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黨爭鋒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正紀念堂 7月復名
 瀏覽2,824|回應15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 2009.05.29 02:32 am 
 
不願具名的行政院官員昨晚表示,在民進黨執政時代被改名的中正紀念堂,預計七月復名,將拆除「台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至於廣場牌樓上的「自由廣場」,目前暫時不變動。

前述官員表示,本案目前正由台北市文化局審核「復名再利用計畫」,通過後,中正紀念堂可望在七月復名。

至於「自由廣場」牌樓要不要改,官員表示,將先維持現狀;總統馬英九曾裁示儘速成立公民論壇討論,教育部已規劃在六月籌辦公民論壇,希望在彙整社會意見後再決定下一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457799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拋「中正紀念堂轉型」藍綠都質疑 蔣萬安:讓大家共同決定
推薦1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拋「中正紀念堂轉型」藍綠都質疑 蔣萬安:讓大家共同決定

2022-04-09 10:57 蔣萬安
蔣萬安昨天拋出議題,主張中正紀念堂轉型「台灣建設紀念館」。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昨天拋出中正紀念堂應升級、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想法,引發藍綠陣營不同質疑。他上午表示,他只是提出具歷史視野高度看法,能讓各界討論是好事,本來就應持開放態度,讓社會充分溝通與對話,這也是他的本意。

蔣萬安說,中正紀念堂其實乘載著很多台灣民眾共同的記憶,這一點就應該讓大家好好討論、理性對話,而且未來也應該要讓大家共同決定。

對於文化部長李永得說,中正紀念堂轉型應先思考故總統蔣中正銅像與堂體問題,蔣萬安說,最重要的就是讓社會能夠充分溝通討論,這絕對不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政黨,或少數官員可以任意決定的。

藍營內部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也批評,蔣萬安只是表達個人看法。蔣萬安則說,「對的事情,我都會堅持」,重申大家討論這個議題時,應讓社會能夠充分對話,而不應由特定的政黨或少數的官員,甚至一個機關或組織,就可以任意決定。

蔣萬安表示,拋出「建設台灣」這樣的價值,最重要是希望能讓園區更具歷史視野高度,將過去70年來所有為中華民國、台灣這片土地付出貢獻的各族群、各世代,都能夠被彰顯、被大家看到。

蔣萬安說,今天如果還有人要刻意藉由園區的轉型,來操作任何意識形態、社會上的仇恨對立,那這根本不值得一談。

蔣萬安昨天突拋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被解讀是參選台北市長選戰考量。蔣萬安說,他是因文化部在中正紀念堂有個功過並陳展覽,昨天被問到看法,才提出相關主張。

立委蔣萬安昨天拋出議題,主張中正紀念堂轉型「台灣建設紀念館」。記者潘俊宏/攝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63243
蔣萬安拋中正紀念堂轉型 吳思瑤:選舉語言罷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萬安拋中正紀念堂轉型 吳思瑤:選舉語言罷了

2022-04-09 17:36 蔣萬安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倡議,「中正紀念堂」應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以更高視野看待其歷史定位。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倡議,「中正紀念堂」應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以更高視野看待其歷史定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天表示,這個怪招也是爛招,讓社會不只看到蔣萬安的選舉焦慮,更暴露了他自身不只欠缺歷史觀、欠缺城市高度,也毫無國際觀,「說穿了,就是選舉語言罷了」。

吳思瑤指出,蔣萬安企圖用「台灣」來稀釋、淡化「個人」的歷史爭議,也想以「建設」的單一面向,來美化包裝蔣介石的歷史功過,不是「功過並陳」,而是爭功諉過,目的是轉移焦點,想要移花接木。

吳思瑤批評,蔣萬安本質上,認為蔣家對台灣只有功沒有過,認定台灣的建設成就應歸功於蔣家,不去面對轉型正義的歷史真相,逃避掩滅國民黨在蔣介石主政下以白色恐怖打壓民主、整肅異己,甚至進行屠殺的不義之行,這是欠缺正確的歷史觀,也是對轉型正義的虛應故事及欲蓋彌彰。

吳思瑤說,參與過除了文化部幾年來的委外研究、公共論壇,以及各類都市空間專業者的研討,還有各個大學建築系所的畢業設計,都有許多年輕學子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活化的創意提案;但漫長的政策討論過程,蔣萬安完全缺席,毫無參與,選舉到了,在選票考量下拋出「台灣建設館」的說法,天馬行空,換湯不換藥,這樣的臨時抱佛腳,及對城市重要空間議題的虛應故事,暴露出他的選舉焦慮與花瓶本質。

吳思瑤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這個重要議題,蔣萬安企圖兩面討好,落得藍綠都不埋單,選舉愈來愈近,蔣萬安的政治能力及政策高度,都將現出原形。吳說,世家終究是世家,權貴終究是權貴,花瓶終究是花瓶,如此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63206
中正高中蔣公銅像遭斬首 被噴漆「不移除改名就砍頭」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正高中蔣公銅像遭斬首 被噴漆「不移除改名就砍頭」

2017-12-21 14:28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即時報導

台北市中正高中內的蔣公銅像,今天早上7時許被校方發現,遭不明人士以利器「斬首」,銅像身體正面腰部到下擺部分,被白漆噴上「不移除不改名就砍頭」。圖/讀者提供

台北市中正高中內的蔣公銅像,今天早上7時許被校方發現,遭不明人士以利器「斬首」,銅像身體正面腰部到下擺部分,被白漆噴上「不移除不改名就砍頭」,但銅像頭部被帶走,現場未留有作案工具,校方立即通報警方,鑑識人員到場採證後,為避免驚擾師生,先以帆布將銅像覆蓋,警方目前正追緝犯嫌中。

今年4月,陽明山公園內的蔣公銅像,也遭人斬首,還被潑上紅漆,底部還寫上「二二八元凶」,北投警分局逮捕隸屬「台灣建國工程隊」的郭姓、林姓男子所為,士林地檢署日前也依毀損罪等嫌起訴2人。

郭男當時供稱,為什麼不叫柯文哲蔡英文把它拆掉?這根本是不應該存在的東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還在崇拜殺人魔王。

目前此案仍在審理中,未料蔣公銅像又被斬首,警方目前仍在查緝中,不排除是曾犯案的特定團體成員所為。

台北市中正高中內的蔣公銅像設在校園近人行道側。圖/翻攝自Googlemap

台北市中正高中是國內第一所改名「中正」的高中。校門口矗立的蔣中正銅像,在陳水扁擔任市長時,就被移到不起眼的花圃中,銅像不僅斑駁,多年前連柺杖都遭人破壞。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王宏舜攝影

台北市中正高中蔣公銅像遭斷頭,目前被防水塑膠布包住。記者邱德祥/攝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39668
都是綠色執政 小英開斬蔣中正 但當初扁朝獻花「大和解」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都是綠色執政 小英開斬蔣中正 但當初扁朝獻花「大和解」

2017-12-07 08:00聯合報 程嘉文/台北報導

全台到底曾有多少蔣公銅像?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獨派作家林雙不曾宣稱共有45000座,不過如此等於每個鄉鎮要「分到」將近150座,因此這個數字可能有嚴重灌水。不過如今,立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其中要求移除威權象徵,各地的蔣公銅像,是否要強制拆除,勢必再引起激烈爭論。

蔣中正從當年的「一代偉人」,成為部分人士眼中的二二八「元凶」。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昭彰翻攝

1945年 日官員銅像換成黨國大老

1945年日本投降後,原本總督府在各地興建的官員銅像,基座往往保留,其上的銅像則換成孫中山、林森、吳稚暉、于右任等黨國大老。身為總統的蔣中正,自然也少不了銅像。不過大體而言,當時全台銅像的數量並不多,有些縣市甚至根本沒有。

蔣總統去世 銅像如雨後春筍冒出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總統去世,社會掀起一片「塑像紀念」的浪潮。5月11日,位於圓山飯店後山的中正亭與蔣公銅像落成,搶得「頭香」。15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政院提出的紀念辦法,其中規定各縣市如無蔣公銅像,則應恭建一座。8月5日,內政部公告「塑造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其中包括銅像高度不宜低於170公分,「神貌應充分顯示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並含蘊大仁、大智、大勇、堅毅、樂觀之革命精神,與至誠、博愛、愉快、生動之神情」。

雖說當時行政院規定是各縣市至少一座銅像,如已有者不必增建。但事實上,銅像在全台各學校、公園、風景區,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975年10月,故宮博物院、總統府前廠廳、警政署的蔣公銅像分別落成。第二年落成者包括澄清湖、師大、中央、政大、世新、德明等大專院校。至於一般中小學,就族繁不及備載,如今不易由舊報紙上找到了。

1975年10月31日,蔣公八秩晉九誕辰,民眾前往總統府瞻仰蔣公銅像。 本報資料照片

企業家捐資塑像 外國人不例外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些銅像的興建費用,基本上來自捐資,包括嚴慶齡、殷之浩、吳火獅、孫法民等企業家,都有捐建銅像的紀錄;至於各校園內的銅像,多半由家長會或師生捐款興建。至於銅像的製作者,包括楊英風等知名大家,但如一般中小學的銅像,則往往是玻璃纖維的「仿銅」製品。

在台灣以外,也有外國人發起捐銅像。當時日本仍有不少經歷過戰爭的人,感念蔣中正的「以德報怨」政策,在日本替他塑像。其中最有名的一座,由「日中民間親善協會」捐資,1976年6月在東京都多摩市的櫻丘公園揭幕。

台北機廠一隅樹立著蔣公銅像。 本報資料照

最早挑戰蔣公銅像 是台大學運

最早對蔣公銅像提出挑戰的,應該是1980年代後期台大的學運學生,替活動中心中庭的銅像戴上類似大陸鬥爭大會被鬥者的高帽,抨擊其為威權象徵。

扁剛上任總統 就獻花蔣公銅像

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對蔣氏父子的批評,已經不再是禁忌。不過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與呂秀蓮副總統,於就任的第四天(5月23日),率領文武官員到中正紀念堂,向蔣公銅像行禮獻花。10月31日蔣公誕辰,原本陳水扁要前往慈湖謁陵,但因核四停建風波而臨時取消,改派總統府秘書長簡又新前往。

對於陳水扁一上任就前往中正紀念堂致敬,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比喻,就像施琅攻下台灣後祭拜鄭成功,並推崇鄭氏建設台灣的功蹟一樣,具有宣示「大和解」的作用。當時也是立委的賴清德則表示,此舉有助族群融合,也能消除部分族群在扁當選後「被拋棄」的恐懼感。

2000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率文武百官前往中正紀念堂,向先總統蔣公銅像獻花致敬。        本報資料照

扁朝後期尋獨派支持 積極去蔣

隨著核四風暴使得朝野矛盾愈來愈激烈,2004年大選的兩顆子彈風波,更使藍綠之間從此宛如寇讎、毫無信任。在經歷2006年差點撼動政權的紅衫軍運動後,陳水扁明顯倒向獨派尋求支持,對歷史遺產開刀,就成為取悅支持者的最佳良方。從2006年起,扁政府開始推動一系列的「國營事業正名」,其中包括中正國際機場更名「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中正紀念堂被改名 蔣銅像被關

2007年二二八事件60周年,陳水扁公開批評蔣中正是元凶,隨後將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改稱「台灣民主紀念館」,門口牌樓上的「大中至正」題字改為「自由廣場」。不過台北市長郝龍斌,則以將紀念堂公布為古蹟的方式,阻止中央政府可能的拆除行動,並且堅持捷運與公車的站名,繼續維持中正紀念堂。

2007年12月底,「大中至正」牌匾拆下後,原就已關閉半年多的中正紀念堂二樓蔣公銅像,再被「關」進鋼架與二二八、白色恐怖受難者照片之後。教育部斥資一百萬元,在銅像周圍架起十公尺高、ㄇ字型的鋼架及展示板,民眾無法一睹銅像全貌。直到七個月後,馬英九就任總統後,銅像再重現天日。

2009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才又恢復中正紀念堂的名稱,圖為拆卸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 本報資料照片

綠色縣市拆蔣 朱立倫「收容」

各綠營執政縣市,也發起拆除銅像的運動。當時擔任桃園縣長的朱立倫,則在兩蔣陵寢所在大溪鎮,設立紀念雕塑公園,「收容」各地拆下的銅像。當時共獲得各地捐贈近200座。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是包括大陸客在內的遊客,喜歡走訪和拍照的熱門景點。 本報資料照片

巨型坐像大卸117塊 桃園重組

2007年3月,其中原本放在高雄市文化中心的巨型蔣公坐像被連夜拆除,因為體積龐大,被陳菊市府拆成117塊,並送到大溪鎮公所,因完整銅像結構被大卸117塊,加上不足1公斤碎片加起來總共有200多片,重組修復原初估需要上千萬元,經協調後,以200萬元送交由藝術家郭少宗設計,並由林昭慶執行重組,經1個月施工,完成初步組合作業。

他被命名為「傷痕與再生」,除了恢復銅像舊觀型態外,後針對銅像基柱的8個獸紋眼睛及牙齒、腳部及書本,全部重新拋光處理,以全新的眼睛象徵全新視野、全新的皮鞋象徵走新的路。

2007年,高雄市政府拆遷中正文化中心蔣中正銅像及中正文化中心的橫匾。 本報資料照片

軍中不再紀念「國民革命軍之父」

由於蔣中正創立黃埔軍校,向來被國軍尊為「國民革命軍之父」,因此在軍中推動「去蔣」,就更為敏感。扁政府在軍中推動去蔣的時間,比紅衫軍還早,在2006年2月就開始。當時軍中傳出,國防部下令拆除所有軍事營區內的蔣中正、蔣經國銅像,其中小型銅像在6月底前拆除,大型銅像在年底前拆除。

當時軍中傳言,國防部長李傑對這個燙手山芋命令不置可否,將公文壓在抽屜裡好一陣子,但在總統府多次詢問後,軍方才下令拆除銅像。2007年2月初,媒體披露,國防部已經在沒有書面命令下,偷偷將各營區的銅像移走。國防部證實,確實有遷移銅像之舉,理由是避免銅像日曬雨淋鏽蝕,因此移至室內等適當地點,「外界不須過度聯想」。

2007年底,在總統府壓力下,國防部進一步宣布,撤除在兩蔣陵寢駐點的三軍儀隊禮兵,並且預備裁撤陵寢管理組。但在第二年國民黨勝選後的4月5日蔣公逝世紀念日,恢復派遣儀隊禮兵。

2007年4月7日,陽明山「草山行館」凌晨發生火警,室內燒毀百餘坪,只有門面及矗立的蔣公銅像還完整。 本報資料照

「草山行館」一夕焚毀 北市重建

2007年4月7日,蔣的逝世紀念日剛過兩天,就在四處拆除老總統銅像的敏感時刻,座落在陽明山上北投區湖底路89號,蔣公民國三十八年飛抵台灣後最早入住的「草山行館」,凌晨突然起火,整棟磚木造約200坪的建物陷入火海,延燒約1個小時,被焚一空,文物全都付之一炬。

負責維護行館的台北市文化局一方面委請警方追緝,一方面比照蔡瑞月舞蹈教室,重建恢復舊觀,重建後委由民間營運。

太陽花運動後 潑漆、斬首不斷

2014年太陽花學潮後,年底縣市選舉國民黨遭逢空前大敗。去蔣風也再度興盛。2015一年內,各地蔣公銅像遭到攻擊破壞的例子,創下新高。在學運後成為天之驕子的「天然獨」學生,屢次拿校園內的蔣公銅像作為抨擊對象,如果校方不願搬遷,銅像往往成為噴漆、塗鴉等的洩憤對象。

這一年8月27日,參與太陽花運動的台左維新執行長林于倫、安樂區鶯安里長參選人張之豪等4人在基隆市中正公園內的蔣公銅像上噴漆塗鴉,頭部被綁上情趣用品「咬珠」,更寫上「殺人兇手」、「還我河山」等語,台左維新坦承犯案。

不只學生,地方政府也開始拆除動作,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在2015年二二八追思會宣布,要讓台南市蔣公銅像撤出校園;三個禮拜後,台南市教育局一天之內拆除轄內十四座銅像,將捐給桃園慈湖銅像公園。

2015年,被斬首的蔣公銅象在基隆市獅球公園觀景台被尋獲,殘破不堪。 本報資料照片

而各地也紛紛傳出蔣公銅像被「斬首」的事件,今年三月下旬及四月初,蒙面的「台灣建國工程隊」兩度將台北市內的蔣公銅像斬首。引發前北市議員李承龍等反獨人士的報復,於4月16日清晨將位於烏山頭水庫內的八田與一銅像斬首。

數天後,「台灣建國工程隊」將陽明山花鐘的蔣銅像斬首,並發出聲明指出「你們砍台灣朋友日本人八田,我們就砍日本士官石岡一郎....向台灣水利之父八田君獻祭,以慰在天之靈」。

陽明公園蔣公銅像4月遭砍頭潑漆,6月時又再遭毀損。 圖/公園處提供

促轉條例通過 新一波政治風暴?

相較於先前的「銅像大戰」,這次民進黨火速通過促轉條例等法案,進行對國民黨的全面清算。雖然蔡英文總統強調不是為了鬥爭,但社會已愈來愈把價值觀的歧異視為某種程度的「內戰」。促轉條例帶來的「轉型正義」,能不能跨越藍綠的藩籬,還是使得雙方的矛盾與撕裂更深?答案應該不難想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34827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畫 起跑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畫 起跑

2017-12-04 00:2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台北報導

文化部「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首場工作坊,因參與者對歷史的認知與理解各有不同,仍未產生共識。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今年七月宣布啟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將於十二月舉辦三場願景工作坊,過程由全民參與式討論進行。首場工作坊昨登場,共廿二名民眾參與,最小年僅十六歲。因眾人對歷史的認知與理解有所不同,討論一整天,僅對圍牆及動線改變較有共識,至於堂體及銅像留下或轉型仍待評估。

文化部主張以「審議式民主」方式進行中正紀念堂轉型計畫。包含 「願景工作坊」、「公民討論預備會議」、「公民討論正式會議」等三階段。首場包括專家學者及線上報名人士,來自不同年齡層、背景,包括高中生、外省第二代、受難者等,最遠來自屏東,也有附近居民。

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謝明達昨分享面對歷史和使用空間的可能;白色恐怖受難者黃溫恭的女兒黃春蘭分享成長歷程。謝明達說,該地雖名為公園,但卻保持陵墓的氛圍,出入動線不夠方便,建議以都市計畫角度探討是否轉型,但涉及經費層面,恐須進一步研議。黃春蘭則認為「政府不該以經費作為不轉型的理由」。

整場討論,由於眾人對歷史的認知與理解分歧,仍無結論。文化部表示,與會者對圍牆的改變較有共識,另也討論堂體、銅像移除,以及周邊居民使用及平權友善利用的可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33381
冷眼集/是轉型正義?還是推動對立?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冷眼集/是轉型正義?還是推動對立?

2016-07-08 14:36 聯合晚報 本報記者周佑政

中正紀念堂的名稱與存在經常引發討論,幾乎都是由綠營挑起。這次時代力量立委提案,讓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卸任總統文物館,美其名是讓中正紀念堂更多元發展,海納更多歷史。實際上是為去蔣化,民進黨執政後,泛綠陣營的意識形態又在作祟。

中正紀念堂的設置是為紀念蔣中正總統,民國69年完工後,成為台北市區重要的休閒景點與觀光地點。陳水扁總統第二任期間,將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拆掉了「大中至正」匾額,改為自由廣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又改回中正紀念堂,但仍然使用自由廣場名稱,許多國民黨支持者,無不批評馬英九屈服綠營壓力。

蔣中正的歷史定位有功有過,過去政府因時空背景,將蔣中正神格化,適當與否,現在及未來都可檢討。一個蔣中正,卻反映出台灣兩個撕裂的版塊,尊重歷史人物該有的定位的同時,並不是醜化或者貶抑其應有的歷史地位,合理還原歷史,看待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自然也該理性。

綠營只要談到蔣中正,就失去理智,一味批評,無論功過。對於中正紀念堂,也多化約為是將蔣神格化的建築。用意識形態語言,增加社會對立,無助化解爭議。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在野百合學運時,早就已經解嚴,紀念蔣中正,那是中華民國歷史的一個階段,未來要紀念李登輝,是否也會有人批評,這其實正驗證著台灣的民主開放,究竟能不能有多元包容。

為政者若帶頭製造政治紛爭,無助於社會和諧的促成,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一直能保有低調自抑的冷靜,希望對於轉型正義,也能放在對事不對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02743
徐永明提案轉型中正紀念堂 立委要去蔣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徐永明提案轉型中正紀念堂 立委要去蔣

2016-07-08 14:36 聯合晚報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提案修改「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部分條文,推動「去蔣化」,恐將引發爭議。 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在立法院三讀,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也提案修改「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部分條文,推動「去蔣化」轉型中正紀念堂,不只紀念蔣中正一位總統,改為所有卸任總統博物館。

徐永明表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是轉型正義重要的一環。中華民國歷任總統,對國家發展都有貢獻,沒道理只紀念一位元首。這次修法,避開爭議的改名與存廢問題,先從淡化蔣中正總統色彩開始。

徐永明說,立院委員會初審促轉條例時,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報告指出,紀念堂核心業務已朝向多元化發展,從單一元首紀念館轉型多元博物館。但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卻明定,中正紀念堂是為辦理蔣中正總統文物資料的蒐集、典藏等,就算中正念堂本身想轉型,也於法不合,因此提案修法。

至於中正紀念堂納入其他卸任總統,是否會與國史館業務重疊。徐永明說,可以先試行,與國史館的權責問題與整併等,未來可再透過立法解決。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表示,去蔣化能打破威權時代遺毒,是很好的修法方向。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說,尊重個別立委的提案權,但這會期即將結束,促轉條例還沒過,這項提案是否有急迫性,還需討論。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否只紀念蔣中正,可以討論,最重要的還是看民進黨態度,畢竟他們是多數。新政府上台,民眾的期待是經濟與民生法案,不是整天搞意識形態與政治鬥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02740
中正紀念堂的困局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漢寶德/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台北市)】 2009.07.25 03:01 am
  
這幾天,大家對中正紀念堂的換匾一事有些議論。教育部靜悄悄的把「台灣民主紀念館」換回「中正紀念堂」,卻保留了自由廣場的名稱。正反兩面的看法分歧。持平而論,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我認為「中正紀念堂」的匾是非換回來不可的。我的立場並非著眼於政治,是就事實論。這樣一座壯麗的紀念性建築,事實上只是一個高近八十米的殿堂,全為一座塑像而建。塑像之上為屋頂,其下為台基。所以建築是為塑像而存在的。要換匾就應該先移走塑像,如果仍然要保留這座紀念性的塑像,「中正紀念堂」的匾是不能改的。這種情形與美國的林肯紀念堂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一個古典的莊嚴的神廟式建築中,安置著林肯的塑像。建築與塑像兩者合起來,達到紀念的目的。陳水扁政府在沒有民意支持的情形下做換匾的決定,卻沒有膽量把蔣老先生的塑像移走,就只是一場政治的鬧劇而已。

近年來,蔣老先生的各類塑像大多被移走了,但那些像,包括高雄市文化中心的銅像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都不是純為紀念而設,而中正紀念堂是立法保障的國家機構,目的就是紀念他對國家的貢獻。

有報導指出,現政府的立場是依法保留中正紀念堂,但要擴大內部紀念館的展示,為了平衡國人對他不同的評價,展示要功過並陳,以化解爭端。這一點也許是必要的,但是以紀念堂的名義來討論功過問題是很不恰當的。

問題出在紀念堂的下面多了台基空間。林肯紀念堂在堂之外沒有其他空間,所以不必再為他立傳。歷史並不是客觀的學問,史論是有政治立場的。紀念一位總統的貢獻只要抓住具體而重要的,維護國家基本價值的一、二件事就可以了。林肯之被紀念就是解放黑奴,維護「人生而平等」的美國價值。如果還要設館追究他的功過,恐怕爭論就沒完沒了了。中正紀念堂的下面蓋了十四公尺高的台基,就理所當然的設立了蔣公文物館。民進黨政府要把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就是要把歌功頌德的文物館改為清算他的紀念館。其實他的功過是國史館的事,與紀念堂無關。

教育部為了利用六千坪的台基空間,把中正紀念堂視同社教單位。對社會的需要而言,台基空間實在應該與紀念堂分開,形成兩種不同的機構。上面是紀念堂,供人瞻仰膜拜,下面則是展示館,供社教活動之用。來此參拜的人應自正面主軸線上登上台階,對於廣大民眾來此參加社教活動的人,應該另闢一個進口。我曾建議他們,不妨學北京故宮的作法。故宮利用後門,掛上博物院的牌子,中正紀念堂如自杭州南路另闢大門,掛上「中正博物館」之類的牌子,應該也是很受歡迎的。

很可惜,陳水扁政府為了向台北市政府爭奪管轄權,把中正紀念堂指定為國定古蹟了。照古蹟維護的法律,這建築雖然不足卅年歷史,卻也不能更動了。他們這樣做,究竟是要保護還是摧毀這座紀念堂的存在意義呢?只要這個堂存在,這座像存在,蔣總統就被國人紀念著。指定為古蹟,連台基下改為博物館的機會也沒有了,他們不是弄巧成拙嗎?想解除指定,恐怕輪到國民黨的支持者反對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2611
觀念平台-藍綠坐困「蔣介石幽靈」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24 中國時報 【蔡詩萍】

     民進黨與國民黨前後兩任政府,對中正紀念堂的拆匾之爭,表面看,是政黨輪替造成的後果,然事涉蔣介石在台灣的歷史評價爭議,絕非一般政黨輪替民主機制即能簡單化解。

     民進黨不了解這,特從選舉面著眼,遂嘗到莽撞代價;國民黨若忽視這,專從法制面切入,仍屬治絲益棼。雙方都不可能解決得了這樁複雜歷史公案。

     其實,發球權不只在執政者手上,反對黨同樣要懂發球之道。

     國民黨重回執政,馬英九如何在他自己的國民黨信仰下,妥當處理台灣認同與蔣介石功過定位的關聯,是他權力正當性的一大考驗。可是,民進黨與蔡英文主席,就不必用大腦思考這議題嗎?

     我們或可用「犬牙交錯」、「互有交疊」,來形容中正紀念堂更名之爭背後,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思維。支持馬英九的選民,若那麼在乎民進黨對他「外來形象」的抹黑,馬英九會贏過謝長廷如此之多嗎?馬英九的跨黨派支持者中,一定為數不少人,深信他對台灣的認同感,遠超過他的國民黨前輩。於是,馬英九在處理蔣介石所夾纏的歷史糾結時,便不可能只從「依法行事」這種毫無論述的語言去推動。他還是得以新的歷史高度和思維,既把國民黨二次政黨輪替,定位於台灣歷史的脈絡之中,更須深刻理解台灣的榮光與悲情,是如何牽動許多民眾的心弦,因而需以國家元首細膩、謙卑的姿態,持續對話。

     對馬英九,二○○八那一役,選民的訊息,會比「依法行事」這類技術官僚的思維,尤多出幾分歷史高度、論述細致的期待。

     同理,民進黨與蔡英文,亦不能陷入簡單化的思維困境。

     選民若如此首肯中正紀念堂拆匾之爽,那何以民進黨輸得如此之痛!當然,選舉不只單一議題,然而,若拆匾之事,具體而微地象徵了民進黨面對類似蔣介石等歷史議題時,一貫的,只會擺出悲情,只會「繼續消費」台灣前輩鄉親的切身之痛,專以「廉價」、「激情」手段,討歷史公道。那又如何說服中間選民,以及,更為年輕的世代呢?

     民進黨執政過八年,實無可能在重大議題上,包括歷史爭議,繼續作無辜狀,或老是收割歷史悲情,卻無能以開闊胸襟紓解悲情。這就像蔡英文可以痛責蔣介石是劊子手,卻不能不面對另一群人視之為民族英雄的事實!反過來看,光譜另一端的馬英九,又何嘗能逃避蔣介石的兩面評價呢!

     重點來了,一位有為的領袖,不會坐視導致認同衝突的分裂議題持續擴大;思考解決方案時,也不該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顧此失彼。馬英九要有能力疏導藍營,在台灣認同下,重新定位蔣介石之功過。蔡英文要有能力,走出制式的蔣介石評價,以新論述說服不投票給民進黨的選民。

     藍綠若始終糾纏、對抗於蔣介石議題,唱不出新調,那很抱歉,我必須說:藍綠就都不自覺地坐困「蔣介石幽靈」!(作者為作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41299
我見我思-「大中至正」不見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23 中國時報 【莊佩璋】

     「中正紀念堂」牌匾廿日重新掛回,一切似乎回到原點,但,原點絕不是終點,經過兩年折騰,這牌匾已蓄積更大的政治能量;它,就像「反攻大陸」時代的「毋忘在莒」,隨時提醒綠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它,也像一面照妖鏡,把一切政客都打回原形,讓人民深切覺悟,「政治,真的只是高明的騙術而已」。

     兩年前,扁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更名,街談巷議多不以為然。原因很簡單,這牌匾的象徵意義太強,既是廟,也是墳;政黨輪替,輸贏已定,執政者還要拆廟毀墳,就是趕盡殺絕,欺人太甚。

     人民受不了扁政府「橫眉怒目,咄咄逼人」,於是把選票投給口不出惡口的馬英九,剛當選的馬,也了解「中正紀念堂」的政治敏感度,去年三月說,扁政府違法改名太粗暴,當然無效,但這個議題「並非施政的最優先項目」,未來是否恢復,應再徵求社會共識。

     意外的是,進了總統府後,馬靠老國民黨愈近,離台灣人民也越遠。今年二月就迫不及待地裁示,「中正紀念堂」七月重新掛牌。

     馬總統認為這是改正扁政府的錯誤,殊不知他正好犯了同樣的錯誤。牌匾雖不同,卻一樣地「無事生事,當家鬧事」,把應留給「時間」來解決的歷史問題,當做「當務之急」。

     選前,馬批評扁政府拆「中正紀念堂」牌匾,造成民眾對立。現在,掛回牌匾,難道不會造成對立?如真認蔣介石確實偉大到足以立廟紀念,何不乾脆恢復「介壽路」,以彰介功?

     更諷刺的是,馬總統指示召開公民論壇,取得社會共識,再行處理;但他顯然沒看公民論壇的「共識」。

     教育部搞的「公民論壇」其實只是學者紙上論壇,但不管其藍綠、統獨,所有學者倒一致主張「過去就過去了,不要再讓這議題成為議題」。

     台灣已有兩次政黨輪替,國民黨當然不可能「千秋萬世,一統江湖」,「中正紀念堂」這牌匾也不可能一直高高在上,長治久安。我只希望下一代領導者能發揮創意,不要把政治搞得像小學生打鬧;不妨將馬的「中正紀念堂」與扁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牌匾一起取下,在「自由廣場」合成一塊兩面碑,名為「騙」碑,隨人轉動,自由詮釋。

     至於「大中至正」,這其實是為政之道,藏了可惜,應該豎在總統府前,提醒執政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539664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