餐廳。她在2002年當選國會議員,三年前連任,今年二月獲任命為外交部次長,兩天之後就因原部長請辭而成為代理部長,7月20日真除。

她會談的對手是年齡比她大一倍多的印度外長克里希納(S. M.Krishna,79歲)。會談前夕,印度多數媒體都在頭版登出卡爾的照片,發行量最大的「印度時報」說,巴基斯坦是在打美女牌。

各報不僅誇讚卡爾容貌出眾,還討論她的裝扮,包括她的包包、珍珠項鍊和太陽眼鏡等等。

卡爾憑外型征服印度媒體,但她在抵達新德里之後先會見主張喀什米爾獨立的印度人士,也引來印度媒體和在野黨的批評。不過,兩國外長即使未達成任何實質協議,會談氣氛顯然十分融洽。

克里希納說,雙邊關係已回到「正軌」,卡爾則說,彼此心態的改變帶來「新的合作時代」。

印巴在1947年獨立後打過三次戰爭,有兩次涉及喀什米爾的領土主權。兩國未來要達成任何和平協定,也勢必要先解決這個領土爭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81811
聯合筆記/欲罷不能的美巴關係
2011/05/19 11:1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張佑生】 2011.05.19 03:03 am
  
凱達首腦賓拉丹雖遭擊斃,甚至巴基斯坦官員協助賓拉丹窩藏的證據也已曝光,但美國還是離不開巴國,因為巴國是美國能否順利自阿富汗撤軍的關鍵。巴國的核武成長速度勇冠全球,更讓美國無法一走了之。

白宮發言人卡尼說得很白,與巴基斯坦維持合作關係,攸關美國國安的重大利益。假如調查結果顯示巴國軍情單位有人對賓拉丹藏身境內知情不報,甚至協助窩藏,美國總統歐巴馬想要持續每年數十億美元的對巴軍援,恐怕很難在國會過關。

然而,一旦停止軍援,將會危及美國在巴國的戰略利益。擁有一點七億人口的巴基斯坦,伊斯蘭激進勢力日益猖獗,政府一籌莫展。尤其,巴國軍方為了和傳統武器質量均遠優於自己的世仇印度對抗,核武的年增率是全球之冠。卡尼說美國不會公布機密的情資,暗示美國即使握有巴國軍方協助窩藏賓拉丹的證據,也未必會公布。

美國不願和巴國軍情單位撕破臉,巴國的文人政府也不願意,甚至努力幫軍方解套。巴國總理指派三星將領主持調查軍方是否有人涉嫌包庇賓拉丹,擺明了是玩假的;無非是希望軍方「知恩圖報」,下一波的政爭爆發時能為己方所用。

巴國國會通過決議,譴責美軍在未知會巴國的情形下,片面行動狙殺賓拉丹,並要求美軍停止動用無人戰機轟炸該國西北邊省的凱達與神學士組織的大本營,也是基於同一盤算。

巴國軍方拿美援,三分用來反恐,七分壯大自己,默許神學士組織在巴國與阿富汗邊界肆虐,目的亦是希望在阿富汗扶植親巴國的政府,以制衡印度。美國知道,也無可奈何。

對巴基斯坦,美國欲走還留。對美國,巴國欲拒還迎。美巴關係也就欲罷不能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30242
美殺賓拉丹 將巴基斯坦推向北京懷抱
2011/05/16 21:2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法新社北京15日電】 2011.05.16 03:57 am
  
巴基斯坦總理季蘭尼本周將到北京訪問,分析家認為,在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因美國獵殺賓拉丹而出現裂縫後,巴國與中國的友好關係預料將更上層樓。

分析家預料,中國領袖在歡迎季蘭尼到訪時,將特別強調中、巴已長達60年的「友好關係」。國際頭號恐怖分子賓拉丹在巴國遭美國狙殺後,巴國頻頻遭西方指控涉嫌窩藏賓拉丹,與中國對巴國的友善形成強烈對比。巴國退役將領兼政論家馬舒德指出,美國獵殺賓拉丹後,中國是唯一對巴國表達同情立場的國家。

馬舒德認為,季蘭尼的訪問意義重大,在與中國這個長期盟友及鄰國肩並肩站立時,巴國同時告訴國際,他們仍有友人,進而將美國與其他國家於獵賓後加諸於巴國的壓力擋回。

他說:「這次的訪問有助於巴國制衡(美國的)壓力。它顯示巴國想說明,我們手上也有籌碼。」

儘管國際對巴國可能早已知道賓拉丹藏匿處提出質疑,中國對巴國始終支持。北京的善意,巴國注意到了,巴國反對派領袖夏立夫說,「在這個重大歷史分水嶺上,我認為除了中國,並沒有任何人站在巴國這一邊」。

巴國目前的氛圍是,朝野均有人對美國的片面行動憤怒不已,且深信2001年巴國與美國締結策略聯盟,未撈到什麼好處,反倒讓國家更不穩定。

有分析家認為,若是美國和印度持續擴大施壓,巴國可能索性背棄美國,向中國靠攏。馬舒德說:「巴國會擺出姿態『中國支持我們。不要認為我們孤立無援,還有個未來超級強國和我們立場一致』。」

中國是巴國的主要武器供應國,中國也同意協助巴國興建數個核子反應爐,而巴國在台灣等問題上立場明顯親中,也是中國支持巴國主因。中國同時深信,美國2015年從阿富汗撤軍後,巴國將擴大對阿國的影響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28000
巴基斯坦炸彈攻擊 至少70死
2011/05/13 16:4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1.05.13 03:24 pm

巴基斯坦發生死傷慘重的自殺攻擊,凱達組織宣稱是報復賓拉丹被殺的反擊。
歐新社

警察新兵訓練中心被炸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批警察新兵今天結束訓練課程放假,正在訓練中心門口上車準備離去時,遭受自殺炸彈攻擊,至少70人當場喪生,成為巴基斯坦今年最嚴重的自殺炸彈攻擊,巴基斯坦的凱達組織立即出面自承是主謀,表示這是為賓拉丹出頭的第一場報復行動,接下來還會發動更大的攻擊。

凱達發言人艾山從一個不知名地點打電話對法新社表示,「這是為歐薩瑪 (賓拉丹)殉教而做的第一場報復,等著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更大攻擊吧」。

「邊界警察部隊」訓練中心坐落白夏瓦北方30公里的沙卡達地區,一批新兵今天換了便服,在大門口上車準備離去。現場一名蔬菜小販說,有些新兵已經上了車,有些正在拎行李,忽然「一聲大爆炸,我看見濃煙,血和屍片滿天飛」。

第一起為自殺炸彈客攻擊

12輛汽車和近旁20家店鋪當場全毀。警方表示,爆炸有兩起,第一起確定是自殺炸彈攻擊,一個20歲上下的青年騎摩托車衝到新兵中間引爆,另一起爆炸原因待查,但拆彈小組表示是事先布置。

美國海豹 (SEAL)突擊隊5月2日凌晨突襲賓拉丹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當場把他和另外四人擊斃,凱達和阿富汗神學士都揚言要報復。

巴國:要檢討與美反恐合作

巴基斯坦當局12日表示,將重新檢討與美國的反恐合作。美國狙殺賓拉丹,未先知會巴國政府,引起巴國內部反彈。911事件後,巴基斯坦經常發生激進分子攻擊事件,多以安全部隊為對象,近10年來總共已有數千人喪生。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12日表示,賓拉丹被美軍擊斃一案,亟待美國與巴基斯坦政府說明真相,他認為,賓拉丹應該被活捉受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25774
面對巴基斯坦 美國急需中國?
2011/05/12 18:1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之音中文網 2011/05/12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燕青/華盛頓電】
自從基地組織頭目賓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內被發現並被美方突襲擊斃以來,美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雙邊關係,何去何從,可以說是眾所矚目的。日前,中央情報局駐巴基斯坦總負責人的身分被暴露,有分析說,這是巴基斯坦軍方和情報界對美方在沒有通知巴基斯坦、即「深入虎穴」的一個報復。

暴露中情局負責人身分為的是報復?

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這個星期早些時候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強調說,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確實比較複雜,但是巴基斯坦方面仍然很看重和美國的合作關係。不過,他在講話中另外強調說,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所保持的,是「全天候」(all-weather)、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真正的友誼。

北京和伊斯蘭堡遙相呼應

這一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星期二於北京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也遙相呼應;稱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勢頭良好,中方對中巴關係的發展現狀表示滿意,對兩國關係前景充滿信心。」

中方和巴基斯坦之間所表達的「滿意」、「充滿信心」和美方與巴基斯坦之間由賓拉登事件所凸顯出來的兩國到底「在不在一條船上」、最終能否建立戰略互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靠中美合作才行?

在這種前提下,美國一位戰略分析人士發表文章說,解決巴基斯坦問題的捷徑,或許要靠美中兩國的合作。

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帕特裏克‧道赫提(Patrick C. Doherty)在美國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上發表文章說,美國最終樂見的,是一個繁榮、穩定的南亞,一個不再是基地組織根基的南亞,一個用不著外界頻頻擔心會出現核危機的南亞。

是否擁有潛在的共同利益?

道赫提認為,中方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和美方之間,其實有著潛在的共同利益。

星期三,道赫提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假如我對(中方)長遠利益的看法是準確的話,那麼我想,中方有可能會願意在巴基斯坦問題上與美國展開某種合作。」

道赫提認為,巴基斯坦在經濟上繼續處於弱勢、在政治上似乎搖搖欲墜,對處在其鄰國加盟友位置上的中國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相反,一個繁榮、穩定的巴基斯坦,從各方面來講,都將有利於中國。

過去一直幫助巴基斯坦維持現狀

與此同時,他指出,中國方面過去多年來,一直扮演著巴基斯坦在國際上的重要同盟的角色,一方面為巴基斯坦提供軍事科技,另一方面大力投資於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做的結果,他說,是幫助了巴基斯坦維持現狀。

道赫提發表在《外交政策》上的這篇文章,在讀者當中,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恰似北韓?

有讀者不無諷刺地說:「中國在幫助解決北韓問題上,算是幫了大忙了;難怪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期待著他們幫著解決巴基斯坦問題;這下,無疑將大功告成!」

同一位讀者還寫到:「不管美國怎麼說,對中國起不了多大作用;中共首先考慮的是他們的自身利益,其次是國民利益,其他的,基本上是無所謂。」

還有讀者說,美國應該展現大國風範,巴基斯坦確實是個難題,但是,在哪兒跌倒,在哪兒爬起來,用不著去求中國政府。

有求於人或是合作契機?

乍看道赫提文章的標題:《Dear China: Help Us Fix Pakistan》(中國:請幫我們解決巴基斯坦問題),確實似乎感覺美方已經「黔驢技窮」、不得不求之於中國來解救目前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的現狀和難題了。星期三,美國之音在採訪當中,向道赫提問到了這一點。

他的回答是,這不是說我們有求於中國;他說:「巴基斯坦實際上是美國和中國展開合作的一個契機。」

對巴基斯坦提什麼樣的要求

道赫提進而表示:「中國目前處在一個很微妙的環節上,需要思考下一步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發揮作用、以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這位分析人士說,假如中國方面能夠和美國一道,在給予巴基斯坦援助的同時,附加上某些條件,一致敦促巴基斯坦實行土地改革等措施、朝著更加民主化的方向轉變,那麼,巴基斯坦的局勢,假如短期內不能有什麼改變的話,中期、以及長期內,會朝著積極的方向轉變。不過,這位分析人士也承認,沒有中國本身朝著民主化積極發展這一前提,恐怕很難對巴基斯坦「提要求」。

【2011/05/11 美國之音中文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24999
預錄遺言 巴基斯坦部長遭暗殺
2011/03/03 17:1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1.03.03 03:15 am

巴基斯坦政府唯一的基督徒閣員、少數族群事務部長巴哈蒂(Sh hbaz Bhatti,)。
(法新社)

巴基斯坦政府唯一的基督徒閣員、少數族群事務部長巴哈蒂(Sh hbaz Bhatti,)2日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遭暗殺身亡。這是兩個月內第二位反對該國「褻瀆法」的閣員被暗殺。這項備受爭議的法律規定將褻瀆伊斯蘭教的人處死。

42歲的巴哈蒂為天主教徒,他的座車在父母家門外的車道上遭槍手狙擊,當時在車內的他被亂槍打死。巴哈蒂早已預知自己會被暗殺,生前錄製了影帶,交代英國廣播公司(BBC)和半島電視台在他死後播出。

巴基斯坦政府閣員巴哈蒂2日遭三名槍手暗殺身亡,他的座車內血跡斑斑。
(法新社)

他在錄影帶中向世人道別,表示他受到神學士和凱達組織的死亡威脅,但阻止不了他為「在巴基斯坦被壓迫,並在法律上被邊緣化的基督徒和其他少數族群發言」。他說:「我將以死捍衛他們的權利,這些威脅和警告不能改變我的看法和原則。」
巴哈蒂的死使該國政治動盪加劇,已有基督徒發起小規模示威。

巴哈蒂雖有隨身保鏢,但他去父母家時,並未帶保鏢。目擊者拉辛姆說,三名武裝分子埋伏在車道附近,兩人先打開巴哈蒂的車門想把他拖出來,巴哈蒂掙扎抵抗後,另一名槍手持AK-47步槍朝他的豐田汽車掃射。事後三人駕一輛白色鈴木轎車逃逸。巴哈蒂送醫後不治,他的司機未受傷。

根據留在槍擊現場的傳單,凱達組織和巴國境內的神學士組織宣稱犯案。他們責怪政府讓巴哈蒂這位「異教的基督徒」主管一個檢討褻瀆法的委員會。巴國政府一再重申,根本沒有這個委員會。

去年11月一位4個孩子的基督徒母親被控與鄰居吵架時侮辱先知穆罕默德,被法院判處死刑後,反褻瀆法運動引起關注。一向反對褻瀆法,並請求總統赦免這位母親的巴國旁遮普省省長塔西爾,今年1月4日被自己的保鑣槍殺。巴國1986年修定褻瀆法,將侮辱伊斯教者判處死刑,但迄今尚未有人被處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9421
陸闢能源通道 研建中巴鐵路
2010/08/02 10:2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闢能源通道 研建中巴鐵路 繞過麻六甲海峽 直接從印度對接產油國
2010-08-02 旺報 【記者蒼弘慈/綜合報導】

     打通大陸與中東、裏海油氣資源運輸通道即將出現。繼中緬油氣管線開工後,大陸目前正醞釀建設第5條能源通道──中巴鐵路,該鐵路北起新疆喀什,終點設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達爾。專家認為,中巴鐵路戰略地位突出,有助大陸成功繞過狹窄的麻六甲海峽,直接從印度對接產油國,提升大陸能源安全係數。

     做為當前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大陸想要保持GDP每年8%的成長速度,就必須擁有穩定的能源供應,而油氣資源供應的穩定已上升到大陸國家安全層次。大陸日前已成為全球第2大能源消費國,但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

     提升能源安全係數

     為紓解壓力,近年來大陸加速在全球配置油氣資源,啟動了與南亞、中亞、非洲、中南美洲眾多國家的石油合作計畫。但在石油通道布局上仍未完善,目前大陸有80%以上的石油必須經過麻六甲海峽,但大陸對該海峽並沒有控制權。倘若此區一旦發生戰爭,大陸的能源供應將面臨嚴重威脅。

     因此,通過修建中巴鐵路,大陸可以通過陸路將中東和非洲的石油運到大陸,從而避開海上運輸的威脅,而且陸路運輸比海運更節省經濟成本。

     被選為終點站的瓜達爾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處波斯灣出口的東翼,居於咽喉要道,與阿富汗毗鄰,距離伊朗邊境72公里;與全球石油供應主要通道的荷姆茲海峽,只相距400公里,緊貼從非洲和歐洲經紅海、荷姆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數條重要海上航線,是中亞地區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海口。

     加強中巴貿易往來

     大陸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傑表示,中巴鐵路建成後將承擔石油、天然氣、煤以及來自非洲的礦石運往大陸的重任,能源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因為大陸多了一條能源通道,有效緩解此前大陸通過阿拉山口與哈薩克相連的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鐵路能源運輸壓力。

     除此之外,李傑也強調,大陸對於中東石油的依存度占60%至70%,在中巴鐵路建成後,位於阿拉伯海沿岸的瓜達爾港將成為大陸運輸中東原油的中轉站;再者,也可以進一步加強中巴合作關係。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亦表示,雖然中巴關係一直良好,但是大陸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貿易卻發展滯後,主要原因就在於貿易物流成本過高。中巴鐵路建成後,不僅將解決大陸的能源運輸問題,亦將促進中巴之間的貿易往來,惠及兩國民眾。

     不過,也有學者質疑,鐵路運能源成本過於昂貴,更容易受到襲擊。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查道炯表示,選擇鐵路做為能源通道,如果是從備戰的角度考慮,比海運更不安全,因為鐵路是固定不變的攻擊目標。如果備戰不是主要目的,通過巴基斯坦用鐵路運輸能源的運費、鐵路本身維護成本比海路要高。

     查道炯說,更為重要的是,中巴鐵路的大陸終點在新疆,不是主要的能源消費地區,把從中東、非洲進口的石油從新疆運輸到東部沿海地區,需要一大筆額外投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98253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