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DRAM產業能將危機變轉機?
 瀏覽15,942|回應10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8 02:37 am 
 
眾所矚目的台灣龍頭產業,DRAM業紓困案,主管機關經濟部終於表態,該部次長施顏祥本周二表示,政府對DRAM產業紓困的處理原則,將鼓勵業者整合,但業者要自己提出具體方案後,政府才會給予協助。經濟部長尹啟銘也強調,政府紓困不只重視搶救時機,而是要盡力協助DRAM產業建立自主技術,降低成本,並確保政府投入資源效益最大化,才能真正提升國際競爭力。政府此舉,能否在順利化解DRAM產業困境同時,促其脫胎換骨,將危機變為轉機,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台灣DRAM產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產業規模僅次於韓國高居全球第二位,到目前為止,12吋廠在運作中的已有17座,在興建中的有六座,計畫中的還有十座,在運作中的8吋廠有22座,歷年累計投資超過2兆元。但因國際市場競爭劇烈,價格上下波動極大,故整體產業盈虧起伏甚大,動輒有數百億元的盈或虧。過去十年(1998-2007)盈虧互抵後,僅淨賺約600億元,而今年估計虧損高達1,200億元,過去十年累計的盈餘抵補後,還要虧損600多億元。

DRAM產業需要投資極巨,一座12吋廠需投資新台幣千億元,故被稱為燒錢產業。台灣DRAM產業規模雖高居全球第二,但無自主技術,已淪為微利產業,投資大部分靠舉債。據透露至今年9月底止,負債超過4,000億元,一年內要償付的債務高達1,500億元,加以目前DRAM售價遠低於成本,賣一顆要虧兩顆,根本無能力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被逼不得不要求政府紓困。

台灣DRAM產業之所以淪入如此境地,主要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衰退,需求銳減,原估計今年全球DRAM市場可成長2.2%,而今卻萎縮4.4%,尤其下半年衰退6.2%之多,估計明年還要再萎縮16.3%;連續兩年衰退,是過去從未有的現象,故全球DRAM產業均陷入困境。再加以全球最大DRAM廠的韓國三星,不僅不減產,還趁著韓元大貶40%,削價競銷,新台幣同時期僅貶3%,與韓元貶幅相較,小巫見大巫,雖業者已分別減產15%至20%,仍無法遏阻價格崩跌壓力。

韓國三星原已擁有DRAM經濟規模及產品組合的優勢,在全球市場萎縮下不減產,其目的在擴大市場供給過剩,壓低價格,逼台灣DRAM產業在財務壓力下,退出市場,三星即可操縱全球DRAM市場,待景氣復甦時即是最大受惠者。

台灣發展DRAM產業,因是燒錢產業,未來投資愈投愈大,這樣無止境的大量投資下去,負擔之沉重,難以想像;現今不僅是微利產業,更是大虧的產業,是否要再繼續發展下去,早已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不過台灣DRAM產業不僅是兩兆產業之一,已成為製造業之龍頭,而且關係到下游資訊、通訊及消費電子產業之發展,而後者更是今後重點發展的產業,故DRAM產業在台灣也有持續發展的理由。但問題在於如何能有自主性技術,及廠家過多分散,如何整併提高國際競爭力,才是DRAM產業在台灣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另方面由於台灣DRAM產業擁有全球近四成的產能,關係到世界資訊、通訊及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因此,台灣DRAM產業的存廢,受到國際重視。而目前DRAM產業主要技術,除韓國三星有其自有技術外,另兩家是美國的美光及日本的爾必達,此兩家都是台灣DRAM廠技術來源的母廠,在了解到我政府有幫助業者的紓困態度,而且擔心若台灣退出DRAM產業,未來將由韓國獨占,對全球電子產業未來發展極為不利,故均前來台灣向經濟部表達投資及移轉技術的意願。此對台灣DRAM產業而言,是提升台灣DRAM產業技術自主性及整併的大好時機。

目前韓國DRAM產業有兩家,一是三星單月產能32萬片,另一是海力士26萬片,均有自主性技術,合計58萬片;而台灣有相同產能,卻有五家廠,包括力晶、瑞晶合計產能31萬片,技術來源日本爾必達,南亞科及華亞合計19萬片,技術來源美國的美光,另一家是茂德8萬片,技術來源是韓國的海力士,問題最嚴重的則是茂德。因此,美光及爾必達均願投資茂德,並表達在台灣成立技術研究部門,協助技術在台灣生根。若最後協商結果,不論茂德接受美光或爾必達投資,要求政府支援,政府應責成美光與南亞科、華亞及茂德整併,或責成爾必達與力晶、瑞晶及茂德整併成兩大體系,對原企業巨額虧損,股票投資人損失慘重,應撤換原負責人,另選適當人選主持,並責成其整併及技術生根的責任。如此,台灣DRAM產業才能與韓國分庭抗禮,永續發展。這要考驗政府的魄力與決心,以及業者的省思、前瞻性看法和合作的誠意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53091
 回應文章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公親變事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3.07 04:17 am 
 
大半年來,三不五時就佔據財經媒體頭條版面的DRAM整合方案,結果終於出爐,未來將成立一家新公司,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其召集人宣明智表示,在3個月之內跟爾必達和美光完成協商和談判,取得心目中想要的智慧財產權跟技術;新公司會在6個月內正式成立,短期內沒有自己蓋廠房的必要,但隨即展開研發跟設計工作。經濟部期許它是個帶領台灣DRAM產業的研發中心、產能整合平台以及品牌行銷高手。

不過經濟部對成立新公司所需要的資金仍沒有清楚交待;尹啟銘表示,有關經費來源,將交由宣明智負責籌劃,包括提出營運計畫書、資金需求以及資金來源等,現在還沒成熟到可以說的時候,至於國發基金準備出資多少,以及未來合作的陣營是否採取技術入股等方式,都尚未定案。宣明智也表示,接下TMC召集人,是個階段性任務,他只希望完成階段性使命,然後就功成身退。

簡言之,這次只宣布成立新公司、選出召集人,至於資金、營運計畫、國內DRAM整併方案,則是未來再說。由此看來,未來6個月甚至更久,這個議題還會有續集持續發燒。不過,政府下海成立新公司,也確定了政府的角色,將由公親變成事主。

倘若政府只是在資金上協助國內業者取得自主技術,任務較為單純而明確;若有國內廠商著眼於未來永續發展,而想利用此波金融海嘯之際,購買或併購核心技術,以確保技術來源無虞,甚至建構自主技術,那麼,當政府經過評估後,認為可行,的確可以在資金上給予協助,政府角色的介入與退場,相對單純。但若國內廠商根本無意確保或建構自主技術,那麼,政府也別瞎操心了,只是浪費青春,浪費媒體版面。

結果現在政府決定親自下海,未來問題可能更大;過去幾家廠商的虧損,已經令人很頭痛了,現在及未來還得為這家新公司傷腦筋。先說技術的部分,以目前美光及爾必達的股票市值分別約為24億及7.5億美元,相當於台幣八百多億及兩百多億元來看,要拿出一筆錢來併購或買技術,並不困難,麻煩的是技術如何持續升級;以爾必達為例,近兩年來,每一年的研發經費就高達2.9億美元左右,因此,如果沒有相對應的高額營收,政府新設公司的錢,恐怕兩年就會燒光。

再說,整併國內廠商的部分,原先在市場整併機制下,贏併輸、強併弱、沒問題者併有問題的、有規劃有企圖者併想退出者、有錢者併沒錢的,這是市場機制的篩選原則;政府原先的角色,應是如何讓這些有意願的合併得以公允及順利。但現在政府公親變事主,公允角色變成競爭併吞者,完全否定了市場經過競爭篩選的存留者。因此,可能的推測是,到時候相對沒問題的企業都不會加入整併,政府新公司成了輸家控股總司令;政府真有通天的本領,可以因此搏倒三星嗎?結果,市場輸家的問題,變成了政府的問題,也成了全民的問題。

更糟的是,此例一開,未來液晶面板、太陽能光電,甚至生技或無數的艱困產業,是否也可比照辦理?如此,國發基金再借十倍的錢也不夠花。宣明智召集人話說得客氣,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就功成身退;但問題是,什麼是TMC階段性任務?技術引進?有能力自主發展下一世代技術?完成六合一整併?還是台灣DRAM產業不再賠錢?乃至產能及技術超越三星?又如何做到呢?另外,若功不成,停損點為何呢?身為新公司的間接股東,我們不能不知道這些答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7641
DRAM整併 宣明智跳火坑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朱婉寧/台北報導】 2009.03.06 05:01 am

DRAM大整併 宣明智任召集人
 
經濟部長尹啟銘(右)昨天宣布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由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左)出任DRAM整併架構召集人。
記者周文郁/攝影

DRAM整併架構昨天行政院長劉兆玄拍板定案,劉揆力邀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出任整併架構的召集人。經濟部長尹啟銘宣布,將在六個月內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三個月內與美光、爾必達完成談判,取得關鍵技術,再與國內DRAM產業洽談合作。

尹啟銘強調,整併架構並非對個別產業的拯救計畫,由於國內DRAM產業頭大身小,透過再造工程,將可集上中下游,健康塑身,成為有競爭力的產業。政府對現有六家公司會做最適規劃,也會因應企業需求盡力協助。

尹啟銘說,國發基金將參與投資,扮演種子角色,持股將少於五成,而且越少越好,TMC不是國營事業,新公司的資本額、資金來源、股權組成、人才來源及設立位置,都交由宣明智統籌。劉揆期許此一公司是精兵團隊。

宣明智表示,他有臨危受命的感覺,因此願意跳火坑,打算馬上招募「種子部隊」,希望這家新公司能夠徹底解決台灣DRAM產業過去智慧財產權技術受制於人,競爭力不足的困境。台灣IC產業人才濟濟,但長期未掌握IP,未來將不是選擇哪一個陣營,而是選擇技術源頭,號召技術伙伴,這才是重要的。

宣明智表示,他三個月內將跟爾必達、美光兩家公司研商取得智慧財產權IP及製程等相關關鍵技術,六個月內成立新公司,積極展開研發設計工作,展開自有技術研發。

尹啟銘表示,DRAM整併將在美光、爾必達選擇一個策略夥伴,如果兩家公司開出的條件夠好,不排除讓他們都參與投資。他表示,未來TMC執行長人選,雖然宣明智表明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將功成身退,但也許董事會希望能挽留宣明智,將尊重董事會。

尹啟銘說,爾必達社長?本幸雄曾任聯電日本廠負責人,與聯電關係密切,但宣明智出線,不代表最後台灣將與爾必達合作。
 
DRAM產業》六萬人的飯碗 四千億的壞帳 
 
【聯合報╱記者許佳佳/台北報導】 2009.03.06 03:30 am 
 
政府救DRAM產業終於定案。政府救的不只是產業,更重要是救市場信心及廣大從業勞工。

根據統計,台灣投入DRAM產業廿年,過去十年投資額近新台幣九千億,從業員工五萬八千人。目前六家DRAM廠的總貸款金額,高達四千六百億元。

這六萬人的飯碗、四千多億的壞帳,讓馬英九總統在訪視竹科時說出「不救DRAM,我不配當總統」的重話。
 
DRAM Q&A》IC產品的關鍵零組件 
 
【聯合報╱許佳佳整理 】 2009.03.06 03:30 am 
 
Q1:DRAM是什麼?

A:DRAM全名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一種半導體記憶體,利用電容內儲存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二進位位元(bit)是1還是0。

實際運作上,電容需經常充電,因而被稱為「動態」記憶體。DRAM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高密度、低成本的優點,存取速度較慢,耗電量較大是缺點。DRAM是IC產品中的關鍵零組件之一。

Q2:DRAM產業為何發生危機?

A:DRAM是個高景氣循環的產業,景氣來時,一天賺一億台幣不稀奇,DRAM類股也登上百元俱樂部。但市場需求衰退時,賠本都賣不出去。台灣廠商二○○七年曾有一次擴廠比賽。景氣急凍導致產能過剩,DRAM變成燒錢產業。

Q3:為什麼要救DRAM產業?

A:目前南韓的三星及海力士兩家大廠,全球DRAM市占率過半。其他五成則由美國、日本及台灣分食。如果台灣廠商被淘汰出局,未來南韓勢將獨大,決定報價,屆時電子產品價格可能大漲,不利消費者。

台灣各廠前兩年競相擴廠,大量向銀行借錢,累積產業總貸款高達四千億。DRAM產業的炸彈,同時也綁在銀行身上,危及金融業生存,政府不得不伸出援手。

Q4:台灣DRAM產業待解決的問題?

A:台灣的DRAM廠以代工為主,關鍵技術仍掌握在美、日及韓國母廠。台灣是全球最大的DRAM生產基地,但以知名度來說,其實是「無名」英雄。

台系廠商要付給技術母廠授權金,也要負擔市場風險與虧損。台灣廠技術來自美系、日系與韓系,長期無法整合,因而無法脫離代工型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6126
TMC 馬政府經濟IQ指標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彭蕙仙/部落客(台北市)】 2009.03.06 04:25 am 
 
經濟部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做為解救DRAM產業的一個重要藥方,部長尹啟銘強調,TMC有很多優勢,但不能細說,以免韓國學走。不過,DRAM產業要面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韓國的DRAM,而是記憶體世界的明日大戰。

台灣DRAM廠可怕的財務數字讓「紓困」或者「挽救」DRAM廠成為政府的重要任務,TMC成立後,政府可能的做法應是向國外大廠購買技術後再技轉給國內業者;然而,不論是向美光買還是向爾必達買,其實都只是故事的一半,DRAM故事的另一半,卻根本不在DRAM這個產業裡。

微軟推出的windows7,DRAM的使用量將只有傳統的一半;也就是說,就算台灣生產技術再好、效率再高,半年後都將面臨一個殘酷的事實:整個需求大幅減少,DRAM的供需將嚴重失衡。

更可怕的是,過去幾年來已陸續有英特爾、瑞薩、爾必達、Sony、東芝等公司經紛紛投入相變記憶體(PRAM)的研發,三星因為有手機可以做為PRAM的大量用腹地,因此技術進程最快。目前PRAM因為成本問題,還未能全面上場,但業者估計三年後即可量產。因此,現在拚了命救的DRAM產業,也不過就是撐個三年,三年後惡夢又要重演;更慘的是,TMC付的權利金,說不定正是被這些國外大廠拿來做為PRAM的研發費用呢,說難聽點,這不就是在「養虎貽患」嗎?

從上述分析可了以解,不論再怎麼做,DRAM產業的未來雖不見得可以用「明日黃花」來形容,但從需求變化來觀察,更要考慮到產業變化已如排山倒海,DRAM業者是不是應更上一層樓,另謀生路?

馬政府上任後遇到金融海嘯狂襲,因此不得不一再救火,消費券和拯救DRAM大廠成為至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兩項作為。發消費券相對容易,過程也不是太複雜,但是「救DRAM廠」就不同了,外界會從這件事來評估馬政府究竟有沒有比較深刻長期的經濟政策。

單單DRAM產業其實沒什麼好救的,產能過剩,最後一定還要倒個一家兩家,如果沒有正確的產業目標,看不透打敗台灣DRAM產業的並不是韓國廠,而是產業外部的力量,TMC也只是打打強心針,不可能讓台灣DRAM業者從此長治久安,必須意識到記憶體世界的明日大戰已在另一個戰場開打,業者必須取得新的定位──因此,政府救火之外,也要有本事另找水源;TMC的未來,將是馬政府經濟IQ的重要的指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6092
尹啟銘:DRAM整併架構 明報告劉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9.03.04 02:52 pm

立法院上午召開第三會期第一次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長尹啟銘進行施政報告。
記者胡經周/攝影

搶救國內DRAM產業,經濟部如何進行整併?經濟部長尹啟銘上午表示,經濟部明天將向閣揆報告;如果順利後才會對外公布,但也只會公布整併的大架構,以及負責推動的人選。

被問及整併架構,兩個陣營(爾必達與美光)經濟部到底會選擇哪一個?尹啟銘說「還沒有決定」。

另外,經濟部整併DRAM產業,有消息說經濟部將投入700億元,尹啟銘表示「目前並無700億元」的規劃。他說,700億元數字的出現,可能是有人拿國發基金有1000億元可動用,扣除300億元要用在中小企業,政府會拿出700億元救DRAM。

尹啟銘說,救DRAM到底會投入多少?須視整併架構推動後,到底有多少DRAM廠商要參加的情況而定。

尹啟銘今天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做出以上表示。

他強調,目前某些DRAM廠仍進行商業行為,且這禮拜將公布的是「整併架構」,並未特別鎖定爾必達或美光。
 
DRAM業者嗆:再拖 不必救了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09.03.04 02:52 pm 
 
政府主導DRAM產業整併的方向為何,近日將正式宣布,到底未來DRAM公司的平台由日本爾必達或美國美光來主導,現已由原來的爾必達一家,又傳出爾必達與美光兩家一起的第二套劇本。對此,有DRAM廠商表示,政府原本要在2月底前宣布怎麼做,但現在看起來,本周有結果的機率不大,建議政府不能再拖,因為全世界都在看,再拖台灣DRAM業也不用救了!
 
美光爾必達不對盤 不利DRAM整併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09.03.04 03:14 am 
 
政府宣布DRAM整併架構在即,美光執行副總勒松言(Michael Sadler)昨(3)日表示,爾必達已表達無意加入美光提出的整合架構,雙方更沒有一起研發3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共識。據瞭解,美光與爾必達「鬧意見」,恐讓兩大勢力成為「雙頭馬車」,不利後續整併案推動。

勒松言強調,即使爾必達拒絕參與美光的計畫,美光仍會積極爭取整併主導權,並實現無償釋出旗下超過2,500項技術專利的承諾,同時也會有美方技術人員在台長駐,落實「技術扎根台灣」的目標。

對於美光的說法,爾必達合作夥伴力晶昨天不願回應,強調一切都等政府公布整併架構再說。

勒松言指出,美光在先進製程上擁有技術優勢,例如在78奈米製程上便導入耗電量更低、效率更好的銅製程應用,由於銅製程與傳統鋁製程轉換勢必得花費較高的資本支出,加上需採更先進浸潤式曝光機,讓同業誤認美光採用的是「比較花錢的技術」,實則不然。

勒松言說,一旦爾必達進入50奈米製程生產,同樣得面臨淘汰鋁製程進入銅製程的高額機台支出問題,但美光已在78奈米世代便完成投資,且可用至50奈米世代無虞。華亞科與南科8月起就會開始導入美光50奈米製程技術,每單位晶圓產出高達1,500顆以上DRAM晶片顆粒,具成本優勢。

勒松言透露,美光在完成整併案規劃後,就多次與爾必達接觸,希望能一起投入,但爾必達的回應是「沒興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13680
美光 喊出無償技轉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09.02.28 03:20 am 
 
日本爾必達(Elpida)、美國美光(Micron)爭奪台灣DRAM整併主導權白熱化。隨市場傳出爾必達出線機會較大後,美光在台最高主管、執行副總勒松言(Michael Sadler)昨(27)日表示,美光將開出「最優惠的條件」,無償技轉超過2,500項專利,並增加投資額,一定要爭取到整併主導權。

他透露,新公司應該是個控股公司,美光並將邀集其他資金進來,估計資本額會超過20億美元。同時,所有DRAM同業均可加入,各股東依資產及技術決定股權,美光也有意願投入新資金,並以最先進的50奈米技術導入量產,最快一年內開始運作。

提供2,500項專利

勒松言是代表美光與台灣政府接觸的重要高層。他透露,美光已修正先前提出的整併計畫,台灣政府對美光修正版的計畫感到「非常滿意」。

相較爾必達社長?本幸雄常常來台、穿梭在政府高層間,這是美光爭取台灣DRAM整併主導權以來,首次有整併案主管打破沈默,對外公開說明美光與台塑集團旗下南科、華亞科計畫案的整合架構。他強調,美光願無償提旗下所有技術專利,作為整併架構主軸。

由於台灣政府對整併案強調「技術扎根」,美光此時祭出「技術扎根」王牌,增添爭奪下周官方即將公布的整併架構及主導權優勢,兩大DRAM陣營到底誰能出線?又有變數。

勒松言指出,美光將合南科、華亞科,並邀集願意參與新公司的DRAM同業創立新公司。包括競爭對手爾必達,台灣茂德、華邦電等,都接觸過。

將會增加投資額

他說,美光原來是把新公司定位在製造,由美光及南科提供技術支援;後來美光決定釋出超過2,500項技術專利給新公司,讓新公司擁有自主技術,落實台灣政府「技術紮根」的希望,修正後的計畫,也讓台灣政府相當滿意。

他強調,美光目前擁有超過1.7萬個技術專利,都是自主研發;相較爾必達只有1,500個專利,且很多都是母公司日立授予,美光在技術能力上明顯勝過爾必達一籌。單是這次給新公司的超過2,500個專利,就遠比爾必達擁有的專利還多。

此外,美光還有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的專利技術,為往後台灣DRAM技術發展將更添屏障,未來台灣廠家也有可能藉此聯合美光現階段在NAND晶片的夥伴英特爾一起打拚。
 
美光喊出無償技轉》DRAM整併 高潮來了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 2009.02.28 03:20 am 
 
爾必達與美光在台灣爭奪DRAM整併案主導權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美光昨(27)天打破沈默已久的態度,將焦點匯集在「技術扎根」,並提出具體作法,釐清過去市場諸多疑慮,也把這場「跨國DRAM整併案」帶入最後高潮。

美光與爾必達在全球DRAM業排名分居三、四,是僅次於韓國三星、海力士(Hynix)之後大廠。但根據民間市調機構評選,去年國際前五大重要半導體技術中,美光囊括50奈米DRAM與34奈米NAND Flash兩項,爾必達卻沒有技術入選。

若站在永續發展的考量上,台灣聯合國外DRAM廠「抗韓」的態勢已不能避免,美光這次聚焦在其技術優勢,其在台最高主管、執行副總Michael Sadler也透露會有美方技術人員長駐台灣,給予技術無償給新公司使用之餘的另一項「技術扎根」保障,美光在市場盛傳爾必達應已勝出中力求反敗為勝、奮力一搏意圖極為明顯。
 
爾必達四合一?經濟部長否認 
 
【經濟日報╱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 2009.02.28 03:20 am 
 
經濟部長尹啟銘昨(27)日表示,他未聽聞日本爾必達(Elpida)將合併國內的茂德、力晶及瑞晶,並成立新公司;但確定下周會公布DRAM整併架構與召集人,召集人將具備半導體實務經驗。

尹啟銘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經濟部下周會公開說明DRAM整併的召集人、執行架構等,召集人人選已經有譜,但不願透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7344
評論》DRAM產業整合能否成功的關鍵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27 工商時報 【本報訊】

     經濟部積極推動DRAM產業整合計畫,不僅攸關現有經營廠商權益,其成敗與否,更對國內產值龐大的電腦、手機等相關3C軟、硬體產業未來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在行政院就此案即將拍板定案之前,我們願意就如何成功整合DRAM產業的關鍵因素,進一步加以剖析,藉供執政當局作更周延決策的參考。

     國內DRAM業者連續兩年出現鉅額虧損,茂德等六家廠商去年合計虧逾新台幣1000億元,如今面臨全球金融風暴侵襲,外銷市場更為萎縮,處境愈加艱困。所以出現此種局面,固然各廠過度投資有以致之,背後更重要原因,厥在於大部分廠商缺乏自主技術(南科/華亞科除外),只能依靠爾必達、奇夢達、海力士等外商取得技術授權,然後用折價回銷給技術母廠,其虧損與風險由台灣DRAM公司承擔,而取得產品的技術母廠則在國際市場競相削價競爭,演成多殺多局面。目前每顆DRAM製造成本約2.5美元,售價則不及1美元,以國內DRAM廠商每月產出約3.5億顆估算,一個月合計最多虧損可達175億台幣。

     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沒有一家DRAM公司能夠存活。但DRAM又是IC產品的關鍵零組件,放棄的結果是韓國三星取得獨占權,影響所及,台灣電子資訊產業恐再難於國際市場競爭。正因如此,經濟部出面推動DRAM產業整合,即具有高度正當性,社會各界也都樂觀其成。

     只是經濟部規劃的方案,必須要確實可行,而且務必要能夠獲致具體成效。綜合媒體報導,經濟部的構想是:先選定DRAM產業整合小組召集人,再從美光/南科、爾必達兩大陣營中二選一,進一步邀請現有各廠擔任發起人,共組新公司,政府則以國發基金700億元投入,但股權低於40%。此一設計的目標,是「爭取關鍵技術,讓台灣的DRAM產業具有競爭力」。

     經濟部的規劃,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在執行上,卻面臨極高失敗的風險。首先,美光、南科及華亞科(可能加上華邦電)的陣營,及以爾必達為首的力晶、瑞晶(可能加上茂德)陣營,雙方技術層次、利害關係原本就極不一致,很難勉強湊在一起,選擇其一,另一方即使作困獸之鬥,仍將導致市場繼續處於失序狀態,問題並未解決。

     第二,政府投資之外,又指派CEO人選,新公司名為民營,實質上卻是國營企業。以目前DRAM各廠虧損的情況來看,國發基金即使投入高達700億資金,又能撐多久時間?如果虧損持續擴大,政府能夠停損或脫身嗎?看看這兩年中油、台電的實例,答案再清楚不過。

     第三,政府的目標在於引進關鍵技術,進一步落實技術自主。要做到這點,必須要先評估美光或爾必達兩者技術那一個好,以及美光或爾必達是否誠心誠意履行技術移轉的承諾,而且國內業者也要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核心技術的取得,不是靠購買國外技術即可得到,而是一步一腳印,培養自己的研發人才,才有機會達成,據瞭解國內已有業者一直堅持與國外公司共同研發,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以落實技術自主的目標,善用此一基礎,並繼續深化,將是正確的落實生根方法。問題在於,國外業者現在陷於財務困難時爽快答應的條件,以後極可能置之不理,或其母廠賣給台灣之後,有經驗的研發人員大量流失,則下世代或下下世代技術能否傳給台灣DRAM公司,即大有疑問。

     第四,DRAM整合小組召集人將是執行整個計畫的靈魂,必須具備公正客觀立場、談判協調能力,還要具備電子產業營運的知識,特別是本案牽涉多家DRAM公司的發展及利益,非具有足夠業界威望,很難讓兩大陣營信賴從而成事。召集人如此重要,應該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再作決定,何必急著與整合架構一起公布?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要再度建議,政府何妨改採購買兩大陣營可轉換公司債的方式(譬如各350億元),協助其解決應用於深耕技術研發所遭遇的資金困難,同時設定一定期限,要求雙方必須達成具體技術提升及自主目標(例如研發完成40奈米技術)作為條件。當限定期限屆至,兩大陣營若均能達成預期目標,則可進一步促成合併,設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公司,此時政府持有可轉換公司債換成股票,可以獲得數倍利潤出場;反之,若情況不如預期,則屆時政府贖回可轉換公司債而退場,最壞的情況是這筆錢收不回,但至少不會深陷難以自拔的泥淖。

     上述構想,一方面對DRAM產業技術生根及紓解眼前困境能有實質助益,二方面政府可以避免承擔深不可測的風險,三方面則透過促使目前兩大陣營相互競爭引進技術的機制,達成最終技術自主的目標。在此架構下,又何勞政府當局為了DRAM整合小組召集人或新公司CEO人選而大傷腦筋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5711
DRAM整併 爾必達主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9.02.25 03:20 am 
 
美光(Micron)與爾必達(Elpida)爭奪台灣DRAM整併案主導權,可望由爾必達出線。爾必達社長?本幸雄今(25)日抵台,將與副總統蕭萬長等官員見面,就細節部分進行最後協商。

DRAM整合案將會成立新公司,新公司不排除採「控股公司」模式,由政府負擔部分資金,爾必達、瑞晶以及力晶將率先成為整併案成員。

由於國發基金只有700億元額度,經濟部規劃各公司的負債不帶入新公司,而是依循茂德的模式,由各公司自行解決,政府只著重在技術的研發,以免資源浪費在紓困問題上,加入新公司的DRAM業者,是否以資產換股或是現金交易,仍需進一步協商。

爾必達勝出,意味台塑結合美光爭奪整併主導權受阻,不過,政府對於台塑集團加入整併行列也不放棄,可能邀請台塑入股新公司,將整併格局放大,避免台廠聯手「抗韓」的力道分散。不過,根據彭博的報導,南科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如果政府採用爾必達的製程,南亞不會考慮投資這家控股公司。

業界分析,爾必達勝出的主因是「技術扎根台灣」,此外,「爾必達-力晶聯盟」擁有業界最龐大的12 吋晶圓產能,後段封測協力廠力成、日月鴻也頗有來頭;力成是全球最大記憶體封測廠,日月鴻則是力晶與日月光合資設立的公司,形成的「虛擬垂直整合供應鏈」,也是考量重點。

?本幸雄今天抵台,明日拜會蕭萬長等人,就整併計畫進行最後討論。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表示,原訂本週公布的DRAM整併架構,確定延至下周公布。

市場盛傳新公司召集人由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擔任,因聯電與爾必達也有合作關係,且聯電集團曾跨足記憶體應用領域,聯電還是茂德大股東。不過,聯電集團曾傳出與某大記憶體集團不合,使政府挑選召集人過程,充滿變數。
 
攻防!爾必達、美光拚搏到底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09.02.24 03:04 pm 
 
為了爭取加入政府未來成立的DRAM新公司,近期國內兩大DRAM技術陣營爾必達與美光,本周都趕在最後期限,積極與政府溝通,爾必達社長本幸雄今年以來密切拜會經濟部,平均每周來一次台灣,動作最積極;而美光陣營的台塑集團下南科、華亞科,自上周開始也態度大轉變,全力爭取。兩大陣營的攻防,不到政府宣布那一刻,都沒放棄。

依照政府目前規劃,DRAM整併將採成立新公司的模式,然後引入一家外商技術,至於未來是否與另一家合作,也是政府目前評估的長遠發展策略之一。

據了解,目前政府對於爾必達所提的整併方案興趣較高,主要是因為爾必達在這波政府整併計畫中,配合度最高,所提出的配套,也較符合政府未來技術深耕的大方向,加上爾必達與國內的龍頭廠力晶,目前合資的瑞晶,還是一家未上市公司,沒有上市櫃公司面臨整併的執行難度,因此,一般預料,以爾必達、瑞晶為平台的方式,「先」成功勝出的機率較高。

另一方面,爾必達今年以來受到日圓升值衝擊,策略就是把生產基地放在海外,其中又以台灣為其首選,所以在這次台灣政府的大整併中,爾必達從一開始的態度就最積極,甚至比台灣業者還積極,除了希望透過整併可以取得市占率,與南韓一決高下外,爾必達也希望儘快能脫離這波的營運谷底。

爾必達社長本幸雄今年積極來台,不放過任何一次與政府協商的機會,外傳這次政府成立新公司,可能就是採用爾必達的技術及平台,出線呼聲最高。

在美光陣營方面,儘管在去年底時,南科、華亞科的動作不積極,但在過完農曆年後,政府與台塑集團高層談過後,美光陣營隨即送件,態度也轉趨積極,不過,由於美光之前台塑集團談技術授權的條件,把關甚嚴來看,要在極短時間內,與政府達成共識的難度較高。不過,南科表示,至今還未放棄與政府的溝通,不認為在這次的攻防會敗下陣來。為這次兩軍交戰的最後結果,再添想像。

事實上,就政府的立場,較傾向拉攏美日聯合抗韓,即使新公司一開始未能納入兩家大陣營的技術並存,但未來政府還是希望可以聯合另一陣營,因此,一般預料,政府的DRAM新公司成立後,整併的動作仍不會停下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2249
DRAM整併大轉彎 爾必達呼聲高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09.02.23 02:44 pm 
 
經濟部產併DRAM產業基本架構,預計最快在本周三送交行政院裁示,對於整併成一家新公司,主導權最後由美光或是爾必達陣營出線,目前以爾必達呼聲最高,不過,由於美光陣營也表達強烈意願,最後結果還是要看經濟部的決定。

政府整併DRAM業的基本架構在月底前將公布,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成立一家新公司的方式,已幾成定局,至於新公司的CEO人選,仍是業界猜測的焦點。至於最後會由哪一陣營與政府合作,本周已有戲劇性變化。

據了解,原本政府對於爾必達所提的條件,評估較符合需求,不過,上周美光陣營的態度轉趨積極,使得出線的機率,與爾必達形成五五波。

屬美光陣營的南科今指出,這兩天仍密集與政府溝通,對於政府提出的整併模式,還是抱持著積極爭取的態度,沒有放棄,主要是因為,未來台灣DRAM業勢必整合,誰被排除在這個整併之外,長期的競爭壓力也會很大,因此,不論未來政府是要把兩個陣營全部整合,或是選擇一家,站在長期發展立場,都會積極爭取。

爾必達最早向政府提出整併計畫,對於技術深耕,以及其他配合條件也最完備,符合政府的需求,若以救急的程度來看,爾必達今年同樣有公司債到期的問題,所以能否順利整併台灣業者,在時間上的壓力最大,如果此次失敗,公司的財務壓力,將可能尋求日本政府援助,所以對於政府的整併,抱著只能成功的立場。
 
DRAM大廠 整併腳步加快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周志恆】 2009.02.24 03:22 am 
 
全球第五大DRAM廠奇夢達接連爆發,德國母公司與美國子公司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為業界投下震撼彈,也更讓DRAM廠體認「不整併就玩完」的命運,有助加快台廠聯合美、日整併腳步。

事實上,近期DRAM價格回揚,加上台幣大幅貶值,擴大台灣DRAM業者出口優勢,相較於前波市況谷底時,現階段整體環境已經好得多;未來整併完成後,台廠可望進一步發揮相關優勢,擴大與韓系業者抗衡的力道。

DRAM業者坦言,價格回升,有助原本處於水底深處的狀況,逐步探出水面。就整體狀況來看,雖然不至於再回到前波價格低檔,但跑得慢的業者仍難逃被淘汰,DRAM廠除了靜待官方本周出爐的整併計畫之外,對於良率與技術的提升,仍是最後勝出的關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0828
救企業與救產業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2.18 02:09 pm 
 
幾經波折,銀行團同意了DRAM大廠茂德30億的增貸案,暫時解決了迫在眼前的最大一筆債務。但這項措施並不為外界看好,專家直言「正常的銀行不會這麼做」,很多人也心裡有數,這筆資金的挹注暫時救急,其實並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把攤牌的時間再延後而已。

經濟部一再強調,政府救產業,不管公司個案問題。但茂德此一個案顯示,政府至今畫不出來「救產業」與「救企業」的那一條分界線。茂德自己承認,無力百分之百償還即將到期的一百多億公司債。如果無法與債權人達成協商,可能很快被打入全額交割股。這企圖起死回生的路上障礙重重,只要有一關過不了,就只有申請破產一途了。

看得出來,銀行團「忍痛」借出30億,只是嗎啡針,不是救命藥哪!到了本月下旬,銀行團很可能還是得要再開會,討論要不要繼續救茂德,屆時是不是歹戲重演一次?到現在為止,從馬總統喊話救DRAM,到經濟部長說兩句模稜兩可、引人「遐想」的謎語,從中還有股市作手炒個兩天,銀行團配合演出「挺企業」,問題就這樣拖下去了,到底誰是贏家?

銀行團的困局可以理解,此時若做為壓垮茂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罪名實在太沈重,如果再被扣上打壓DRAM產業的指控,就更嚴重了。更何況,如果真的不救,先前提供給茂德的信貸形同全部都要提列呆帳了。在聯貸銀行團大部分都是公營行庫的狀況下,提列呆帳,就意味著這些錢要納稅人買單了。

茂德是個案,但也是台灣DRAM產業的「一葉知秋」,負債情況更嚴重的所在多有。不要說是這次銀行團增貸三十億已躊躇再三了,就算再撒下百億、千億的紓困金,也不見得能全盤解決問題。只要DRAM的景氣一天不回溫,負債壓力持續增加,銀行團再往這個無底洞撒錢,只怕到時候不僅DRAM救不了,連金融業、金融股價都要被拖累躺平了!

政府信誓旦旦「救產業」,但整體戰略沒布置好,光在「救企業」的個案階段就已捉襟見肘,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好好想想施振榮的話,快快由政府出面在技術與製造進行整合,難以存活的就「光榮犧牲」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92000
ECB案綁聯貸案 公銀注定是待宰肥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2009.02.16 03:10 pm 
 
茂德110億元ECB案,原本銀行團早就計畫透過召集ECB債權人會議方式尋求解決。但據了解,負責銷售管理的花旗證券卻是百般拖延,硬是將單純的「ECB」案、和銀行團聯貸款「綁在一起處理」,讓茂德這顆炸彈引信層層相連,逼得官股銀行只能成為最後待宰肥羊,所有風險全數轉嫁由官股銀行扛下。

翻開當初花旗為茂德設計的ECB案,原本規劃在第二年即可進行贖回動作,而投資銀行更是可以從中獲得全數贖回,稱得上是個好的投資標的商品。

不過,隨著DRAM景氣衰退及茂德財務壓力倍增,茂德ECB的市價一再地滑落,雖然市價折損近七成,過年前茂德ECB的海外報價還約有25-30美元左右的價位,至少有人願意折價轉手交易。但隨著產業弱化,不僅海外成交市場「有行無市」根本沒人交易,甚至在財務不明確下,債權銀行多次要求召集債權人會議尋找解決方案,卻始終未見銷售管理的花旗證券出面解決。

但隨著拖延戰術、一再地拖延,不僅拖過了債權人召集會議的時間,就連市場也不再有任何交易報價,股價更是跌破2元以下,離當時承諾的股票轉換價格10.86元只剩一成多,投資人真的是虧到骨頭裡。

只是面對原本可以積極採取行為,最後全部只能被迫地等待,多少也可看出在任何有價證券發行過程中,中間銷售商的角色,倒底是為發行人謀利、還是為保障多數善良投資人,利字當頭下,不願以最快速簡單作法來處理單純事件,而是將簡單事複雜化處理、綁住所有銀行團的聯貸一起解決。
 
冷眼集》過了這關 整併才是大難關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特稿】 2009.02.16 03:10 pm 
 
茂德向銀行團的增貸案,儘管銀行團百般拖延外加不願意,但在政府有意主導「經濟市場氛圍」下,一般預料,過關的機率高。只不過,茂德歷經這次事件,債信大打折扣,且過了這一關,今年營運的資金在哪,還是大問題,現在從短痛變長痛。

茂德這次公司債的問題,表面上是個別公司的事情,但其實從政府要救不救的猶豫不決,看得出來,若不幫忙解決,茂德倒、銀行慘、股市崩、失業問題升高、經濟衰退壓力增等連鎖效應,最後全民怪的是政府,而非茂德,政府的傷透腦筋不是沒有原因。

業者債務 政府可能有心無力

現在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是,先向銀行施壓,讓茂德的公司債問題可以過關,接著下來,將國內DRAM產業整併,只要茂德有其他公司願意併或接手,政府就功德圓滿。不過這樣的簡單邏輯,用在這些投資金額龐大的DRAM廠上,似乎並不簡單,茂德被別人併,問題看似有解,其他像力晶的債務呢?光是就錢的層面來說,政府可能就有心無力。

技術來源不同 整併絕非易事

就目前的情勢來看,銀行團再貸款給茂德的機率頗高,但勢必對於貸款金額及利率,訂出較一般更嚴苛的標準,茂德即使最後順利渡過這關,也是相當辛苦,並不是過了這一關,就可海闊天空。

以正常DRAM廠的運作,估計茂德今年營運所需的資金還要300億元,以茂德目前的處境,光是下料,供應商就要全以現金交易,對手中苦無現金的茂德而言,連正常生產運作的難度都很高。加上人事及設備攤提折舊等費用,只要DRAM價格一天不回到現金價之上,現在無論是誰把錢投進去,都只有燒的份,銀行、政府都心知肚明。

政府現在對外都強調要救DRAM而非救茂德,用意也是要打預防針,萬一茂德還是撐不下去,政府至少在DRAM整併中扮演關鍵角色,仍不致犯下決策失誤,但現今國內的DRAM公司,都是股本數百億的大企業,技術來源也不同,整併之路雖正確,但也絕非易事。

要整合 先喬好美日業者再說

政府現在有意將整併案導向成立一個新平台、成立一家新公司,有別於之前的傳統思維,由財力、技術較雄厚的公司來主導整併,此舉的好處是,可以讓還有實力的公司納入,將直接幾合一的問題簡單化。但在執行上,目前國內DRAM業的技術來源以美、日、韓為主,政府傾向聯合美、日,來力抗韓國DRAM業。

就目前來看,美、日的技術與台灣業者結盟的問題不大,但要談整合,美國的美光、日本的爾必達卻誰也不想吃虧,都想在與台灣的合作上,取得全球市占率的領先,看來政府即使要成立一家新公司,還得面臨先喬好美日業者的難題。誠如茂德的問題一樣,這關過了,下一關進入整併階段,政府還是要面對,能否關關難過,關關過,還很難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87025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