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2009/07/08
在台灣,出現一種新產業,叫做「名嘴」。他們佔據黃金時段、掌握獨家爆料,甚至有政商高層邀宴密談。名嘴大下政策、偵查指導棋,他們到底是政治家?還是表演家?
【文/林倖妃】
大陸觀光客來台走走,每晚回旅館最愛的「餘興」節目,就是電視上的「談話性節目」。
「他們真敢講,」一位陸客興致盎然地說,甚至出現「沒有到台灣,不知文革還沒了」的順口溜。
對華人社會來說,台灣最值得「展覽」的項目之一,就是民主。而電視上的名嘴,是台灣民主最成功的「衍生性商品」。
台灣從一九九四年出現第一個談話叩應節目——《選舉大家談》,到二○○六年的紅衫軍圍城,讓人見識到政論名嘴透過電視、廣播,發揮無遠弗屆的動員力量,更發展出一個全新的職業——「名嘴」。
「名嘴逐漸變成媒體新勢力,」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說,也有政治人轉戰媒體,由於輪番漂流在不同的政論節目中,政治評論人楊憲宏稱之為「媒體浪人」。
這股媒體新勢力,到底是靠著什麼力量形成?對台灣社會又造成什麼樣影響?
觀眾造就名嘴,也摧毀名嘴
商業化操作政治立場,是台灣「名嘴產業」成長的基礎。特別是在選舉前後,立場鮮明的「各色」名嘴,在鏡頭前鼓吹、互詰的演出,通常都對選情有一定的影響。
觀眾以手中掌握的選票,讓名嘴留在言論市場,而觀眾手中的電視遙控器,更是名嘴勢力的來源,甚至造成名嘴的職業化。
《政論性談話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討》研究發現,閱聽眾不是被動地被節目選擇,而是主動挑選自己想要看的節目,即使內容流於偏頗、衝突,仍是他們獲得資訊的方便管道,也是台灣當下重要政治話題的「小窗口」。
「不論是報紙或電視新聞,可能一下子就過了,」參與《政論性談話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討》研究的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羅文輝指出,他自己也常看政論節目,「看政論節目,對問題會有較深入的掌握和了解,至少有某一面向上的解釋,不論是對立、衝突或攻擊。」
為了這批有特定口味的觀眾,媒體開始有系統地培養名嘴。電視台為維持收視率,吸引觀眾,政論節目開始出現固定班底。
製作單位會根據每個人發言時的收視率進行分析,做為挑選來賓的依據,沒有品牌、口才不好的人,很難出線。
TVBS電視台新聞部節目製作組製作人,負責製作《新聞不一樣》節目的張慈軒坦言,站在製作單位的立場,不會去找不了解鏡頭語言的人上節目,因為風險太大,「缺乏電視經驗的人,很難適應節奏。」
有了個人品牌、加上收視率護體,經常上節目的名嘴就掌握媒體「發言權」。
但大多數人更好奇的是,名嘴在電視上所談內幕,到底是如何獲得消息的?又是如何發揮影響力?
名嘴爆料,變成發聲工具
名嘴的消息來源,有些來自當事人或相關人,希望借重他們的媒體發言權。
新聞人出身的楊憲宏不諱言,很多企業大老闆除了看政論節目,還會邀名嘴去了解事情,或說些背景讓名嘴知道。
以民進黨政府主導下的二次金改為例,風波不斷,名嘴爆料、檢調調查,很多內情全都是金控內部的高階人員洩漏出來。即使是馬英九政府即將著手的三次金改,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金控公司高層,已經透露出外界尚無從得知的新內幕(new story)給名嘴。
名嘴作為訊息平台,就可能在政治上產生引導政策效應。四面八方都有人告知訊息,連政府官員也開始利用此一管道。
去年馬政府處理油價議題,行政院內部對油價漲不漲分成兩派意見。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廣邀名嘴商談,最後結論不漲。當時許多名嘴強烈提醒,只要漲價,不分藍綠的一定砲轟。
有評論者質疑,為何政府不和媒體溝通,轉而找名嘴?為何當事人選擇名嘴為管道爆料?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影響名嘴,效果立即可見,「用文字不如有人說,真實性更驚人」,楊憲宏說。
名嘴成為名符其實「說故事的人」(story teller)。
了解內情者釋放訊息、政府部會「溝通」之外,更多的消息是金錢交換而來。
以爆料揭弊一舉成名的立委邱毅,被視為「說故事」第一把交椅,坦承他在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揭發陳哲男前往韓國濟州島賭場賭博、掀起高捷弊案另一波高潮的照片,是以三千美元購買來的。
邱毅爆料花費最高的,是二○○六年十月,爆料指控陳水扁有海外帳戶。為蒐集資料,他花了將近三十萬美元。
「那一仗,完全是擦槍走火,」邱毅回憶。當時消息來源透過中介者議價,原本預估一萬美元可買到消息,因不慎「走光」,匆忙間不得不採打帶跑戰略,對方藉機提高價碼,最後以比原價高三十倍的代價取得三分之一的資料。
外界質疑,扁案起訴書、和之前名嘴爆料內容幾乎完全相符、特偵組違反偵查不公開、造成「全民公審」印象。
邱毅卻反駁,「特偵組掌握的很多資料都是我給的,」他們只是求證再拼湊,或是把中間斷點接起來,不了解之處會問、也會討論。「特偵組要給什麼消息,一定選擇給我,」邱毅說,「因為給我,不是洩密。」…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425期;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訂閱天下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