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對外關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中掀風暴 台灣須防災
 瀏覽60,411|回應50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鄭端耀/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2010.02.02 03:36 am 
 
美國歐巴馬政府於日前宣佈銷售高達六十四億美元武器裝備給台灣,這項大動作立刻引起北京憤怒。中國官方已迅速提出四項反制措施,包括暫停兩軍高層互訪、部份軍事交流、推遲戰略安全和軍控議題協商、及制裁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同時不排除還有後續強烈的行動,看來一場美中台三角關係的風暴倏忽到來。

在這事件中,台灣其實是處於被動狀態。雖然台灣向美國申請軍購,但是何時可以獲得軍購、何種項目和價格皆由美方所主導。台北曾經企望歐巴馬政府能在上任第一年中同意軍售,以此彰顯新政府對台灣安全的承諾,並能銷售F十六C/D型戰機,藉此強化台灣國防的信心。不過這些期待並未實現,而且多少感到有些氣餒,然而就在台灣擔憂歐巴馬訪問中國,美中關係正朝向擴大合作之際,卻傳來華府同意軍售消息。對台北而言,確實有些意外。

從美國兩大報紐時和華郵的訊息顯示,歐巴馬政府決定軍售台灣,外交政策的意義大於台海安全。這一年以來,美中交往表面觀之看來平順友好,但是美國方面卻愈來愈感受到中方的驕態與自主性。中方不時教訓美方金融管理的疏失,歐巴馬訪問中國的行程遭受中方主導,哥本哈根會議幾乎成為中國主控的場面,而國際外交難題如伊朗和北韓核問題,北京總是拒絕任何強硬提案。簡言之,如果美國再一味地和中國妥協,歐巴馬將被北京視為病貓,因此美國有必要藉由支持對台軍售向北京傳達訊息—中國應自我節制、知所進退。

中國方面則覺得美國軍售行動不可理解、無法接受。以往兩岸關係緊張,美國軍售台灣,雖不表示接受,但是可以理解。如今兩岸關係大幅改善,而且美方也表達支持,但仍然持續軍售,此則完全無法接受,此顯示美國從未停止操作兩岸關係的意圖,如果沒有強烈的反制行動,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都將成為白費。

台灣小國難為,身處兩大強國之間深感左右為難,既依賴美國安全支持,又需要中國經濟利益。台北目前正在和北京協商ECFA,不免擔心軍售風暴是否會波及兩岸經貿協商的進程,而同時美中關係的趨向緊張,將使台北中間戰略面臨挑戰。過去一年半,美中台三邊關係皆處於正面狀態,此為六十年來的首次,台灣幸運地和兩大強國維持友好關係。如今軍售風暴正在吹亂這難得的格局,美國有意證明華府仍是三角關係的主導者,中國試圖力阻華府對台北的影響力,而我方則必須預做防災準備,重新調整和尋求適當的關係位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838884
 回應文章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日媒:美欲包圍中共 台灣變關鍵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 2010.08.24 02:37 am 
 
日本產經新聞23日刊出專文指出,美國與中共在亞太爭奪霸權日趨激烈,美國為阻止中共將周邊海域內海化,與日本、南韓、東協、印度加強關係。值此之際,台、美、日、韓加強合作無比重要。

產經發自台北的專文指出,美國經由加強與日、韓、東協、印度的關係,開始形成對中共的包圍圈,美日成敗的關鍵在台灣,台美日韓加強合作沒有比現在更為重要。

專文指出,美國急於與南韓及越南舉行聯合軍演,就是基於對中共動向的危機感。如果中共併吞台灣,對外的擴張將不可能阻止。

文中指出,中共正加強對台灣的軟硬攻勢,兩岸6月底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前後,中共積極推動與台灣各界在政治、軍事、安保等領域的交流對話。但另一方面,中共持續部署飛彈,提高對台灣的攻擊能力。

文中指出,兩岸的軍力均衡已朝中共占優勢大幅傾斜,加上由於中共的強力阻撓,台灣無法順利採購新型武器。專文問道,台灣是否為對中國包圍圈的弱環?中共是否想從台灣打開突破口,進而取得東亞的霸權?這些問題均值得深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33937
社評-中國的自負?美國的失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23 旺報 【本報訊】

     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幅提升之際,對外摩擦亦相對增多。去年至今,中美關係歷經美台軍售、達賴喇嘛訪美、人民幣匯率、谷歌事件、天安艦沉沒、黃海軍演、及近期伊朗制裁案的衝擊,頗有山雨欲來的態勢。

     中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持續增長,確實引起許多國家的焦慮。今年6月中旬,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一項國際民調結果,美、日、韓、英、法、德等國2萬多名受訪者,近8成都對中國軍力擴張感到憂心,印度人對中國崛起最感焦慮,約4成5的受訪者把中國視為敵國,而對中國持負面印象的日本人更高達7成。美國五角大廈最近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顯然是乘機警告亞太國家應防範中國軍力擴張的後果。

     中國崛起既然已勢不可擋,難免會顛覆美國主導的現有國際秩序,打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進而衝擊美國人位居全球領導地位的自信心。當然,西方對中國崛起產生「狼來了」的焦慮,並不稀奇,它原本即受19世紀「黃禍」思想的影響,於今中國擴大宣示國家核心利益之際,西方新保守主義者自然會藉機煽風點火,把中國樹立為美國延續世界霸權的新敵人。美國資深政治評論家Bruce Stokes不久前為文指出,中國以往已多次測試過自身對全球影響力的界限,也能體認到西方及東亞國家對其勢力擴張的耐心;換言之,北京的國家核心利益說,僅止於表態,基本上屬於可控制的程度,美國可以保持警覺而審慎因應,但不需要擔心。

     鄧小平可能深切體認到「樹大招風」的道理,當初才會擬定「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外交戰略。不過當下北京高層回應西方的態度,卻顯得強硬而傲氣。最近無論是中共黨政高官或解放軍將領的言論,若非誤認美國對中國崛起已寢食不安,主張把參與黃海軍演的美國航母定為「活靶」,就是宣揚中國要積極而全面介入與維護國家利益。也難怪有大陸學者憂心忡忡的指出,中國已變得不謙虛、少容忍、甚至愈來愈咄咄逼人,經濟實力強大帶來的信心,正轉變為對外的傲慢態度。

     種種現象所反映的一個問題是:究竟是美國誤解了中國,還是中國誤會了美國?北京絕對清楚,方圓12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地區,至少承擔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海上貿易額,東北亞地區超過半數的進口石油,需要經由此一航道,美國不可能坐視中國單方面掌控。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先前正基於平衡美中日力量的戰略思考,強調美國若不能參與東亞事務並制衡崛起的中國,勢必會失去全球領導地位。反之,美國難道不清楚,全球化時代經濟發展所需的國際市場與資源,絕對需要掌控能提供運輸安全的海權。中國對南海主權的宣示絕非只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涉及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思考,更何況自古以來南海即屬中國的疆域。

     其實,從國際關係發展的角度來看,中美間的劍拔弩張現階段僅止於言詞上的交鋒,也是兩國權力較勁的策略運用,雙方真正爆發軍事衝突的機率極低。原因就在於,中美都能深切認知到,軍事衝突的結果絕對會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災難。

     後ECFA時代的台灣,如何在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間尋求最大利益,確實需要執政者發揮政治智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31991
社論-美國「重返東亞」 台灣角色微妙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23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這幾個月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加強軍事演習,尤其重要的,與盟國重新鞏固軍事同盟關係,引起中國猜疑,後續發展究竟如何,會否造成動盪,衝擊亞太地區幾十年來的穩定?確實值得注意。

     在東北亞,美國與南韓七月的反潛軍事演習,表面上是針對北韓,但是地點選在黃海,戳到了中國的戰略要害,在北京強烈抗議下,演習地點暫時移至日本海,但八月中旬又移回黃海,大陸也不甘示弱,十九日發布照片,顯示岸艦導彈部隊,正演練從陸上發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鷹擊六二」反艦導彈,射程達三至四百公里,主要針對航母或兩棲登陸艦等大型船隻。

     八月初在東南亞,就在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宣布,南中國海是美國國家利益所在後,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開到越南峴港外海,招待越南軍方與外交官員登艦參觀,名義上是慶祝建交十五周年,但是透露出的象徵意義:中國不是此地區唯一的超級強權。

     更進一步的是,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自衛隊將在十二月,首次舉行「離島奪回」的軍演,演習假設情況為,日軍從敵軍手中收復某座偏遠的西南小島,由於西南的釣魚台列島仍然適用於美日聯合安保,所以日本這項軍演,美國預料也將派遣第七艦隊支援。

     從這一連串的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企圖重新介入亞太,這本來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發現,但是為什麼是現在?美國所欲何為?

     自從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軍力過分延伸、日漸薄弱,尤其負責主要戰鬥任務的海軍陸戰隊與陸軍特戰部隊,每個野戰旅平均輪調過三次戰場,每年六千億美元的軍事預算,即使美國都無法支持下去,隨著今年與明年伊拉克與阿富汗駐軍陸續撤出,軍費會開始減少,但是人員傷亡撫卹與退伍的花費,將會是天文數字。

     也因為如此,許多地區強權都在算計美利堅國帝國已經開始衰落,兩場戰爭讓她疲於奔命,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經濟蕭條,使國力進一步衰弱,他們認為:「美國短時間打不起第三場戰爭」,這就是俄羅斯敢出兵喬治亞,中國積極要突破第一島鏈,而伊朗與北韓敢於不顧美國再三的警告與聯合國決議的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十分焦慮,希望能夠重新介入亞太,阻止其他國家趁隙挑釁,既然地面部隊休養生息,就以優勢的海空軍展示,美國有能力、也有意願留在亞太。

     在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中國的實力越來越強,亞太各國感受深刻,從韓國、日本到東協,每一個國家都要爭取大陸市場,都要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在被大陸吸引去的同時,也都擔心中國強權的興起,自己的主權與安全遭到威脅,需要把美國重新拉回來。

     東協雖然最早與北京開始對話,但是雙邊的主權爭議,卻遲遲不能解決,中國提出的南中國海「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並不意味是擱置主權,相反的要加強宣示主權;南韓的大國外交最優先在拉攏中國,但是天安艦事件,讓首爾非常失望,北京極力維持中立,不願意譴責北韓;日本政府雖然已經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但為過去侵略行徑道歉,現在重新與美國恢復安全盟友關係,竟然首先挑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台列島。

     最後,談到兩岸關係,因為歷史、文化與人種有異,當然有其特殊性,但台灣與其他亞太各國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正是夾在美國提供的安全與大陸市場誘因的兩大拉扯力量之間;隨著美國作勢「重返東亞」的種種作為,會產生何種後續效應,尚待觀察,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今後在考量問題時,已經不僅是在與對岸互動中,如何讓自己不要成為麻煩製造者就夠了,還要考慮美中台間的複雜牽扯。

     更重要的,隨著亞太新情勢的變化,台灣所處的位置與角色,恐怕只會比過去更加的微妙、甚至更加險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31964
名家-第一島鏈烽煙起 台灣駛舵須謹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7-29 旺報 【黃介正】

     當北京要求華盛頓尊重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又在短期內將其內涵,從美國對台軍售一路擴張到南海及黃海,天安艦事件所引發的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就不再是兩韓之間的衝突;而位居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央位置的台灣,對於目前在東北亞同步進行的軍事演習,也就不再僅能作壁上觀。

     美國國會研究處專家簡淑賢月前公開質疑:為何身為美國長期盟友的台灣,竟沒有與美日韓立場一致的譴責北韓對南韓天安艦的襲擊。有人質疑台北因為當時正與北京洽談ECFA所以不宜多言,有人批判馬政府不敢開罪中國大陸,但也有人認為朝鮮半島距我甚遠,與我何干。然而近兩個月的情勢演變,卻提醒我們不再能掉以輕心。

     巨龍騰起不忘舊屈辱

     中共海軍自1985年即將大陸沿岸至第一島鏈的制海權,視為「近海積極防禦戰略」的發展目標;中共空軍也在1990年代提出向「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即便是公開資料就有多起美中海空力量海上對峙的事件,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反介入」軍事能力的分析更是甚囂塵上。中共海軍前司令員劉華清念茲在茲控制第一島鏈內的理想,解放軍目前基本上已經具備相當的能力。

     中國大陸把美韓在黃海的軍事演習規畫,聯想到清朝時代英法聯軍進犯平津;在去年十一升旗閱兵前設計旗隊行進169步,象徵中國結束自1840年鴉片戰敗以來的屈辱正是結束,此皆顯示中國大陸在經濟與軍事力量已經睥睨全球的今天,仍然無法真正擺脫長久以來遭外敵凌辱的心理糾結。

     自冷戰以來,美國在韓戰與越戰的陸地軍事行動,雖然都獲得慘痛的教訓;但是60餘年來,美國海軍幾乎完全掌控整個亞洲太平洋海域,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東西方冷戰在20年前即告終止,但是亞洲的共黨國家仍然存在,區域冷戰在亞洲仍然沒有結束。美國今天或許真的沒有大陸將領所聲稱對中國進行的C型圍堵戰略,但是華盛頓不時強調的亞洲民主國家聯盟,卻顯示除了軍事對局、經貿交往以外,在政治體制與價值上的格格不入。

     美國舞劍藉勢保同盟

     近年來,美國國內對於中國大陸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崛起,不乏調整適應的論點,認為大陸對於國際與區域事務的影響力大增之時,美國仍須以將大陸引入國際社會遊戲規則為指導方針,謹慎調節其對中策略。但是對於8年後重新執政的民主黨以及過去鮮少中國事務經驗的歐巴馬總統而言,中國大陸重商主義式、敢於對抗美國的日益強勢作風,從美中聯合聲明的用詞、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的姿態、拒絕國防部長蓋茲往訪的決定、以及威脅在黃海將美國航空母艦當活靶子的論調,當然也會逐漸讓白宮對所謂調適派觀點,歸納出不同的心得。

     島鏈中央位置更重要

     台灣在地緣經濟上,處於長三角與珠三角間的中央位置;在地緣軍事上,處於日本橫須賀與越南金蘭灣間的中央位置;在地緣航線上,處於鄂霍次克海與馬六甲海峽間的中央位置,更是中國海軍突穿第一島鏈,進入藍色太平洋必經之路。

     目前台灣為了本身利益,在朝鮮半島海域演習態勢緊張之際,或許不必多言;在美國表態希望調處南海利益爭端之時,也不必過早與任何一方進行安全對話。台灣不能忽略的關鍵是:從黃海連到南海的第一島鏈逐漸鎖緊的態勢已經浮現,而美國與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對局之際,都不會忘記台灣。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90817
美智庫:只要好睡 兩岸可同床異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二十七日電】 2010.07.29 03:25 am 
 
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費和中國研究項目」主任傅瑞偉(Charles Freeman)廿七日在一場研討會透露,他從北京當局最高層級得到訊息,只要台灣不藉機推展國際政治空間,大陸會允許台與第三方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傅瑞偉談提到「第三方」時,特別說明是指「經濟體」,而非「國家」,反映北京當局對主權議題堅守一貫立場。

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灣積極爭取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傅瑞偉說,很多人說北京會阻撓,但大陸高層澄清並非如此。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關係學院舉辦兩岸經濟關係研討會,一名聽眾提問時點出,不少台灣民眾擔心經濟進一步整合會增加大陸對台灣影響力。

傅瑞偉說,中國簽ECFA確實有政治動機,但不管動機為何,「兩岸可以同床異夢啊」。傅瑞偉表示,說中國對台讓利沒有政治動機是騙人的,中國讓利,無非是想阻止法理台獨;不過兩岸可以「同床異夢」,中國做中國的夢,台灣做台灣的夢,只要大家睡好覺就好。傅瑞偉的「同床異夢」說,引得哄堂大笑。

有聽眾問,台灣會不會因與中國簽署ECFA而逐漸喪失台灣認同,傅瑞偉呼籲台灣要有信心。他說,台灣的前景和政治資產足以讓台灣屹立不搖。曾任美國助理貿易代表的傅瑞偉指出,多年來美國基於和平及自身安全利益,希望看到台灣與大陸經濟整合;對台灣而言,ECFA不但在經濟上是很好的協議,也有助降低與美國的緊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90350
歐巴馬對台政策 薛瑞福:跟著北京反對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10.07.21 03:52 am 
 
美國對台軍售遲遲未見新的清單,美國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表示,歐巴馬政府的對台政策就是「跟著北京的反對走」;北京已多次表態反對美國對台軍售,這也是為何台灣至今仍無法獲得F—16 C/D型戰機的原因。

薛瑞福昨天與媒體茶敘時表示,歐巴馬政府對台灣的態度,和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第二任期有點像,包括對台軍售政策。據他所知,小布希政府任內,台灣曾多次透過官方管道提出F—16 C/D的要價書(LOR),但是美方都「假裝沒看到這要求」;其實,包括馬總統在內,台灣已經多次表明需要F—16C/D戰機,「這就是很明確的購買意願」。

薛瑞福認為,若兩岸能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確實可避免不必要的誤解,但「雙方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且有智慧地去做」。

薛瑞福也提醒台灣,要求大陸撤除對台導彈,「重點是大陸對台灣的態度」;拆除導彈很容易,「也很容易再回來」,且「他們還有很多其他軍事裝備」;所以關鍵在於大陸是否願意放棄對台動武,尤其是解放軍的動向很重要,不然撤飛彈只是「一個善意的安慰」而已。

任內致力推動潛艦案,薛瑞福至今仍認為,台灣有能力可自製潛艦,這也是台灣能獲得潛艦的唯一方法;據他了解,台灣的國防部還是較傾向購買外國現成的潛艦,不願選擇國造。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施大偉日前表示,台灣身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有權與其他會員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美國目前無意與台灣談FTA;薛瑞福認為這「非常矛盾」,他贊成貿易自由化,所以美國應致力與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簽訂FTA。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72769
蘇起:美中台未來2年關係穩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倫敦3日專電】 2010.06.03 10:47 pm 
 
中華民國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說,目前台灣、大陸與美國的三角關係非常穩定,他相信「未來兩年這樣的穩定關係沒有問題」,如果民進黨轉趨務實,對兩岸關係將更為有利。

告別服務2年的國安會,蘇起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卸職後他想休息、充電,「3年內不會到大陸訪問」。

正在英國訪問的蘇起形容,台灣、大陸與美國是大三角關係,「現在非常穩定」,而中國共產黨、台灣國民黨及民進黨,是小三角關係,則略有不穩,原因是民進黨的主流多數仍屬深綠,一心想搞台獨,不務實。

蘇起說,最近高雄市長陳菊鼓勵市府員工到上海看世博會展覽,並說只要大陸同意,她也希望有機會去看世博,「這就是很務實」,事實上,民進黨內也有人私下表達同樣的立場。

對於民進黨內部出現少數務實的人,蘇起表示,過去2年並未發生,他很樂見這樣的發展,並希望這些務實的少數人,能勇敢的站出來,逐漸成為民進黨的主流。

「國民黨與共產黨是務實的,一旦民進黨也務實了,那麼兩岸關係就更穩定,對台灣會很有利,國民黨與民進黨可以坐下來討論台灣內部共同方案,可以和共產黨談更多與台灣有關的問題」。

蘇起深信,當務實派成為主流,不僅對民進黨有利,對台灣、對兩岸關係都有利,而且絕對是全世界所樂見的。

蘇起指出,很多專家說目前美中台三角關係是60年來最好的時期,主要有2個原因:1是美中台三方面都務實,第2是彼此的互信;當困難出現或危機發生時,有了互信就可以理性的處理。

他樂觀的相信,「未來兩年這樣的穩定關係沒有問題」。

蘇起並說,兩岸的互信目前存在,讓有意挑撥兩岸關係的人無法得逞,「這點我也很有信心」。

蘇起是應英國牛津大學及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邀請,就兩岸關係發表演講,今天轉往蘇格蘭進行私人訪問,進行知識的探索之旅。(本文附有影音和照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998399
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兩岸「避免衝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10日電】 2010.05.11 02:33 pm 
 
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10日在華府一所智庫演講時表示,美國頗受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鼓舞,兩岸透過交往,和平解決兩岸議題,對兩岸的「共同未來」至關重要;其中兩岸討論經濟合作架構尤其重要,也提供兩岸處理彼此事務的基礎。

此外,現場媒體以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提到絕不會要求美國替台灣而戰的說法,詢問史坦伯格的回應時,史坦伯格表示,假定(兩岸)發生衝突時,會發生什麼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用處。」

「因為目標是避免衝突。」史坦伯格強調,兩岸要避免衝突,端賴兩岸承諾,在考量兩岸的利益與期望下,尋求和平解決其歧見。

史坦伯格出席自由派智庫布魯京斯研究院一項討論美國與中國,在全球議題合作的研討會中演說。他重申美中關係正面良好,但美國也會在每一次對話時,表達對人權與宗教自由,保護智慧財產、中國軍事現代化、全球經濟平衡與人民幣匯率的關切。

此外,史坦伯格也強調,美國毫無疑問,也會與中國討論台海的和平與安全,以及中國在「一個中國政策」的架構下,需要與達賴喇嘛就西藏議題進一步接觸。

在台灣議題上,史坦伯格強調,美國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深受鼓舞,美國長期以來都相信,兩岸透過交往政策,尋求和平解決彼此議題,對兩岸的共同未來非常重要。

史坦伯格說,美國也對北京表明,中國能回應台灣領導階層的努力,試圖找出共同處,建立兩岸互信,深受鼓舞。

史坦伯格並主動對兩岸商談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定表示,兩岸討論經濟合作架構,尤其重要,「這也提供兩岸真正能處理彼此事務的基礎,因為衝突不符任何人的利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971121
美台軍售 打亂兩岸軍事互信對話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2-17 中國時報 【亓樂義/台北報導】

     去年十一月中旬,兩岸一甲子研討會在台北舉行,大陸二名退役將領和二名退休資深外交官首度來台,首創兩岸就軍事外交等安全議題進行公開對話。這次的突破原預料將促使更多類似的活動在今年兩岸間展開,不料近日美台軍售引燃中美交惡,使得兩岸軍事互信議題平添變數。

     在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上,大陸退役中將、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是焦點人物。他說,在「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基礎上,大陸撤離對台導彈部署可以商量,但它是兩岸協商的結果而非前提。當前,他看到兩岸存在以「非戰爭手段」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因此他建議在南海開發問題上,兩岸不妨先協防,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固有疆域。

     談到兩岸軍事互信話題時,曾任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的李際均以強硬口吻指出,「不容美日等外國第三勢力介入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任何環節」,因其侵犯中國的主權。如果美國執意介入,「就等著瞧!」美台軍售更是他堅決反對的。這是迄今大陸軍方高層對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最具權威的說法,引起全場矚目。

     按李的思路,兩岸軍事互信須排除美國因素和美台軍售,如果這種堅持毫無擱置或轉圜餘地,兩岸軍事互信根本無從談起。近日美台軍售揭開中美交惡的序幕,正好印證李的說法。

     在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投書指出,當前兩岸安全態勢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大特點:其一,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其二,兩岸軍事互信缺乏情況短期內難改變。由於軍事互信是雙方關係中層級較高的一部分,在雙方尚未就政治關係達成基本共識、在美國對台軍售仍未停止、在大陸軍力迅速上升的情況下,兩岸軍事互信的培養處於相當困難的狀況。其三,美國對台軍售仍是兩岸安全關係良性發展的最大障礙。

     說到底,美台軍售在北京眼中成了「萬惡之首」,而它恰恰是台美關係穩定的關鍵因素,其屬性雖和兩岸政治定位不同,但絕對屬於「擱置爭議」的範疇。北京愈是挑明,兩岸軍事互信對話愈是難以推展。

     大陸退役少將潘振強在研討會上建議,兩岸何不共同編寫抗日戰爭史,或在海峽「分道航行」問題上進行合作。大陸外交學院前院長吳建民說,事情成敗的關鍵往往在「點子好不好」,有好點子,多半能成事。這些點子能否不受美台軍售影響而順利展開?拭目以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866456
軍購的三角習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10.02.07 02:59 pm 
 
最近全球都注目著美、中兩個大國的齟齬,怎麼此前還十分融洽的關係,一下子就為美國對台軍售這件事,撞開了一個窟窿。北京拉高聲調譴責美國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但很顯然,台灣問題固為北京所關切,美中關係突然轉折卻必定是為了更深層的原因。

表面上的紛爭源由,除了對台軍售之外,也指向貿易摩擦,但似乎仍不足以解釋兩國關係何以如此快速惡化。深入審視,可發現問題核心可能出於兩國的價值系統歧異,以及全球權力的競爭。例如Google一度有意退出中國的事件,映襯彼此的歧異深度;哥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也顯示出溫家寶和歐巴馬的歧見。顯然,中美之間在各領域內皆有鴻溝。

美國其實深刻認知,中國崛起是現代史上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加上華爾街引爆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為讓持有美國最多國債的中國不要縮手,歐巴馬對北京曾多所退讓,早先的不見達賴事件就令很多人不以為然。縱令美中為了全球戰略需求與各自的經濟利益,有時不得不齊步並肩,卻終究無法妥協於「誰才是老大」這樣更敏感的權力現實。

所謂G2,按美國的想法,是美國在維繫世界霸主地位下,由中國扮演戰略夥伴角色與美合作。但中國對全球事務自有盤算,對「美帝」的長期霸權地位亦另有定見。歐巴馬因此漸漸修正策略,在國情咨文中宣示美國絕不做第二名國家,接著宣布對台軍售清單,然後決定接見達賴,三者皆是隔著太平洋向北京叫陣。這幾個事件中都蘊含著「權力」與「價值」的矛盾,以對台軍售為例,既是堅持美國對西太平洋的戰略利益,也是對台灣民主自由的維護。

北京應理解,思考台灣問題,並非繞經華府,靠美中的公報或聲明就可解釋台灣定位。造成美中歧異的基本「價值」問題,同樣存於兩岸。中共與其譴責美國軍售台灣,甚至揚言制裁,不如做點實事,包括加快民主改革及不動武承諾,讓台灣不再覺得有軍購的必要,才是兩岸的共同和平願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851616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