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3.11 04:28 am
2001年布希新上任之初,中美同樣發生衝突,地點同樣在南海,上回是空軍,這回是海軍,上次美方以說「非常惋惜」(very sorry)了事,是布希上任的最大危機,中美關係遽降。這次雙方都換了領導人,且看局勢如何演變。
這兩次衝突事件最巧合之處,就是都發生在美國總統剛上台之時。
2001年中美軍機擦撞事件,是九一一事件前美國對外最重大衝突,連布希都表示自己陷入「僵局」。當年事件發生於4月1日,一架美國「EP3型」海軍偵察機在南海上空進行「例行偵察」,與中國兩架「殲八」戰機遭遇,與其中一架中國戰機「碰撞」後,中國軍機墜毀,飛行員王偉喪命,美軍機則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機上24人遭中國當局留置。
起初,北京強烈抗議,前中國外長唐家璇嚴詞指責美國「傲慢」而「一再犯錯」;華府則要求交還人機,當時國務卿鮑爾並冷漠回應表示「沒什麼好道歉的」。
當時美方認為是中方挑釁,並出示情報單位照片,顯示飛行員王偉在逼近美軍機時,還向美國飛行員展示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自己電子郵件地址;中方則表示美已超過「自由飛越」原則,基於國家安全對美機跟監是正當且符合國際法。
最終,在不願讓衝突推升下,江澤民暗示只要美方說聲「對不起」,就能解決問題,美方默許,由鮑爾對王偉之死表達「遺憾」(regret),並由駐北京大使遞交「致歉函」了事,中國最後允許24名美軍人員離境。
當時報導指出,北京眼看布希政府修正柯林頓親中立場,對存心考驗新政府的能耐,逼新政府態度鬆動,但布希也從此與中國開始走近。此次,正值金融海嘯,美中互有所求之際,歐巴馬新政府正重新修正布希親中立場,互動、交涉結果仍有待觀察。
美中南海爭端》情報船摩擦 美主動公布為哪樁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9.03.11 04:28 am
美國軍事專家指出,與中國海軍情蒐艦8日在南海起衝突的美國「無懈號」是專門蒐集中國潛艦信息的情報船。
過去兩國情報船間的小摩擦時常會發生,而美國國防部之所以在此時大張旗鼓地宣傳,可能是歐巴馬政府、尤其是國防部內的鷹派希望藉此讓歐巴馬在製訂美中關係新政策時有所顧慮。
「無懈號」是專用來蒐集和轉換聲納資料所用,隸屬美國海軍轄下1970年代冷戰時期建立的一個特別單位,其主要功能就是追蹤潛艦的行蹤。因此這起衝突實質上是美中兩國情報艦之間的摩擦。
國際間情報艦艇彼此的小摩擦時有發生。美國此時公布這樣的摩擦,時間點耐人尋味。
一是美中兩國軍方剛於上周恢復中斷了五個月的接觸磋商,兩國軍事溝通向好發展之時;二是中國外長楊潔篪抵美訪問之際。此時公布的原因可能與歐巴馬政府,尤其與鷹派的動作有關。
專家指出,在美國國防部內,鷹派鴿派一直在較量對中國的強硬路線與溫和路線的辯論,從未停歇。
由於歐巴馬對中國的政策仍在研究制訂中,鷹派可能希望藉此讓歐巴馬的中國政策強硬一點,或給到訪的楊潔篪一個下馬威。
據有官方背景的北京「環球時報」報導,中國一位軍事專家9日說,美國軍方此時爆出這一消息,疑點很多,在離中國這麼近的地方進行活動,反倒說中國船隻對其進行尾隨、騷擾,「這種邏輯本身就強詞奪理,而且在當前比較敏感的時候,美方作出這種強硬表態,也很蹊蹺」。
美中南海爭端》敏感時機 軍方藉此爭預算?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林寶慶/10日電】 2009.03.11 04:28 am
美中雙方在南海又生爭端,且時機很敏感。目前是中國召開人大兩會、歐巴馬剛上台且將與胡錦濤於4月初在倫敦的G20峰會中首度會晤,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正好在9日飛抵華府專門與美國諮商雙方峰會事宜。
一位中國海軍專家表示,事件正值兩會召開期間,配合了海軍人大代表會場,積極討論最近中沙及南沙群島海域主權問題,中方會利用這次事件強調應該增強國民維護海洋權益的觀念。
這位中國海軍專家認為,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希望偵搜海南的潛艦基地訊息,而遭中方阻擋。
「尼爾森報導」引述五角大廈官員的說法指出,這一連串對美軍偵察船的恐嚇行動,可能有中央軍委的背書,想在兩會召開期間,爭取支持建航母。
各國軍方都有誇大威脅程度的傾向,為的是爭取國防預算。中方可能有意藉此維護中國海軍的預算。美國方面,歐巴馬才提出新預算案,而美軍的武器採購計畫也因經濟及其他因素面臨危機。這次美軍主動發新聞,也有人認為不無強調中國威脅的可能。
對於近日來在南海及黃海的數起美中摩擦事件,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武官、退役海軍少將麥利凱指出,只要中國威脅對台用武,美國就認為有需要偵蒐這方面的訊息。
他表示,美國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200海浬經濟海域的偵蒐活動而執行任務。聯合國海洋法甚至允許外國在某國經濟海域內裝設海底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