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衛生保健醫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回診看報告 掛號費剝2層皮
 瀏覽13,360|回應16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健康金三角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林宜樟、洪敬浤/連線報導】 2009.09.28 05:39 am  
 
不少醫院吃定病患,簡單的檢驗要病患下次再來看報告,賺取掛號費等;也有醫院不賺黑心錢,明確告知病患直接回診間候診。
記者林宜樟/攝影

「為什麼回診看報告,還要再繳掛號費?」越來越多病患投訴,醫師要他們驗尿、驗血後,經常丟下一句話「下次掛號看報告」,而看報告明明是同一療程,為何還要掛號收費?醫院不該剝兩次皮。

投訴民眾還抱怨,為了回診看報告,又要舟車勞頓加上等候,對病人是種精神折磨,等了幾小時,經常是「沒問題」三字就結束了。醫院不但賺到掛號費,還可向健保局請領診療費,「兩頭賺合理嗎?」

「看報告明明是同一療程,為何要收費?不能用其他方式告知嗎?」本報陸續接到嘉義林姓、台北張姓等病患投訴,質疑醫院這種作法,難怪每天掛號的人那麼多,「實在很過分,相關單位應管一管吧!」

醫療改革基金會也接獲不少病患類似指控,大罵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都是喊假的,說穿了就是要多賺一次掛號費。醫改會研究員李怡嫺認為,醫院要求看報告要再掛號的作法「不合理」,「如果民眾只是回來聽一聲『正常』,為何不能電話或書面通知?」

有患者說,到醫院做胸部X光照射,想瞭解自己的心肺功能,後來掛號看檢驗報告,醫師只說「沒問題」,卻讓她等了一個多小時,「還繳了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共五百多元」。

一名張姓男子的遭遇更扯,他到台北一知名私立醫院做檢驗,醫師告訴他七天後看結果。 七天後他乖乖掛號,看診醫師竟然說,「原診醫師出國,下次再來」,張姓男子說,他差點沒當場氣昏,但想到「病掌握醫師手裡」,硬是忍下。

一名患者說,國外就診的經驗是,檢驗結果沒有問題,醫院會打電話告知不必複診,為什麼國內不能這樣做?就算要求病人回來看報告,也不該再收一次掛號費。

署立嘉義醫院、嘉義榮民等醫院指出,病患看檢驗報告,院方須調病歷,由醫師解說,屬問診醫療服務,當然要收掛號費,「如果只拿健檢報告,不調病歷,不收掛號費」。有醫師坦言,多看一次診,就多收一次掛號費,醫院很難抗拒這種收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1426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醫檢結果 讓病人網路自已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張瑞雄/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兼副校長(花縣壽豐)】 2009.09.29 04:06 am 
 
聯合報報導,很多醫院從檢查到看報告要收兩次掛號費,直指問題所在。升斗小民要去醫院檢查,除了付兩次掛號費,重要的是那些浪費的舟車奔波和候診時間,難道病人不能要求更人性化、更方便知道結果的方法嗎?

在這電腦化和網路化的時代,醫院的檢驗結果一定已經輸入電腦,所以醫院應該設法讓病患可以安全地透過網路來看自己的檢驗報告,網路安全或病患隱私或其他理由都只是醫院懶惰不長進或想賺錢的藉口。

要做到網路的檢驗結果查詢,首先在醫院端應分開存病歷的電腦和存檢驗報告和結果的電腦,開放網路查詢的只有存報告結果的電腦,如此就不會有整個病歷洩漏的危險,也不會有病人看到自己的病歷而搞不懂的問題。

當民眾第一次掛號檢驗時,醫院可發給一張隨機產生的密碼,事後就可以用此密碼加身分證字號加出生年月日(如果要更安全的話),透過網路來查詢檢驗的結果,而且現在透過網頁的安全資料傳輸都是採用SSL的協定(一種非常安全的資料加密辦法),不怕傳輸途中洩漏資料。

至於隱私問題,現在網路報所得稅要自然人憑證,網路ATM要金融IC卡,醫院也可以要求查詢需要醫院所發的掛號IC卡,或者直接用自然人憑證之IC卡也可以,所以即使知道了密碼,也需要此IC卡才能透過網路來查,安全和隱私都有了保障。

最後就是檢驗結果如何顯現,當任何的檢驗數據有問題,建議這時就不應該只顯示紅色的數據,而應該顯示類似「請到醫院找醫生看報告」的文字,為了健康著想,任何人都不會抱怨還要跑一趟。

網路查看報告絕對可行,就看醫院願不願意做而已。想想看每次要去看報告時要先辛苦掛號,請假至醫院,然後在候診間等半天,只聽到醫生一聲「沒問題」,最後還要批價繳費排隊很久。如果醫院不能主動打電話告知結果,就請讓我們自己透過網路來查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2721
回診掛號剝皮怨 立委要求總檢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2009.09.29 03:18 am 
 
本報報導「回診看報告剝兩層皮」,嘉義縣長陳明文、嘉義市長黃敏惠相當重視,昨天都指示衛生局設投訴專線,督促醫療院所改善;黃敏惠並要衛生局行文醫療院所,要求醫師注重檢驗報告解說,提升醫病關係。

多名立委也重視相關民怨,林鴻池、邱鏡淳今天將在立法院舉行「何忍把病人當提款機?醫院要剝幾層皮」記者會,要衛生署、健保局說清楚。黃昭順說她有切身之痛,也將召開公聽會探討。

林鴻池、邱鏡淳與呂學樟都表示,病患回診,如果單純看檢驗報告,就不該收掛號費,再收,就是剝皮,非常不合理,要求衛生署立即通令全國醫療院所檢討。立委張花冠主張衛生署訂定明確遊戲規則,那種需兩度掛號、那些不必,不能隨意收費,讓民眾花冤枉錢。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掛號費屬於行政費用,若為例行性追蹤檢查,可請醫師先開檢查單,預先檢驗,減少不必要診療次數,也可以少付一次掛號費。

石崇良說,衛生署四月曾行文地方衛生局及醫療院所,若就診當天來不及做檢驗,他日再到醫院受檢時,檢查當天應儘量不收掛號費。

至於民眾看檢查報告,是否一定要掛號回診,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說,對於檢查結果「正常」的患者,或許可參考國外經驗,請醫院訂出符合我國國情作法。

與其他醫院重複收掛號費相較,署立台中醫院、豐原醫院作法讓民眾稱許,若回診僅是看報告,即使掛了號,醫師會主動「退掛」,病患不須再繳掛號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2656
介紹去別家就醫 掛號費300照收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唐秀麗/嘉義報導】 2009.09.29 03:18 am
  
「肥了醫院、A了健保、苦了人民!」台北市李姓等多名讀者昨天打電話到本報嘉義採訪辦事處表示,「這12個字,說出我的心聲,謝謝聯合報替我吐了這口怨氣」、「聯合報是正義的化身!」

60多歲的李姓讀者說,他領有殘障手冊,今年八月都在台北某知名醫學中心看診,每次醫師都叫他下次回來看報告,連開藥都分批拿,每跑一趟醫院,除了苦苦等候外,就要多付一次掛號費,尤其到醫院看病以老人居多,真的很折騰人。

黃姓女讀者也致電表示,到嘉義某大醫院看婦女疾病,醫師只說「我們醫院沒有這方面的專家,介紹妳去其他家醫院」,最離譜的是,連醫療行為、藥都沒開,竟然照收300多元掛號費,簡直是坑人,聯合報寫出我們小老百姓的心聲,真的很感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2655
看報告要掛號 肥了醫院、A健保又苦人民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唐秀麗】 2009.09.28 02:54 am 
 
許多民眾都有這樣的經驗,到醫院看病檢查,為了知道結果,跑第二、第三趟,甚至更多趟,被重複收取掛號費等費用。醫院利益掛帥,弱勢病患長期被剝削,「肥了醫院、A了健保、苦了人民!」

到醫院看病,掛號費動輒二、三百元,有民眾為求心安,選擇大醫院看病,掛號一次更要四、五百元。

雲林縣一名六十多歲阿嬤到嘉義縣某醫院看診,醫師安排一系列檢查;阿嬤以為當天就可以做完,但醫院告訴她病人太多,無法當天做完檢查,必須另外安排時間。

阿嬤按照預約時間再到醫院,檢查前又要掛號繳費;檢查完,檢查人員告訴她結果不會馬上出來,要她預約下次門診,由醫師解讀檢查報告。

阿嬤算一算,下次來看檢查報告,又要再花一次掛號費,「也不知道有沒有病,就先花這麼多錢!」節儉的老人家索性不去看結果。

醫院的說法是,如果只拿體檢、健檢報告,不調病歷、不問診,就不收掛號費;但病人的疑問是:醫師說明檢查報告,是延續第一次看診的醫療行為。

簡單的檢驗無法立即得知結果,是醫院軟硬體不足造成,否則為何有些醫院可以做到同一療程就告知,有些醫院卻硬把療程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三?醫院把病人當提款機,理虧在先,卻還振振有詞為折騰病人跑醫院掛號自辯。

所謂「視病如親」,醫院管理階層不該只想揩油賺錢,政府相關單位更應正視此一問題,不能再視而不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1431
「下次看報告」 病患當提款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王瑞伶/新竹市報導】 2009.09.28 02:54 am  
 
病患投訴回醫院看檢查報告,還要再繳掛號費,實在不合理,連消費者保護團體都說「看不下去了」。
記者林宜樟/攝影

醫院搶掛號費的現象,國內兩大消費者保護團體都說「看不下去了」。台灣消保會秘書長呂英瑋本身也有「慘痛」經驗,檢查肝與腎有無異常,抽血、驗尿共掛三次號才搞定。

「我跟很多病患都被不肖醫療院所當成提款機了!」呂英瑋說,衛生署、健保局、醫療院所和專家應組成專案小組,針對醫界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現象,提出改革方案。

他說,之前抽血、驗尿檢查肝與腎,醫師幫他掛了三次號、跑三趟才告訴他檢查結果;他問醫師為何不能一次解決?醫生只淡淡地說「是為了檢查更詳細」,事實上根本沒做什麼檢查,很嘔。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也痛批,部分醫療院所醫師看病「能拖則拖、能賺則賺」的不合理現象存在已久,都是健保制度「以量計酬」的後遺症,目的是搶分配額度。

「不合情理的現象,不僅挖光患者的荷包,對貧困者更是雪上加霜,同時造成健保財務惡化,難怪健保一直要漲價,」本身是律師的謝天仁說,多數病患都覺得可在一、二小時內得知結果的檢驗報告,卻要等下次掛號才告知,但又擔心得罪醫師而不敢吭聲,這是不對的,應該勇敢捍衛自己的權益。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健保局南區分局的審查委員王正坤,看過各種「A」健保的招數。他說,愈是偏僻鄉鎮,醫療資源愈少的地區,愈容易發生。一名老人跌倒就醫,醫師要求病患天天到診所換藥,每一次都要刷健保卡、繳掛號費,一個月裡就看了廿次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1430
跑了三趟醫院 等到一句「正常」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洪敬浤/連線報導】 2009.09.28 02:54 am
 
圖/聯合報提供
「報告正常,三個月後再來」。李姓大學教授罹患肝癌,每三個月要到醫院報到,但經常得跑三趟才等到這句話,每趟掛號費約五百元。

「報告正常病患自己也會看,醫院為何不開放線上查詢?」李姓教授說,久病成良醫,很多慢性病患對自己的病情知之甚詳,也定期追蹤,醫院應有更便民的做法,而不是讓病患從看診、檢查到聽報告,非得跑三趟不可。

李姓教授患病十年來,從北到南看遍了各大名醫,包括台大、台中榮總、高醫、高雄長庚等醫學中心都有他的就診紀錄;面對人山人海的門診,除了等待還是等待,「仰慕名醫須付出的代價」,看診累積的時間成本難以計算。

他指出,患者希望與醫師面對面時,有充分的時間講述病情,但因病人太多,醫師看病時間太短,原本問診、檢查可同一天解決,卻切割成多次,讓病患多跑幾趟、多繳費,「簡直是勞民傷財」。

以腹部超音波檢查為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寶肝門診」,可電話預約進行超音波檢查,由醫師親自檢查,並當場解釋病情,不必跑兩趟。但有些醫院如台大、台中榮總則是技術員操作,技術員做完再交給醫師判讀,患者須待下次門診掛號聽報告。

李姓教授說,一般常規檢查,例如肝功能GOT和GPT應可以開放線上查詢,減少病患奔波之苦;累積十多年的就診經驗,最近他選擇一家中型醫院非名醫看診,並與醫師成為好朋友,醫師不但時時關心病情,還主動通知檢驗結果,「名醫不一定是好醫師」。

從美國回來的高階主管說,最近到醫院作胸部X光檢查,隔周掛號看檢驗報告,醫師調出X光片,看不到幾秒說沒問題,診斷就結束了;這樣仍收掛號費,實在不合理,也難怪醫院人滿為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63142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