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彭作奎】 2009.05.15 05:17 am
全球經濟風暴後,緊接而來的是全球產業大洗牌,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是維持經濟成長的重要課題。馬政府已提出長期規劃,將生物科技、精緻農業等列入政府投注更大資源,以擴大規模、提升新興產業產值,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的產業,開拓新興市場商機。
過去台灣有許多的農業試驗機構,包括中央研究院,國立大學農學院農,政府農、林、漁、牧試驗所及其相關單位,各地區農業改良場等,由政府編列預算,依據市場需求力量,從事基礎及應用的試驗研究創新,將其成果以「準公共財」的方式,免費推廣給農民使用,克服農產品生命週期較短與資源價格相對價格快速改變的困境。在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農業成長率約有三分之二是來自技術的改進,可見技術改進對台灣農業發展的貢獻。
但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產業面臨一連串的衝擊及挑戰,台灣農業正介於「市場導向」與「創新導向」階段間,農業升級轉型的成敗在於「創新」。政府持續在加強創新與國際行銷,藉由整合傳統文化、現代科技、企業經營及行銷通路等知識,徹底改善農業體質,大力實施各種獎勵措施,政府、學術單位及企業界紛紛投入技術研發行列,包括如積極推動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畫、規劃推動科專計畫、設置智財庫管理機制、提供人員培訓機制及推動農業科技前瞻規劃及農業生技產業方案等,為企業及產業服務業建構更多參與的機會,希望能將我國農業科技體系由傳統的效率驅動模式,轉變為創新驅動模式,以提升農業競爭力。
的確,台灣農業科技研究經費在近十年來有增加趨勢,專利件數與論文篇數增加,但台灣農業中下游企業的研發與技轉能力仍嫌薄弱,加上依靠土地與人力為主要生產要素的傳統農業迅速喪失競爭力。更呈現傳統投入土地、勞動與資本同時呈大幅減少。農業成長率平均為負數,尤其1998年(-6.3%)及2005(-8.1%)年為最。農產貿易除口蹄疫期間減少進出口外,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令人擔心的是,此期間農業部門呈現科技投入與傳統投入的集體消長現象,與農業發展早期時勞動與資本資源替代誘導機械性創新有所不同。
經實證分析結果,科技因素對農業競爭力的影響與貢獻不明確,因此制度性的創新,研究機關的研究方向與務實化,以及農業科技研發移轉機制仍有待強化。基此,未來政府單位應建立科技管理制度,而政府或其他法人機構研發之技術移轉應朝:(1)強化新科技產品的設計、管理、產銷等方面技術;(2)降低農業科技技術的複雜性,以提升技術移轉業者對移轉技術接受之態度;(3)著重於接受技術移轉業者的獲利率與管理效能提高,以有效提昇生物產業競爭力。
為有效推動精緻農業方案,提升台灣農業競爭力,農業轉型科技化與科技成果產業化是重要策略。因此,建構良好研發組織,以及引導公私立大學與研究機構與相關機關進駐高科技農業園區,對高科技農業的群聚效應的發揮與技術產業化將極為重要。尤其,我國農業施政應以全球化布局規劃,加強對外具競爭力農業品的出口,創造國內農業技術市場形成的條件與環境,帶動創新技術之需求,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
因此,為強化產業聚落加乘效果,科學農業園區之設置有繼續推動的必要,並將開發主體改為中央,以統一事權。此外,為協助小農及土地型農業轉型與競爭力提升,適切維持試驗研究單位對傳統農業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機制更屬重要。
(作者是全球生物產業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中州技術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