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對外關係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重申 美中關係重要
 瀏覽115,213|回應928推薦2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五合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三日電】 2009.02.04 04:18 am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伍德2日表示,美國正在檢討中國政策,國務院角色非常吃重,美、中兩國關係非常重要,也非常複雜。

日本媒體2日報導,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首次出訪的國家將是日本,伍德對此僅表示「沒有宣布任何出訪」的訊息。日本媒體另報導,美中戰略對話將提升至美國副總統拜登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層級,伍德同樣不予評論。

在國務院例行記者會中,記者問到究竟是國務院或財政部在主導美國的中國政策,伍德表示,國務院在美、中雙邊關係的討論上角色非常重要。

伍德重申國務卿希拉蕊要求與中國進行全面,而非僅限經濟議題的廣泛對話,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非常複雜,也非常廣泛」。

伍德說,因此美國也會在檢討與中國關係的過程中,了解該如何更擴展這項關係,美中關係「一直在成長,對美國而言也有很高的戰略價值和重要性」。

據華府外交人士表示 ,希拉蕊可能在下周啟程到亞洲訪問,走訪的國家可能是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也可能加訪印尼。

依照慣例,美國務卿上任後多會先訪問歐洲和中東,但因副總統拜登本周即將出訪德國,歐巴馬的特使米契爾也已經訪問中東,因此希拉蕊有較大空間首訪東亞。

由於中共新華社3日宣布,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2月10日至17日到沙烏地阿拉伯和非洲等五國訪問,因此希拉蕊如果真在下周出訪,應會先到日韓,等17日胡錦濤返國後希拉蕊才會到中國大陸。
 
白登對溫家寶 美中峰會升級
 
【世界日報╱特派員陳世昌東京3日電】 2009.02.03 09:05 pm 
 
日本「讀賣新聞」2日報導,美國和中國為建立戰略性對話,將舉行定期高峰會,由美國副總統白登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擔任對話主角。

「朝日新聞」則報導,新上任的美國國務卿喜萊莉‧柯林頓,決定將她上任後的第一次出國訪問給日本。

讀賣報導,歐巴馬政府訂下方針,擬和中國在包括政治、經濟和安保等問題,展開最高層次的綜合性戰略對話。

讀賣指出,過去美中部長級或更低層次官員的會商,因中方的層級太低,無法達成預期效果,美方因而擬升高對話層次至領導階層級的定期會商。這項高峰會擬由白登和溫家寶擔綱,透過互訪建立定期的綜合性戰略對話,目前正進行內部意見協調。

報導引述外交消息人士的話說,這種新的戰略對話構想,將使兩國以經濟為中心的關係,擴大至針對廣泛問題進行協商,使雙邊關係出現質變。

美國在2005年時曾與中國達成高級官員對話協議,由副國務卿和副外長層級討論外交和國際問題。2006年起,由負責經濟事務的部長級官員會商經濟、金融和環保等問題,這次則擬提高到副總統與總理的階層。

「朝日新聞」指出,喜萊莉將於2月中旬啟程訪問日本,具體日程尚未確定,不過據透露,她訪日後還將訪問南韓和中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後,向各國元首打電話致意時,把日本排到10名以後,東京相當吃味。因此喜萊莉東亞行把首站選擇日本,向日本釋放她重視美日同盟的強烈訊息。

喜萊莉上任前,曾在參院外交委員會的提名聽證上表示,美日同盟是「美國亞洲政策的基石」。喜萊莉的丈夫、前總統柯林頓重視與北京的關係甚於東京,曾在訪問中國時繞過日本,讓日本相當不快,日方因此擔心民主黨重新執政後將再次遭到冷落。喜萊莉這次將日本定為出訪的第一站,可能也是為了消除日方的疑慮。

喜萊莉將會晤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和外相中曾根弘文,就北韓的核武問題、日本進一步援助阿富汗等內容交換意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52112
 回應文章 頁/共9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拜登說他不擔心美中會發生軍事衝突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拜登說他不擔心美中會發生軍事衝突

2021-11-03 06:22 習近平
拜登在COP26氣候會議記者會上說,習近平沒有親自現場出席COP26氣候會議是一大錯誤。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表示,他不擔心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會意外爆發軍事衝突,但他對雙方因誤解可能升高緊張表達顧慮。

拜登說:「我不預料會有武裝衝突的必要 ,但你們也知道,我過去說過,我爸爸以前有一套的說詞:唯一比意想到的衝突更糟的是沒意想到的衝突。」

拜登表示,他預期不久可以和習近平在線上談話,他要傳達的訊息是:「我希望確保雙方沒有誤解:有競爭,但非衝突。」

拜登告訴記者,他的確認為,習近平沒有親自現場出席COP26氣候會議是一大錯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5775
陸反咬美人權問題:太平洋鐵路每根枕木下 都有華人屍骨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反咬美人權問題:太平洋鐵路每根枕木下 都有華人屍骨

2021-10-27 20:36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環球網

美方近年經常攻擊包括新疆在內的中國大陸人權問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反咬美國人權歷史問題,指應了解一下在美華工的悲慘經歷,還說「太平洋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人屍骨」,反諷意味強烈。

據環球網報導,趙立堅今天在大陸外交部記者會反擊美方對新疆情況的指控。他宣稱,在中國新疆,人民安居樂業,民族和諧共存,社會繁榮穩定。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純屬彌天大謊。個別西方政客鼓譟所謂「強迫勞動」,實質是打著人權幌子搞政治操弄,粗暴干涉中國內政、遏制打壓中國特別是新疆發展、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趙立堅接著說,想提醒美國一些人,美國至今約有50萬名從事農業勞作的童工,有24萬至32.5萬婦女和兒童遭受性奴役。過去5年,每年被販賣到美國從事強迫勞動的人口多達10萬,其中一半是被賣到「血汗工廠」或遭受家庭奴役。

他還說,他們應該去看一看正在紐約舉行的有關在美華人歷史的圖片實物展覽,了解一下在美華工的悲慘經歷。「太平洋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人屍骨。」他們也應該去了解一下1882年《排華法案》,這是第一部限制特定族群移民並禁止其成員入籍的美國法律,它對包括華人在內的亞裔種族歧視的惡劣影響延續至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5016
大陸拚破冰 與美設聯合工作組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拚破冰 與美設聯合工作組

2021-10-14 02:43 外交部

美中正持續努力改善雙邊關係。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最近已成立聯合工作組,就處理雙邊關係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商談並取得進展。他呼籲政商共同努力,讓經貿合作成為打破中美關係僵局的「破冰船」。

據大陸外交部官網,樂玉成在專訪中表示,今年以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兩次通話,達成重要共識,為兩國關係發展指明方向。

樂玉成指出,中美貿易額二○二○年仍逆勢增長百分之八點八。今年一至八月,中美貿易額更增長百分之卅六點六,達到四千七百億美元。「經貿合作可說是『連筋帶骨』,任何打擊都會傷筋動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3173
中共官媒:「蘇楊會」既有成果 也有嚴重分歧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共官媒:「蘇楊會」既有成果 也有嚴重分歧

2021-10-07 22:0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右一)6日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左一)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新華社

針對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委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晤,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撰寫社評說,從會後新聞稿來看,這場會晤既有成果,也可看出嚴重分歧。

胡錫進並直指,從美方會後的新聞稿中可看出,美方對中美關係的戰略定義及對中政策的基本思路「沒有變」。

胡錫進今天撰寫的社評說,雙方會後發布的新聞稿,在各自語境中都「更加積極」,這表明會晤是有成果的。且都談到要落實兩國元首9月10日通話的精神,也都沒有針對對方的負面描述和指責,對分歧的用詞比較含蓄。同時,美方官員對媒體透露,雙方討論了兩國元首今年底前舉行視訊會晤的可能性。

但他說,同樣對照雙方新聞稿,仍可以看出兩國的嚴重分歧。楊潔篪強調,中方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美方應該深刻認識兩國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要求美方正確認識中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

胡錫進提到,美方的新聞稿仍兩度使用美方通常的語境談論「競爭」,且像美方近期的幾次表態一樣,使用了「負責任的競爭」提法,同時強調管理風險。這可看出美方對中美關係的戰略定義及對中政策的基本思路沒有變。但從美方近來的言詞及釋放孟晚舟、準備重啟中美經貿磋商來看,美方對中態度有所調整是明顯的。

他聲稱,中國不作原則性讓步、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一根本策略「在產生效果」,美國的對中全面攻勢迅速顯現疲態。但在美國反中輿論甚囂塵下,調整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中國人不能對拜登政府改弦更張「抱有幻想」。

胡錫進說,中方當然希望中美關係能夠形成建設性的變化,但雙方對彼此關係認知和預期相互靠近的障礙仍有很多。中國必須「繼續不斷做好自己的事情」,讓美國最終認識到「遏制中國發展決非其可為之事」。且保持過程和終點方向,美國的對中政策就會逐漸接受現實。

蘇利文(Jake Sullivan)6日與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會晤。這場會談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9月份二度通話的後續對話,拜登與習近平當時討論雙方保持開放溝通渠道,以負責任地管控美中競爭的重要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2307
美中拚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中拚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2021-10-08 03: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右一)6日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左一)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新華社)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6日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瑞士蘇黎世會晤,楊潔箎要求美方停止利用涉台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

在蘇利文與楊潔篪會晤前,大陸曾密集派遣軍機侵擾我防空識別區。據國防部統計,10月1日至5日,大陸共計派出150架次軍機擾台。但在兩人會晤正式登場前,5日大陸擾台軍機就只有一架運-8反潛機。

新華社報導,楊潔篪與蘇利文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與地區問題「全面、坦誠、深入交換意見」。

報導稱,「會晤是建設性的,有益於增進相互了解」。雙方同意採取行動,落實9月10日兩國元首通話精神,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尋求互利共贏,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楊潔篪指出,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事關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攸關世界前途命運。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都會遭受嚴重損害。美方應深刻認識兩國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正確認識中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

楊潔篪表示,中方重視美國總統拜登近期關於中美關係的積極表態,注意到美方表示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搞「新冷戰」,希望美方採取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路。

報導稱,「楊潔篪闡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權等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切實尊重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美方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報導指出,中美雙方還就氣候變化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同意就重要問題保持經常性對話和溝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2303
觀察站/美中對抗本質不變 競合進一退二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察站/美中對抗本質不變 競合進一退二

2021-10-02 14:28 
習近平與拜登第二次通話的諸多細節不為外界所知,影響卻逐漸浮現。圖為2013年習近平(右)與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握手。(路透)

9月中美關係似乎沒有重大變化,美國仍然維持過去競爭與對抗的基調,包括宣布美英澳三國AUKUS安全同盟,舉辦四方安全對話高峰會等,但是美中之間卻有幾項合作,舒緩了劍拔弩張的氣氛,這要怎樣解釋?值得有一個全面的評估。

合作的開始,當屬9月9日拜登與習近平90分鐘的電話,這是拜登當選後,兩人的第二次通電話,第一次屬恭賀客套性質,但這次的電話,是在雙方關係惡化到極點之際,由拜登主動致電,加上事先與事後的幕僚作業,雙方應談到很多實質議題,但是事後記者會與新聞稿,都語焉不詳。

唯一確認的是,雙方談到了孟晚舟的釋放,中方外交部說:「中美兩國元首通電話時,就中美關係和雙方關心的有關問題進行了非常坦誠、深入、廣泛、戰略性的溝通和交流。習主席就孟晚舟事件,明確闡明中方立場,要求美方盡快妥善解決」;而白宮發言人則強調,拜登要求釋放兩位加拿大人,「兩位領導人提到了這些人(孟晚舟與兩位加拿大人康明凱及史佩弗)的案例,但沒有進行任何交涉。」

習拋限煤善意 美方是否領情? 

電話中有沒有明確的交涉,外界不得而知,但是大家都看到,電話後,習近平先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首先拋出對美國的善意,這其實是要承擔相當國內政治風險,他所在意的是,美方是否領情?

安排孟晚舟緩起訴獲釋回國,則是拜登要冒相當的政治風險,由於這牽涉到引渡法律,政治力不得介入,所以美方不可能大張旗鼓談這件事,但據《金融時報》透露,之前美國副國務卿薛曼訪問天津時,就與外長王毅就此事成立工作組,著手安排法律細節,等到加拿大大選結束,才是較適當的時機。

這是外交中典型的「你搔我的背,我撓你的癢」的互惠,拜登政府非常在意全球減排目標,而孟晚舟則是中國政府最在意的「人質」,可是兩國最忌諱的,是把這兩件事連在一起。

共和黨議員對此大加批評,認為拜登對中國大陸軟弱,但這反映目前美國的中國政策正面臨轉型關頭,過去建築在「反中共識」上的兩黨一致外交政策開始崩潰,共和黨進入選舉模式,企圖2024年拿回白宮,不僅批評拜登的阿富汗撤軍,也批評他的中國政策。

拜登受困內政 不想刺激北京

這兩周白宮都忙於國內議題,最緊急的當屬聯邦政府即將關門,好不容易通過緊急預算,讓政府能夠維持到12月初,可是舉債上限若到10月中旬沒有達到協議,美國公債債信岌岌可危。

僅是政府一般預算,拜登上台後所推動的1兆美元基礎建設方案,及3.5兆美元的一攬子刺激方案,現在都出現問題,共和黨基於與中國競爭,同意基礎建設案,但對3.5兆的景氣刺激方案有意見。

這個刺激景氣方案是在醫療保健、教育和氣候變遷投入更多資金,民主黨視為贏得2022年期中選舉的決定性因素,黨內激烈左派堅持要連同基礎建設案一起通過,但共和黨認為這是變相買票,堅持擋下,雙方已僵持月餘,更麻煩的是民主黨的溫和派,也贊同共和黨的主張,認定這方案不切實際,要求減半。

拜登不僅要面臨敵對的共和黨、不肯妥協的民主黨左派,還有掣肘的黨內溫和派,焦頭爛額可想而知,偏偏這時還發生,海地難民群聚美墨邊境,而執法人員騎馬以繩索鞭打,畫面引發國內大譁。

越來越多的國內問題,讓拜登在國內政策寸步難行,相對容易的是從國際合作、尤其是美中合作,找到新動力來推動自己的議程,所以電話會談後,他在聯合國發言、在四方會談高峰會,都很謹慎,不提台灣海峽、不提中國,國安會印太總監坎伯甚至突然取消了四方對話峰會的會後吹風會,避免刺激中國,現在財政部長葉倫與商務部長雷蒙多都表示想訪問中國大陸,外界猜測貿易談判將上馬,期待會有更多合作。

美有自身利益 我防戰略急轉

但有人認為,無須過分誇張合作趨勢,兩國此時僅僅達成管控分歧共識,建立護欄,避免跌入熱戰,也就是進一步(合作)、退兩步(繼續競爭),對抗的本質和態勢沒有改變,即使孟晚舟被釋放,華為也會繼續被美緊盯,對中國的科技管控與打壓還會繼續。

無論如何,其他國家,尤其台灣,要提防美國的戰略急轉彎,在拜習通話後,台北經歷過一次震撼,改名之議被美方人士「見光死」,最近法國也有被美國背後插刀的經驗,更不要仰賴美國政府有多少親台人士,國務卿布林肯曾是頭號親法派,緊要關頭連給巴黎招呼都不打,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呼籲,美國可以有自己戰略利益,但是歐洲不要太過天真,甚至犯下嚴重錯誤,他其實講的是法國,也講的是台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41409
為了阻止「川普開戰中國」?美軍參謀總長的解放軍密電風暴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了阻止「川普開戰中國」?美軍參謀總長的解放軍密電風暴

2021/09/15 轉角24小時

美軍的最高現任將領——63歲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上將(Mike Milley,圖)——14日遭捲入重大的軍政倫理與忠誠風暴。 圖/歐新社

【2021. 9. 15 美國中國

為了阻止「川普開戰中國」?美軍參謀總長的解放軍密電風暴

「愛國者或叛國者?...這是『恐懼的總和』。」美軍的最高現任將領——63歲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上將(Mike Milley)——14日遭捲入重大的軍政倫理與忠誠風暴。根據「水門案」的權威名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即將出版「川普三部曲」的第三本新書《危險》(Peril),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慘遭攻陷之後,麥利上將曾至少兩度背著白宮,私下致電解放軍參謀長李作成上將。交涉過程中,麥利上將不僅履次擔保「美軍沒有『向中國開戰』的意圖」,甚至個人還向李作成上將承諾:假若川普真的要向中國動武,「我一定提前通知中方,不致讓你措手不及。」

由於伍德華在白宮政治與美國媒體圈裡戰功彪炳,川普任內也曾多次為了著書而深度採訪川普本人,本回揭發的驚人內容裡,亦包含了通話紀錄逐字稿,甚至還有麥利上將本人在電話裡向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質疑川普總統「恐已發瘋」。因此在《危險》的節錄內容曝光後,美國政壇也再次陷入大地震,除了共和黨議員們憤怒地要求麥利上將提出解釋,川普本人也生氣的發出聲明稿,強調自己「從沒打算攻打中國」,更譴責麥利上將的行為若真屬實,「根本等於『叛國』!」

儘管截至14日晚間為止,白宮、拜登總統、美國國防部、以及麥利上將本人都沒有對伍德華的驚爆內幕提出回應。但極具倫理爭議與戲劇張力的報導指控,已讓華府政壇掀起新一波論戰高潮——麥利上將的私下運作,究竟是止戰之殤的「保險應對」?還是背著時任總統,踰越軍人職責的「忠誠問題」?

圖/歐新社

即將於9月21日於美國出版的《危險》,是繼《恐懼》(Fear,2018)與《憤怒》(Rage,2020)之後,美國權威記者鮑伯.伍德華針對「川普白宮執政」的第三本報導新書。由於伍德華過去歷史揚名的作品,即是在《華盛頓郵報》任職期間揭發尼克森總統竊聽醜聞的「水門事件」,因此《危險》新書的書摘與重點內容,也提前在上市前由老東家《華郵》搶先刊出。

《危險》一書主要針對的是川普政權的最後一年,以2020年選戰前後的白宮內幕為主線,但內容中也同樣銜接了拜登總統的「繼任支線」,並對拜登如何處裡川普遺緒、如何搞砸阿富汗撤兵問題、以及如何與國會兩黨交換施政條件。但第一波發出的新書話題,卻圍繞著美國現任的最高上將——參謀主席聯席會議主席,麥利上將。

根據伍德華的說法,在川普執政的最後階段,白宮與軍方的摩擦衝突最主要是因為2020年6月1日,因喬治.佛洛伊德警暴致死案而起的華府BLM運動抗爭,當時示威者與白宮駐警爆發激烈清場衝突,最後竟然演變成捲入軍方的「拉法葉廣場鎮壓事件」——當時川普先是對全國發言,揚言要出動美軍接管城市「鎮壓街頭暴動」,之後又下令憲兵、國民兵與聯邦執法人員所混成的鎮暴部隊,對白宮周邊發動「強勢清場」,一時間不僅引發美國輿論高度震撼,包括「瘋狗」馬提斯( Jim Mattis)在內的歷代美軍名將,也都對川普用兵鎮壓的行為感到極為憤怒。

然而在拉法葉廣場事件中,奉命趕赴白宮「救駕」的麥利上將,一度被拍到穿著軍裝在華府清場區內巡視,其作為最高將領的憲政立場與政治態度,也因此遭到反對派意見的嚴厲批評。但對此,麥利上將卻覺得自己是遭到川普團隊「拍照設局」,透過政治扭曲讓自己與軍方看起來像是「支持川普的武裝親衛軍」。

即將於9月21日於美國出版的《危險》,是繼《恐懼》(Fear,2018)與《憤怒》(Rage,2020)之後,美國權威記者鮑伯.伍德華針對「川普白宮執政」的第三本報導新書。 圖/法新社

拉法葉廣場事件中,奉命趕赴白宮「救駕」的麥利上將,一度被拍到穿著軍裝在華府清場區內巡視,其作為最高將領的憲政立場與政治態度,也因此遭到反對派意見的嚴厲批評。 圖/美聯社

拉法葉廣場事件後,美軍的國內政治立場,也變得極為爭議與敏感。對於白宮政策措舉漸失信任的麥利上將,於是開始透過各種管道,試圖預警確認:「川普總統到底會不會為了選舉而『擅開戰爭』 ?」

相關控訴現在聽來恍如隔世,但根據伍德華所取得的對話資料,當時聯邦政府裡面,不僅是麥利上將備感疑慮,就連川普自己提名的中情局長哈斯佩爾,也多次致電麥利將軍,主動示警白宮確實很有可能為了國內政治因素,在選舉前後對伊朗、中國採取「不可想像的軍事行動」。

哈斯佩爾的CIA預警,不僅止於反映了政府內部對於川普團隊的高度不信任感,同時也顯示國際輿論對於川普白宮的決策,已充滿了各種疑心生暗鬼的極端猜忌——其所代表的威脅程度,並不限於「川普到底有沒有意圖挑起戰爭」,而更是其他敵意國家如何解讀「川普會不會突然對我開戰」?

而之中,除了與川普關係最差的伊朗之外,另一個不斷對美軍釋出緊張信號的,即是中國。於是為了化解中國對美國情勢的誤判與誤解,在2020年10月30日的大選前夕,以及2021年1月8日國會山莊遇襲事件過後,麥利上將也以美軍最高將領的身份「致電解放軍」。

根據伍德華所取得的對話記錄逐字稿,麥利上將的「中國對口」,即是解放軍中央軍委參謀長李作成上將——在中美的軍事對峙與冷戰交鋒中,2018年上任的麥利與2017年到職的李作成,不僅是兩軍參謀總部的核心人物,更也是「同期赴任」的熟人對手,因此麥利才會以直接致電的方式,以非官方身份試圖釐清與中國的「戰爭迷霧」。

為化解中國對美國情勢的誤判與誤解,在2020年10月30日的大選前夕,以及2021年1月8日國會山莊遇襲事件過後(圖),麥利上將以美軍最高將領的身份「致電解放軍」。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李將軍,我在此向你絕對擔保:美國政府的政權目前很穩定,一切都會很快OK——我們並不打算(對中國)發動攻擊,或對解放軍發動『熱戰行動』。」

在1月8日的密電通話中,麥利上將向李作成如此表示。根據伍德華的說法,麥利之所以認為有需要「兩度安撫解放軍」,主要是因為選舉前與國會山莊事件後,中國對於美國政治走向的預測,出現了歇私底里的緊張情緒,除了懷疑川普本人可能會在最後時刻採取激進的對外軍事行動外,美軍當時在西太平洋——特別是南海海域——的大規模軍演,也都讓解放軍感到情緒緊繃。

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為了避免擦槍走火的麥利,於是主動向解放軍高層提出多次擔保,甚至親自授意美軍印太司令部「延後軍演」,以展示對緊張情勢的無敵意。

這些發言與最高將領之間的私下熱線,在強權之間一直是心照不宣、但十分重要的「後台溝通」,就當時美國政壇的敏感狀況,麥利將軍對中國的安撫與擔保,也是相當合理——但問題在與伍德華新書中,記錄的另一句1月8日電話對白,當時麥利據信是如此對仍有疑慮的李作成說道:

「李將軍,我們彼此已經認識5年,算是熟人有默契了——我在此向你保證,假如美國真的要對中國發動攻擊,我一定會在開火之前『提前通知你』,這樣你就不必擔心『驚喜』了吧。」

2018年上任的麥利與2017年到職的李作成,不僅是兩軍參謀總部的核心人物,更也是「同期赴任」的熟人對手。 圖/美聯社

為了避免擦槍走火的麥利,麥利主動向解放軍高層提出多次擔保,甚至親自授意美軍印太司令部「延後軍演」,以展示對緊張情勢的無敵意。 圖/US Navy

麥利上將的承諾,就最後意義而言,其實只是政治性的安撫表態——因為在麥利將軍當時的認知與準備裡,美軍本來就沒有要「開戰中國」的即刻準備,要在1月8日趁亂突襲解放軍的實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因此根本不存在「通風報信」的可能。況且當時的狀況,其實是「中國對於美國政治混亂中的疑心猜忌」,因此要如何維持雙方暢通的交流管道與非戰互信,顯然是最為美軍最高將領的職責義務。

但相關的說法仍存在著非常致命性的瑕疵與問題——意即,當時的麥利其實無權擔保「美國會不會對中開戰?」——這裡指的,不是美國是不是真的要打中國的實質可能性,而是麥利作為職業軍人而不是政治官員,他並沒有權力來決定開戰與否,因此在沒有總統本人背書,甚至背著三軍總司令的狀態下,麥利究竟可不可以「憑自己的一人外交」,獨自向最大假想敵的軍事對手承諾「如果開打我會提前通知你」?

雖然最後美中並沒有在川普任內開戰,麥利自然不需要履行提前告知的諾言,但如果川普真的要打,麥利作為最高將領是否真的要向解放軍「洩漏軍情預先示警」?這不僅是個人單純的良心選擇意治,也是牽扯到最高階將官對於三軍統帥命令的忠誠度問題。

除了與解放軍之間維持著「爭議密線」,伍德華也表示麥利上將曾積極地試圖監控「川普總統的核武發射命令」,儘管在合法指揮系統下,美國總統本人可逕行下令發射核武、作為軍方最高將領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並不在必要指揮鍊裡」,但麥利本人仍親自召集了戰略司令部的負責將官,並以個人命令促使眾將承諾:

「若真有大變,一定要馬上通知我。」

圖/路透社

根據《危險》書中的說法,麥利的種種後台交涉其實都沒有強制力,而是遊走在自由心證與信任的制度外緣。但在其他對話裡,麥利也明顯於1月6日國會事件後,表達了自己對川普「精神狀態」的質疑。

例如說在國會山莊案後,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也親自打電話給麥利,要他確認「川普總統對於美國核武的使用程序與監管機制」。對話中,裴洛西非常生氣地表示「川普已經瘋到喪心病狂了!」而麥利則附和表示:「沒錯,我完全同意。」

麥利與解放軍將領的交涉,在自由派的評論裡也有不少意見認為這是美軍確保擦槍走火的「防火牆預設」,就穩定局勢來看,麥利是作了愛國者應該做的事情;但書中當事者——前總統川普——對於《危險》書中的麥利行為,卻是極為光火。

「我必須強調: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攻打中國』!」

川普表示,他非常懷疑整件事的說法,但如果麥利將軍真的做出了這種事,「這傢伙就該被抓起來接受〈叛國罪〉的調查!」

麥利與解放軍將領的交涉,在自由派的評論裡也有不少意見認為這是美軍確保擦槍走火的「防火牆預設」,就穩定局勢來看,麥利是作了愛國者應該做的事情。 圖/US DOD

類似的激烈反應,也出現在共和黨保守派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致信白宮的緊急信:「我想我們無須強調,高階將領把美軍機密軍情外洩,這種威脅有多麼嚴重!但我必續鄭重警告,這種類型的妄自行事,對於總統對外談判,真的會帶來極為可怕的破壞性衝擊。」

川普政府的國安幕僚也私下向《華盛頓郵報》譴責了麥利荒腔走板的顛覆之舉。但根據這些官員的說法,當時的川普政府確實有在考慮對中國採取更明確的政策性施壓,但這些討論並不包括授權或示意麥利私下去和解放軍高官胡說八道——麥利的電話,事前事後沒有告知白宮或其他涉外部會,比起透過檯面下管道平撫局勢,這種一廂情願而且極其危險的一人外交,反而更可能刺激中國採取更激烈的「誤判回應」。

不過對此,麥利上將與拜登白宮,截至15日清晨為止,都沒有對《危險》書中的指控作出回應。

除了麥利對川普的猜忌與不滿之外,作為川普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本書,伍德華也把採訪與獨家報導同步拉往了拜登團隊。除了講述拜登與川普的選戰對抗外,他也特別講到了阿富汗撤軍問題等「政權交接」的震盪效應。

但比起對於拜登的針砭,伍德華提到的另一個秘辛則更能具體化華府政壇的高度對立——書中表示,在川普確認難以連任之後,他一直拒絕認輸、也不願意打電話給對手拜登致意。過程中,等到不耐煩的拜登曾打算主動出擊,親自打給川普興師問罪。

不過相關風聲,卻被共和黨大老、時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ell McConnell)透過國會傳話,說服拜登打消致電念頭。伍德華表示,當時的麥康諾認為「川普的身心狀況已經接近失控」,此時不應該再給他更多政治刺激,這恐會促使他作出「無可挽回的暴走決定」。

「我必須強調: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攻打中國』!」圖為川普以及其身後的麥利。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No, General Milley, President Trump Wasn’t Losing It

Milley acted to prevent Trump from creating a disaster. But don’t expect future generals to save us.

Fears That Trump Might Launch a Strike Prompted General to Reassure China, Book Says

Top general was so fearful Trump might spark war that he made secret calls to his Chinese counterpart, new book says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39237
伍華德新書爆料:美軍高層憂川普對中開戰 2度密電中方安撫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伍華德新書爆料:美軍高層憂川普對中開戰 2度密電中方安撫

2021-09-15 08:14 川普
「華盛頓郵報」即將出版的新書爆出猛料,稱在川普執政時期的最後幾個月裡,美國高級軍官2次擔心總統的行為可能會引發與中國的戰爭,因此採取緊急行動以避免武裝衝突。路透

以揭發「水門案」聞名的華盛頓郵報副主編伍華德(Bob Woodward)即將出版的新書爆出猛料,稱在川普執政時期的最後幾個月裡,美國軍方高級官員2次擔心川普的行為可能會引發與中國的戰爭,因此採取緊急行動以避免武裝衝突。

這本名為「危急」(Peril)的新書的作者分別為伍華德和政治記者寇斯達(Robert Costa)。書中提到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在兩次秘密電話中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總長李作成保證「美國不會與你們開戰」。

一次通話發生在2020年10月30日,也就是川普競選連任失利的4天前,另一次通話發生在2021年1月8日,也就是瘋狂川粉攻進國會大廈的2天後。第一通電話是在密利審查情報時得知中國認為美國正準備發動攻擊,當時南海軍演習的緊張局勢以及川普對中國的好戰言論導致。

密利向李作成表示「李將軍,我想向你保證美國政府運作穩定,一切都會沒事,我們不會開戰,也不會對你們展開任何軍事行動」,更表示「李將軍,你和我至今已經認識5年了,如果我們要進攻,我會在那之前致電給你。不會讓你們措手不及」。

第二通電話中,李作成因為美國剛發生國會大廈暴動事件,即便密利再三向他承諾「我們 100% 穩定,一切安好,但民主有時也很混亂」,李作成並沒有像第一通電話那樣容易被安撫。書中披露密利相信川普在2020年美國大選敗下陣後「精神遭受極大影響」,根據取得的電話紀錄指出,密利1月8日和民主黨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通話,他同意波洛西對川普「情況不穩定」的評價。

密利認為,如果中國感受到面臨一位不可預測且報復心強的美國總統的威脅會「大發雷霆」,於是採取行動。據該書稱,同一天,密利致電負責亞太地區的美國印太司令部的海軍上將,並建議推遲軍事演習,對方也答應。密利還召集高級官員審查發射核武器的程序,稱「只有總統才能下達命令」,但最重要的是「密利也必須親自在場」,並看著每個人的眼睛,要求眾人確認他們已經理解。作者寫道「密利認為這是誓言」。

作者透露,儘管密利在試圖避免國家安全危機方面有些過頭,但他的警覺在政府高層中得到認同。據報導,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哈斯佩爾(Gina Haspel)便給予肯定,不過這本書的披露很快讓密利成為共和黨攻擊的目標。

「危急」一書不僅提到上述內容,還提及拜登競選、決定從阿富汗撤軍,以及川普副手潘斯(Mike Pence)等,預計將於下周出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38634
FT:上周通話90分鐘 習無視拜登會面要求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FT:上周通話90分鐘 習無視拜登會面要求

2021-09-15 06:03 習近平
2015年,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迎接訪美的習近平。 圖/路透社

英國金融時報14日獨家報導,在上周90分鐘的美中領導人通話中,美國總統拜登提議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面峰會,尋求破冰,習近平充耳不聞,還要求華府軟化對北京立場,這導致部分美國官員持續強硬對中。

報導引述5位知情人士說法,習近平這次的通話雖未如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拉斯加會談般疾言厲色,但主調仍是美國必須緩和措辭。

第6位知情人士表示,拜登在通話中建議將今年10月在義大利舉行的20國(G20)領導人峰會作為未來與習近平接觸的可能場合之一,拜登並不期待習近平能立刻回應。

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習近平不參與G20峰會是因為擔憂新冠疫情,習近平自2020年初出訪緬甸後,便再未離開過中國大陸。

拜登9日與習近平通話,雙方願在利益重疊與價值觀分歧領域開誠布公,並討論兩國確保競爭不會轉向成衝突的責任。這是拜登擔任總統後,兩人第二度通話,此外,美國正運作於今年10月G20領導人會議上,促成拜習會,美國副國務卿薛曼(Wendy Sherman)7月底赴天津訪問,就被視為替領導人會面鋪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38628
拜習通話後 人民日報:中美矛盾多發 解鈴還須繫鈴人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拜習通話後 人民日報:中美矛盾多發 解鈴還須繫鈴人

2021-09-13 14:2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之後,中共黨報人民日報鐘聲專欄發文表示,美方不能一方面處心積慮遏制打壓中國,損害中方正當權益,一方面又指望中方無條件支持配合美方訴求;強調「解鈴還須繫鈴人」,美方應主動糾正錯誤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

文章指,9月10日上午,習近平與拜登進行了坦誠、深入、廣泛的戰略性溝通和交流;並稱,習向國際社會展現了推動中美關係盡快回到穩定發展正確軌道的高度負責任態度。

提到雙邊關係,文章稱,當前,中美關係遭遇嚴重困難,矛盾多發,甚至連此前雙方有過成功合作先例的領域,也不斷為分歧乃至摩擦所干擾。歸根到底是因美國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把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甚至朝敵手方向推進,企圖阻擋和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在這錯誤思維影響下,美不斷挑戰中國重大利益,加大對中國遏制打壓,將中美關係的各個領域都視為對抗擂台,滿世界圍堵抹黑中國,給全球和平穩定憑空製造了嚴重風險。

文章強調,美方不能一方面處心積慮遏制打壓中國,損害中方正當權益,一方面又指望中方無條件支持配合美方訴求。中美過往交往的歷史早已充分說明,雙方只有切實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才能為在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開展協調合作找到堅實基礎。

至於合作議題,文章指,現階段,在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經濟復甦以及諸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中美保持接觸對話,加強協調合作。在近來與中方的接觸中,美方多次表示,願同中方開展更多對話合作。既然美方對中美合作的現實重要性有一定認識,就應盡快在行動中做出改變,為雙方合作提供條件。

文章最後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美方應主動糾正錯誤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發展中美關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38197
頁/共9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