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對外關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中掀風暴 台灣須防災
 瀏覽60,422|回應50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鄭端耀/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2010.02.02 03:36 am 
 
美國歐巴馬政府於日前宣佈銷售高達六十四億美元武器裝備給台灣,這項大動作立刻引起北京憤怒。中國官方已迅速提出四項反制措施,包括暫停兩軍高層互訪、部份軍事交流、推遲戰略安全和軍控議題協商、及制裁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同時不排除還有後續強烈的行動,看來一場美中台三角關係的風暴倏忽到來。

在這事件中,台灣其實是處於被動狀態。雖然台灣向美國申請軍購,但是何時可以獲得軍購、何種項目和價格皆由美方所主導。台北曾經企望歐巴馬政府能在上任第一年中同意軍售,以此彰顯新政府對台灣安全的承諾,並能銷售F十六C/D型戰機,藉此強化台灣國防的信心。不過這些期待並未實現,而且多少感到有些氣餒,然而就在台灣擔憂歐巴馬訪問中國,美中關係正朝向擴大合作之際,卻傳來華府同意軍售消息。對台北而言,確實有些意外。

從美國兩大報紐時和華郵的訊息顯示,歐巴馬政府決定軍售台灣,外交政策的意義大於台海安全。這一年以來,美中交往表面觀之看來平順友好,但是美國方面卻愈來愈感受到中方的驕態與自主性。中方不時教訓美方金融管理的疏失,歐巴馬訪問中國的行程遭受中方主導,哥本哈根會議幾乎成為中國主控的場面,而國際外交難題如伊朗和北韓核問題,北京總是拒絕任何強硬提案。簡言之,如果美國再一味地和中國妥協,歐巴馬將被北京視為病貓,因此美國有必要藉由支持對台軍售向北京傳達訊息—中國應自我節制、知所進退。

中國方面則覺得美國軍售行動不可理解、無法接受。以往兩岸關係緊張,美國軍售台灣,雖不表示接受,但是可以理解。如今兩岸關係大幅改善,而且美方也表達支持,但仍然持續軍售,此則完全無法接受,此顯示美國從未停止操作兩岸關係的意圖,如果沒有強烈的反制行動,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都將成為白費。

台灣小國難為,身處兩大強國之間深感左右為難,既依賴美國安全支持,又需要中國經濟利益。台北目前正在和北京協商ECFA,不免擔心軍售風暴是否會波及兩岸經貿協商的進程,而同時美中關係的趨向緊張,將使台北中間戰略面臨挑戰。過去一年半,美中台三邊關係皆處於正面狀態,此為六十年來的首次,台灣幸運地和兩大強國維持友好關係。如今軍售風暴正在吹亂這難得的格局,美國有意證明華府仍是三角關係的主導者,中國試圖力阻華府對台北的影響力,而我方則必須預做防災準備,重新調整和尋求適當的關係位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838884
 回應文章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美台軍售 守住美中台底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袁易/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台北市)】 2011.09.23 03:03 am 
 
延宕多時的台美軍售案定案,一如外界所預期,馬英九政府守住了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的底線。

從表面觀之,美國行政部門同意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案,乃是馬政府執政以來,第三次取得重大軍售,其總金額達一百八十億美元,較民進黨執政期間有明顯的增加。而國內各界的關注焦點,多在區別F-16A/B升級究竟與F-16C/D型戰機戰力之差異所在,這是屬於戰術層次的考量,其實美方此次同意軍售案戰略層次的意義,更值得我們關注與掌握。

北京方面的立場與反應,當然是美對台軍售的關鍵考量因素,北京指責「美方此舉與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背道而馳,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造成嚴重干擾」。

然而,北京在宣稱當前兩岸和平發展之際,卻又積極發展軍備,今年八月美國所公布的二○一一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在推進其軍事現代化進程,其側重點就是台灣衝突…解放軍尋求阻止台灣獨立,並使之按照中國大陸的條件解決糾紛的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北京正在發展旨在阻止、拖延或拒止美國介入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的能力。台海軍力和能力平衡仍然在朝對中國大陸有利的方向傾斜。」

美國做為台海安全的維護者,此次對台軍售,展現出美國政府的決心與承諾。

今年稍早,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一直進行引導輿論的消毒工作,特別強調美國對台軍售乃是一齣不斷上演的戲碼,美國對台軍售始終涉及一群軍工企業的利益集團,一些國會議員為了其選區的商業利益會遊說行政部門,此乃美國三權分立政府的設計使然。藉以安撫民意,而美國方面也對北京政府可能採取的報復手段加以事先的防範。

總體觀之,此次美國對台軍售,產生於兩岸關係走向緩和之際,尤其難能可貴,其意義在於,馬總統在採取與中國大陸進行經濟互動之際,仍然堅守確保台灣國防安全之底線。

台海軍事對峙六十多年以來,歷經軍事衝突的熱戰也經歷累積能量的冷戰等不同階段,在兩造權力不對稱的結構制約下,台灣尋求外援乃天經地義之事,其道理也再平常不過。

只是台灣民眾需要把這個道理講得理直氣壯,不但要對國際人士講,更需要向大陸人民講,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就是這個道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17047
抗議對台軍售 大陸急召美大使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1.09.22 08:53 pm

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右)21日陪同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赴中南海會晤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晚間駱家輝就因美國對臺軍售計畫,被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召見。
路透

美國對臺軍售計畫嚴重挑動中國神經,中國外交部、國台辦、國防部等單位和新華社等今天火力全開抨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昨晚緊急召見美國大使駱家輝,就美方宣布總價值58.52億美元的軍售計畫提出強烈抗議,怒指美方「干涉中國內政」,「錯誤行徑」將「無可避免傷害雙邊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強烈憤慨」,更要求美國撤銷有關計畫。

中國方面對這項軍售計畫透過各種途徑口徑一致的高調表達「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包括外交部、國臺辦、國防部、人民日報、新華社均以充滿火藥味的語氣發言,抨擊「美方行徑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以損害中、美關係為要脅。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張志軍在北京召見駱家輝,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中國駐美國大使張業遂也在華盛頓向美方提出抗議。中國外交部在官網上發表聲明說,張志軍在北京緊急召見駱家輝,告訴駱家輝:「美方這一錯誤行徑將不可避免地給中美兩國關係、給兩國在軍事、安全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損害。」他並指軍售將「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造成嚴重干擾」。

美駐北京大使館發言人證實,美國宣布對臺軍售之後,雙方昨天深夜舉行會議;但發言人並沒有說明其他細節。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強烈表態,聲稱美方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也「強烈譴責」美國「嚴重損害中、美兩軍關係」,國防部外辦副主任關友飛並召見美國駐華大使館代理國防武官抗議。

國臺辦發言人並聲稱,「臺灣方面一再渲染、炒作所謂大陸軍事威脅,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根據,不利於推進兩岸關係的改善發展。我們希望臺灣方面認清形勢,不要在兩岸之間製造對抗,不要做有損臺海地區穩定、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的事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16810
美中過招 虛化對台安全承諾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陳欣之/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台南市)】 2011.08.20 03:17 am 
 
雖然經濟動盪與美國對台軍售問題糾纏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戰略互動,不過此次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大陸,已然確定美中避免戰略誤判的基本共識,劃定相互合作共存的基調,並認可台灣屬於中國大陸的國家核心利益範疇。美中兩強的一系列戰略對話成果,使美國對台安全承諾有空洞化的可能。

首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向美國傳達,中國大陸下一屆領導階層無意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訊息。歷經金融風暴與債信調降的美國,似有霸權衰退的可能,而大陸國力的快速成長,更引發中國內部不願雌伏的民族自信。拜登呼籲,美中應該增進相互瞭解、戰略互信暨避免戰略誤判;習近平則重申美中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的基調。美中高層過招,顯示兩強試圖正確傳送暨解讀彼此的戰略意圖,強化戰略互信,避免美中陷入角逐霸權地位的危機。

其次,中國大陸近年一再強調,尊重中國核心利益,乃是確保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拜登傳達美國理解台灣乃是中國核心利益的說法,顯示美國已接收到中國大陸的強烈訊號。未來美國在處理對台灣的軍事安全互動與軍品轉移時,似難再運用自說自話彈性解讀的方式,規避中國大陸的嚴重關切。美國已然發現,維繫台灣自主能力的單方作為,所可能付出的成本會日益高昂。美拒絕向台灣出售F-16C/D的決定,表明美國已經在此種認識的基礎上,重新策定對台互動內容。

最後,中國大陸開始轉守為攻,耍弄全球治理正當性的大纛,鞭策美國應承擔恢復全球經濟復甦的責任,回轉肆行無忌的單邊作法,走上美中經貿協調的道路。過去美歐開發國家多要求中國大陸,應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全球的穩定與發展,付出人民幣升值的代價。如今中國大陸要求美中合作,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顯示影響歐美貿易暨金融改革的能力已經大增。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將國家核心利益,提升到美中全球政經合作前提的位階,已經深刻地影響美對台決策的政策成本選項。目前台灣試圖在美中日均衡維持台灣自主性的努力,可能因為美國對台安全承諾的逐步虛擬化,面臨實質調整的挑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6074
黃介正:美國病了,病得不輕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黃介正】 2011.08.12 03:16 am 
 
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奠定二次世界大戰勝基,成為舉世崇敬的政治家,然而在華府的羅斯福總統紀念公園中,最受一般民眾青睞,佇足拍照的卻是一九三○年代「大蕭條」時期,呈現失業民眾排隊領取救濟物資的雕塑。在美國經濟衰退的今日,這個雕塑可能是美國民眾最大的夢魘。

美國是一個由政治信仰與意識形態組合而成的多族裔共和國。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經濟超強,軍事無敵,使得美國既可濟弱扶傾,又可頤指氣使,縱橫全球,長期稱霸。美國人民相信民主,反對極權暴政,崇尚個人自由,但又非常團結愛國。基本上,他們是生性樂觀,九成以上信仰基督教義,認為大多數困難可以靠科技來解決,並且經常告慰自我「Everything will be fine.」的民族。

近幾年來,美國遭逢的經濟衰退,失業人口大幅增加,信貸緊縮持續惡化,重重的衝擊了美國民眾的生活。即使被視為最基本的American dream─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對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社會新鮮人的年輕族群而言,都成了艱鉅的挑戰。

當前美國所面臨的股市崩盤與經濟衰退,自然使得民眾的痛苦指數增加,生活型態也被迫進行調適,但關鍵問題仍在於「作風」。

美國人喜歡借錢,政府向子孫借,民眾向銀行借,銀行向政府借。這些年,始作俑者的銀行次貸風暴,讓很多民眾丟了房子,讓購屋貸款拉高門檻,讓房市吊點滴,讓大學畢業生「鳳還巢」回家靠爸媽。

金融風暴以來,美國人開始學習當「省長」,到大型購物商場只逛不買的人比比皆是。飆高的汽油價格,使得民眾學習減少開車帶來的不便。高階管理人必須省錢旅行,一般上班族學著適應「輪用辦公室」以節省開支。然而,長期以來,慣以為常的消費思維模式根深柢固,「先借先買先享受」的全民運動還是繼續,卡奴愈來愈多。

美國許多行業追求降低成本,紛紛將產業外移,使得工作機會大幅減少。關閉的公司與工廠,很難重新開張營業。在二次世界大戰世代凋零,嬰兒潮世代即將退休的時候,被霸權下的富裕所寵壞的美國青壯代,少有前輩們胼手胝足的志氣,多了眼高手低的惰性。原本立意良善的失業社會福利救濟,演變成非法移民的供養機制與懶人的養成所。

面對金融風暴,美國政府一方面削減公共支出,一方面狂印鈔票,且無力道足夠的就業輔導與刺激景氣方案,惡性循環乃愈陷愈深,使得中產階級縮小,貧富差距拉大。而美國政黨與政治人物之間的黨同伐異與府會惡鬥,更使得一般民眾失望氣餒,普遍把三年前的「Yes We Can」當成最大的諷刺。

美國有全世界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有戰鬥經驗最紮實的軍隊,有學術成果最豐厚的大學,有票房滿滿的好萊塢電影。在相當長的未來,應該仍可維持全方位的世界霸主地位。

但是美國生病了,病得不輕,而且病得跟過去不一樣。金融風暴不單是美金幣值的病,而是人民價值的病;不僅是美國信用的病,而是人民信心的病。

在經貿全球化的連動下,美國金融風暴會很快的蔓延,我們必須審慎應對。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除了看到美國經濟的病徵,更要警惕美國社會的病因。

(作者曾任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現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1364
蘇起:美債風暴與美中台關係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蘇起】 2011.08.13 03:00 am 
 
美國最近屋漏偏逢連夜雨,才剛度過舉債上限爭議,就遭到標準普爾調降債信評等,對它的全球威信打擊不可謂不大。台灣除了在經濟上緊急應變外,也該冷靜評估可能的政治效應。

首先,美國國力衰落的說法恐怕言之過早。美國今天仍是世界唯一超強,經濟總產值連續卅五年穩佔全球四分之一;軍事支出幾乎是全球一半;研發經費等於後面七個國家的總和;人口不但高居世界第三而且沒有老化。世界經濟論壇在全球競爭力評比上,仍把美國列為第四,遠高於日本或中國大陸。美國對外開放、對內包容的制度仍然展現高度的活力及創新能力。而消費成癖的美國民眾個人儲蓄率已自十年前的零提升到金融海嘯後的百分之四。

就相對值而論,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所有國家依舊瞠乎其後。雖然以匯率計算的大陸經濟總產值已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會更高),高居全球第二,但其他方面兩國仍然相去甚遠。若加上地緣政治考量,美國旁無強鄰,遠方還有歐洲與日本等自然盟友。但中國大陸臥榻之側卻是國家眾多,民族各異,而且近半還有流血征戰的難忘經驗。兩者戰略環境孰利孰不利,至為明顯。

所以美國今天的問題不在民間,而在政府,尤其在政黨政治。十年前許多政界人士因為美國獨霸而染上自大情緒,認為民主制度已經決定性勝出,「歷史已經終結」,而美國可以實施「單邊主義」、一手主導全球發展。這個思維導致美國先後陷入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泥淖,以致國庫空虛,債台高築,並讓原本承受美國強大壓力的中國大陸因為「禍水西流」而憑空得到十年的喘息時間並藉此快速茁壯。

更糟的是,美國兩黨開始嚴重對立甚至惡鬥,彼此杯葛議事,為了自身的黨派利益,不惜犧牲國家利益和美國做為世界超強的地位與形象。

再深入探討,美國今天的問題不在實力,而在心理。去年民調發現,美國六成的民眾認為國家正在走下坡;信任聯邦政府作為的只剩兩成;對大企業有信心的也只有兩成,對大學有三成,對醫療體系有三成,對新聞媒體更只剩區區一成四。

如果這兩個病灶短期內沒有改善,美國將空有實力,但缺乏把實力化為影響力的意志及能力。這就會對全球情勢產生衝擊。

台灣外部環境最重要的還是美中台大三角關係。在可見的未來,美國一定會更重視中國大陸做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的角色。雙方一定會在多層次、多管道上進行更密切的協調。雖然「美中共管」的情況在近期不可能出現,但台灣必須更加留意兩者的互動,尤其是意志與能力的角力。這也意味台北必須同時加強與華府及北京的交往與互信。畢竟在三角關係中,與另兩角關係最冷淡的一角永遠是最終哭泣的一方。

在美台關係中,經濟因素的重要性將來只會上升,不會下降。過去十年經濟問題在雙方內部都已高度政治化。這表示,雙方領導必須積極展現政治意志及府會協調才能化解難題。如果美台經濟關係停滯不前或惡化,恐將影響雙邊政治關係。

最後,台灣應該想想,上述美國的缺點,不論政黨惡鬥、府會落差、全民信心低落,台灣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外海吹來一陣陣經濟颱風,響起一聲聲軍事雷鳴。台灣似乎仍然只關心眼皮底下的小事,連總統大選都避談國家大事。怎不令人憂心?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國安會前秘書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91360
楊念祖:兩岸政治整合 美失重大利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八日電】 2011.08.10 03:07 am 
 
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接受「國防新聞」(Defense News)專訪,回應一旦中國控制台灣並設立軍事基地的後果,台灣將成為中國擴張南海軍事活動的踏板,當然不符合美國利益;如果台灣未來由於「政治整合」,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在亞太區域失去重大利益。

他強調,台灣若無法取得F-16 C/D來更換老舊戰機,將失去空防優勢,立即面臨挑戰,無法履行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的責任;「華盛頓有時沒有正確認知到台灣的責任」,台灣目前在這個區域進行日常巡防,如果不出售新戰機給台灣,美軍就得自己派兵來執行這項任務。

被問台灣是否有意在南沙太平島駐軍,楊念祖說,現階段馬英九總統及國安會決定先強化海巡署駐守人員的裝備,但政府也在評估海巡署能否執行守衛該島及巡守周邊海域的任務。

楊念祖特別強調,「我們絕不會讓中國踏上太平島一步。這是我們領土的一部分,由我們治理,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 」

有關美中台三邊關係,楊念祖表示,台灣方面了解美中有緊密的共同利益,北京對華盛頓決策的影響力正在增加,但他不認為美國會向北京傾斜,忽略其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他指出,北京希望台海兩岸能夠創造一個建基於交往的新現狀,但這並不意味北京減少對台動武的軍事準備,北京應檢討現行作法;中國大陸與台灣及區域內國家存在共同利益,這是北京繼續發展經濟及穩定社會所需,北京應思考是否為了追求兩岸統一,使用武力或其他方式破壞區域和平及穩定。

對於北京宣稱F-16 C/D軍售案是紅線,楊念祖反駁,一九七九年美中建交三十年來,「他們把每項軍售都說是紅線」;若美國同意售台F-16 C/D,北京將非常不悅,中斷例行軍事交流會是表達不滿的方式之一,但美中有緊密的共同利益,軍事關係應只會短期倒退。他不認為中國採取激烈的經濟手段來報復美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89440
中美東亞角力 南海問題仍未解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玉山周報 2011/08/01 
 東協各國在不願見到共產主義的中國於東亞獨大前提下,引進美國勢力,而東亞三強的中日韓也多方與東協合作,都想加強各自於此區域的影響力,因而使得南海問題日趨複雜。  
 
【作者/林若雩】
東協各國在不願見到共產主義的中國於東亞獨大前提下,引進美國勢力,而東亞三強的中日韓也多方與東協合作,都想加強各自於此區域的影響力,因而使得南海問題日趨複雜。

承續去(2010) 年中美兩國於南海議題的較勁,2011 年7 月19 日到23 日在印尼召開第44 屆東南亞國協(東協)外長會議和第18 屆東協區域論壇(ASEANRegional Forum, ARF),2011 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與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於東協區域論壇年會,仍強調各國於南海的「戰略利益」。

雖然表面看來熱熱鬧鬧有些成果,中國與東協聲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將制訂行為準則來規範各方,然則本屆東協區域論壇其實質卻是各說各話,真正交集不大。

《《美國勢力 東協國家支持》》

有6 億人口的東協市場為背景,使東協與中、美兩國的政治與經貿關係相當密切,且東協各國並不願意成為兩強的角力場,在南海議題上,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於過去1 年,很清楚地透過軍事交流或演習方式強化與美國之軍事合作關係,向中國透露出「我背後有靠山」的強烈訊息。此種作為,無疑針對中國,而中國向來於南海議題期待與相關國家進行雙邊磋商,強烈主張美國不宜介入中國與東協在南海主權之糾紛。

美國則是日益重視其於亞洲利益,過去3 年來,國務卿希拉蕊很清楚地表明,美國仍然相當關注東亞,2010年聲稱南海地區的無害航行權對美國的重要性係「核心利益」,以及今年再度強調美國於南海的「戰略利益」。

東協更不願見到共產主義的中國於東亞獨大。在在顯示,東協國家仍然支持美國勢力存在於東亞地區。

美軍太平洋司令威拉德(Robert Willard)於上周華盛頓「國防新聞」專訪中指出,處理與經營美國、中國的軍事關係,是美國太平洋軍區最大的挑戰。中國近來與菲律賓及越南於南海發生爭端,美國相當擔憂。中國的軍力擴張具有不確定性,美國一方面要改善與中國的軍事關係,使中國的軍力對區域穩定做出貢獻而非破壞;另一方面又必須與中國的軍力競爭,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美國很難於其間維持平衡。威拉德認為,最佳的考驗將視下一次美、中有不同意見時,觀察兩國關係會如何發展。美國國防部了解亞洲對美國越來越重要,將會維持在亞太的軍事力量。

無獨有偶,台灣新聞局長楊永明7 月中旬於美國華盛頓地區記者俱樂部答復記者的詢問時表示:「中華民國現階段不會與中共在南海主權糾紛上,進行軍事合作,兩岸合作主要為經貿性質」;總統馬英九日前亦強調於釣魚台主權之爭議,台灣不會與中共合作。以「不變應萬變」原則,此為現階段台灣智慧因應南海主權爭端之道。

《《南海主權 菲越訴請仲裁》》

由於東協引進美國勢力,且東亞三強中日韓亦多方與東協合作,欲加強各自於此區域之影響力,因而南海問題日趨複雜。例如菲律賓5 名國會議員於7 月20 日登上有爭議之菲國占領島嶼中業島(Thitu Island),引起中國之不快;2011 年越南更強化與美國之軍事交流,馬來西亞於軍事裝備之強化與軍事技術之提升,亦有長足之進步。東協聲索國如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一直希望引進國際力量,然而未必如願。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庭日前針對菲律賓尋求國際仲裁之要求,明白表示希望南海主權爭議透過區域協商方式來解決。中國與東協外長會議於2011 年7 月20 日達成對2002 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協議,將制定行為準則來規範各方。東協秘書長素林在印尼表示,希望2011 年內結束有關南海新準則的相關磋商,在明年簽署協議。素林稱,「東協與中國都下決心年內結束磋商,並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10 周年的2012 年簽署協議。」在當前形勢下,東協區域論壇應繼續堅持「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行之有效的原則,深化和鞏固建立信任措施,同時在反恐與打擊跨國犯罪、救災、防擴散、海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開展合作。東協區域論壇與會各國普遍認為:於糧食安全、環境、災難與地震危機處理等非傳統安全領域較易合作,於傳統安全議題上的南海主權爭議,因為兩百浬經濟海域牽涉之利益如石油、生物、漁業等資源過於龐大,短期內主權爭議仍難以解決。不過,協議內容看來依然只是一個「指導方針」,而不是東協之前鼓吹的「南海準則」。

過去1、20 年,中國針對南海主權問題的處理方針十分清楚,也被周邊各國視為霸權;中國不外是一再強調南海「九條斷水線」是其所有神聖領土、不可退讓之主權,歷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亦是中國歷史上固有領土與領海宣示之依據。中國為避免與南海主權其他聲索國之衝突,採取「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之方式。然而,中國的主權宣示,並未獲得國際認可或周邊各國菲、越、馬來西亞之接受(同意),南海各聲索國與中國之海上衝突不斷,中國希望以雙邊協商方式解決南海爭議,但東協國家強調南海問題國際化,除引進美國作為後盾,菲、越並宣稱將尋求聯合國國際法庭仲裁方式解決南海之主權爭議。

《《中美較勁 東亞各國關注》》

眾所周知,南海中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島中,東沙、西沙和中沙群島一直在中國政府管轄下,南沙則是東南亞多個國家自行表彰對其之主權,尤其越南已將南沙群島海域透過全球招標方式與各國合作開發上百個油井,至今已開採超過1 億噸石油,獲利超過250 多億美元。在如此可觀的經濟利益前提,南海海域已成為各國角逐戰場。中越南海之爭如何落幕,全球各國無不加以矚目。

畢竟,當前於本區域,經濟問題之解決較政治問題急迫。亞太與東亞主義何者領先未現端倪。因而,短時間內由美國操縱的TPP,或者中國亟與東協聯手的「ASEAN+3」或是「ASEAN+N」究竟何者占上風,目前還說不出個準兒,中國自認「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可居優勢,但美國軍力領先東亞與其深厚歷史淵源不可脫離,未來中美亞太與東亞之爭仍屬未定之數?甚且在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多方表示,「反對以武力方式爭奪南海海域」,強調南海問題應以和平、磋商方式來解決即可,而於中美兩國較勁之餘,東亞各國(包括東北亞俄羅斯、日韓與東南亞各國,甚至南亞大國印度)均不會缺席,可謂各方皆張目注視、伺機而動。

《《以靜制動 台毋須選邊站》》

事實上,南海主權糾紛於過去10 年,並非中美兩國最大的矛盾與衝突。2001 年發生「911 事件」,使美國前任共和黨布希總統將其施政重心焦點置於全球反恐與中東問題。隨著2008 年民主黨歐巴馬總統上台以來,漸近由阿富汗撤軍、加諸賓拉登被捕與「基地」殲滅以及在亞洲地區早已擁有重大利益的美國,警覺中國於過去10 年已暗中增強其於亞洲的影響力。不只是2010年「中國- 東協(10+1)」自由貿易區啟動,「10+3」東協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均已進入磋商過程;甚而東亞中日韓三強將於2012 年形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屆時美國勢力可能被排除於東亞之外。擔心於亞洲失去影響力,美國歐巴馬總統乃大力推動TPP(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近日並敦促有意顧加入的9 個APEC 成員國盡速完成相關協定之細節內容討論,期望於2011年11 月夏威夷APEC 年會召開之前,完成相關細節的簽署。

一言以蔽之,台北面對此種複雜情勢,不必太過於擔憂,更不宜有超乎尋常的特殊作為。不久前國內有輿論認為我國可以考慮增加太平島的駐軍軍力,或者強化布建島嶼設施。其實,台北只要保持警覺,以靜制動,增加靈活度與操作空間,不必盲從或自認聰明於中美兩國間一廂情願選邊站。在南海議題台北操作空間有限情況下,台灣聰明自保之道冷靜觀察即可,如能達到「以靜制靜,不戰而勝」尤佳。

【當期更多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83774
美軍方看兩岸…時間解決問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宜縣礁溪)】 2011.08.01 02:12 am 
 
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關心大陸上的風吹草動,尤其是軍事上對岸有任何動靜,往往會拿來小題大作。反之,對美國軍方如何看待對岸,卻缺乏客觀冷靜的分析。

最近美國三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上將訪大陸,七月廿六日在《紐時》發表觀感,自認此行是「趨向信任中國的一步」,不僅用詞坦率尖銳,同時也看到北京建軍的堅定意向和實際力量。值得國人重視。

穆氏認為美國有和大陸發展較佳關係以追求戰略信任的必要,且認為兩國之間的軍事關係在國際間最為重要。

首先,華府和北京之間經常保持對話最為關鍵。上次北京陳炳德將軍訪美時,美國開放了部分軍事設施,並舉行軍事演習請他參觀,此次穆氏回訪也得近身觀察北京最新的潛艇、Su-27戰機及組織嚴密的反恐演習。陳某雖一再說明中國的軍力僅是防禦性,但穆氏坦率指出其戰鬥技巧之熟練,各種設施投資之多,無法支持陳某的辯解。

其次,美、中有必須共同針對的問題。尤其是雙方都要阻止毒品走私、海盜猖獗,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流傳。雙方更需要朝鮮半島和巴基斯坦局勢的穩定,共同協調國際人道援助和救災工作。作為合作的第一步,華府已準備和北京年內在亞丁灣聯合舉行反海盜軍演。

穆倫極度讚賞歐巴馬與胡錦濤兩人的高瞻遠矚,促成軍事互訪以增加了解,避免因誤解而碰撞,未來雙方關係必然更加緊密。在尖銳的台海問題上,北京當然反對美國繼續對台售武,穆氏則認為美國對盟友及伙伴責任不可隨意拋棄,言下之意是讓時間來解決問題。

總結穆倫的觀點,他可歸入戰略上的務實派。筆者說他務實,是他避開了美國國內在戰略上對華有所謂「必戰」及「必和」的兩極說法,而是務實地看待大陸,在堅定維持美國利益的原則之下,並未表現出任何退縮。例如在台海問題上,他固然也讚賞近年來兩岸的和平發展,但談及減少對台售武時,卻有一大套說詞。

在筆者看來,誠如季辛吉所說,對台動武是「最愚蠢的行為」,因為隨著美國經濟力量的衰退,未來亦必影響到軍力,假如北京能在「萬年專政」上有所放鬆,並以政治改革配合財經發展,減少社會上的戾氣,而台灣一方也不要去衝撞法理上一個中國的底線,喊出諸如「一邊一國」、「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兄弟之邦」之類硬把中共逼到牆角的話,在不損害美國的商業利益之下,兩岸和平終必可期,而把實質的解決辦法俟諸未來。這或許也是美國在現實發展下的最佳選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83560
美:中國反對 仍會偵察國際領空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二十五日電】 2011.07.27 03:19 am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廿五日在華府外籍記者中心記者會中,對上月中國戰機升空在台海驅趕美國偵察機表示,這些偵察飛行是很重要的,美國偵察機飛行的地點是國際空域,不會因為中國反對,就停止在國際空域飛行。

穆倫並證實,美國政府將在十月一日前就是否出售台灣F-16 C/D戰機做出決定。他表示,這個案子要由美國總統作決定並宣布,即使他知道歐巴馬總統的決策方向,也不能事先透露。

穆倫說,他與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華府及中國大陸會面時,對台軍售都是討論議題,他了解這個議題對美國及中國都很重要,中方強烈希望美國停止對台軍售。

但穆倫說,他向陳炳德表明,美國政府有法律義務,必須遵循台灣關係法,過去對台軍售正顯示這點。他希望美中未來面對非常困難議題,不管是美軍偵察、南海問題或對台軍售,兩國仍能維持軍方關係,持續對話及交往;中斷兩國軍事交流,即使只是短暫時間,對區域穩定也會有重大負面影響。

穆倫表示,偵察飛行是很重要的,美國偵察機飛行的地點是國際空域,美軍不會因為中國反對,就停止在國際空域飛行;美中雙方對於如何執行相關飛航任務都須謹慎,對於攔截行動要小心,不要重演二○○一年軍機擦撞事件。

穆倫的發言人表示,對媒體報導入侵中國領空一事,具體內容穆倫並不清楚,僅談美國有權在這個地區的國際領空進行偵察的大原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80028
美新聞稿擺烏龍 誤稱大陸為中華民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1.07.25 02:57 pm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與大陸外長楊潔篪在印尼參加東協會議,兩人在7月22日會面,美國國務院發布新聞稿說明美中雙方對於亞太地區的合作看法,再次大擺烏龍,新聞稿以「中華民國外長」稱呼楊潔篪。新聞稿發布後,美方才發現出錯,經過一個周末,已經改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美方在1978年承認中國大陸政府後,就不再使用中華民國稱呼台灣的政府,但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華府白宮時,現場司儀也曾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說成了中華民國國歌。小布希總統任內,也曾在演說過程中把台灣說成台灣共和國,引發美中的外交爭議。

這次美中雙方都出席在印尼舉行的東協會議,美國國務院行事向來嚴謹,但在發布希拉蕊與楊潔篪會面的新聞稿時,美中雙方對於合作推動未來都市地震救災有高度共識,同時對於美軍與大陸解放軍合作協助東協救災與人道救援,也有高度共識。但新聞稿卻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長,誤稱為中華民國外長。經過一個周末,美方才發現錯誤,在國務院網路版新聞稿上進行更正,但是紙本新聞稿的錯誤,已經發布出去,成了外交圈的小小笑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79315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