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2011.01.22 02:17 am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受到美國最高規格的「國是訪問」待遇;他並帶了450億美元合約的大禮,還破天荒地接受媒體在歐胡會後記者會現場發問,甚至在人權議題上做出回應。因此,許多人評論說,這次訪問,中國大陸得了面子,而美國要到了裡子。但是,這個面子真值得中國大陸付出那麼多嗎?
從形式上而言,這個面子是套在胡錦濤的個人成就上;但深一層來看,這個面子正讓世界清楚看到中國大陸在美中兩強(G2)競合的地位,儘管美國國會議員消極因應。這個面子也顯示,中國大陸在面對美國時,不必再拉幫結派,例如過去拉著東協(ASEAN)對抗美方施加的人民幣升值壓力、拉著歐洲應付美國金融改革主張及貿易順差限制等。這次歐胡會及其會後的記者會,算是中國大陸第一次獨自、公開、全面性地面對美國的挑戰或檢視,也因此美中會後聯合聲明高達41項之多。
雖然中國大陸在形式及面子上已確立了G2地位,但從聯合聲明裡,外界可清楚看到,中國大陸要在實質層面提高國際組織及世界經貿地位,仍需要美國大力支持,例如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等;更有很多議題需要美中雙方攜手合作,才可能有所進展,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談判,美中若早有共識,也就不致拖到現在,再如氣候變遷議題中的坎昆協議,若這全球前兩大耗能國真能誠心去做,又何愁坎昆協議有名無實。
不過,除了支持與合作,美國最關心的人民幣議題似乎依然無解。從胡錦濤訪美前夕到會議結束之後,從美國國會、財長蓋納、國務卿希拉蕊,再到總統歐巴馬,無一不提人民幣升值的話題,顯示美方對此議題的重視程度,其既不可能隨著歐胡會的舉行及聯合聲明的發布而落幕,也不會只是一個美國內部選舉的一個操作議題而已。因此,人民幣在胡錦濤訪美間的升值,究竟僅是做給美國的面子,還是真正的伴手禮,等胡錦濤回國後便知分曉。
至於台灣的角色,美中聯合聲明提到,「雙方強調台灣議題在美中關係的重要性」;台灣更是此一聯合聲明裡,除美中之外,唯一提到的第三方,亦可顯其特殊性。然而,不管美中對聲明中所謂「台灣議題的重要性」各有何種解讀,台灣自己卻必須對此一重要性的詮釋,做出明確的釐清並掌握發言權。當然,政治面的詮釋總有許多歷史難解的障礙,但在經貿面,台灣絕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扮演美中關係的緩衝甚至橋接角色上。美國商業周刊在2005年就稱台灣是全球最大世界市場(美國)及世界工廠(中國)間的快速道路,架起了全球最有效率的資訊與電子產業供應鏈;這正是台灣在美中關係的重要性之一。
試想,今天倘無台灣與台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北美消費性電子展(CES)能有多少新奇的產品或創新可秀?目前最夯的iPad及iPhone何時能問世,也未可知。隨著台商及台灣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簽署,台灣可以扮演的角色將比過去更廣、更深;在美國不吝給予兩岸ECFA稱讚的同時,我們也呼籲中國大陸敞開心胸,正面看待台美間更進一步的經貿關係。
在短期可預見的未來,美中貿易自由化、技術開放、智慧財產權等爭議的化解,都很難一步到位,卻都可以透過台灣與台商,使美中在產業供應或價值鏈的運作得以更有效率。因此,希望美中對於台灣議題的思考,跳出政治的框架,如此方能看見台灣真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