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2 旺報 【黃清龍】
1949年開啟了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的新歷史。站在這個新時代的關口,本報特別製作「兩岸六十年,回首來時路」的系列專題,回顧過去六十年在這兩塊土地上,各自發生的三十個重要歷史事件。1950年的韓戰確保了美國對台灣的軍事保護,讓49年以來的分立格局在冷戰架構下穩定下來。
1950年6月25日清晨,北韓步兵及裝甲車越過邊境攻擊南韓,韓戰正式爆發。這場戰爭改變了美國的東亞戰略,讓撤退到台灣不久的蔣介石政權獲得喘息機會,也奠下了兩岸長達60年的分治局面。
韓戰爆發前,國民政府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強調美國不介入中國內戰,不予在台灣的國民政府軍事援助,外界都認為美國已經放棄蔣介石政權。另一方面,國務院以及軍方,則評估是否在國民黨內扶植別的領導人,或者鼓勵台灣獨立運動,乃至於把台灣交給聯合國託管等方案,期使台灣不致淪入中共手中。
這時,蔣的處境只能以「岌岌可危」形容。到了5月,舟山和海南島相繼陷落,美國駐台北總領事館發出一封公開信,敦促其僑民盡快離開台灣,島上流言四起。就在如此危疑驚駭的環境中,6月25日清晨韓戰爆發了,一場足以扭轉國府前途的戰爭,終於讓蔣給盼到。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中心研究員林孝庭曾以「渴望戰爭的人」,形容蔣介石對韓戰的態度。當天下午,蔣立刻致電韓國總統李承晚表達慰問,並令我駐聯合國代表竭力援助南韓援助案。兩天後杜魯門致函蔣介石,說明美方為因應朝鮮半島戰局,已派其海軍阻止共黨對台灣之任何攻擊,同時要求國府停止對大陸的一切海空活動,信中還提到「台灣未來地位應待太平洋區域安全恢復及與日本成立合約時再予討論。」蔣當天日記寫道;「其視我一如殖民地之不若,痛辱盡極。」但考慮到美方的態度堅決,只得勉強同意。
韓戰爆發後不久,北韓很快攻下漢城(今首爾),聯合國部隊被壓縮到南部釜山的防禦圈內,直到聯軍從仁川登陸,這才扭轉戰局。人在台灣的蔣介石,雖因美國阻擋無法派兵援韓,仍密切關注戰事的發展,尤其關切中共會否參戰,因這關係到美國是否同意他出兵援韓。到了10月中旬,聯軍繼續北進朝平壤進剿,甚至可能進軍東北,讓蔣備受鼓舞。
10月19日,聯軍攻下北韓首都平壤。同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27日彭德懷率領的部隊攻擊美國陸軍及陸戰隊,中美兩軍正式交鋒。此後雙方歷經三次大戰,共軍分別攻下平壤和漢城,迫使聯軍撤退至38度線以南。
此時,蔣更急切希望美國解除不讓國軍反攻大陸的政策,特別召見駐日代表團團長何世禮談對麥帥態度。11月13日約見美籍友人鮑爾溫時,蔣明告其「要制中共只有中國國軍反攻方能收效,如美國其能信余,則不須美國有一陸軍用在東亞,只要以現在用在韓國的海軍空軍協助我剿共,余敢獨立負責剿滅東亞共匪也,惜美國政府政策不敢出此耳。」
自韓戰發生後,蔣始終無法釋懷的,是美國不讓他派兵援韓。7月下旬約見傅斯年、杭立武等人,得知美國駐台武官向其政府報告:「國軍不僅有共黨滲透,隨時可以叛變,不可信靠,而且戰鬥力薄弱,不能有兩小時之戰鬥力。此其政府拒我援韓之真因。」令蔣極為氣惱。到了12月初,杜魯門聲明對台灣中立化政策不變,仍不主張國軍援韓,蔣則認為美軍方與輿論對國軍的看法已經改觀,為了在韓牽制共軍,勢非改變政策不可。於是致電何世禮請轉告麥帥:「韓戰挫折甚念,如需中國盡力之處,無不竭誠效勞,願共成敗也。」
過了兩天,麥帥發表聲明,同意韓國戰局以政治方法和談解決,蔣聞訊「不勝駭異」。事實上麥帥十分支持國軍反攻,但受制於華府的決策,也莫可奈何。1951年4月初,美國參議員瑟夫馬丁公開了麥帥給他的覆函,麥帥贊成馬丁關於利用國軍反攻大陸、開闢第二戰場的建議。信件曝光後,隨即引起軒然大波,杜魯門總統於4月11日下令罷免麥帥。
麥帥的下台,並未使蔣介石放棄對反攻大陸的規畫。1951年7月,兩方四國開始停戰談判,持續了兩年多。1953年初,艾森豪就任總統,美國政策開始轉向,宣布解除台灣中立化、不再阻止國軍反攻大陸。
美國對蔣介石反攻大陸政策的反覆立場,反映了「台灣牌」在美對中政策的消長。一直到今天,美國與兩岸間的互動關係,都未脫離這樣的架構。可以說,韓戰既解除了蔣政權與中華民國的危機,也確立了兩岸的分立格局。所謂的「兩岸現狀」,從韓戰後其實就已經存在並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