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CECA改名避爭議 「馬」上火線說明
 瀏覽77,227|回應55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朱婉寧/台北報導】 2009.02.24 02:53 am

圖/聯合報提供
政府推動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CECA)引發在野黨強力反彈,總統馬英九決親上火線,將密集透過電視專訪與記者會說明;府方強調,此一協定類似FTA(自由貿易協定),只談經濟、不談政治,沒有賣台或矮化疑慮。

據指出,為避免「CECA」造成混淆與政治爭議,總統府和行政院已決議不再使用CECA;中文名稱仍稱「綜合經濟合作協定」。

據透露,決策高層將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視為「中長期經貿大政策」,除兩岸經貿正常化,更要藉大陸當跳板,跨入東協經貿體系,高層形容「台灣已面臨生死存亡關頭」;對於推動時程,府方保留彈性迴旋空間,發言人王郁琦說「沒有具體時間表」,據悉決策系統已擬定腹案,最遲必須在二○一二年前簽署。

高層強調,「南韓是台灣最大競爭對手,台灣若晚南韓加入東協體系,那就玩完了」!大陸明年將加入東協體系,日韓也將於二○一二年納入,台灣若被排除在外,屆時將引爆產業出走、帶動大規模失業潮,「拖愈久,對台灣愈不利」;高層也透露,包括新加坡也表達「兩岸先尋求經濟突破,FTA可以水到渠成」。

有關名稱部分,高層不諱言,對岸至今不願意與我簽FTA,我方更絕無可能接受CEPA(更緊密經貿夥伴安排),WTO模式是可能的選項,但實際名稱仍待磋商。

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昨天也說,部分人士認為CECA與大陸與香港簽訂的CEPA很像,有矮化台灣主權之嫌,因此擬做調整;原則上直接用「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的中文名稱;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上午出席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報時,也改以FTA來稱呼。

黃志鵬說,名稱可以再協商,但兩岸主要洽商的方式,還是類似東協與中國大陸簽訂的方式,先訂一個框架協議,初期會先談「早期免稅承諾」,對部分最急迫的項目先相互免稅;談判原則為「得到多、給得少」,優先篩選中國對我課稅高、但我方出口利益大的項目,如機械、石化;部分農產品也會要求大陸降低關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0498
 回應文章 頁/共5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第3次江陳會 馬盼加入ECFA議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2009.03.06 03:36 am 
 
馬英九總統首度談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程,他指出,今年六月之前的第三次江陳會,除了討論平日直航、雙邊投資等預定議程外,希望至少先討論ECFA的可能性,因為這關乎台灣的長期發展。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昨天表示,台灣加強兩岸地區合作及降低緊張的努力,美國完全支持並贊同;這類討論雖然不容易,但會持續帶來兩岸的實質經濟利益,「這的確是一項重大成就」。

美國商會昨晚舉辦「謝年飯」,邀請馬總統、台北市長郝龍斌、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發表演說。馬總統談到ECFA,自問「為什麼用ECFA呢?」他自答,很多台灣人覺得CECA是「洗腳」,還有人說是「C咖」,所以政府只好改為「會擱發」的ECFA。

馬總統的台式冷笑話,竟然打動了美國人,現場傳來爆笑聲與掌聲。他隨即正色表示,「台灣避免被邊緣化,希望推動兩岸經濟正常化,同時盼望經濟能更國際化,這是政府推動ECFA的主要目的。」

馬總統認為,東協加一明年就要上路,台灣受到影響的產業包括化學、機械類,兩岸經濟合作的議題非常迫切;他強調,ECFA是只談經濟的協議,不會涉及主權或獨立等議題,未來即使簽訂,也不會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或勞工來台。

楊甦棣昨天在馬總統面前致詞表示,台灣完成加入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定」的談判、自特別301觀察名單除名「為亞洲其他經濟體立下了可遵循的標準」、兩岸關係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是台灣過去一年可以自豪的成就。

楊甦棣說,等台灣內部完成政府採購協定的批准程序,把文件提交世貿秘書處,就可立刻加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5909
北京的思考:請君入甕或與卿共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9.03.04 04:35 am 
 
ECFA(原稱CECA)在台灣已經吵得如火如荼,但海峽對岸卻只是輕描淡寫,幾乎不動聲色。然而,要兩個人才能跳探戈,ECFA的前景如何,不能只看台北一廂情願,也要看北京作何思考。

其實,北京的意念,也許才是ECFA成敗的關鍵。倘若北京是想藉此「請君入甕」,ECFA就不可能簽得成,即使簽成了也可能反使兩岸關係更形扭曲,更加惡化;相對而言,北京倘若有「與卿共舞」的想法,兩岸通過ECFA這一場行雲流水的探戈,非但可能將雙邊盤根錯節的關係理順,也應能藉此建立可大可久的「和平發展」框架。一念之差,判若天壤。

北京不免會有「請君入甕」的想法,而台灣則一定會有「不可入甕」的顧慮。北京的短視者或許會想,藉由ECFA將台灣「套」住,即可恣意生殺予奪。但是,倘係如此,台灣的民意如何能答應簽字?而簽成以後台灣人民若覺得「入甕」,處境惡化,將對北京當局的邪念惡意如何看待?又如何維繫一個平衡穩定的兩岸關係?

ECFA若簽成,必定會使兩岸關係更趨緊密。但此種緊密關係,切不可使台灣在民主機制及經濟發展上感到更受制於北京;而應使此種關係,有助於台灣更能維持其內發性的民主機制與經濟活力。只要ECFA能使台灣人民感知並證實此點,台灣人民就會支持ECFA,也就會因ECFA而支持此種建設性的兩岸關係。這樣的ECFA,對台灣有利,也對兩岸關係有利,所以對北京也有利。

簽訂ECFA,在技術及形式上可以做到不涉「一個中國」等政治規範;但ECFA的簽訂,亦當然有其不可諱言的政治效應,因此北京當局千萬不可對此種政治效應作出錯誤的解讀。正確的解讀是:ECFA一方面雖然將使「法理台獨」變成更不可能,但ECFA也同時已使「法理統一」急遽降低了急迫性與必要性。所以,ECFA的作用非在「促統」,而是要使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因ECFA而產生正面的解讀,以建立一個「不統/不獨/亦統/亦獨」的「和平發展架構」。

因此,北京看ECFA,不可將之視作「請君入甕」的短線操作,而應看成雙贏共榮的「與卿共舞」,追求的是可大可久。換句話說,北京若想用ECFA「套死」台灣,兩岸關係必將仍然無解,因為北京不可能用香港化或西藏化來解決台灣問題;反之,倘若台灣能因ECFA而獲得新的生機與活力,則這種效應必然將是兩岸關係的重大正數。因此,我們對北京當局有二點基本建議:

一、台灣方面從「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調整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其中所謂「架構」(Framework),猶如拉起一條「晒衣繩」,先洗好的衣服就先晒上去,尚未洗好的就不晒;如此,即不必「包裹解決」,而可有「早期收穫」。北京方面宜贊同「架構」方案,而不採「包裹」方式,可就輕重緩急作出回應雙邊現實需求及民意期待的決策。

二、最重要的是,在簽訂兩岸ECFA前後,北京允宜同步宣示樂見台灣與東協及其他國家締結FTA或他類經濟合作協定。因為,兩岸簽ECFA,不在「套死」台灣,而是透過加強兩岸關係使台灣有更大的生機與活力;再因台灣民意感知兩岸關係有助其對外發展的生機活力,而回過頭來更願支持及鞏固此種兩岸關係。如此一來,即成良性循環,即可「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反之,北京若將ECFA視為「甕」,欲封死台灣在「甕」外的世界,則屬逆天理,悖人道,反民意,兩岸關係亦將走上歧途絕路。

「胡六點」有言:「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這即是指兩岸經貿與東協接軌的問題,或許可見,胡錦濤不是將ECFA視為「請君入甕」的短視者,他應當懷有「與卿共舞」、「與君共濟」的高瞻遠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3524
府:ECFA將設防衛機制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2009.03.04 02:48 pm 
 
釐清兩岸簽署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造成對大陸門戶洞開疑慮,總統府透露ECFA將設「防衛機制」;發言人王郁琦今天說,未來兩岸協商經合架構協議時,防衛機制將納入協商的項目,所謂防衛機制意指協商過程雙方將秉持對等、尊嚴、互惠原則,但需要被保護的農產品及勞工議題,就會出現不對等的情況。

王郁琦說,馬總統競選期間已說,不會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也不會進一步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未來與大陸談判時,這些都會列作我們擬保護的重要產業或重要利益,但這樣不對等的情況,與協商的對等互惠原則不會牴觸,因為在國際貿易的領域,國與國談判FTA時,有些國家為保護國內重點產業,就會出現不對等的狀況。王郁琦說,未來我和大陸簽署經合架構協議時,防衛機制會納入成為協商議題,我們認為台灣農產品需要被保護時,在此議題的開放,就會出現不對等的情況,即協商過程絕對會以「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作為考量。

相關人士透露,為讓社會各界清楚了解推動ECFA的目的與內涵,馬總統已指示府院全面動員強力宣傳,除經濟部已擬定說帖,並與執政黨立委初步溝通外,經濟部長尹啟銘明天也將接受電視媒體專訪,府院都將把握各種機會強化與人民的溝通。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昨天也對第3次與第4次「江陳會」是否會互換地點舉行。陳雲林答說,不會,制度化的協商大家要堅持。第3次「江陳會」預計上半年在大陸舉行,第4次預計下半年在台灣登場。

黨政人士表示,雖然ECFA正式簽訂時機應在年底兩岸第四次江陳會,但面對東協加三衝擊,府院現在就必須展現推動ECFA的堅決立場,以安定工商界的焦慮,避免台灣工廠爆發南移東南亞的遷廠潮。

黨政人士指出,過去兩岸協商都是就議題充分交換意見,成熟後才正式上桌拍板簽訂協議,ECFA內容很多,為搶時效,總統拍板兩岸先談框架,但這仍需要相當的溝通期,要在第三次江陳會談絕對準備不及。

ECFA 尹啟銘:兩個堅持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9.03.04 02:48 pm 
 
經濟部長尹啟銘上午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做施政報告,答復立委質詢表示,兩岸協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我方有兩項堅持,第一是不開放陸勞來台灣工作,第二是不再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

有關ECFA將如何與大陸洽談?尹啟銘透露說,大陸方面希望由「外圍」單位來談。至於「外圍」單位指誰?在委員會休息時,他私下表示,我方可能由經濟學術單位「WTO中心」來談,大陸方面還不知道是那個單位。
 
ECFA 立院可望設對話窗口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 2009.03.04 02:48 pm 
 
馬政府積極推動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立法院長王金平力主成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在府內五人小組會議未被接受,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向執政黨立委簡報時建議立法院成立溝通窗口,願意依協商進展隨時與立院溝通、聽取建議,據了解,這個對話窗口可望由王金平擔任召集人。

儘管強調沒有要求先審後簽,但王金平認為,簽訂ECFA茲事體大,應該讓立法院參與,希望成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對策小組,馬英九總統、副總統蕭萬長都持保留態度,經濟部卻建議立法院成立溝通窗口,依協商進展隨時與立法院溝通協調,等於讓立法院可以立即且隨時掌握並參與談判。

至於這個對話窗口的溝通形式和內容,府院還在規畫中,據了解,為了尊重立法院長,同時考量熟悉立院運作並顧及朝野生態,由王金平擔任召集人,並邀集朝野黨鞭共同組成,是比較被接受的方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3441
社論-民進黨一味反對 居心何在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3-0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要不要與大陸簽署CECA引發爭議,馬總統把名稱定調為中文的「經濟合作架構協定」,仍然遭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抨擊,顯示朝野對這個議題的歧見,並未因名稱修飾而止歇。那麼民進黨所反對、所擔心的,究竟有沒有根據,是不是有道理,就很有必要進一步加以探討。

     民進黨反對兩岸簽署CECA(或曰經濟合作架構協定)的理由,可以概括為:「政治主權喪失」及「經濟向中傾斜」兩個面向。先就主權問題來說。兩岸簽署CECA就會使台灣喪失主權嗎?答案是不會!因為台灣與大陸都是WTO會員,兩岸簽署CECA,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在WTO架構下,依照GATT條款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RTA)本質是一樣的,何來喪失主權的問題?至於擔心台灣會因這個協定而步向香港化,這也是多慮,因為台灣並非中國大陸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不可能在協定上出現一國兩制的文字。

     民進黨又以「胡六點」提到兩岸需在「一個中國」下,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質疑一旦簽署CECA,台灣將掉入一中的陷阱。事實上,這個問題在馬政府上台後已經獲得解決,亦即兩岸是根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開展關係,兩岸兩會能夠復談正是建立在此一基礎上。未來,台灣若與對岸簽署CECA,同樣是按「一中各表」的原則進行,斷不會因對方強調一中,我方就失去各表的機會。

     其次,民進黨又說,兩岸一旦簽CECA將使台灣在經濟上更依賴大陸,這也是似是而非的說法。不妨看看過去八年的統計數字:一、台灣赴大陸投資金額,二○○○年累計為一五三億美元,二○○八年增至六八九億美元,八年內增加約五三○億美元。二、台灣出口至大陸、香港佔總出口比例,二○○○年為二四.四四%,二○○八年增至三八.九五%,八年來比重增加超過五成。三、台灣對大陸、香港貿易順差,二○○○年為二八五.四億美元,二○○八年高達六六六.七億美元。四、台灣開放大陸物品進口項目,二○○○年開放五六八九項,至二○○八年開放八七二三項,八年當中共開放了三○○○多項。

     請問這算不算傾斜?是不是依賴?但不要忘記,這些可都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出現的數字,那個時候兩岸並沒有什麼CECA,政府甚且視台商如叛徒,刻意阻撓他們赴大陸投資,卻何以金額還是節節攀升,兩岸貿易依存度越來越大?道理再簡單不過了,無非就是在全球化趨勢下,兩岸基於上下游分工,市場力量自然引導的結果。民進黨如真的擔心台灣過度向大陸傾斜,是不是要先就過去八年執政的後果,向國人道歉?

     何況兩岸經貿關係已是如此密切,卻毫無規範性架構存在。以台灣與東協為例,貿易量僅及兩岸的一半,但迄今台灣與東協國家就簽有六十五個協定或備忘錄,但台灣與大陸卻無任何經濟合作的協議,亦無高層會晤往來,這難道是正常的嗎?更不用說東協加一(中國大陸)零關稅目標,明年即將實施;東協加三(中、日、韓)也預計在二○一五年成立「自由貿易區」,這些台灣皆無緣際會,邊緣化的危機是確實存在的,並不是危言聳聽。

     過去由於北京反對,使得台灣至今只與五個國家完成FTA簽訂,都是與我們有邦交的中南美洲國家,占台灣整體貿易額五%不到,與東南亞國家則一個都沒有,更不用說與美、日、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如果兩岸能夠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將意味著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或是類似協定)的障礙可以排除,台灣也才能免於邊緣化的危險。屆時,台灣不但可以參與大陸與其他地區的區域整合,也可以開始和主要貿易國家談判簽署FTA或其他類似協議,進而能夠站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各國發展經貿。這些都是很淺顯的道理,民進黨卻只會一味反對,誠不知居心何在?

     總之,兩岸簽署CECA,既無關乎主權喪失,也不會使台灣更加依賴大陸,而是讓兩岸經貿關係走向正常化、規範化,並因應經濟區域化的挑戰,使台灣免於邊緣化危機。我們呼籲民進黨要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不要再一味反對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8726
經濟制高戰略 藉大陸通往世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王永健/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員(竹縣竹東)】 2009.03.01 04:06 am
  
民國七十七年政府在美國壓力下,準備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此舉觸怒國內雞農,在當年三月廿一日群至經濟部國貿局抗議,並且蛋洗當時的蕭萬長局長。廿一年過去,台灣養雞業消失了嗎?

重提這段往事,無意褒貶只是提醒大家,從歷史的角度看近日兩岸經濟協定的爭執,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看農業。有人說,一旦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農民會和當年雞農一樣等死。不過,台灣是否一定吃虧,這倒不一定;縱然大陸地大物廉,但食品類有口味因素,台灣的農產品多樣且質佳,例如西瓜,絕對有競爭力。

農產品的競爭不光只有價格因素,還有行銷因素,以前的稻米和雞蛋是沒有品牌的,但現在有品牌的在超級市場不見得比較便宜,一樣賣得嚇嚇叫。

有人認為台灣不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就會邊緣化,他們質疑沒有加入東協加一(或加N)的國家怎麼辦?這是沒有看清全貌才會有此一說。

本來在WTO架構下完成全球性的自由貿易是最好的,但是WTO的國際性談判自多哈回合受阻,各國退而藉由局部性的自由貿易逐漸擴大涵蓋的區域或種類,這也是在WTO的許可和規範下進行。兩岸簽訂類似的協議,對台灣而言是擴大進軍大陸市場,更是經由大陸通向大陸以外市場,這是一個制高的戰略。

台灣的頭號經貿競爭對手不是大陸,也非日本,而是南韓,東協加三中的三,便是大陸、南韓和日本,當他們和東南亞整合成一個人口有廿幾億的無關稅障礙經濟區,台灣如何與南韓競爭?

以石化業為例,台灣與南韓業者的平均獲利率都在百分之六左右,大陸的進口關稅約百分之六點五,當南韓的石化產品可以免關稅進入大陸,而台灣的石化產品卻要被課百分之六點五的關稅,只有回家「涼伴」———冷颼颼地作伴。

許多人擔心兩岸簽署經濟協定後,台灣對大陸的倚賴會加深,加速向大陸傾斜。這種憂慮並非無的放矢,但用人為的手段干預效果不大。民進黨執政八年採鎖國主義,之前的李前總統採戒急用忍,結果證明或可綁住商人的手,但鎖不住他們的腳,台灣對大陸的投資與貿易有增無減。

在蕭萬長被丟雞蛋的年代,正是台灣對美貿易正旺的時期,對美出口占台灣總出口最高達百分之四十八,當時政府強打分散貿易的政策,派出赴美、赴歐採購團;已故經濟部長趙耀東也曾激烈地限制日貨,外交與經濟部門率領業者到中美洲設工業區和設廠,結果這些措施,改變不了偏重某些貿易國的情形。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貿易流和自身的產業結構所致。如今大陸不但是製造基地,還成了世界重要市場,以致台灣的出口有四成跑到大陸,可以預見的是,除非結構或世界貿易趨勢改變,不然類似南進的措施也只能點綴點綴。

不過,去年起大陸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實施勞動合同法,已使大陸的經營環境有所轉變,後續效應還待觀察。

與大陸簽訂綜經協定,不是台灣解決經濟問題的萬靈丹,得失利弊必須好好盤算,政府有必要委託專家、學者和智庫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並且加強和全民及反對人士好好溝通,紓解他們的疑慮,更重要的是要讓一個經濟協定真正對台灣的升級與轉型有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8547
CECA有利 不能寶押中國善意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童振源/政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2009.02.28 03:30 am 
 
最近朝野對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的爭議非常火爆,幾乎到了政治攤牌的階段,逼著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說明,將CECA定調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強調兩岸可以彈性先實施部分產業免關稅,再逐步擴大到其他產業免關稅與經濟議題的談判。

無論CECA、FTA(自由貿易區)、或CEPA(更緊密經濟伙伴安排)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下的經濟整合協定。東南亞國協(東協)已經與中國及韓國簽訂CECA,其內容包含雙邊廣泛經濟整合的進程;在CECA架構下,東協與中國已經簽訂商品自由貿易協定、服務自由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與投資領域的開放等等。即使被視為一國兩制的架構,中國在二○○三年十二月廿七日向WTO登記CEPA。

根據多個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量化分析,如果台灣無法參與東協加一(中國)自由貿易區,對台灣GDP的負面衝擊都在百分之零點二以下。如果台灣無法參與東協加三(日本、南韓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尚在討論),對台灣GDP的負面衝擊將較大,但大約在百分之二以下。即使台灣無法參加東協加六(日本、南韓、中國、澳洲、紐西蘭及印度)自由貿易區(尚在討論),對台灣GDP的負面衝擊只有百分之二點二三。

根據上述數據便要證明台灣已經被邊緣化似乎太過勉強。而且,每項FTA的排除適用產品清單與原產地規定行政成本大幅降低FTA成效。以東協自由貿易區為例,優惠關稅的行政成本大約百分之十至廿五,自由貿易區的歧視效應對其他國家貿易的衝擊並不大。

然而,東亞經濟整合體制對台灣影響較大的不是國際貿易層面,而是國際投資層面,而且很多台灣的對外貿易是對外投資所驅動,所以國際投資改變將進一步造成國際貿易的影響,形成複合效應。理論上,經濟整合協定的規模效應、成長機會與資源整合的優勢,將增加經濟整合區內本地商人與外商擴大投資當地的誘因;同時,經濟整合區的歧視待遇與競爭壓力可能降低本地企業與外商對經濟整合區外國家的投資。

根據筆者對一○一九家台灣企業與外商的問卷調查,如果台灣無法加入東亞經濟整合協定,百分之廿六到卅五的受訪台灣企業與外商會減少對台灣投資;如果台灣加入東亞經濟整合協定,百分之廿三到卅七的受訪台灣企業與外商會增加對台灣投資;如果兩岸簽訂經濟整合協定,百分之廿九到四十二受訪台灣企業與外商會增加對台灣投資。這些數據是非常驚人的。這就是為什麼石化產業不斷表示,台灣再沒辦法加入東亞經濟整合體制,只有逼他們外移到其他國家投資。

固然台灣與中國簽訂經濟整合協定對台灣經濟整體是有利的,但是仍必須考慮經濟結構調整代價、政治意涵與總體經濟整合戰略。馬政府表示不能接受CEPA,便是因為政治的顧慮。即使馬政府希望以CECA避免台灣主權被矮化的聯想,但是不代表中國沒有政治企圖。畢竟胡錦濤在去年底的講話是在「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才要與台灣簽訂CECA。

最後,雖然兩岸簽訂CECA可能降低中國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經濟整合協定的阻撓,但馬政府也不能完全押寶中國的善意,應該有更具體與完善的總體經濟整合戰略規劃。否則,台灣與中國進行CECA談判的籌碼及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體制的進程將完全落入中國掌握當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7303
CECA:先對中華民國與台灣國作出選擇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9.02.28 03:30 am 
 
民進黨在上月二十一日舉行的「第一次」民間國是會議,以經濟為主題;據謂下月將舉行「第二次」會議,則以國家認同及主權為主題。

其實,這兩次會議應當先後倒轉來舉行。須先就國家認同及主權問題有了定見,才能談經濟議題;國家定位若未標定,經濟政策的依違取捨即無準據。

台灣經貿政策的辯論,其實一直是兩大路線的角力。一條是「中華民國路線」,在國家定位上主張「一中各表」,因而在經貿政策上主張開放與交流,追求兩岸雙贏共榮。另一條是「台獨建國路線」,在國家定位上主張建立台灣國,因而在經貿政策上遂主張「戒急用忍」,盡可能抑制兩岸經貿的交流聯結與互賴互補。

這兩條路線,在國家定位與經貿政策之間,各自有其邏輯性及一致性。中華民國路線不主張「法理台獨」,力爭「一中各表」,認為兩岸難題必須和平解決,因此主張以開放交流的經貿政策來追求兩岸雙贏共榮;相對而言,台獨建國路線,則以建立台灣國為目標,認為經貿聯結將使台獨建國更無可能實現,因而反對兩岸經貿朝向更加交流聯結及互賴互補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為何馬政府主張簽定CECA,與民進黨反對簽定的主要理由。如今CECA出現正反兩面的看法,當然也有許多技術及政策層次的歧見,但主要即因雙方各自站在中華民國及台灣國的不同座標上發言。

二○○八年,民進黨在國會及總統大選中雙雙遭受重挫,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經貿政策」及「國家定位」出現嚴重矛盾。一方面,縱使在扁政府的重重節制下,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依然年年加強加深,陳水扁迄今仍自誇在他任內是兩岸經濟進展最大的年代;但另一方面,陳水扁的台獨冒進操作,卻亦不斷地變本加厲,愈鬧愈離譜,撕裂社會,挑撥兩岸;因而,在過去八年,兩岸經貿交流不斷升高放大,但扁政府卻在三通及兩岸經貿正常化等方面,主觀上想要突破,卻在客觀上受到北京抵制而不能突破。此種「經貿政策」與「國家定位」的矛盾所形成的僵局,正是民進黨在二○○八年失去政權的主因之一。

當時,大選揭曉,我們曾經指出:「民進黨失敗於台獨不是一個可行的經濟路線,所以也不是一個可行的政治路線。」時至今日,面對CECA之類的議題,民進黨的困局依舊。

對於台灣而言,兩岸關係無論如何皆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難題。中華民國路線欲爭取「屋頂理論/一中各表/雙贏共榮」,誠非易事;但是,「台獨建國/兩岸在法理上完全切割」,從內外情勢發展來看,更可謂已是完全沒有可能。換句話說,馬政府主張「不統/不獨/不武」,欲藉CECA的「巧屋頂」來漸進調節兩岸關係,以維護中華民國,固然可以預見艱辛與風險;但是,民進黨若欲以反對CECA來維護其建立台灣國的條件,則更是癡人說夢。因為,反CECA,也不可能實現「法理台獨」。

就此一高度言,若未能先對國家定位作出選擇,即不可能對經濟政策作出邏輯一致的決定。民進黨若仍主張台獨,當然就要誓死反對CECA(台獨會贊同CECA嗎?才怪!);但若多數國人認為中華民國仍是國脈民命的寄託,則儘管CECA之路不無風險,其實已是國人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畢竟,自李登輝至陳水扁,近二十年間,台灣皆陷於「國家定位」與「經濟政策」的重大矛盾之中;今天,我們必須在中華民國與台灣國之間作出決定。

高孔廉用那兩個字說蔡英文,難獲苟同。然而,高孔廉說「她不是不懂,但懂的人還要那樣說」,卻是發人深省之語。事到如今,國家路線被玩弄了近二十年,先機盡喪,被迫處此,國人都應當「懂」:國家定位與經濟政策必須有一致的邏輯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7246
馬總統:沒草簽版本 審什麼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2009.02.28 02:52 am

馬英九總統強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非政治性,不會涉及主權或統獨問題,擔心大陸要求在一中架構下簽是「多慮」;他明確反對「先審再簽」,「就好比和國外談判條約一樣,要先有草簽版本,否則立法院要審,審什麼呢?」

立法院長王金平主張協議簽訂前,應先送立法院審議,馬總統不贊成。他利用年代專訪的空檔與主播周玉琴聊天時談到,未來一定會請黨務系統協助與立委溝通,「立法院主要目的是希望在過程中多扮演一些角色,這我都了解,所以我覺得也不必太放在心上。」

馬總統表示,現在作法應該是「民意參與、國會監督」,經濟部、陸委會未來將舉辦座談會、公聽會集思廣益,廣泛了解民意,相關單位和大陸談判前,也會先到立法院重點報告,但因為還沒開始談,所以不是報告談好的版本,而是報告去做什麼。

馬總統說,政府事前一定讓大家知道會去簽什麼,但如果內容要對雙方都有拘束力,一定也得對方同意才行,「不然立法院同意,對方不同意也不行。」

綠營質疑簽署協議後台灣將淪為中國附庸,馬總統表示,全世界兩百卅個自由貿易協定,都沒使談判國家成為對方附庸;簽訂兩岸包機協議,台灣主權也沒有矮化,對岸也沒有要求在一中架構下簽,「這都是多慮」,總統還是台灣人民直選,也不是大陸指定。

他指出,對台灣有利的項目才會開放,絕對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也不會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到台灣;第一次政權輪替前,台灣開放大陸農產品四百卅項,但民進黨執政時期開放至九百卅三項,民進黨才是開放最多農產品的執政黨。

馬總統認為,兩岸對主權問題在一九九二年已談出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在這個情況下簽協議,不會傷害台灣主權或台灣人尊嚴;去年三月二十六日美中「布胡熱線」也有共識,指兩岸對一個中國的定義不盡相同,這點聯合報也以頭版頭報導。

【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定調將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批評執政黨莫衷一是,而該協議「先簽後審」更是傲慢、摧毀民主正常機制的最壞做法。

蔡英文表示,民進黨了解台灣企業家有出口的壓力,也了解台灣在中國市場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問題是政府要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選項;政府不能只拋出一個選項,然後要民間或在野黨去想其他的方法。」

蔡英文強調,尤其台灣對中國事務更是社會高度敏感的事情,更應該透明、並受到社會及國會監督。
 
劉兆玄:立院否決 協議失效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2009.02.28 02:52 am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立法院對兩岸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擁有否決權,立法院若不同意,協議當然無法生效,不具效力。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質詢劉揆能否保證不在「一中」框架下簽署兩岸經合協議,劉兆玄表示,不會在「一中」的框架與大陸簽署協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保證,中華民國主權絕對不會受到侵犯。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上午質詢要求劉兆玄承諾,兩岸簽署任何協議,必須附帶「生效條款」,也就是若立法院不通過,協議就自動失效。下午田秋堇也要求與大陸簽署協議後,大陸不能阻止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

劉兆玄表示,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兩岸簽協議要送立院審議,而且立法院不同意,協議就會失效,不須要再另定「生效條款」。

劉兆玄說,政府先把跟大陸簽署經合架構協議的事處理好,屆時我們跟其他國家談FTA時,這些國家的顧慮就會比較小。但他也承諾,即使與大陸簽署協議,像農產品、大陸勞工都不會開放。
 
讓總統上火線 吳敦義批劉揆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2009.02.28 02:52 am 
 
總統馬英九昨天親自上媒體說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身兼國民黨秘書長的立委吳敦義昨天在總質詢時,罕見地把砲火對準行政院長劉兆玄,批評行政院早該把這些內容說清楚,而不是讓總統親上火線。

吳敦義要求劉兆玄,應該對協議的問題向外說明,以解釋外界疑慮;劉揆當場也表示,會和朝野充分溝通,撰寫說帖,溝通完畢後,再把案子送到立法院。

吳敦義對劉的說法十分不滿,當場說「總統已拍板親上火線,行政院才要準備說帖」,來不及了。面對「黨秘書長」的不滿,劉揆有些尷尬,只得表示「請委員放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7041
馬定調》經合架構協議 有共識先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台北報導】 2009.02.28 02:52 am
 
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引發朝野爭議,馬英九總統昨天親上火線,正式定調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他強調,簽署時會平等、互惠、有尊嚴,協議內容是經濟合作,有共識的部分先簽署,是一個「架構性的協議」。

馬總統昨天接受年代新聞台專訪,首度闡述想法。他表示,過去台灣想和其他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FTA),都遭大陸反對,和大陸簽經濟的協議,不是只為大陸,也是全球布局的一部分,「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

馬總統表示,台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原本是想參與多邊貿易談判,任兩個國家協商出來的關稅減讓,立刻適用其他國家,稱為「自動最惠國條款」,可以讓台灣的競爭力和其他國家一樣。但因多哈談判觸礁,多邊機制停擺,所以各國都在簽雙邊的FTA。

馬總統說,這對台灣很吃虧,台灣外交孤立,目前簽的五個約,都是中南美邦交國,占不到台灣全部貿易量的百分之一;台灣應該和貿易量大的國家或地區簽約,如美、日、中及東南亞等。

馬總統說,美國短期內表示不會和台灣簽FTA,日韓和東南亞都要看大陸態度;包括美國、新加坡都說,「希望台灣先和大陸有一些協議後再來談,才比較有機會。」

他指出,大陸、日本或韓國一旦與東協十國享有關稅優惠,因為具排他性,別國沒有優惠,台灣的石化、電子零件、紡織、工具機械會受影響,銷到大陸的產品立刻要面對百分之六點五的關稅,東協十國卻不用,台灣廠商會失去競爭力。

馬總統表示,台灣因為東協整合,可能失掉十一萬多個工作機會,國內生產毛額下降一個百分點,「非常嚴重,很多產業生死交關」。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先談關稅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9.02.28 02:57 am 
 
政府擬與大陸簽署經濟協議引發爭議,馬英九總統昨(27)日接受電視台專訪時,定調協議名稱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可以先就關稅的部分,甚至是「部分關稅」先達成協議,其他再一步一步協商,不必一步到位。

馬總統強調,推動這個協議已經晚了五、六年了,現在非處理不可,簽署的對象也不只大陸,而是同時與各國展開協商,這是台灣全球布局一部分,「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

肯定劉揆魄力

馬總統在專訪中仍然力挺劉內閣,並且肯定劉兆玄有魄力。馬英九以「銀行全保」政策為例,強調這是很好的決策,但社會並未給劉兆玄掌聲,「頻繁更動內閣,好像是回應民意,但最後受害的卻是人民」。

馬總統表示,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三個重要目的,分別是兩岸經貿正常化、避免被邊緣化,及促進國際化。相關協議在草簽之後再由立法院審查,一定會讓「國會監督,民意參與」。

國會監督部分,政府會在兩岸協商前,就協商的可能重點方向跟立法院報告;民意參與部分,經濟部與陸委會會在規劃完成後舉辦公聽會與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

在野黨的意見可以在公聽會與政院向立法院報告的階段中反映。

馬總統表示,石化、電子零件、紡織、及工具機等產業,將在明年東協加一實施時,受到影響,屆時這些產業銷往大陸立刻就要面對6.5%關稅,但東協的十國就不用。

果真如此,這一些產業將會移往東協或大陸投資,中經院估計會失掉11.4萬個工作機會,生產毛額會下降一個百分點,讓很多產業都面臨生死交關。

有共識的先談

馬總統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有共識部分可以先談,關稅部分,並非所有關稅一次談完,「對我們有影響有迫切性的可先談,例如石化、汽車零件、紡織或是機械工業,先談好就先實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7037
評論》面對東協加三 CECA非簽不可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27 中國時報 【梁東屏/曼谷報導】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台灣為了是否應推動與中國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一事爭論不斷。在野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經濟整合在世界各國都是政治議題,需要充分溝通與評估,如果馬上就簽署CECA,將會引起社會很大反彈。台聯主席黃昆輝甚至表示,不排除提出總統罷免案來抗議。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則跳出來駁斥,怒稱,「蔡英文不是不懂,懂得的人還這樣說,實在混蛋」。

     高孔廉的用詞當然太超過,他事後也道歉,但他的動怒卻並非毫無道理。因為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以目前台灣的國際政治地位,面臨「東協十加一」及「十加三」即將上路的態勢,跟中國簽署前述協議,都是積極參與的最好甚至唯一的一條路。

     東協和中國係於○四年十一月廿九日,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計畫在一○年建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就是一般所稱的「東協十加一」。面對此形勢,日本與南韓也積極與東協磋商,希望能加入。

     因此,一旦「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形成後,勢將與北美、歐盟形成鼎足之勢,中國也將藉由主導東亞合作,躍居世界政、經舞台主角。台灣若未能及時融入東亞合作,在全球化政治、經濟發展下,邊緣化將不可免。

     事實上,「十加三」已成東亞區域合作的主要基礎,許多區外國家也紛紛加強與東協的合作,包括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都與「東協」國家具有對話夥伴關係。

     不論「十加一」或「十加三」,中國都將居於主導地位,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問題是不管什麼狀況,台灣鑑於本身的國際政治地位,被排除在外也是必定的結局。那麼,該如何突破呢?

     最理想的狀態當然就是與中國簽訂CECA,藉由這個渠道搭上車。民進黨在談判內容都尚未確定的情況下就舉出意識型態大旗,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態度。

     此外,台灣應該利用兩岸和緩的環境,積極與個別的東南亞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只要不像過去那樣囿於意識型態,難度真的沒有那麼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5692
頁/共5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