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七月休兵:把高雄世運當成台灣的黏合劑
 瀏覽2,870|回應23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聯合報╱社論】 2009.06.24 06:42 am 
 
高雄世運僅剩不到一個月即將開幕,高雄市政府和行政院體委會卻還在互相攻訐。地方砲轟中央剋扣經費,故意刁難,重北輕南;體委會則反批主辦單位花錢浮濫,根本是獅子開大口。這次世運是台灣近年少有的國際盛事,難道要在政治口水中啟幕?

經費之爭是很真實的問題,但高市府和體委會的口角,恐怕更夾雜了朝野的藍綠心結。試想,世運短缺兩億經費,卻關係國家顏面至鉅;如果高雄是藍軍執政,行政院會任地方首長在那裡自艾自怨,卻吝於提供彈藥嗎?反過來看,如果高雄不把世運攬在手裡,不准「外人」置喙或沾邊,體委會又怎會疑神疑鬼,覺得高雄市是在藉機揩國家的油?

在一個正常國家,這種事根本不應該發生。世運雖由個別城市承辦,其所在國就是地主國;高雄市雖在民進黨中央主政時代取得主辦權,儘管政黨輪替,台灣仍是主辦國,這是不可動搖的事。對來台參賽的百國選手而言,世運辦得是好是壞,他們留下的評價將是針對整個台灣,而非一個高雄市。也因此,高雄市綠營議員批中央吝於補助,是因為執政黨「擔心高雄把世運辦得太好」,這其實是很扭曲的說法。倘若民進黨把世運當成「禁臠」,又如何期待全民共襄盛舉?

由於多年的政治惡鬥,使台灣深陷在藍綠二分的情緒中;但如果連這麼重大的國際運動賽事都不能教雙方放下心結,撕裂的台灣還會有黏合的機會嗎?

別小看一場世運可能帶來的影響。為了高雄世運,陳菊上月專程登陸行銷,並向對岸保證大陸選手來台的人身安全。運動賽事有助排除無聊的政治硝煙,讓人思考變得務實,這就是明證。陳菊登陸之行甚受各界好評,這難道不是世運的意外收穫?

再看,去年北京奧運,許多反中人士對中共採取嚴格的內部控制大肆譏嘲,認為違反人權和民主,暴露了極權統治下的虛假秩序。孰料,如今高雄也因為世運面臨了類似的窘境。例如,高雄市政府要求數十家大型工廠在世運期間暫時停工,以減少廢氣的排放,許多工廠卻拒絕接受。再如,市府除要求民眾大掃除,同時在世運期間不要在陽台或公共場所晒衣物,以維持高雄美好整潔的市容,也遭到民眾抱怨。

這種政府命令遭民眾反嗆的窘境,一方面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草根民主,但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們民主腳下的泥淖。為了運動會才去改善市容環境,當然只是表面功夫;但若能透過這種求好的動力,使城市產生長期、正面的轉變,未嘗不是美事一樁。北京為奧運實施各種社會控制,自令人反感;但能藉此喚起居民提升城市品質的意識,從某個層面看,也算一次有意義的社會運動。我們旁觀北京奧運是一番滋味,但近看高雄辦世運又另有體會,這也是一種收穫。

更別忘了,台灣長年為了擠進國際組織備受冷眼,如今好不容易成為世運主辦國,花費上百億打造了美輪美奐的場館,有近四千名各方國際好手將來台參賽,我們如果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向國際展現台灣的文明、美麗與進步,卻還要在那裡爭功諉過、機關算盡,豈不是太愚昧,也太荒唐了?

運動應該超越政治,這是早年台灣爭取國際參賽資格時對外提出的訴求;現在,這個口號卻更適合「內銷」,用以要求攻伐無度的藍綠兩黨從運動賽事上學習休兵。尤其,七月高雄世運後,九月在台北另有一場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屆時將有八十國五千名選手來台。這一南一北兩場賽事,不僅是天賜的「南北平衡」的機會,也是台灣嘗試突破地域、政治及心理隔閡的機會。

七月政治休兵吧!把高雄世運當成台灣的黏合劑,把大家在政治上離散的共同體意識,從運動場上接合回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498362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社論-高雄世運能 台北聽奧豈可不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8-03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高雄世運圓滿閉幕,世運總會長佛朗契都大大讚譽,這次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世運;來自國際友人的肯定,讓世運的成功不再只是全體國民的自我感覺良好,扎扎實實拚搏出來的成果,滋味尤其甜美。因為高雄世運的成功,格外讓緊接著九月上場的台北聽奧壓力備增。

     從軟體到硬體,行政院歸結高雄世運成功的五大關鍵,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從公部門到民間,有著不能失敗的強烈共識。前政府編列高達百億的巨額預算,興建世界級的場館,配合超水準的場館,高雄市政府絲毫不馬虎的帶動一場城市改造運動,這應該是世運之外,高雄市最大的收穫。在世運揭幕前的一個月不到時間中,包括高雄市長陳菊在內,心中依舊忐忑,甚至連門票的票房都只有三、四成,就是因為這份戒慎恐懼的心情,讓高雄市上上下下不敢掉以輕心。陳菊更無視民進黨支持者,甚至黨中央的抗拒,毅然登陸,為馬英九以總統身分宣示開幕舖路。

     事實證明,所有的謹慎讓高雄世運的每一個環節扣得益發緊密。當世運總會長佛朗契宣布由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為世運揭幕的那一刻,世運已寫下了成功的一頁。相形之下,即將登場的台北聽奧,不能不讓人捏把冷汗。照北市府的說法,聽奧屬國際奧會項下運動組織,所有規範比照奧會規模,世運則不然;換言之,世運總會可以不理會中共的阻止或不豫,爭取馬英九以總統身分宣布開幕,聽奧的難度就更高了,但是,對多數民眾而言,很難理解也無法接受,為什麼高雄世運做得到的事,台北聽奧辦不到,尤其台北市係國民黨執政縣市,國民黨既號稱與北京關係良好,兩岸互動氣氛熱烈,陳菊都辦得到的事,台北市長郝龍斌怎麼可能辦不到?

     過去,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為了依照國際規範,舉辦國際賽事,不讓民眾攜國旗入場,就鬧到滿天風雨;這一回高雄世運,國旗與綠旗卻能同時出現在場館內爭輝,甚至還設置了陳情區,讓不同政治立場和情緒的民眾,都有抒發熱情的空間,為台灣社會和諧團結做了最好的註腳;台北聽奧能不能讓盛事再現,也是聽奧順利成功的關鍵。凡此種種,都不容台北市政府掉以輕心。城市,因為人民而驕傲,城市能不能給人民驕傲感,則需要主政者細膩的調處,所有的談判協商,都得提前展開,能做到多少,也必須事前對民眾說清楚,避免太高的期待帶來更多的失落。

     很多人事前不相信,高雄世運能如此成功,就像很多人不相信,以台北首善之都,辦一個聽奧會不成功。高雄世運有百億預算,台北聽奧的預算也不可謂少,但是,已經發生的就是游泳池的興建竟不符合國際規格,斥巨資的游泳比賽場地就這麼形同報廢,因為時間急迫不得不將賽事轉移到新竹舉辦;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到北市府如何漫不經心,從發包到驗收,都沒有以做到盡善盡美之心,扣緊每一個環節。

     最近又有人舉發北市府發動補助,讓四十人以上的學生進場可享門票補助,因為世運所有門票都得自費購買,即使參與開閉幕表演的學生家長,想入場也得照規矩買票,北市府因此被罵得滿頭包,遭譏評是被高雄世運的成功嚇傻了,連門票補助都會被嘲笑,可以想見,民眾是以多嚴格的標準對比、檢驗高雄世運與台北聽奧。

     從貓纜到內湖木柵捷運線,從敦南自行車道到聽奧游泳館,台北市政府發生太多令人難以理解的疏失;從決策動念的不嚴謹,到問題發生後無法有效解決,在在都顯示北市府團隊的在管理上出現危機,曾經民意支持度甚高的郝龍斌因此聲望受到重挫。聽奧再過一個多月就要舉辦,舉國民眾瞪大了眼睛,評比陳菊與郝龍斌的行政能力;而聽奧的成功與否,不只關乎郝龍斌個人的聲望,更關乎首都的形象。擁有最多資源的台北市,絕對不能在聽奧上栽跟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53930
世運啟示錄:團結成就台灣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7.27 02:10 pm 
 
高雄世運昨晚成功閉幕。會場中燈光點點、煙火璀璨的那一幕,讓很多人激動和感動。不但在地高雄人驕傲無比,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和觀眾都與有榮焉,連世運總會主席佛契都誇讚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世運」。台灣主辦國際活動創下如此口碑,真是可喜可賀!

高雄世運成功,有人著眼於「締造第一」的紀錄,例如台灣得獎牌數歷來最多、參加國家最多、馬英九得以總統身分致詞等。不過,以體育活動而言,第一名的紀錄永遠會有被打破的時候。高雄主辦單位這次付出很多心血,化不可能為可能,這種執行「不可能的成務」的決心,才是最大的成就與最深的啟示。

高雄世運一開始不被看好,市府宣傳廣告中介紹了篳路藍縷的艱辛。除了初期傳出高雄市府認為中央支持不夠的抱怨,連台獨團體都有前往嗆聲鬧場的風聲。在台灣的政治氣候中,這是典型的藍綠對立、自家人內鬥的困境。坦白說,藍營有人冷眼等著看高雄有什麼能耐舉辦大活動,獨派更有人不爽陳菊搞什麼「滿場國旗飄」,各種潛在的險阻確實不小。

最困難的地方,但事後證明也許是幸運的地方,由陳菊以她特殊的經歷折衝其間,雖不能說是消除衝突,但為對立者之間聯結起一塊交集。她向放話要搗亂的獨派團體說「我為台獨坐過牢」,以這種背景卻又勇闖大陸推銷世運,向對岸拍胸保證選手人身安全。陳菊的大陸行留給民進黨一個「難以面對的真相」有待解決;而綠色的高雄市府本身又必須承認,是在馬總統出席和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的場景中,始能推動「讓國際看見台灣」的突破。

對立的確未能消除,比賽場外「綠旗」和國旗對峙的場面仍在;但世運成功卻成了台灣人共同的榮耀,這樣的成績得來不易!陳菊本人的感觸想必比誰都深。她在閉幕式中感謝眾人,大方地替將在台北舉行的聽障奧運打廣告,強調「台灣人可以超越不同,團結成就台灣」。團結成就台灣不是不可能的任務,這是世運啟示錄的核心意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5912
主辦大型賽 台灣贏得國際肯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27 中國時報 【熊昌成/特稿】

     二○○九高雄世運會在炫目焰火秀中拉下帷幕,它不代表著結束,而將是另一個全新的開端;為期十一天賽會的精彩內容,高雄市讓全球體壇看到了一項事實─寶島台灣,也有舉辦大型國際賽會的能力。

     自二○○四年取得世運會主辦權以來,高雄市更換了三任市長,世運組織委員會的執行長也曾三度易手,其間經歷的阻擾困窘、遭遇的問題和狀況多不勝數,然而,在十一天賽會中,高雄市非但沒讓國人失望,沒讓國際體壇看笑話,更重要的是,它還贏得了國際世運總會主席的肯定與支持。

     世運會卅一個項目都與國人熟悉的亞奧運競賽不同,但是,高雄市民並未因此而冷漠視之,KOC原本憂心的票房,竟意外的賣出八成以上,為高雄市庫增加超過五千萬元的收入;站在體壇的角度來看,群眾的捧場,這個數據反映出台灣運動人口的成長,即便是休閒性質的運動,加入了競爭色彩,同樣能吸引民眾的目光。

     與比賽同時間存在的世運博覽會,初步統計有近九十萬人進場,讓組委會進一步明瞭,世運會周邊經濟效益也不容等閒視之,也更加燃起國人對發展台灣運動產業的信心。

     運動競技原本就應該超越藍綠、凌駕在政黨競爭之上,高雄世運會從申辦到落幕,期間經過了政黨輪替,自然免不了有政治角力的因素影響,然而,當大賽腳步逐漸逼近,陳菊市長仍能堅持「讓世界走進來」的理念,用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襟與政治環境的現實搏鬥,完成她理想中的世運格局。

     在百餘盞天燈緩緩飄揚天際的同時,台灣民眾向所有前來高雄參與盛會的國際友人,獻上最真心的感謝與祝福;同樣的,也希望未來,當台北市、新北市、台中院轄市申辦東亞運、亞運、世大運、奧運時,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4824
國旗與綠旗在世運同場揮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9.07.26 04:35 am 
 
高雄世運今日閉幕。光燦繽紛的開幕式,後現代感的主場館,激烈精彩的賽程,及興奮忘我的觀眾,交織成這一場台灣六十年來最大且最成功的國際盛典。

於此同時,這次世運由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主持開幕式,而看台上出現了中華民國國旗與綠營旗幟同場揮舞的鏡頭,則標誌著此次世運對兩岸關係與台灣內部社群關係似乎亦有「潛移默化」的效應,值得一論。

對於馬英九總統揭幕及看台出現國旗及綠營旗幟,北京方面的反應是:一、未對這些政治符號的問題口出惡言,而且說「並未刻意迴避參加開幕式」;二、北京決定參與既定的賽程,而未杯葛拒絕出賽。這雖不是台灣方面期待的最佳情況(中國隊出席開幕式),但也不是想像中可能發生的最壞後果(中國隊退出比賽)。

相對而言,北京的反應較過去平和理性得多。主要原因有二:一、陳菊登陸時向北京公開宣示認同「我們的馬英九總統」,且爭取「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宣布開幕;北京方面顯然對此作出了正面解讀,而認為這是陳菊及民進黨的政治表態,所以至少未將世運視為獨派的派對。二、馬英九總統在兩岸政策上的立場相當鮮明,倘若換了由一位主張「正名制憲」的「中華民國總統」宣布開幕,北京方面的反應就可能完全不同。

陳菊登陸宣示認同「我們的馬英九總統」及安排「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宣布開幕,應當是此次世運在兩岸關係中最重要的平衡器。對兩岸,陳菊不無藉此表態以安定北京的作用;對台灣內部,陳菊完成了一件超越藍綠的重大成就;對民進黨,陳菊儼然成為新思維及新策略的代表人物。陳菊是最大的贏家,而兩岸關係亦因此平緩了幾許。倘非如此,世運若被北京視為獨派主場而進行杯葛,中共固然會受台灣民眾指責,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亦必遭國人質疑。經由此次世運,對民進黨的兩岸思維與策略應有新的啟示。

此次世運場館的看台上,常見中華民國國旗與各種綠營旗幟同場揮舞的鏡頭,這是前所未見的場景,蔚為奇觀。在政治上,台灣是一個由國旗與綠旗分割的社會;滿目皆是國旗的群眾集會看不到綠旗,觸目皆是綠旗的場合則看不到一面國旗。這次世運會似乎跨越了這一個政治天塹:當「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宣布開幕時,滿場的綠旗亢奮忘我地揮舞,那些人也許前一分鐘在心中仍視馬英九為「賣台集團」;當開幕式上司儀宣唱「中華台北隊」入場時,也是全場起立,綠旗揮舞,任人皆知這是「我們台灣的隊伍」,不論是用什麼名字。由此可見,國旗與綠旗等政治符號的對立,一直是被用來撕裂台灣的工具;但在世運會場台灣一致對外之時,很少人不知共同維護「中華民國總統」的尊嚴,亦無人願意見到中華民國國旗被否定。過去,綠旗否定國旗;所以這次國旗與綠旗同場的鏡頭別具深意。經由此次世運可以感知,國旗國歌雖被「奧會模式」扭曲,但在看台上及在民間,國家認同仍是自然展現,令人動容;而正因在民間及看台上有此表現,北京必須正視台灣民眾的感情,才會對馬總統宣布開幕及觀眾持國旗,採取顯與過去不同的因應方法。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演化方向。

總結而言,此次高雄世運在兩岸關係發生的效應是:一、陳菊安排馬總統宣布開幕,並確立了觀眾持國旗的先例;二、北京未對這些政治符號問題提出敵對性的異議;三、看台上出現國旗與綠旗同場的鏡頭。這些演化看似細微,實屬重大,而更加顯現「中華民國」實是兩岸關係及台灣內部社群關係的最大公約數;世運使國旗與綠旗同場揮舞,此一前所未見的景象,似乎為兩岸關係指引出各方(尤其是民進黨)可以共同努力的新思維與新方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3166
瑞士拔河隊給台灣政治人物上的一課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2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高雄世運拔河比賽,瑞士隊奪魁,贏得高度尊敬。原因不僅在於技術優良,更在於其展現了稀有的運動家精神。其對手因傷一人缺陣,瑞士隊也自動減少一人出場較量,贏來的金牌,貨真價實而且榮耀無比。今日的競技場上,多的是不惜犯規以傷害對手使其不能繼續比賽的伎倆,其實與作弊無殊;作弊者比比皆是,不作弊已經變成美德了。瑞士隊的風範,則是遠遠超過了不作弊!他們若是全員出賽,沒有會說他們是作弊,他們有權利全員出賽;他們選擇減少一人,公平競爭,此一運動精神不僅令人動容,也為台灣上了一課。

     這一課很重要,因為台灣幾乎已忘記「不作弊」是最起碼的道德原則了。不講民間詐騙之風盛行,政府人員,能不能夠不作弊,到達弊絕風清的程度?我們可不敢說。最近的一個顯著例子就出在總統府。馬總統要發表治國週記,被網友抓出不少預錄的未來版,馬團隊則以贈書抓包者作為回應;再如某陳情婦人闖進總統府,如入無人之境,勤務憲兵逕自讓婦人離去,指揮部既不報警,也未向上級呈報,府方則以婦人為陳情常客,故作輕鬆。時程尚未推進,即預寫治國週記,算不算作弊?欺瞞哄騙,文過飾非,難道不是作弊?作弊是一回事;不把作弊當一回事,難道不是縱容作弊,支持作弊,等同作弊?

     馬總統其實一向給人不許作弊,不肯輕縱作弊的正面形象。他在特別費官司裡面,碰到檢察官在筆錄上動手腳作弊,深知其害,也深惡痛絕,不惜提出告訴,等到檢方護短縱容,把作弊不當一回事時,總統更不惜請求法院審判,絕不鄉愿,這本是他一貫的作風。可是,總統追究作弊,似乎手軟的時候也不少。這次總統府出的問題,總統似乎並未痛下檢討,姑且不說,數月之前,要求限期徹查軍方買官舞弊大案,國防部臉不紅、氣不喘地使用移送法辦人員統計數字,敷衍回應,連一個真名實姓也無,用文過飾非的方法遮掩察查作弊的要求,難道不也就是再作弊一次?馬總統則也好整以暇,交待國防部繼續追查,這個弊案還會查得下去嗎?這個弊案能夠查的出來嗎?對於作弊,是不是出現了兩種不應出現的態度?

     軍方對於層出不窮的舞弊行為,慣用瞞天過海的作弊手法應付查弊的要求;警察呢?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到一個月以前,考試院舉辦的警察人員特考,傳出警專出題老師使用校內期末考題充作國家考試考題,為學生放水護航的作弊行為,遭到考生群起抗議,考試院決定改變計分標準,出題人員列為黑名單,可是警專校方從教育長卻一意護短,強詞辯解,至今未見公布被質疑為作弊的老師姓名。國家考試中,發現警察的老師為警察學生考試預試試題作弊,一次作弊,同時破壞了國家考試、警察與老師的形象與名譽,新聞見報之後,從行政院到內政部到教育部到警政署,沒有看到任何徹底追究、嚴禁再犯的作為,同樣也是從上到下鄉愿縱容,讓作弊者僥倖過關,不受責任追究,文過飾非,不就是另一次作弊?

     當然,擺在國人眼前,最大的作弊事件,莫過於前總統陳水扁的舞弊案件了。貴為國家元首,作弊多端卻不肯認罪,將一切的責任推給屬下妻子家人,作弊的功夫,無人能出其右,民進黨呢?則對於作弊的情節,視而不見,諱莫如深,只知以保障人權遮掩失去政治道德正當性的困窘。保障人權是對的,但是不能解決也不能遮蓋作弊所造成的政治道德破產。遮掩作弊所帶來的政治道德破產,無法用聲討作弊以外的途徑獲得救贖。

     與陳水扁相比,當政者作弊的情形那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從軍方到警察,從檢察官到老師,從行政到考試,如果作弊之風不斷,文過飾非成習,小巫很快就有一天會變成大巫。馬總統一向痛惡作弊,也一向知過能改,能不能以瑞士隊為師,不要再學陳水扁或民進黨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2881
期待在世運閉幕式見到更多國旗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9.07.21 04:16 am
  
我們期待,在二十六日世運閉幕式上,能在觀眾席上看到更多的中華民國國旗。

此次世運能夠正式確立觀眾持國旗的先例,這是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然而,在開幕式中,只見少數國旗,未免辜負了這一場得來不易的歷史機遇;因而,在閉幕式場中,宜應出現較多的國旗,以共同標誌這個看似平常實屬不凡的兩岸里程碑。有如好不容易辦到了一張信用卡,若不好好刷它一次,怎麼會有踏實的感覺?因此,我們期待在閉幕式中見到較多的國旗。

從某一角度來看,此次世運可謂是陳菊所代表的民進黨,與北京當局之間的一次相互試探。有人認為,陳菊爭取觀眾持國旗,尤其是用心安排馬總統到場宣布揭幕,或許會使北京方面不悅;這也許是低估了北京的「寬度」與「高度」(陳菊語)。其實,北京方面應當理解:當陳菊在世運確立了「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角色,並爭取觀眾持中華民國國旗的權利,這可能正是標誌著民進黨與北京之間的政治差異,已因「中華民國」而正在改善及縮小。中共對此,毋寧應作正面解讀。

十六日中國代表隊未參與繞場開幕式,當天也未見大陸選手認證報到。不言可喻,北京方面當時正在作進退行止的細密估算;一股懸疑不安的氤氳,籠罩在高雄上空。一直到十八日下午傳出中國隊獲得攀岩雙金,原先擔慮北京可能杯葛不出賽的猜疑始告一掃而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方面始終對開幕式中政治符號的問題未提異議,亦未作評論,統一的口徑是:「一切都依安排的行程進行,絕對沒有刻意迴避參加開幕式。」眾所皆知,這樣的態度,這樣的語言,與過去的橫眉豎目、齜牙咧嘴,真是「差很大」!

這樣的場景,對北京及對民進黨與國民黨皆具重大意義。對北京而言,一個認同中華民國的民進黨,自比主張台灣國的民進黨較有利於北京期待的兩岸關係。再者,經由此次世運的激盪,北京對中華民國的政治符號,更應有正面的理解;不能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視為雪山獅子旗,而中華民國二千三百萬公民直選的總統亦絕無可能被北京當做不存在。

對民進黨而言,十六日開幕式由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宣布揭幕,滿場小綠旗歡聲雷動的場景不啻顯示:無論在兩岸的競合關係中,或台灣內部的藍綠角力中,民進黨皆有可能回到「中華民國」的最大公約數上。此次世運在各方面的成就皆顯示,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中仍有角色,在台灣的政黨競爭中仍可期待,只要民進黨能回到中華民國的立足點上。

再談國民黨。倘若這次世運是由國民黨執政的城市主辦,觀眾持國旗或許亦可突破,因為北京不能犯眾怒;但以國民黨的保守風格,是否敢爭取並爭取到總統揭幕,即頗可存疑。這也可見,民進黨在世運出面維護中華民國,不論在兩岸或在台灣內部,皆有其勝過國民黨的條件,且民進黨在這一方面的操作能力亦優於國民黨。順便可以一提的是,十六日開幕式,綠營政治人物在入口發放「台灣旗」,滿場綠旗招展,連外國選手入場也手持綠旗;足見綠營人物的企圖心及操作能力;相對而言,大會不禁國旗,但全場未見幾面國旗,卻可看出藍營的敏感度、企圖心、操作力皆太過貧弱,白白錯失了一個見證歷史的重大機遇。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國民黨,北京選手在開幕式中缺席,國民黨卻使國旗在看台上缺席。

高雄世運在兩岸政治符號的爭議中,創造了總統揭幕及觀眾持國旗的重大突破。我們期待,北京能從形式上的調整,漸漸進入思想觀念的開放與提升;民進黨則能藉此次世運的政治論述邏輯,平順地處理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生命共同體。倘係如此,高雄世運可能是兩岸關係及台灣內部社群關係出現重大改善的契機。

從政治面來看,高雄世運再度證實:中華民國是台灣內部社群關係及兩岸關係的最大公約數。我們期待,在世運閉幕式中,能見到更多的國旗,為此一歷史里程碑見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6069
運動選手需要怎樣的照顧?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7.20 02:30 pm 
 
這幾天,高雄世運喚起國人對運動的熱情和不同的運動觀點。世運的比賽項目有的曾列入奧運,有的則是新興運動;雖然世運歷史不如奧運悠久,比賽項目和奧運不同,卻也提供國人不同的角度,理解運動和人的關係,乃至於運動和國家的關係。

中華隊女子拔河衛冕成功,讓國人感到驕傲,也讓國人瞭解原來有這麼一群默默奮鬥的運動員,雖然沒有國家行政力量支援,卻因執著於自己的興趣、自己的理想,而能在國際賽事中不斷大放異彩!很多人在求學過程中都曾經參加過拔河比賽,那種全隊同心齊力的感覺,是美好的人生經驗。但若不是這次高雄世運,很少人會知道,拔河竟然是世運的比賽項目,而台灣有一支實力堅強的女子拔河國家代表隊。

拔河隊員因為練習而把手磨到長繭、身材變樣,甚至於丟了飯碗;而即便奪得金牌,拔河隊員還是難免擔心「前途在哪裡」?運動選手的這種感嘆,其實不是第一次聽到。運動選手要求國家照顧,這樣的呼聲也從來沒有停過!但除了奪得獎牌頒發獎章和獎金之外,國家是否還能夠多為運動選手做些什麼?

其實,不同類型的運動選手,生涯發展的模式不同,需要國家提供的照顧也不同。有些運動項目可以發展成職業運動,如籃球和棒球;有些運動項目的比賽獎金多,如高爾夫球和網球;或者可以自己開教練館,如跆拳道。有些運動項目則可以到學校擔任教練,因為中小學這類比賽多,如排球。但像拔河這類運動項目,則是處於比較尷尬的局面,選手對於未來的生涯發展,自然有更多的焦慮。

在民主國家,運動的發展有很大部分是靠民間的自發力量,選手則從競技和挑戰中得到自我滿足和自我完成。亦即,民主國家不可能像共產國家那樣,大量依靠國家資源的灌注或行政力量的支持。然而,國家的資源如果能更有效促進全民運動,並且針對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給予選手不同的輔導策略和生涯發展規劃,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運動賽事,才可能有更好的運動成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6051
菜瓜布贏得金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黑白集】 2009.07.21 04:16 am 
 
台灣女子拔河隊在世運贏得金牌,長滿了厚繭的雙手與金光燦爛的獎牌形成強烈對比,令人敬佩,教人心疼。

一路七場以直落二的破竹之勢,戰敗英國、烏克蘭、南非、日本、荷蘭,拿下金牌;這時候,媒體才注意到每一位選手們如同「菜瓜布」一樣的雙手,不必再說什麼,滿手厚繭已經道出了金牌路上的血淚歷程。

其實,這一支金牌拔河隊可謂已是常勝軍,上屆世運就是金牌,且是○六、○八年的世界錦標賽冠軍;但是,一直到前天她們在高雄世運贏得金牌以前,絕大多數的國人不知道八人女子拔河這個項目,也不知道台灣有一支世界冠軍隊,更不知道選手們兩隻手上長出了「菜瓜布」的故事。

前天比賽,台灣觀眾的熱情幾乎掀翻了場館屋頂。原因正是這種「喜出望外」;大家在原本「不知道」的領域,意外地又發現了台灣的珍奇。許多觀眾在拔河隊贏得金牌後都說:「沒有想到!」

世運的項目對國人而言皆較生僻,所以連日台灣選手頻創佳績,更使大家驚艷;讓大家見識到了原本不知道的優秀人物,原本不知道的感人故事。從滑輪溜冰情侶檔黃郁婷、駱威霖,健美先生許崇煌、黃建智,到女子拔河隊,皆成膾炙人口的熱門話題。

其實,在台灣的各角落中,一直存有許許多多大家不知道的奮鬥人生與勵志故事;用「菜瓜布」贏得金牌,就某種角度來看,或許正提供了國人應當相互期勉的人生哲學。

正因在台灣各角落有那麼多「菜瓜布」,台灣始有今日,台灣也才會有明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6049
感動震撼 為中華女拔河喝采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劉興旂/電子業(北縣板橋)】 2009.07.20 05:24 am 
 
如果你看了世運女子五二○公斤組拔河比賽,看了中華女子選手贏得金牌的過程,你有可能和我一樣既感動又震撼。

兩軍對陣,對手齜牙裂嘴、表情因使盡全力而扭曲,中華隊女子選手居然還可以表情如此優雅、沉穩、智力兼備,幾乎毫無火氣,完全是談笑風生間,強虜灰飛煙滅的氣勢。這種隊伍,這種表現,這種成績,我居然是第一次看到、知道,不禁汗顏。

如果你也看了中華女子選手賽前訓練錄影帶,你會知道她們為什麼能如此優雅、沉穩。在國人不瞭解、不熱中、資源缺乏的環境下,教練無私無悔的為冷門運動項目付出;無數個日子裡選手重複枯燥、辛苦的訓練,練肌力、練耐力、練意志力,更練團隊合作的默契。手上的厚繭長了修、修了長,一心為了在世運、在自己的土地上,再次為國爭光。

看了選手的訓練到比賽,我更深刻瞭解何謂一步一腳印,何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多紮實的努力換來的成功,沒有浮華虛誇、沒有僥倖,不追求熱門。這樣漂亮的團隊、人物和榜樣,正是台灣社會的需要,更期待能得到政府和媒體更多的注意。我為教練喝采,為選手喝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4329
世運與運動產業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7.18 07:06 am 
 
高雄世運會終於順利開幕。這個順利開幕代表了多重意義:第一,代表台灣有能力舉辦國際大型運動賽事;之前傳出運動會主館進度落後,還有經費、聯繫等問題,後來都一一克服,而落成後的「龍騰」主場館,也被紐約時報及法新社等媒體譽為結合環保及人文的傑作。

第二層意義代表了執政黨的中央政府與反對黨的地方政府,是可以合作的。第三,台灣與中國大陸是可以協商的,雖然最後中國大陸選手刻意迴避了馬總統的宣布開幕,但至少沒有再杯葛賽事。希望未來參與國際經貿事務,亦能有如此好的互動,或許台灣未來也可以舉辦APEC年會。

無論過程如何艱辛,如今總算順利開幕,這個經驗若能化成範本,相信未來台北市的聽障奧運或後續舉辦國際賽事的城市,都可受益。

不過,世運會雖然辦起來了,卻不等同台灣的體育活動也因此向上提升一級。世運會雖是全球除了奧運之外的第二大賽事,而本屆的世運會也是自1981年的加州世運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共有105個國家,近5,000位的選手與隊職員參與。但最近國際運動賽事主要的新聞版面卻由環法自行車賽所占據。為何如此?因為,環法自由車賽有太多感人故事,例如抗癌英雄阿姆斯壯的傳奇。更重要的是,法國用心的經營,以致雖然奪冠選手不是法國人,但大家仍以環法冠軍為最高榮耀。

說來諷刺,台灣目前是全球最重要的運動自行車產地,但環台自由車賽所引起國際及本地民眾的關注,卻低到不行。同樣地,台灣也是帆船及遊艇生產大國,但國際賽事卻連一站也沒有在台灣舉辦。看來,運動的普及與重視,還是得回歸對運動的態度上。

美國是全球把運動化成產業最成功的國家,每一天都有許多不同的職業運動比賽,看比賽已成為美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較於台灣去觀看職棒比賽大多是同學朋友,在美國看比賽更多的是全家出動,球場成了許多小孩成長與凝聚美國共同價值的重要地方,美國這個移民的國家,不同族群、膚色的成員,在球場洗禮下,有了共同的語言及文化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底特律許多白人都搬離了市區,但還是希望把老虎隊的球場留在市中心,因為這是他們與市區保持聯繫的重要活動。

有了這樣的態度與觀點,絕大部分的美國人,不會真的非常在意一場球賽的輸贏,也不會因此嚴厲責難運動選手;但倘若選手服用禁藥或打假球,那可就是不得了的事,因為,這與在球場上教導孩子公平競爭,持續努力就有機會出頭天的認知,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美國運動產業的真正主角,與其說是運動明星,倒不如說是掏錢買票進場看比賽的觀眾。這樣的環境,創造了美國龐大的運動及其衍生的商業價值與就業;職業運動選手的價值,反映在觀眾的多寡上,勝負固然重要,但對得起花錢買票進場看球賽的觀眾,更重要。

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台灣體育政策重點似乎搞錯了方向,把絕大部分的資源,灌注在國際賽事的奪牌獎金上;這個方法實施多年後,不僅效果有限,好的選手也可能被他國以更高的獎金誘因吸走。與其如此,倒不如好好把台灣運動職業化做好。

台灣為什麼只有棒球項目,年輕選手願意前仆後繼到美國小聯盟接受嚴酷的訓練?正是因為台灣棒球已職業化,這些選手若在美國打得好,當然有機會晉身大聯盟,再不然也可回台一展身手。說實話,當這些球員陸續回台後,台灣職棒才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但關鍵還是在觀眾;不知道台灣的觀眾是否已接受,球員的態度遠比一場比賽輸贏重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1644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