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法國再爆軍售醜聞 扯上沙克吉
 瀏覽30,641|回應20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 2010.05.31 03:17 am 
 
中央社報導,繼拉法葉艦案後,法國又爆發一起對外軍售佣金回流案。1994年法國出售巴基斯坦潛艦案涉及佣金回流,多名前朝官員可能涉案。

法國1994年在巴拉杜擔任總理期間,簽約出售巴基斯坦3艘阿戈斯塔級(Agosta)潛艦;同年再售沙烏地阿拉伯3艘巡洋艦。

法國媒體本月揭露,兩合約中部分佣金回流到總統大選的巴拉杜競選團隊。現任總統沙克吉當時為預算部長,同時是巴拉杜競選團隊一員。

擔任法國與沙國中間人的商人達凱丁(Ziad Takieddine)旗下公司是售巴潛艦合約的收受佣金者,使他成為本案關係人,頓時成為焦點人物。

達凱丁自認被抹黑,他接受「周日日報」專訪指出,他的公司沒有抽取佣金,對於合約中出現他的公司名稱,涉及偽造文書,他已提出告訴。

1995年巴拉杜競選失利,席哈克當選總統,得知武器合約回扣流向對手陣營後,決定出手阻止,1996年7月起止付佣金。

達凱丁指出,如果席哈克政府擁有佣金回流的證據,為何不訴諸司法?

達凱丁說,席哈克擔任總統時,與總統府秘書長德維爾賓及周邊「一群人」進行的勾當使法國成為全世界貪汙最嚴重的國家。

他指出,2003年他曾擔任仲介,建議沙國採購邊界監視設備。3周後,沙國內政部長拿出法國總統府向他們兜售的合同,金額比他的報價高出22%。

法國售巴潛艦佣金回流因相關人士死亡得以揭露。2002年5月,法國造艦局11人在巴基斯坦遭到自殺炸彈攻擊死亡,當時以為是凱達組織攻擊。法國法官在調查過程發現一分造艦局的報告指出,因法國止付佣金,此攻擊可能為報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993691
 回應文章 頁/共2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平息黃背心之怒 馬克宏低頭承諾加薪減稅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平息黃背心之怒 馬克宏低頭承諾加薪減稅

2018-12-11 19:32世界日報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面對暴力頻傳的示威抗議,加上要求下台的聲浪日益高漲,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0日宣布,經濟困頓民眾連續幾周以來的怒吼,他都已經聽到了,將立即採取行動減輕人民的痛苦;馬克宏宣布的措施為減稅,並為中產階級及工作貧困階級(working poor)調高最低工資。

馬克宏同時承諾,會傾聽全國每個角落的聲音,包括鄉鎮市長及勞工群眾的意見;他在全國電視轉播中說道:「目前有著一股民怨,許多法國人都覺得生氣、憤怒。」

法國是歐盟規模第三大的經濟體,但馬克宏到目前為止的談話與政策,卻被批評為冷漠、傲慢,與市井小民的生活完全脫節。

從巴黎開始的抗議燃料稅漲價「黃背心」 抗爭運動,過去一個月來已經蔓延到法國其他城市;這波抗議凸顯了馬克宏與他所領導政府之所以引發民怨,便在於各種政策疏於照顧中產階級,讓中產階級淪為「被遺忘的一群」。

在電視演說中,馬克宏試圖證明他瞭解人民的心聲。

他說,能夠了解雙薪夫妻收入撐不到月底的憤慨,也了解每天早出晚歸努力工作民眾的憤怒。

他說,對於單親媽媽、寡婦、離婚者的處境感同身受,這些民眾覺得人生已經無望,也理解手頭困難的退休族的處境,這些民眾辛苦奉獻一輩子,既要照顧雙親又要教養兒女,「到頭來生活卻入不敷出。」

馬克宏說,因應方案細節將於11日公布,但基本上從明年1月起,賺取最低工資的勞工每個月可領100歐元(約114美元)補助,取消對加班費課稅;退休民眾每個月收入如果不到2000歐元(約2270美元),將不必繳交日前宣布調漲的社會安全福利稅。

對於馬克宏的宣布,部分反對派人士指出,對於人民的實際需求來說,這些措施完全不足以應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901436
影/黃背心浪潮蔓延至比荷 歐洲自由秩序敲警鐘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影/黃背心浪潮蔓延至比荷 歐洲自由秩序敲警鐘

2018-12-10 16:46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9日電

法國「黃背心」抗議潮蔓延至比利時與荷蘭,大批人潮8日湧上布魯塞爾與鹿特丹(Rotterdam)街頭,這起抗爭不僅重擊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國際聲譽,也再次對歐洲於二戰後建立的自由秩序敲響警鐘。

綜合媒體報導,約千名比利時群眾舉著橫幅「社會的冬天已經來臨」,並要求總理米歇爾下台。他們除了向商店和汽車投擲石頭和煙火,還試圖突破拒馬衝進總理辦公室與歐洲議會(EP)等重要組織所在地,促使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與水柱驅散,逮捕約400人。

布魯塞爾警方發言人范德基爾(Ilse Van De Keere)告訴法新社說:「一名員警臉部受傷,已送醫治療,並無生命危險。」范德基爾補充表示,抗議民眾扔擲物品及石頭。

「黃背心」抗議潮也在荷蘭遍地開花,鹿特丹市數百名抗議者和平示威,邊唱歌邊向路人遞上鮮花,邀請參與抗議;另有約100名示威者在海牙荷蘭國會外和平示威;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至少2名示威者被警方拘留。

據了解,荷、比群眾示威的動機和法國抗議潮的最初原因不同,相較於法國示威原是反對政府調高燃料稅,荷、比抗議人士顯然是呼應民粹運動,對整體政府政策以及主流政治人物和選民鴻溝擴大深感不滿。

這波抗爭潮也讓民眾對歐洲當前情勢不滿的情緒再度浮上檯面,特別是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退休者財務拮据、小企業稅負沉重等問題。

法國黃背心蔓延至比利時跟荷蘭,歐洲怎麼了? 路透社

法國黃背心運動蔓延至比利時跟荷蘭。 法新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900984
減壓「黃背心」之怒:馬克宏出手,如何拆除民怨炸彈?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減壓「黃背心」之怒:馬克宏出手,如何拆除民怨炸彈?

2018/12/10 轉角24小時

圖/美聯社

【 2018.12.10 法國

減壓「黃背心」之怒:馬克宏出手,如何拆除民怨炸彈?

街頭的革命暫時沒有成真,但法國政府下一步又該如何面對民怨?為了抗議法國中產藍領的生活壓力長期遭到「政府的傲慢」所忽略,自11月中開始的「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上周六在法國全境再度發起了大規模抗爭。儘管在法國政府軟硬兼施之下,8日黃背心的抗爭強度與人數規模都遭壓制,但不敢大意的總統馬克宏仍趁勢展現出和解誠意——原本極為抗拒向工會代表「讓步」的馬克宏,周一上午將親自邀請國會兩院議長、工商業界的資方團體、以及幾個對抗姿態態濃厚的強硬派工會組織,一同討論民怨解決方案;同日晚間,馬克宏更將向全國發表政策演說,並預計提出一系列的中產減稅計畫,以期能讓這場撼動社會、造成經濟損失10億歐元的嚴重對抗,劃下真正的休止符。

自從11月17日「黃背心」運動透過社群網路意外竄起後,每逢周六全法國各地都有大規模的抗爭行動。其中在12月1日,黃背心的示威者們於巴黎市中心凱旋門一帶與警方爆發高強度衝突,各種古蹟遭到破壞,警民雙方各自失控的暴力場景更是撼動世界。因此在12月1日之後,法國政府即改採「積極妥協姿態」,並透過總理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取消了觸怒用車民眾的新環保稅。

儘管絕大多數的社會輿論,皆認為法國政府的讓步回應「來得太晚也太少」,強硬派的「黃背心」抗爭者更繼續發起了「第四號行動」(Act IV;意指連續的第四個週末大抗爭),號召法國百姓於12月8日上街頭「搞革命」;但在法國內政部高度警戒,以及普通民眾對衝突即將失控的擔憂下,12月8日的抗爭行動——儘管仍有衝突——但參與人數與對抗強度都明顯降低。

法國《世界報》報導,在周六的「第四號行動」中,全法國僅有13萬6,000人響應街頭行動,無論是與前幾周相比,還是和過往法國勞動節20萬人示威、反勞工法修正百萬人抗爭相較,參與人數——以法國的傳統規模來看——都難稱龐大;之中,在「主要戰場」巴黎,街頭上只有1~3萬名示威者,對抗區域也分散、零星爆發於香榭大道周邊而已。

當地媒體認為,12月8日的抗爭之所以沒有全面失控,一方面是許多黃背心的支持者已開始冷靜、進入政策觀望狀態;另一方面,也是法國政府改變鎮壓手段,於現場派出大批機動介入隊強行封鎖、切割集結動線,並強力逮捕1,200多名衝突民眾所收到的「街頭效果」。

然而在一手鎮壓抗爭群眾的同時,包括總統馬克宏、總理菲力普等...遭輿論抨擊為「不接地氣的政治天龍人」,也紛紛出面示軟,強調政府已經「聽見人民的不滿與痛苦」,並表示當局會尊重「法國社會發出的真實意見」。

法國《費加羅報》表示,一開始法國政府上下確實認為「黃背心之亂很快就會鳥獸散」,但當抗爭規模越滾越大後,馬克宏的反應仍相當到位:在與菲力普溝通後,法國政府先是取消了針對柴油車輛增徵的環保稅;而菲力普內閣也主動邀請朝野政黨、各大工會、民意組織共參國是會議,希望在明年3月底之前,針對減稅、增加地方公務服務職能、國民居住問題、就業問題、交通政策...等「黃背心」們在意而憤怒的社會問題,共同交換與研擬對策意見。

除此之外,在風波中姿態低調的馬克宏總統,周日晚間也親自向工商總會代表、法國總工會代表、與國會兩院議長發出請求,希望能邀請立場對立的大家於10日上午10點,於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共商衝突解方。

馬克宏團隊表示,政府必將全力回應黃背心的憤怒,但許多改革弊病與法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不可能一夜消失,「民眾不應該期待政府政策能如同『魔杖』一樣,一施法就天下太平」。此外,在馬克宏與工會開會的同時,菲力普也將邀請朝野政黨代表與內閣相關部會討論對策。

馬克宏在開完溝通會議之後,周一晚間也將透過電視直播,向全國說明自己的「黃背心回應對策」——目前馬克宏團隊仍強調「相關對策還需要在周一早會中,與各界代表溝通」;但根據《費加羅報》的報導,這波全國政策宣佈,將以基層減稅與福利增加為主,可能方案包括:增加老人年金的給付額度(以舒緩老人經濟壓力拖垮家庭)、對中低收入勞工提供特別津貼(由資方企業支付,但這筆支出將可抵稅)、增加汽車使用補貼(譬如每周移動超過一定距離者,可取得油税退稅,以緩解基層勞工受環保政策的衝擊)、加快廢除居住用房屋稅、以及針對「黃背心」抗爭中受損商家的賠償與補貼。

《BBC》報導,法國的零售業公會在黃背心抗爭中的累積損失——包括員工罷工、物流交通受阻、商家遭到洗劫——已超過10億歐元;全國餐飲服務業的業績損失,也同期衰退20-50%;近4個星期的全國經濟總損失,更可能早已超過100億歐元。

《費加羅報》表示,在黃背心抗爭前期,馬克宏曾多次向親信人士強調「自己極不願召開應對國是會議」,一方面他認為這是對自己改革進程的示弱;二方面他也擔心邀請反對派前來開會,會提供這些強硬派、屢屢發動抗爭、但實質影響力與會員數都大減的傳統武鬥派工會,一個展示復甦力量的舞台。因此,其突然的立場反轉與殷切邀請,也象徵著法國政府對於社會風向的擔憂。

在黃背心抗爭中,大部分的號召群眾都是透過社群網路集結而來。而像是法國總工會(CGT)等傳統強硬武鬥派的工會組織,就一度跟不上發展進度,還被民眾以「反收割」等口號刻意排除在行動號召外。因此,本回馬克宏特別邀請CGT前來開會,並刻意給予了工會於運動中的聲量承認,一方面也被輿論認為是工會作為勞資協調者的角色復興(「政府仍需要工會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有質疑,認為CGT又再一次地被馬克宏擺道,而要被硬架上船、為政府的應對政策背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900981
法國黃背心運動難解 民怒指向菁英與底層差距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國黃背心運動難解 民怒指向菁英與底層差距

中央社
5.8k 人追蹤
追蹤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18年12月9日 上午4:02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8日專電)法國「黃背心」運動第4波抗議8日在全國進行,暴力程度比上週緩和。但群眾對社會貧富階層之間巨大差距的不滿深埋在心,並非政府取消調漲燃油稅就可於一朝一夕化解。

「黃背心」運動發起主因本為反對政府於2019年元旦調漲燃油稅,自11月17日開始,連續3個週末在全國串聯抗議及封路 ;在政府於5日宣布取消調漲後,部分「黃背心」仍號召第4度上街,要求政府提升人民購買力。

走上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抗議的社會學研究員賀吉斯(Regis)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人民已經很難因為政府提出2、3項補救措施就息怒,「我們的訴求早就大大超過燃油稅」。

40歲的賀吉斯表示,現在有工會開始號召罷工,要求提高勞工薪資,並恢復「富人稅」(ISF),總的來說,就是要政府減少社會不平等,「大家基於購買力降低、工作條件越來越差、公共服務減少等問題,已經憤怒很久了,真的是普遍都很憤怒」。

在巴黎,「黃背心」集結地點主要在香榭大道,歌劇院、地鐵站「大道」(Grands Boulevards)一帶也有人群聚集。

為了避禍,香榭大道周邊住戶大多把汽車移到別處停放,商家也接獲警方通知,用木板或鐵網保護櫥窗,且幾乎都歇業一天。

法國政府為防範再度出現如12月1日抗議行動一樣的暴力場面,今天在全國動員8萬9000名警力及憲兵維安,光是在巴黎就有8000人,比上週的4600人大幅增加,清早開始就陸續逮捕或拘留數百人,前往香榭大道的路口安檢也更加嚴格,有人當場從背包中被搜出自製汽油彈。

一天下來,香榭大道上的集會比上週相對平和,一週前慘遭蹂躪的凱旋門,這次四周圍滿警車,群眾無法接近,雖不時有人向警憲叫囂或喝倒彩,還有零星施放的催淚瓦斯,數度氣氛緊張,但警方都很快控制住場面。

在香榭大道周邊街道,少數店家櫥窗被打破,有車輛和垃圾被焚燒;在地鐵站「大道」附近也有路障被燒。到晚間,有數十人受傷送醫,大多傷勢不重。

由於近期部分「黃背心」對媒體抱有敵意,因此多家媒體替記者配備頭盔和護目鏡,但仍有記者遭群眾投擲爆裂物而受傷。

內政部於晚間7時30分表示,全國約有12萬5000人上街抗議,統計有1385人被捕、974人被拘留,各地情況都在掌控中。

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晚間向數日來呼籲群眾冷靜的政治人物及工會致謝,接下來「對話的時刻到了」。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預定週末過後發言。

參與抗議的「黃背心」態度並不一致,有的高舉和平標語說,站出來是希望政府聽到人民心聲,拒絕以暴力脅迫任何人;但也有一些人在記者進行街頭訪問時故意干擾,叫道「現在已經不是好好說話的時候了」。

住在大巴黎地區的薩賓(Sabine)受訪時表示,生活吃住都要錢,大家過得很辛苦,燃油稅已超出大家能容忍的極限,但「黃背心」運動發展到現在,馬克宏一聲不吭,富人階級好好地待在溫暖的家,看不見底層人民過的是什麼日子。

31歲、特地從中部到巴黎抗議的亞歷山大(Alexandre)說:「人民的憤怒來自於購買力好幾年沒有起色,菁英階層擁有好車、好房,那些錢都是我們繳的稅,有的議員在國會裡睡覺,卻拿很高的薪資,而有些人每週工作48小時還加班,才能在月底打平收支,政府一邊減少年長者的退休金,一邊取消富人稅,一點邏輯都沒有。」

他說:「這就是我來抗議的原因,我要讓他(馬克宏)知道,我不是為了這樣的法國而投票,父母親生小孩也不是為了看到孩子在這樣的法國長大。」(編輯:劉學源)1071209

法國黃背心暴動
裝甲車碾鬧區 示威者肉身擋高速公路車
學生示威被警集體罰跪泥地 影片引公憤
嚴防示威失控 香榭麗舍商店街不營業
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 3大重點一次看
「黃背心之怒」 馬克宏執政最大危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900156
馬克宏銳意改革 立意良善人民無感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克宏銳意改革 立意良善人民無感

2018-12-08 00:13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法國高中生七日高舉示威標語寫著「二○二一年領高中文憑,我們不當白老鼠。」抗議當局的教改讓大學之門變窄。(法新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能否通過「黃背心」示威的考驗?曾任紐約時報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駐外記者的安德曼(David A. Andelman),六日在路透撰文指出,馬克宏推動改革太急太快,引發激烈示威並不令人意外,黃背心示威沒有明確的領袖,所以馬克宏政府沒有談判對象,顯得一籌莫展,馬克宏需要新而細緻的政治手法才能弭平這場動盪,否則示威終將失控。

法國北部地方政府公共工程部門的勞工提諾伊,是當地黃背心示威的領袖,他對法國「世界報」說:「我們一定要消滅這個只為它自己服務、不為人民著想的政治機器。」安德曼說,提諾伊的話反映了法國各地數十萬示威者的心聲,黃背心「革命」已經不只是對加稅的抗議,而更是一場政治運動。

安德曼認為,馬克宏對法國的了解似乎很有限,法國其實是一艘巨型遠洋班輪,緩慢地往前挪,結果馬克宏一跳上駕駛座,立刻就要大改航向。熟悉法國歷史的人,對黃背心示威者抗議加稅和貧富不均,應該不覺得意外。

安德曼說,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導致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台。一八四八年的法國二月革命,成功推翻當時的法王路易腓力。一九六八年春天,法國發生學生運動「五月風暴」,後來工人和農民也起而示威,演變成由左派主導要求總統戴高樂下台的政治運動。這些革命和示威,每一場都對政權構成不小的威脅。

安德曼指出,這一次,黃背心示威眼看又要擴散到社會其他階層。

安德曼評論,馬克宏推動政策固然出於好意並有其正當理由,但人民無感,譬如加徵燃油稅是為了促進減碳,取消富人稅是為了吸引英國銀行家離開脫歐後前景不確定的英國,前來法國投資不過,法國鄉村地區勞工才不在乎這些,他們許多人靠著一千五百歐元(約台幣五萬三千元)的基本工資養家活口,並從大眾運輸不發達的鄉間開車到城裡上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99850
黃背心將掀第4波抗議 法國總統依然神隱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背心將掀第4波抗議 法國總統依然神隱

2018-12-08 13:32中央社 巴黎8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反對調漲燃油稅的「黃背心」運動未歇,今天將掀起第4波抗議,政府嚴陣以待,呼籲巴黎店家緊閉門窗並暫停開放若干景點,總統馬克宏迄今卻依然「神隱」。

一整週來,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都未出現在鎂光燈前,僅讓他支持率低的政府出面緩和憤怒民眾的情緒,如今「馬克宏,下台!」已成「黃背心」示威人士高喊的主要口號。

抗議民眾的憤怒直指馬克宏,他們認為馬克宏是「富人的總統」,不知民間疾苦。

馬克宏上任以來推動親商改革,意在使法國經濟更具全球競爭力,但勞工認為改革措施嚴苛,削弱他們的權利。

近幾個月來,馬克宏支持率急劇下降,外界多視他為傲慢的領導人,例如他曾告訴一名失業人士,「只要過個馬路」,就能找到工作,這番言論隨即遭受抨擊。他也曾建議退休人員不要抱怨。

馬克宏人氣低落其來有自,他這週多在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召開閉門會議,許多抗議人士認為總統府猶如象牙塔,而馬克宏隱身其中,遠離民眾。

如今「黃背心」將掀起第4波抗議,艾里賽宮表示,馬克宏不會在抗議活動前發言。

一般而言,馬克宏算是喜歡鎂光燈關注的領導人,自去年大選一鳴驚人入主艾里賽宮以來,他便是世界政壇關注的閃爍新星。

馬克宏上週在阿根廷20國集團(G20)峰會上,也因挑戰美國總統川普的氣候變遷立場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再次受國際關注。

但就在他與世界其他領導人會晤時,巴黎發生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動亂,電視畫面盡是花都燃燒的路障及周遭彌漫催淚瓦斯的凱旋門。

馬克宏結束20國集團峰會返國後,立即前往凱旋門評估暴亂後的損害情況,但不准媒體提問或靠近。

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則被派往前線面對國會反對派議員的質問。菲力普也發表電視談話,對外解釋政府因應暴亂的安全措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99846
獨立公投失敗: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派」為何雖敗猶榮?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獨立公投失敗: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派」為何雖敗猶榮?

2018/11/05 轉角24小時

新喀4日的獨立公投闖關失敗,但「獨立派」雖敗猶榮? 圖/美聯社

【2018.11.05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

獨立公投失敗: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獨派」為何雖敗猶榮?

建國失敗還是「雖敗猶榮」?法國的南太平洋屬地——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周日舉行脫離法國的獨立公投。根據最終開票結果,新喀的獨立提案雖遭到公民否決,但勝出的「法國派」卻只拿56.4%的選票;而選擇建國的「獨立派」則有43.6%,與上一回1987獨立公投僅拿到2%的得票相比,「脫法建國」的聲勢大幅成長,士氣大振的獨派也因此期待著在2020與2022年的獨立選擇大限到來前,「自決建國」仍有機會。

11月4日新喀里多尼亞的投票結果,針對「你是否想要新喀里多尼亞取得完全主權並獨立?」的公投題問,選擇「不獨立」的民眾有56.4%,選擇「獨立」的則有43.6%——全案因此以「續留法國」為結果順利落幕,結局雖與民調相同,但「獨派」的得票聲勢卻遠比各界的想像更為強勢。

根據新喀選委會的統計,本回獨立公投的註冊選民投票率高達80.6%,這不僅比起1987年的前次獨立公投超出不少(當時投票率只有59.1%;98%不獨立,2%獨立),也打破了1998《努美阿協議》(Nouméa Accord)的74.2%投票紀錄,成為新喀里多尼亞史上參與度最高的一次投票。

在公投之前,諸多法國民調皆認為「新喀的獨立不可能過關」,並指「法國派」的反獨立選票應能輕鬆突破7成——然而在11月4日,公投雖如預期地未能過關,但獨派的動員能量卻超乎想像,在高投票率的狀況下一舉進逼至43.6%。

法國本土的《費加羅報》分析,本回新喀里多尼亞公投的意見版圖,仍有明顯的地域分際——在經濟狀況較好、基礎發展程度更高的新喀南部與首府努美阿周邊,「反獨立」的聲勢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在新喀北部與離島,以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為主的選區,就明顯傾向獨立。

另一法國本土的大報《世界報》則用「新喀里多尼亞公投結果:反獨立的半份勝利」為報導標題,指新喀的獨立運動雖遭遇許多「經濟願景」上的困境,但長年的社會結構與貧富問題,卻仍助長了年輕一輩選民的「獨立意識」,因此就算鮮少有人真的認為「2018公投即能獨立」,但不少選民仍將「投票」這件事,作為對「自我認同感」與「地方意識」的倡議表態。

新喀的獨派意見認為,儘管2018無法建國,但基層支持者——特別是年輕獨派——對於「高呼預期」的支持度仍相當滿意,「體制內尋求獨立是可行」的想法也讓選後的社會氣氛頗為和平與積極;而無論是統獨與否,各界都對結果感到滿意。

根據法國中央政府與新喀當局於1998年所簽屬的《努美阿協議》,在2018年公投之後,新喀自治議會還有2020、2022年的兩次「自決機會」——如果屆時議會內三分之一的席次同意「再次公投」,則法國政府也將遵守承諾,再次給予新喀人民「選擇未來的權力」。

「新喀里多尼亞人選擇繼續當法國人...這是對法蘭西共和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未來與價值的一次信任投票。」在公投結果出爐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透過電視直播發出聲明,並強調他對於新喀的選擇感到驕傲,並承諾尊重獨派的意見,未來也會繼續努力、讓分離意見對於法蘭西的疑慮得到解決。

《金融時報》表示,儘管大多數的法國本土人一輩子都不會拜訪位於南半球的新喀里多尼亞;但對於共和國而言,新喀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為它不僅讓法國在南太平洋享有龐大的經濟海域;也讓法國在中國崛起的太平洋時代中,繼續佔有「強權的發語地位」。

也因此在公投結束後,法國在野的右翼共和黨也發出賀電,並引用已故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名言:「新喀里多尼亞是法蘭西的一部份,因為你們即是南方的法蘭西!」

「新喀里多尼亞人選擇繼續當法國人...這是對法蘭西共和國、以及其所代表的未來與價值的一次信任投票。」 圖/法新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83925
新國家的誕生?法國南太平洋屬地的「新喀獨立公投」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國家的誕生?法國南太平洋屬地的「新喀獨立公投」

2018/11/02 轉角24小時

「你是否想要新喀里多尼亞取得完全主權並獨立?」法國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將於11月4日舉行獨立公投。圖為今年5月馬克宏出訪新喀。 圖/法新社

【2018.11.02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

新國家的誕生?法國南太平洋屬地的「新喀獨立公投」

要做泱泱大國的海外領地,還是獨立自主的島嶼國家?法國的太平洋海外屬地——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11月4日即將舉辦「獨立公投」,由島上17.5萬選民投票決定這個熱帶群島的未來。然而,過去165年以來與殖民母國「血濃於水」的新喀,為何發起脫離法國的獨立公投呢?

新喀里多尼亞將於4日舉辦的公投題目為:

你是否想要新喀里多尼亞取得完全主權並獨立?

根據法國與新喀1998年簽署的《努美阿協議》(Nouméa Accord),新喀獨立公投最遲必須在2018年底前舉行,因此在2017年底,才在法國總理與新喀統獨兩派協商推進下,確立舉辦此次公投。公投採簡單多數決,將由最晚於1994年12月31日起居住於新喀的居民票決。

群島過去30年的獨立運動,主要與殖民、種族及經濟衝突有關。

新喀里多尼亞位於澳洲東方約2,000公里的西南太平洋上,島上盛產鎳礦,提供全世界約25%的鎳礦,是製造不鏽鋼、鑄幣、電池等的重要原料。18世紀時由英國探險家發現後,以蘇格蘭的古羅馬拉丁名,命名為新喀里多尼亞,但直到1853年時遭法蘭西第二帝國殖民,才納入帝國版圖,淪為囚犯流放荒地,並在二戰過後正式成為法國13個海外領地之一。

由於過往殖民歷史,新喀群島上不到27萬的人口中,除了最大宗的美拉尼西亞原住民(佔39%,當地人稱之為卡納克,Kanak),以法國為主的歐洲殖民者後裔(Caldoche)為第二大族群(27%)。

兩個族群長期爭奪土地、經濟資源之下,以卡納克為主的獨立聲音不斷高漲,早在1987年即曾爭取到一次獨立公投,但卻有超過98%的選票反對獨立;然而當年投票率極低以及投票過程不夠公開透明,也讓獨派極為不滿,並在1980年代進入暴力化的白熱化階段。

比如位於首都努美阿(Nouméa)東方、車程2小時的蒂奧(Thio),過去曾是法國國營採礦公司(SLN)開挖鎳礦的聚寶盆,在1984年時便發生500名卡納克分離主義者佔領城鎮的行動,共造成至少80人死亡;到了1988年的「烏韋阿島事件」(Ouvéa cave hostage taking),獨派的「卡納克社會主義國家自由陣線」(FLNKS)挾持多名法國軍人,要求與政府展開獨立對話談判,總共造成約20人死亡,達到近代武裝獨立的高峰。

烏韋阿島事件後,巴黎與統獨兩派協商,先後簽署1988《馬提翁協議》(Matignon Agreements)及1998《努美阿協議》,將新喀里多尼亞改制為海外特殊集合體(Special Collectivity),具自治政府及屬地自治議會,除國防、外交及司法事務享有相當的自治權,並同意逐步推展去殖民化、舉辦獨立公投等。

1988年的「烏韋阿島事件」,達到新喀近代武裝獨立的高峰。 圖/法新社

「法國奪走太多,然後我們的經濟爛成一團!」蒂奧當地的獨派支持者莫安杜(Odette Moindou)向《衛報》表示,鎳礦開採大營的蒂奧,是新喀遭受法國經濟剝削的縮影——儘管國營採礦公司聲稱有60%的毛利回流造福當地,但在地居民完全無感,失業率高達30%,97%的居民連高中都沒有畢業。

對比在首都坐享高薪、哄抬都市房價的法國人——比如法國公務員在努美阿的薪水比在歐洲當差多出將近2倍——支持獨立的卡納克原住民認為,殖民時代遺留下來權力資源不對等依然存在。

儘管如此,根據《法國24》報導的民調,有69%的受訪選民反對新喀里多尼亞獨立。統派認為,脫離法國後,新喀恐將失去每年來自巴黎13億歐元的預算及補貼,將對經濟極其仰賴法國的新喀造成嚴重衝擊。

新喀法國企業運動聯盟(MEDEF)的主席丹尼爾(Daniel Ochida)也表示,爭議已久的獨立問題,讓企業及投資方對新喀前景沒有信心,擔心若獨立公投過關,將失去法國政府的經濟補助。

此外有輿論認為,若新喀成功獨立,積極佈局亞太的中國必將拉攏,成為新喀獨立之爭的最大贏家。新喀中小型企業聯盟主席利諾希爾(Chérifa Linossier)向《法新社》表示,「就算我們與法國跟歐洲同在,但我們不需要與中國干戈相對,中國每年可是在太平洋地區挹注了3兆美元。」

今年年初曾出訪新喀的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這個問題不是由國家元首的立場決定,而是看新喀人自己怎麼決定,我的表態事實上只會變成帶風向的干擾。」但也不忘動之以情喊話,「我真心想說的是,法國沒有新喀里多尼亞,將不再一樣」,並強調新喀與法國的友好連結,對牽制中國的太平洋霸權至關重要。

根據《努美阿協議》,此次獨立公投若成功闖關(儘管根據目前民調可能性極低),法國政府將尊重並承認投票結果。FLNKS政黨提議若獨立將把國名定為「卡納克新喀里多尼亞」(Kanak New Caledonia);而公投若失敗,新喀仍可在2022年之前,再舉辦兩次獨立公投。

周日公投結束後,馬克宏預計將對此發表公開談話;總理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則將於周一協同海外領地部長吉拉爾丁(Annick Girardin)出訪新喀。

支持獨立的卡納克原住民認為,殖民時代遺留下來權力資源不對等依然存在。圖為2003年的新喀獨立運動示威活動。 圖/法新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83915
法國法院:前總統沙柯吉應為選舉經費案受審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國法院:前總統沙柯吉應為選舉經費案受審

2018-10-25 22:08中央社 巴黎25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被控2012年總統大選選舉涉及資金違法案。 美聯社
法國上訴法院今天裁定,前總統沙柯吉被控2012年總統大選選舉資金違法案,應接受審判。他當年競選連任失敗。

沙柯吉(Nicolas Sarkozy)的律師今天說,將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沙柯吉現年63歲,他下台後多起法律訴訟纏身。

巴黎上訴法院維持去年一名法官的判決,裁定沙柯吉應受審。檢察官稱沙柯吉2012年競選連任時,利用假發票,任憑選舉經費飆高至將近4300萬歐元(5100萬美元),幾乎是法定上限2250萬歐元的兩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79089
馬克宏聯合國大會演說 處處打臉川普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克宏聯合國大會演說 處處打臉川普

2018-09-26 18:29中央社 紐約聯合國總部25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聯合國演說時,批評川普面對全球挑戰採取一意孤行的措施。 法新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呼籲世界領袖,拒絕美國總統川普「強者說了算」的做法,並批評川普面對全球挑戰採取一意孤行的措施。

馬克宏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並未指名道姓,但他提出的立場與川普的世界觀完全相反。

馬克宏表示,有人選擇「強者說了算」的做法,但這無法保護任何人;他重申強烈支持聯合國體現的多邊主義和對全球和平的努力。

他並提及,氣候變遷和移民是無人能獨自處理的全球議題。

馬克宏也捍衛伊朗核協議,呼籲與伊朗進行對話,再次與川普唱反調。川普數小時前才呼籲全球政府孤立伊朗。

馬克宏說:「什麼能為伊朗情勢帶來真正的解決之道?什麼已使情勢穩定?是強者說了算嗎?單方面施壓嗎?絕對不是!」

他表示:「我們知道伊朗走上發展核子軍力之路,是什麼阻止的?是2015年在維也納簽署的伊朗核協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864415
頁/共2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