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 2010/02/01
歐巴馬在上任後為了處理複雜的國際議題,分別任命中東特使米契爾及南亞特使郝爾布魯克,但並沒有任命非洲事務的特使。長此以往,美國要想和外長每年固定出訪非洲和設有非洲事務特使的中國在這個地區進行外交競逐,恐怕真是難望其背。
中共外長楊潔箎在本月初出訪非洲五國(肯亞、奈及利亞、獅子山、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這是中共外長連續第二十年以非洲地區為每年出訪的首站,也是楊潔篪上任以來第三次作此例行的訪問。在楊潔篪部長訪問獅子山後,除了因內戰而無實質中央政府的索馬利亞外,中共外長已訪問它所有在非洲的邦交國。這個固定出訪行程是美國國務卿無法相比者。此外雖然中共外長過去曾訪問過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但今年是第一次將此兩個北非國家納入一月的行程。這也是繼非洲特使劉貴今在去年五月及七月出訪非洲七國(納米比亞、查德,埃及、摩洛哥、塞內加爾、奈及利亞和烏干達)、及溫家寶總理於十一月前往埃及出席第四屆中非合作論壇後,中共外交高層的再次出擊非洲大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楊潔篪出訪前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共外長這次出訪非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繼續推進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使中非合作的成果更為豐盛,讓雙方人民更能蒙惠。她同時指出,中共外長年初首訪非洲已有二十年,雙方具有傳統友誼,雙方都致力於建立「政治上平等互利、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中國與非洲的戰略互信不斷增強,互利務實合作也不斷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更加密切。
此外,去年溫家寶出席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時,他承諾中國在未來三年中要提供一百億美元的優惠貸款給非洲國家、支持當地的基礎建設及社會發展計畫。中國將增加「中非發展基金」為三十億美元,擴大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此外透過金融機構,北京政府亦將設立一個十億美元的特別貸款,協助非洲中小企業發展。最後,中國將提供三億美元給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支持中國與非洲國家間的南南合作。由於二0一0年是此三年承諾付諸實施的第一年,因此楊潔篪的出訪多少有資金和項目規劃及分配的意涵。
楊潔篪非洲首站之行選擇訪問肯亞,代表它在中國的非洲戰略中,地位益加重要。他此行最受重視的宣佈,就是中國將提供資金協助肯亞第二港口拉姆(Lamu)的興建。肯亞總統齊巴基深信拉姆港的工程,能帶動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不過,中國這項計劃亦有其自身利益的考量,因為在拉姆修建海港和配套公路可以方便蘇丹原油向中國出口。此外,中國也在去年年底放出風向球,表示為了有效打擊亞丁灣附近海域的索馬利亞海盜,中國海軍需要有能夠補給的港口,拉姆港由中國協助興建,若在設計和擴建時就將這項需求納入考量,亦不足為奇。
奈及利亞不僅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市場,更是重要的石油進口來源。中國在奈及利亞的能源開發項目的投資,更是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不過楊潔篪在訪問奈國時表示,中國對奈及利亞石油領域的參與仍然在起步階段,希望能逐漸擴大與這個非洲最大能源儲藏國展開石油開發的合作,顯然雙方還會有更緊密的能源貿易關係。
獅子山是個小國,又剛走出內戰動亂的陰影,能提供中國的就是外交立場上的支持。該國總統克羅馬(Ernest Bai Koroma)在接見楊潔篪時,除了重申獅子山「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援中國政府在涉疆、涉藏等問題的立場」,也指出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密切合作」,更表態支持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後者是為何中國需要和第三世界、特別是非洲國家發展緊密關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這些開發中國家和中國有共同的利益,它們是中國要求在國際組織中有更多聲音的主要支柱及受益對象。
阿爾及利亞是重要的非洲石油供應國,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四大市場。除了中非合作論壇外,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合作的平台還包括了二00四年開始成立的中阿合作論壇(China-Arabic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簡稱CASCF),讓兩國有更頻繁的接觸、及較多層面的合作機會。
楊潔篪在摩洛哥最大報《晨報》(Le Matin)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與非洲:傳統友誼與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二重奏」(Duo de l’amitie traditionnelle du nouveau partenariat strategique Chine-Afrique),指出中非關係正在展現強大的活力。雙方認為不斷「深化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雙贏、文化上交流互鑒」(l’egalite et la confiance mutuelle sur le plan politique, la cooperation gagnant-gagnant sur le plan economique, les echanges et l’inspiration reciproque sur le plan culturel) 的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是符合中非共同和長遠的利益。同時中非的傳統友誼與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二重奏,一定會譜寫出更美好動聽的樂章。若是由雙方簽署的《中國政府和摩洛哥政府關於摩洛哥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聯合公報》來看,中國所需可以免於西方國家指控其傾銷的市場經濟地位,又獲得新的支持,對未來歐盟及美國等重要貿易夥伴的類似承認,多少是一項助力。
美國國務卿在冷戰末期至後冷戰初期,有很長一段時間遺忘了非洲。柯林頓總統第一任期最後一年(一九九六年),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出訪非洲五國,是美國國務卿自一九八七年以來首次造訪非洲大陸。隨後的歐布萊特(Madeline Albright)和布希政府的兩位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和萊斯(Condoleezza Rice)算是出訪非洲次數較多的美國外交官員。即使他(她們)出訪非洲的頻率確實提高了,但若和中共外長錢其琛、唐家璇、李肇星、和楊潔篪平均造訪二、三十國相比,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歐布萊特、鮑爾、和萊斯不僅個人出訪的國家數字略遜一籌,僅十國而已。若加上希拉蕊柯林頓國務卿在二00九年七月的非洲行,他們所造訪的國家總共在三十個左右,和中共外長的四十九國亦有一段差距。
除了中國外交部長每年一月固定的非洲狩獵之外,中國二00七年任命處理達佛危機的中國政府達佛問題特使劉貴今,在成功讓達佛危機和北京奧運脫鉤後,已成為楊潔篪非洲事務的分身。他目前是中國的非洲事務特使,並以此身份在二00八年底出訪盧安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二00九年五月前往納米比亞和查德,七月到埃及、摩洛哥、塞內加爾、奈及利亞和烏干達五國訪問。此外,他亦曾出席二00八年五月在東京舉行的「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oky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Development,簡稱TICAD)。
劉貴今是科班出身的職業外交官,自一九八一年出任肯亞的三等秘書後,長達二十六年的時間都是處理非洲相關業務,資歷完整,先後擔任過非洲司的副處長及處長、駐衣索匹亞參事、非洲司副司長、駐辛巴威大使、非洲司司長、駐南非大使等職。二00七年四月由南非大使任內退下後,隨即在五月被任命為處理達佛問題的特使,前後多次出訪蘇丹和歐洲相關國家。劉貴今的特殊身份和其在非洲和非洲事務的長期耕耘,讓他可以更有力協助分擔楊潔篪外長在這個地區的外交工作。他是否會如同中共外長每年一月出訪非洲,建立固定行程仍待觀察,但他的任命和過去一年多的行程,意味中國將盡力保持在這個地區的外交優勢。
歐巴馬在上任後為了處理複雜的國際議題,分別任命調停以色列─巴勒斯坦糾紛的中東特使米契爾(George Mitchell)、及處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反恐議題相關的南亞特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albrooke),但並沒有任命非洲事務的特使。長此以往,美國要想和外長每年固定出訪非洲和設有非洲事務特使的中國在這個地區進行外交競逐,恐怕真是難望其背。
【2010-02-01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