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2 中國時報 【梁東屏】
民進黨的前外交部長陳唐山曾說過一句名言,他說新加坡是個「鼻屎大的國家」,對新加坡的鄙夷溢於言表。陳唐山看不起新加坡,並非個案,實則有很多台灣的人看不起新加坡。
上月底有趟台北之行,免不了和舊友、新識聚會,但真是受不了,跟以前每次的經驗一樣,都在談政治。這次更過之,由於正值八八水災過後,幾乎每一場都是對馬政府的撻伐。
我實在聽不下去,於是就說,「你們對馬英九不會處理危機很意外嗎?」,然後舉出二○○三年SARS危機為例,說明當時情況最嚴重的新加坡如何應對,如何把一場原本嚇死人的危機控管到全國冷靜以對,幾乎無人戴口罩的情況。
相對之下,台北市原先頗自喜於沒有案例,結果一開始出現案例就天下大亂,和平醫院的荒腔走板幾成國際笑柄,馬英九硬是把原先完全可以控制的情況「處理成」一場危機,搶口罩甚至搶到新加坡的藥店。我的意思當然也有「ㄟ,這個人是你們選出來的,有什麼好唧唧呱呱的」。
於是,最常見的反應出現了,「哎唷,新加坡小嘛,比較好處理」。拜託,台北市有比新加坡大嗎?這個世界上比新加坡小的爛國家也不是數不出來,我國曾有過、現在有的邦交國裡就有。
新加坡是很小,但是這個小國家真很了不起,這裡篇幅有限,只能概括、簡單地說。
新加坡的獨立不是爭取來的,而是當年馬來西亞畏懼李光耀力量愈來愈大,有可能當選大馬總理,於是一腳把當時只是個不起眼港口的新加坡踢出去,丟給李光耀「你就去玩這個吧」。
李光耀茫然無措面對此一形勢,竟然在宣布獨立時在電視鏡頭前潸然淚下。
因此新加坡立國之初還曾派代表團到緬甸、柬埔寨考察,學習如何治國。四四年下來,新加坡早已成為國民所得是台灣兩倍的第一世界國家,緬甸、柬埔寨呢?當年踢它出去的馬來西亞呢?
新加坡的成就,也不能以一般的標準來衡量,因為這是個真正「什麼資源都沒有」的國家,甚至於人才都不是這麼豐沛,而必須倚賴外來人才。
新加坡靠的就是最菁英、最無私的領導團隊,為國家設定方向然後全力以赴。
新加坡在二○○三年遭逢經濟困境,許多跨國公司撤離,我在二○○四年離開時也認為他們(新加坡)大概完蛋了,沒想到兩年後回去卻發現新加坡生氣勃勃,於是特地做了個專題採訪,當時受訪的新加坡知名經濟學者、也參與不少政府決策規畫的陳企業就說了很有意思的話,「你們在外面的人,看到新加坡現在的狀況會很驚訝,可是我們自己一點都不會,因為你們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早就已開始做的結果」。
這次的全球經濟危機,新加坡因為傳統上倚賴對歐、美的外銷市場,所以受創很重,去年上半年甚至連續將經濟發展指數下修三次。三個月前,在一次聚會上有人說,「新加坡這次可能難翻身了」,我跟他說,「不要急,你等著看」。果然,新加坡現在不但翻身,而且勁頭之強,讓許多專家都豎起拇指。
很多人對新加坡的批評,也多集中於專制、獨裁,沒有新聞、言論自由等等。
我只能說,我曾經在全世界最自由、民主,新聞、言論最自由的美國住了十九年,本身從事新聞工作也長達二十五年,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四年之間以「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的身分在新加坡住了六年,我沒有一天感到自己的言論或自由受到任何限縮。
不錯,確實有西方媒體被控上法庭,但是我知道的情況都是確鑿的譭謗,那,為什麼不能告?
新加坡的很多做法,特別是和鄰國馬來西亞、印尼之間的爭執,有時顯得小鼻子小眼睛,但是你必須要瞭解新加坡「退一步即無死所」的狀態,才能理解他們為何要那樣做。
這麼一個小國,實在很了不起,相較起來,台灣還真的滿「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