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工研院 強攻綠能生醫研發
 瀏覽2,627|回應1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09.08.31 04:05 am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指出,正積極制訂2012年策略方針。
記者陳瑞源/攝影

工研院定位為「科技創新及產業化開路先鋒」,正積極為2012年擬定策略。工研院長李鍾熙表示,將聚焦「綠能」與「生醫」兩大領域投入研發。

為邁向國際化,擴大技術衍生加值效益。工研院新成立「產業服務中心」、「雲端運算科技中心」,朝世界頂尖產業科技創新機構的目標邁進。以下是李鍾熙日前接受本報專訪紀要:

建立自有核心軟體

問:工研院2012年的策略規劃方向?

答:工研院將聚焦在能源、生醫,屆時工研院投入的相關研發經費,會超過全部研發經費的一半。

資訊(IT)產業幾乎是每30年為一階段。1950年代是大電腦時代;1980年進入個人電腦時期;現在則進入IT應用年代。未來20年,IT將進入無所不在的階段,進入所有產品及生活中。

問:新成立「雲端運算科技中心」,是否是為因應IT進入應用階段的趨勢?

答:IT應用無所不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也快速發展,這使複雜的雲端運算全在後端處理,前端客戶應用即可節單化。

我認為,雲端運算將啟動產業秩序的是重新洗牌,這是台灣發展軟體的大好機會。工研院有企圖心,自己建立「核心軟體」技術,目標是創造一、二個旗艦型,也是「世界級」的軟體公司。

工研院將結合資策會,並與IBM合作,發展行動應用的「雲端運算」,也就是鎖定非超大型的超級運算,發展更靈活、節能更有彈性、更低成本,建立有特色、輕便型的Data Center。

問:工研院如何定位「綠能」和「生醫」發展方向?

答:在經濟部兩岸搭橋專案中,工研院舉辦過LED照明、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的兩岸互動交流研討會。兩岸加強交流合作是未來重點方向,其餘如節能技術、生質能源,及智慧電網等,都是綠能技術深入發展的項目。

在生醫產業方面,先以醫療器材為目標,但不以量大、價值低的耳溫槍與血壓計等產品為重點。瞄準如殘障者需要的輔具等醫療器材,發展基本核心技術,並可加以客製化。高齡社會來臨,人類老化也是某種層度的殘障,協助殘障者及高齡者的輔助器材,這都是商機。

基因定序快有成果

工研院也投入研發基因定序技術,目標是花不到1,000美元就可完成個人基因定序,如同健檢的普及。這項研發半年到一年內會有成果。

問:工研院設置「中分院」的進度?

答:「中分院」尚未定案,但未來會有三大方向,包括:植物工程溫室科技、智慧精密機械,以及與當地產業結合的「健康、運動器材」產業,可與鞋技中心、自行車中心,及雷虎、喬山、巨大等產業結合快速切入。

植物工程的溫室科技會納入「生技」和「能源」主軸,發展高單價的精緻農業。智慧型精密機械則發展下世代的工具機,加入軟體技術,讓工具機能多工化。

問:工研院如何與企業強化連結?

答:工研院今年6月1日邀請17名產業界領袖成立產業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裕隆總經理陳國榮等人。

「產業諮詢委員會」是工研院與產業界溝通位階最高的平台,除能快速掌握產業界需求,也增進產業界了解工研院的研發計畫及成果,促進業界先期參與及合作的機會。

至於8月26日成立的產業服務中心,是因應產業發展需要跨領域的技術整合,該中心將成為應對客戶的「單一窗口」,提供產業界客戶的「專戶服務」。

問:工研院的國際化方向及衡量指標?

答:工研院過去的研發不夠國際化,太專注服務台灣產業界,因此將強化國際管道,把觸角伸向國際大客戶,結合國際公司發展世界級的產品。但也要保持台灣的獨特與領先性,並與日本、歐美等地先進技術及客戶擴大接觸面。

國際化的指標將反應在國際業務的收入,帶動工研院衍生加值業務收入,從今年到2012年,以大幅成長五倍為目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93205
 回應文章
李世光發千字文 工研院、資策會將「軟硬」整合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世光發千字文 工研院、資策會將「軟硬」整合

2016-05-17 03:23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準經濟部長李世光昨(16)日表示,未來經濟部會透過「關鍵績效指標」(KPI),引導工研院、資策會等研究法人必須結合在地產學能量。至於要不要搬遷或分拆,將交由法人思索,如何滿足政府與社會期待。

他提到,現階段要推動法人向前走,要做的事情包括:儘快選出兩大法人董座與執行長,再與兩大法人商討如何透過業務合作促成「軟硬整合」。未來也會透過KPI與預算調整,策動兩大法人訂出符合時代需求的中長期發展目標。

法人圈近來盛傳,新政府為了推動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有意搬遷工研院綠能所到台南沙崙、機械所到台中去,甚至傳出要推動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併,引發法人內部不安。

李世光昨日發出「千字文」說明原委,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研究法人往前走,須大家一起參與規劃,所有的可能性都會被討論,但現階段「所謂拆遷、分割之說,實屬無稽之談」。

他強調,工研院是我國首屈一指的研究法人龍頭,「不可能廢掉它,也不可能隨手移過去」。

李世光談話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80603
工研院:沒聽過要四分五裂的說法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研院:沒聽過要四分五裂的說法

2016-05-16 03:27 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長林佳蓉表示,目前沒聽過要四分五裂的說法,因此也沒有聽到內部所謂的抱怨或反彈。

她強調,未來新政府上任後,不同地區要發展不同產業,或要強化地區產業,工研院當然全力配合,以因應產業發展。而目前產業的發展需要的是跨領域創新的服務,不是綠能就只做綠能、機械就只做機械,工研院將以產業需求來因應及強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80100
傳工研院將遭分拆…遷台南? 綠能所反彈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傳工研院將遭分拆…遷台南? 綠能所反彈

2016-05-16 03:27 聯合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外傳新政府將規畫在高鐵台南站產業專區籌設「綠能產業研發園區」,將「搬遷」全國頂尖綠能研究機構入駐,工研院綠能所也被點名。圖為工研院綠色低碳計畫院區。 圖/工研院提供

分享
新政府力推綠能產業,正規畫在高鐵台南站產業專區籌設四十七公頃的「綠能產業研發園區」,做為全台綠能研發與決策中樞(hub)。不過,該政策涉及「搬遷」全國不少頂尖綠能研究機構,被點名搬入的工研院綠能所,連日來已見反彈聲浪。

準總統蔡英文在競選時曾表態,為推動五大創新產業,將散落在各地的ICT、材料、機械產業和法人、學校資源,連結起來,發揮綜效。近期法人圈傳出,未來不僅工研院綠能所要搬到台南沙崙,工研院機械所也考慮搬到台中,與五大產業中的智慧機械連成一片。先前還傳聞過,工研院將與資策會合併。

據了解,準經濟部長李世光,近日正著手推動兩大法人改革方案、及為發展五大產業而來的法人內部分拆計畫。知情人士說,工研院與資策會分由不同人捐助,加上政院版財團法人法草案才剛送進立院,不大可能貿然推動兩大法人合併。

不過,分拆工研院中的幾個所的確是規畫方向。該人士說,「法人的憂慮(被分拆),可以想見,」未來一定會審慎、漸進推動,「也不一定要把整個綠能所都搬到台南去」。

另一位新政府人士也說,為了全力開發中台灣的風、台灣海峽的風電與南台灣的太陽能等,需要有一個地點適中、「能發號施令」的研發與決策中樞,目前已選址落腳高鐵台南站產專區。

初步規畫除有已進駐的中研院南分院外,還將陸續移入工研院綠能所、交通部光電學院、成大歸仁校區等研究單位。該人士說,「搬遷,可讓大腦與產業聚落連在一起,發揮戰力」。

不過,工研院知識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昨直指,工研院這些年積極推動綠能與材料、機械與光電、材料與生醫等整合綜效,一旦遭強力分拆,勢必削弱多年建立的跨所、跨領域整合能量,猶如「把紅木家具拆了當散柴燒,真是暴殄天物」,且大陸各地正積極祭出高薪複製「工研院」,未來也恐怕造成很多人才外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80098
工研院院慶送禮 助企業攻節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1.07.06 04:25 am  

工研院院慶 典禮響應環保 / 馬蓉 工研院將技轉節能服務技術與人力,協助企業成立節能服務新事業部,透過對外提供節能減碳對策,賺取新商機,進軍兩岸市場。據了解,中鋼、台泥、大同、統一及中華電信等國內大型企業,都有意成立節能服務新事業部門。

工研院昨(5)日歡慶成立38周年,院長徐爵民期許同仁共同打造低碳綠色院區。工研院院慶活動由徐爵民主持,新竹市副市長曾國修到場致意,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因故未能參加,但事先錄製影片發表談話,勉勵同仁為科技研發、跨領域合作努力,推動產業發展。

隨著企業節能減碳成為趨勢,提供業界達成節能減碳目對策的節能服務事業興起。工研院執行政府的「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團」任務,已完成培訓200名節能新兵,今年已服務超過2,000家企業,全年要達成減碳68萬公噸。

工研院「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團」執行長郭儒家表示,工研院200名節能新兵,已赴全台各地提供節能初勘服務,包含偏遠校園、傳統企業、半導體大廠等,用專業的節能檢測技術為台灣不同屬性的企業把關,並依據經驗跟專業給予最實用的節能診斷建議。

他指出,節能服務產業的營運模式,是由具節能技術的人員,親赴需要節能的企業,透過實地診斷耗能情況,並展開一定時程的監視,進而提供節能的調控技術,來達到有效降低能耗的目的。受節能輔導的廠商,採取分期付款方式支付費用。

「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團」預估為台灣所作的節能減碳潛力,可達到年省4.5億度電,節省能源費用14.3億元。

郭儒家透露,工研院將匯整提供企業節能技術服務的診斷、監視、控制及人機結合的資訊平台,以「技術作價」的方式,協助台灣資本額百億元級的企業,於公司內部成立新事業處,進軍節能服務產業,搶攻海峽兩岸企業因應節能減碳風潮,所帶來的節能服務商機。

這些構思已獲得中鋼、台泥、大同、統一及中華電信等國內大型企業共鳴。工研院評估,中鋼及台泥,各在其鋼鐵和水泥產業領域,推動集團企業,與兩岸節能服務大有嶄獲;統一集團在低溫物流的節能,成效卓著,都被視為最有能力與機會,跨足節能服務產業的代表性集團。

據了解,大同公司副總經理嚴福心今(6)日將率隊赴工研院參訪,尋求雙方合作跨足節能服務產業的契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665403
工研院成果 聚焦智慧樂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台南報導】 2010.12.31 03:22 am 
 
工研院昨(30)日在台南六甲院區舉行年終聯合成果發表會,以「綠、光、智慧樂活」為主題,展現分院在綠能材料、人機互動及科技化照護技術等40多項最新研發成果,擘畫南部產業發展新願景。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表示,由於全球化競爭以及新興市場低價的威脅,國內產業普遍面臨轉型和升級的挑戰,五年前工研院成立南分院,配合國家發展政策訂定研發方向,希望能做南部產業的開路先鋒,促進產業升級。昨天成果會吸引600多個廠商及上千位大專院校師生出席,現場展出多項高科技產品,例如口袋般大小的「微型雷射投影模組」,攜帶方便,其獨特的光學掃瞄補償技術可提高投影亮度、銳利度、均勻度,使廠商選擇光機元件時有更大彈性。

另外由人機互動中心展出的3D立體互動技術,只要揮揮手即可與銀幕中立體影像互動,使用者不需穿戴任何物件。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蔡新源表示,已與南部產業有緊密的互動,從研發技術創新,到深耕區域產業服務、經營產業聯盟、促動技術密集型群聚等,看到地方產業的無限可能,希望未來將南分院塑造成台灣獨特的研究中心,帶動創新研發與經濟發展。

在產業服務方面,南分院指出,已成功整合及輔導國內五家不同領域的設備廠商,包括旭東機械、億尚精密、台灣恒基、馗鼎奈米科技、頂瑞機械等,共同開發軟電設備相關技術,成功為國內軟性顯示器產業,建立第一套膽固醇液晶顯示器捲軸式關鍵設備技術。

工研院結合國內航太零組件製造廠商寶一科技、駐龍精密、晟田科技、鍛造廠商富成金屬、特殊鋼材與超合金製造大廠榮剛材料及鈦合金製造公司精剛精密等,成功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帶領廠商切入全球航空業供應體系,取得重要關鍵零組件市場。

工研院也積極在東部推動多元化創新,透過本身碳化、萃取、發酵等技術,輔導當地廠商作產品改良、提升,為原本平價、獲利有限的農產品找到更高附加價值的發展方向。

例如原本廢棄不用的稻殼,經過碳化技術輔導,得到「稻殼炭」與「稻殼醋液」,讓一公斤稻殼的價值,從原本的3元變成78元,增加26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376766
工研院 推智能控制聯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10.11.04 03:33 am 
 
工研院昨(3)日在台灣國際工具機展上宣布,將結合國內20家工具機廠,推動成立「新世代智能控制系統」聯盟,建立創新合作加值平台,共同投入高階工具機、控制器及軟體的研發。

工研院機械所指出,國產控制器模組一年的產能達2萬套,控制器年產值有60億元,整機年產值也有200億元,商機可期。

機械所表示,聯盟中的新世代智能工廠控制系統計畫,預計五年內投入10億元,以解決國產控制器及加值軟體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255514
劉仲明:工研院助新創事業量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 李珣瑛】 2010.09.10 09:04 am
  
工研院昨(9)日宣布,現任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劉仲明升任工研院副院長,並兼任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一職。劉仲明表示,未來將朝技術精進與差異化、高價值行銷,與建置協助新創事業的試量產環境三大方向努力。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表示,劉仲明對所內研發管理與產業化的推動不宜餘力,洞悉產業,且關係相當良好,未來將會致力於前瞻創新技術推動、國際研發合作以及產業化的推展。

劉仲明表示,接任副院長後,將朝三個方向努力:一是在技術上更精進、更有差異化,二是運用高價值的行銷,三是營運模式的轉變,以新創事業的推動、試量產、原型機等方式,讓工研院與產業界的連結更直接。期望透過這些調整,讓工研院為台灣的發展做更大的貢獻。

劉仲明現年58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曾於清華大學、中央大學及輔仁大學任教。於民國1984年進入工研院材料所,歷任材料所研究主任、有機材料組組長、副所長、所長及材化所所長,擁有帶領700多人的大型組織團隊經驗。

劉仲明專精於材化及奈米科技研發領域,曾任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理事長、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首任理事長等職務,並獲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等榮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66204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讓夢想家都想來台灣!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業技術與資訊 2010/07/14 
 在蔡清彥眼中,台灣的自由民主與多元化,以及保有傳統中華文化,
都是培育頂尖創意人才的良好基石。
他並暢談工研院角色、兩岸如何在科技產業合作、台灣如何面對新興雲端機會,
充分展現科學人對文化與科技激盪的夢想。 
 
【撰文╱洪明秀】
 
蔡清彥強調,台灣擁有自由民主及優良傳統中華文化,是孕育創意最好的地方。(攝影╱許育愷)
 
「台灣的特色在於自由民主、多元化,及保有優良傳統中華文化,是培育創意人才的好地方,不只在科技,在文化、音樂等領域都是很有創意的地方。」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在訪問之初,即指出台灣無可取代的優勢。

「半導體產業是很成功的模式,政府投資走在前端,由工研院引進國外技術,並育成聯電、台積電公司,」他表示,以前半導體晶片從設計到製造,大部分都被國際知名大廠一手包辦,大家沒有機會參與,而台積電、聯電代工模式的誕生,成功帶動台灣晶圓代工及IC設計產業,這些人才後來又擴散投入LCD、LED、太陽光電等產業,形成台灣科技產業目前的面貌。

當初的投入是有遠見的,時至今日,政府規劃了很多國家型科技計畫,像電信、能源、晶片等,但蔡清彥認為國家型科技計畫決定了科技預算投入產業研究的方向,造成經費排擠效應,數量如果太多反而局限了創意,對工研院來說,不一定是有利的,「因為工研院每年的預算成長有限,若被指定了研發範圍,不在此範圍內的新創意便容易被擠壓,」蔡清彥說。

不局限 並強化spinoff能力

之前,國科會委託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王佑曾教授做研究,他提出一個特別看法,表示台灣應該要有個「國家型創新計畫」(National Initiative Program),而這個計畫的精神,便在於「不指定」。

蔡清彥進一步解釋,應該把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數量減少,讓不在國家型科技計畫範圍內,但有好構想的計畫拿到經費,並針對所謂的第二類基礎研究,也就是創新前瞻研究,廣邀學研界組團隊提構想,由大家來競爭,進而形成一個國家型創新計畫。「即便是眾所皆知的大方向領域,如能源,也應該是開放式,集思廣益。」蔡清彥認為,指出兩三個大方向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因此排擠其他構想的發展空間。

針對工研院的角色,蔡清彥表示工研院的基礎,就是從事第二類基礎研究,也就是創新前瞻研究,這是工研院的主實力所在;因此,在工研院內部創新前瞻研究應該是要受到保護及鼓勵的,讓它有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與大學相較,工研院的好處是能夠組成一個大研究團隊,更能發揮綜效。
 
工研院的基礎,是從事第二類基礎研究,也就是創新前瞻研究,讓它們產生智慧財產與專利,並輔導衍生公司,帶動台灣新興產業。(攝影╱鄒福生)
 
而在這樣的計畫下,產品是什麼呢?蔡清彥認為第二類基礎研究的產品是專利,也就是智慧財產。「相較於第一類基礎研究的產品是學術論文,那麼在工研院就應該有一塊經費做創新前瞻研究,讓它們產生智慧財產與專利,過去做得不錯,但仍有強化的空間,創意應受到更多保護。」蔡清彥補充,另外要強化的方向,在於「spinoff」,也就是輔導衍生公司。

「過去,我們做了很多專利授權,但唯有輔導衍生出公司,才能帶動台灣新興產業,並帶動台灣就業率。」著眼於此,蔡清彥期許工研院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期待未來工研院創新公司能夠加強投資早期新創公司,並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另外,大學強調發表論文,也就是第一類基礎研究,在第二類基礎研究著墨較少,即便有少數的專利產生,但因數量太少,不易形成群聚。因此,工研院刻不容緩要做的另外一件事,便是提供一個平台,跟大學、其他法人加強合作,從事第二類基礎研究,共同產生專利,或者是將既有的專利結合在一起,形成專利群聚一起輔導衍生公司,帶動台灣新興產業。

不容小覷的Chiwan現象

目前談到前瞻技術,還是美日大幅領先的局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蔡清彥認為與美國、日本進一步技術合作是很重要的。「繼金融風暴後,日本許多公司都面臨經營困難,所以有許多技術合作、購買技術、併購公司的機會產生。工研院因有專業技術背景支持,可以做為平台,帶動國內業者與日本加強合作。」蔡清彥分析日本雖然製造成本貴,但它的前瞻技術及品牌形象好,絕對有合作空間。

對中國合作的看法,蔡清彥認為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因為市場規模所以它的品牌可以做起來。以電視市場為例,他分析,台灣LCD產業當前挑戰,在缺乏電視品牌的奧援及市場,因五大電視品牌,除Sharp使用自產面板,其餘四大Samsung、Sony、LG與Philips使用韓國面板,南韓廠商優先運用其集團關係企業生產面板,因此對台灣面板需求銳減。

換言之,台灣目前在科技產業中擁有技術、人才、資金等優勢,中國則擁有相當大的市場及研發人力,如果兩岸能夠在科技產業中合作,以共生體系為發展基礎,將有助於拓展全球市場。

「目前韓國最擔心的是由中國(China)與台灣(Taiwan)合作發展出的『Chiwan』現象,這是一種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下所產生的結果,如果兩岸搭橋專案成功,未來將會讓世界各國都不敢掉以輕心,」蔡清彥有信心地表示。至於兩岸如何在科技產業合作,他說,過去30年來,台灣發展最成功的兩項高科技,一個是晶圓代工為主的半導體產業,另一個則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科技產業。在兩者高度發展之下,也將帶動目前與未來的產業,像是LED、太陽能產業等。

【完整內容請見《工業技術與資訊》2010年7月號第225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56692
工研院組織重整 聚焦綠能與醫材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0.07.12 03:25 am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工研院將鎖定「綠能」與「醫材」為未來重點研發領域,今(12)日將進行組織重整,宣布成立「綠色能源與環境」及「生醫與醫材」兩個研究所,並展開二名新所長的遴選作業。

工研院將強化與大學合作,展開互訪與合作研發磋商。蔡清彥今年2月接掌工研院,上任之初,就密集走訪工研院各所及中心等單位。他表示,原能源與環境研究所與太陽光電中心合併,成立「綠色能源與環境研究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50196
工研院 連三年獲國際肯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0.07.10 03:00 am  
 
工研院顯示中心以「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開發出6吋彩色可撓曲AMOLED顯示器,在彎曲狀態仍可持續播放彩色動畫影片,獲得美國R&D雜誌「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
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的創新研發與應用能力再獲國際肯定!美國R&D雜誌昨(9)日公布2010年「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得獎名單,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際大廠IBM、西門子、英特爾、豐田及Oak Ridge 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等,並列為全球百大科技得獎單位,這是工研院連續第三年獲得此殊榮。

在全球各項技術激烈角逐下,工研院今年以:軟性顯示關鍵材料與製程「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環保防火材料「REDDEX」、3D立體影像的「區域化2D/3D切換立體顯示器」等三項創新發明,再度拿下全球百大科技獎,創新能力獲得肯定。R&D 100 Awards是研發領域中,備受各界推崇的科技研發國際大獎,每年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挑選出100項年度具重大創新意義的商品化技術。R&D研發雜誌的編輯總監Rita Peters表示,「百大科技研發獎」代表對一年裡最有創造力及符合市場需求概念的科技表達肯定。R&D 100 Award頒獎典禮,將於今年11月在奧蘭多舉行。

工研院顯示中心的「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結合業界既有的TFT玻璃製程,在高分子膜與玻璃載體間加入一層離型材料,使柔軟的PI膜上不但可製作出面板產業使用的精密薄膜電晶體陣列,並可在無損害電晶體情況下,以切割方式取下高分子膜。

工研院運用此基板開發出6吋的彩色可撓曲AMOLED顯示器,超越國際上其他軟性顯示器彎曲表現,亮度可達150nits。此一創新發明可協助面板相關廠商,利用既有的玻璃製程優勢,轉進軟性顯示器生產,逆轉已面臨汰換的中小尺寸製程困境,重新啟動生產高價值軟性顯示器的新生機,可廣泛應用在AMOLED、電子書以及TFT-LCD等產品上。

工研院電光所研發的「區域化2D/3D切換立體顯示器」,是利用微位相差膜與面板的結合,可讓使用者裸眼同時看到高解析度的2D文字與3D立體影像畫面,得以任意切換所要觀看3D 的立體視窗的位置及大小,改變現有市場裸眼3D立體顯示器為全螢幕播放的侷限。在網路市場與日遽增的趨勢下,這項技術將可廣泛應用於網路遊戲及網路廣告,另外3D電玩及商業電子看板等立體多媒體影像也是此技術可拓展的空間。

工研院材化所研發的「REDDEX」環保防火耐燃材料,具有不易燃、不滴熔、火勢不蔓延且無毒的特性,即使在一千度的高溫中,仍可有效保護材料背面的物體60分鐘之久,使其溫度維持攝氏300度以下。

這項材料同時具備低密度、可撓、低煙毒、高耐候等特性,產品應用面廣泛,並符合歐盟新訂的環保法規,已有多家廠商表達技轉興趣,預計未來對交通運輸、建築、與日常工業用品將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04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