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潘淑婷】 2009.09.07 03:32 am
媒體廣告急遽萎縮,新聞公司營運連帶受影響,執行長梅鐸為提振營收近來一反過去新聞免費主張,開始倡導資訊要收費。
(美聯社)
曾經支持線上新聞免費的澳洲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最近一反傳統「資訊免費」論調,一再高喊資訊要付費。由於他的新聞公司(News Corporation)旗下媒體事業群規模龐大,幾番付費談話在業界掀起波瀾,也引發讀者不小反彈聲浪。
梅鐸在8月上旬新聞公司的財報視訊會議說:「維持優質新聞所費不貲,若新聞業免費提供內容,等於扼殺優良報導的能力。電子革命打通許多新的廉價新聞通路,但這不代表內容製作就免費,我們打算在旗下所有新聞網站上開始收費。」
梅鐸秉著一貫的自信表示,「我相信我們一但成功,其他同業將起而效尤。」據英國衛報報導,新聞公司將先在周日泰晤士報試驗,成立獨立網站並引入付費方案。
消費者付費的想法不算新穎,在梅鐸之前,已有不少新聞機構將賺錢腦筋動到網路讀者身上。例如紐約一家日報The Daily Gazette就在8月初改成付費。紐約時報也曾推出付費內容TimesSelect,兩年前放棄經營,不過近來似乎又改變心意,在網站上嘗試不同的經營模式。波士頓環球報發言人也表示該報「正朝消費者付費模式方向發展」。
撇開付費機制在執行上的風險不談,從梅鐸幾次重大聲明皆淪於空談的歷史看來,很難判斷他這次有多認真,因為這可能只是他企圖把外界注意力從新聞公司黯淡財報上轉移開的作法。該公司調整後的第四季營利下滑逾30%。
新聞公司旗下的報業第四季營利比去年同期減少1.67億美元。梅鐸因而將苗頭指向消費者,「我們希望能藉由電子報內容的收費創造公司營收」。
梅鐸高分貝喊話要收費,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兩年前他買下華爾街日報後,第一個指令就是要改變該報的付費網站。他在2007年11月對股東們說:「我們正在研究要使之免費,如此一來,讀者將不止100萬人,全球各地至少增加到1,000萬至1,500萬人。」梅鐸最後擱置這項計畫,使得而該報的付費模式成了今日電子新聞業的先驅。
電子新聞向來不是新聞公司的經營重點。的確,華爾街日報、倫敦泰晤士報和周日泰晤士報都有很棒的網頁介面;但紐約時報的網站卻糟到似乎故意要讓讀者回頭翻報紙。
新聞公司雖積極和電視台結盟,旗下福斯新聞台的網站比起其他電視台同業,卻相當不具吸引力。
這也許是因為梅鐸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待新聞網站。Newser.com老闆、梅鐸傳記《擁有新聞的人:梅鐸的秘密世界》作者沃爾夫不久前在網誌上提到,直到一年前梅鐸未曾自行上網過。
付費是否可行也許取決於機制的設計。付費方案小有所成的金融時報未來可能採納類似iTune的做法,讓讀者購買單篇新聞。華爾街日報則開放如導言等部分內容,並針對全文觀看來收費。
這兩家報紙在搜尋網頁上皆享有高曝光率,也許也因此吸引讀者點擊觀看。
但對梅鐸和新聞產業而言,若看到華爾街日報或金融時報的成功案例,就依樣推出付費內容,是非常危險的事。這些報紙內容包含豐富有用的數據、新聞訊息通知以及專門性報導,對需要即時商業資訊的讀者來說,相當有價值。
更大的問題在於,消費者不願花半毛錢在其他新聞內容上。研究公司Pali Research媒體分析師格林菲德說:「消費者的期待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你不再能單靠廣告收益來支撐新聞事業。」 (取材自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