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楊照】 2010.07.31 02:55 am
同樣都是中華民國政府,同樣都是處理經濟政策,廿年前和廿年後,卻絕對不能再用同樣一套邏輯、同樣一套辦法了。
廿年前、廿年後最大的差別在於基本的市場機制,尤其是相對開放健全的資本市場機制。廿年前,威權架構還在,政府處處管制,沒有什麼自由市場空間,於是振興經濟也就要由政府發動,選擇特定的產業,扶持特定的對象,給予特定的獎勵措施,就算是民間私人企業,事實上仍然由政府監管安排,才得以發揮改變經濟體質,開拓新投資領域的功能。
廿年後,這套政府從頭管到尾的經濟、資本威權早已瓦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日常自主運作,規模愈來愈大的資本市場,市場有其依靠供需及利益流向產生的規律,不需要政府插手干預,政府也愈來愈難以插手干預了。
因應如此巨大的變化,政府的角色怎麼能不調整?與市場平行的現代政府功能,應該專注在兩件事上發揮。
第一是扮演全社會經濟前景研發的角色,整合宏觀資料,比對國際情勢,提早看出台灣經濟未來會有的發展路徑,預先以政策作為在那些今天尚未成熟的領域鋪設好有利於良性競爭的遊戲規則,提供誘因讓投資進入,並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損耗。
第二件更該做的,就是積極處理市場機制無法解決的問題。大型基礎建設的問題、公平分配的問題、扶助弱勢的問題、集體安全的問題…這些都不可能依靠市場,也就都是政府應該致力於解決的問題。換句話說,最需要政府做的,就是「非市場」、乃至「反市場」的議題,政府必須在這些方面發揮效能。
不會立即有回收的基礎建設需要政府去做。環境的保護、汙染的控制,需要政府去做。保障底層弱勢者根本生活及工作與收入機會,需要政府去做。訂定基本勞動條件,不能單純看作生產成本,需要政府去做。
所以政府不可以、絕對不可以停留在過去的心態裡,本能地要去討好資本家、企業主。郭台銘要不要離開台灣,有市場機制決定,市場考量絕對勝過學者、媒體意見,不需要政府來替他打抱不平。同樣的,台塑集團會基於市場利益積極爭取擴建,政府的角色不該是台塑的啦啦隊,應該是站在「非市場」、「反市場」的立場,保護環境、控制汙染。
政府和企業站在對立面,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很健康的。商人已經從市場上獲得那麼大的財富與力量,為什麼政府還要拿公權力公資源去討好他們?不敢、不能承擔社會集體利益責任,強硬對待出問題的企業,這樣的政府我們為什麼要支持呢?(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