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50地名申請 中對日打海底「命名戰」
2017-01-04 02:58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3日電
中國與日本近年不單在海上爭奪海洋權益,對海底地形的命名亦展開競爭。近日中國正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周邊等地進行海底地形調查,並於去年向國際航道測量組織的下屬組織,提交多項以中文名命名的海底地名申請,被質疑是為了加快對海底爭奪。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12月21日發表最新報告,內容是2016年各國申請狀況和註冊結果。報導稱,中國國家海洋局去年提交了50個以中文名命名的申請,為前年的兩倍多,其中16件獲受理,另外34件沒有受理,理由是「很可能演變為與沿岸國家的糾紛,令人嚴重擔憂」。
而受理日本的申請亦多達23件。日本指摘中國的部分命名地點「緊貼日本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擔心中國可能以此作為否定日本大陸架主張的證據。
報導稱,中國進行命名申請的海域多位於公海,原則上調查和命名都是自由的。港媒報導,海底地形的命名亦被指與國家無關,權利屬於發現者,其前提是用於學術工作。國際海底地名分委會規定,不受理政治上敏感的命名申請。有關中國在日本專屬經濟區附近積極進行海底命名的動向,日本政府分析認為,日本的權益不會受到直接影響,但作為中國試圖擴大海洋權益的一環,日本政府對相關動向表示關注。
讀賣新聞稱,有日本研究者指出,中國進行調查活動和申請命名的地點,設定在最大限度接近日本專屬經濟區和申請延長大陸架海域的位置,他斷言:「這讓人感覺中國是有意為之。」
觀察者網報導,日本此次所指的,是中國對於西太平洋洋底的八處命名申請。中國「向陽紅14號」海洋科考船在2011年7月對西太平洋海底熱液區進行考察,將新探明的八座海山取名為加利、佳陽、南華、屏風、奇萊、塔關、向陽、伊澤。
這八座海山中,佳陽和伊澤處於日本單方面主張的延伸大陸架內,加利、屏風和向陽正好處於邊緣外側。本次這八件申請因「政治上較敏感」,並未受理。
讀賣新聞報導,中國以建設「海洋強國」為目標,積極推進海底命名的目的在於,在東海和南海累積各種既成事實,加深中國「實效支配」的印象。在中國去年提出的50件海底命名申請中,有21件位於中國在南海提出主權的「九段線」內,這些申請都是在去年8月提出,分析認為與7月的海牙仲裁庭裁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