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政院救房市 開出8帖藥
2008/11/26 06:57 瀏覽1,499|回應4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1.26 03:15 am  
 
劉內閣昨天端出振興房市八大方案,希望能刺激低迷的房地產市場。
記者曾學仁/攝影

景氣低迷衝擊房地產,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找業者共商大計,端出八項振興房市方案,包括延長建照效期兩年、協調銀行公會提高房貸貸款成數、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條例等;劉揆指示十二月底彙整成「振興房地產方案」,提報行政院會。

劉揆昨天與相關財經部會首長,和中華民國、台北市建築開發同業公會理事長王光祥、吳寶田及建商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趙藤雄等房地產業者代表,研商當前房地產政策。業界提出十四項建言,上述八項達成共識,六項未達共識的部分,劉揆也指示繼續專案研究。

對業界要求政府取消房屋買賣契稅與印花稅,及取消或提高所得稅法購屋利息扣除額,財政部次長張盛和指出,政府明年將推出綠色稅制,也就是所謂的能源稅,會將印花稅併入能源稅考量,契稅部分則列入土地稅與房屋稅的減免議題。至於有關所得稅法購屋利息扣除額,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已送立院審議。

業者在會中也關切政府何時開放陸資來台購買屋產,劉兆玄強調,放寬陸資購買不動產是既定政策,但因涉及兩岸協商事宜,陸委會與內政部應依協商進度儘速推動。

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范良銹補充,陸資購買不動產,將從放寬資金來源及在台居住時間做起,具體可能包括延長在台居留半年。

有關貸款成數,業者認為,景氣好時消費者自備款只要二成,可貸款成數為八成,但現在銀行有收傘味道,多數只同意七成,自備款要三成,建議一成由政府出面做信貸保證。此一建議因牽涉銀行公會,劉揆請財政部、金管會與銀行公會再研商解決。

至於銀行局設單一窗口與業界協商,劉揆則要求把協商規則訂出來。

劉揆也說,放寬投資移民門檻已於十一月六日公布施行,由三千萬降低為一千五百萬。至於延長建築執照兩年,范良銹說,過去累積已延長過七年,這次可同意再延長兩年。

此外,因應業者要求政府降低房貸利率,劉兆玄指示財政部及金管會應協調銀行延長房貸還款期限或本金寬限期。

銀行:貸款成數8成 你繳得起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陸倩瑤/台北報導】 2008.11.26 03:15 am 
 
大型銀行主管昨天表示,國內房價仍高,房價還有降價空間,政府不能一味要銀行提高貸款成數。

大型銀行主管透露,建商希望銀行能拉高貸款成數,主要是不少建商在兩、三年前推出高價預售屋時,在房屋買賣契約中與客戶簽定,貸款成數為八成。但近來有不少建案開始交屋,但隨著房價下跌,貸款成數僅建商當初推案時的七成左右,甚至低於七成,客戶開始不滿貸款成數太低、建商壓力大增,因此要求政府出來救房市。

銀行業者說,國人買不起房子,問題關鍵不在貸款成數的高低,而是房價過高;建商若不願意降價,只要求銀行提高貸款成數、鼓勵民眾去買房子,「問題是民眾繳得起房貸嗎?」

大型銀行主管指出,據以往處理逾放屋的經驗,不少人在買房子時都只是「建商說利率很低、負擔很輕,他們就買了;很多人根本不會想到以後利率會上漲,或者考慮減薪、失業等問題,結果貸了高額的貸款,最後卻繳不出貸款,倒楣的是購屋者和銀行。」

金管會主委陳樹昨宣布,銀行局將成立「房貸糾紛申訴窗口」,民眾如覺得銀行低估房貸成數,可以透過窗口爭取更合理的貸款條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18817
 回應文章
政府該不該救房市
2008/11/30 13:4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30 中國時報 【張金鶚、袁淑湄】

     行政院日前與房地產業者會談後,立即提出八大救房市措施,包括延長建照兩年、簡化都市更新、降低外資門檻、銀行局成立窗口供建商和銀行協商房貸等。政府似乎認為目前已是拯救房市時機,其政策正當性乃建立在以下論點:房地產為火車頭產業,救了房地產自可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各國都在救房市,台灣亦當不落人後;透過放寬房貸政策,可達到協助消費者購屋的美意。

     然而,房地產業是否扮演台灣產業的火車頭?各國拯救房市的背景是否與台灣相同?增加購屋需求是否為當前合適的政策目標?答案若為否,則政府在當前房價下修壓力才剛要浮現之時,立即以政策支撐房價,並放寬貸款政策鼓勵消費者購屋,恐有政府與房地產業者聯手,將購屋者財富和銀行資金,轉移予部分經營體質不良的房地產業者之疑慮。

     房市不振之因在於房價過高。消費者負擔不起過高的房價,特別在台北都會區,有行無市的結果是房地產成交量減少、房價信心分數下滑。依據剛發布的九十七年第三季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全國房價所得比為七.四、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九.五,有約八成的購屋者認為本季及未來一年房價應該會下跌;但是以台北縣新屋房價為例,第三季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還略為增加。相較於台灣,美國政府出手拯救房地產的背景是,美國購屋者房價負擔比例遠低於台灣,其房價所得比約為三至四,而相較於一年前,美國房價已持續下降二成,住宅交易量卻遲不見起色,且大量法拍屋出現,次貸風暴使民眾不敢且無力購屋、銀行也不敢貸款,市場調節機制已經失靈。

     沒有人樂見房市不振。房地產業者賺不到錢、消費者買不起房子、政府抽不到稅,經濟也受到影響。我們認為面對這個現象,政府、產業、消費者三贏的共同目標是,讓過高的房價自然下修,回歸至合理房價;而合理房價水準應以國家經濟成長及人民所得為基礎,根據學界較嚴謹估算,台北房地產價格約有三八%的泡沫,房價下跌三成應不為過。因此,產業界或可同意將以往過高的房價向下修正至合理水準,此是市場調整的必然法則;購屋者應注意房價是否可以負擔,若否,則需面對房貸壓力沈重,或投資化為煙雲之風險;政府應在市場失靈時介入以健全市場機制,而市場健全之關鍵是將資訊透明化,若非市場失靈,政府實不應以政策來延緩房價下跌時間。

     房價剛面臨下跌壓力,政府立即實施救房政策,恐延緩產業景氣自然復甦時間,全民皆輸。從各項領先指標及總體經濟因素觀察,即使短期內房價撐住不跌,長期房價水準終會回歸至合理範圍。此外,救房政策一方面使建商得以高價維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透過放寬房貸政策,鼓勵消費者在高價的這段時間,以較低的自有資金及利息,進場購買房地產。這個作法短期內雖可維持買氣,使部分建商不至於面臨立即倒閉的壓力,但是,當房價開始下跌,辛苦攢了半輩子積蓄買了一棟房子的消費者,不僅負擔著沈重的房貸壓力,且以優惠房貸所省下的利息,抵不過房價微幅下跌所造成的資產縮水;又或者當房價繼續下跌,消費者無力償還貸款,銀行接手不動產抵押品,認列呆帳,銀行承受房價下跌的損失。

     政府目前提出救房市措施的正當性不足。根據學界長期研究,並無證據顯示房地產扮演火車頭工業角色;美國拯救房市的背景為房價已跌至谷底,而台灣特別是台北都會區,房價仍相當不合理,房價所得比偏高;放寬貸款政策以增加需求,恐造成消費者、銀行未來蒙受損失。日前政院與房地產業者會面後,卻立即提出八大救房市措施,我們不禁疑惑這些政策究竟救了誰?

     (張金鶚為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袁淑湄為政治大學地研所博士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4640
八大振興房市方案實質影響評析
2008/11/27 16:1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 記者黃啟菱、蘇秀慧  2008-11-26 
 
行政院為拯救房市,25日釋出八大利多,以寬鬆金融政策最受業界與消費者關注。金管會銀行局將成立單一窗口,協商放寬房屋貸款事宜;並擬由經濟部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擔保、讓銀行提高預售屋的貸款成數至八成。行政院並將在年底前提出振興房地產方案。

建商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說:「台灣房市最壞的時機已過,在相關措施實施後,明年國內房市就可恢復穩定、開始成長。」

台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吳寶田則說,目前銀行對房貸放款成數下滑,對房價的預估值也偏低,若有統一協調窗口,可獲得實質改善,增加民眾信心與購屋能力,有助健全房市發展。

行政院25日也同意建商取得建築執照後,可展延建築期限兩年。元利建設總經理蔡建生說,景氣有好有壞,建照展延可讓建商面對景氣變化時,推案策略更加靈活。

行政院長劉兆玄25日與建築業者座談,討論振興房市方案,財政部、內政部、環保署、營建署、工程會、金管會與中央銀行等單位都派代表出席;與會業者有趙藤雄、吳寶田、蔡建生、建商公會全聯會監事會召集人林敏雄等人。業者共提出14項建言,最後達成八項共識、六項研究案。

行政院25日也放寬投資移民門檻由3,000萬元降為1,500萬元,以增加市場需求面;加快都市更新腳步,將都市更新業者如規劃設計、整合業者等納入投資抵減適用範圍,得按其投資總額20%範圍內抵減營所稅。財政部將修訂相關辦法。

對於建商要求鬆綁陸資來台購屋限制,劉揆表示,這是既定政策,會指示陸委會、內政部等儘速推動。工程會主委范良銹則說,鬆綁陸資來台購屋,將以放寬審查資金來源及在台居住時間考量。行政院並決定成立「建築開發業協調會報」,由范良銹擔任召集人,定期與建築開發業溝通。

業者建議取消房屋買賣契稅與印花稅,以及提高所得稅購屋利息扣除額等,財政部次長張盛和說,明年將推出「綠色稅制」,可一併考量。劉揆指示,將納入賦改會討論。

行政院長劉兆玄25日與建築業者討論振興房市方案,業者提出的14項建言中,有六項列入研究案。台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吳寶田指出,其中鬆綁陸資來台購屋限制、海外所得免稅等兩項建議,可為台灣房市帶來資金動能,有利房市發展,呼籲政府儘速推動。

25日與行政院未達成共識的還包括:取消房屋交易契稅與印花稅、提高所得稅購屋利息扣除額、電梯管道間免計入容積空間、成立交通建設部等。

吳寶田認為,開放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可讓國內房市氣氛轉佳。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也說,台灣房市目前是供給大於需求,買氣很弱,若能開放陸資來台,對提振房市景氣會較直接。

救房市》張金鶚:降價才是關鍵

行政院25日祭出八大措施救房市。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關鍵仍在房價,房價不降,民眾買不起,房市怎會好?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也指出,房價未修正,買氣自然不佳;他說:「八大措施並非猛藥,只是讓建商感覺舒服一點、延長喘息的時間。」

張金鶚強調,政府這些動作會使市場訊息不清楚,消費者也許會錯判情勢。這波房市不景氣需要三至五年才能恢復,政府一再釋出利多,只會讓房市不景氣的時間拉長。

張金鶚說,經濟情勢不佳、民眾所得未增加、失業率不斷飆升,加上房價沒有降下來,只是議價空間變大,自然無法刺激買氣。他認為,業界要政府救市而不自救,未免說不過去,政府也應聽聽消費者的心聲。張金鶚認為,產業界自救可從兩方面下手,第一是降價、現在可以少賺一點;第二是提高服務,例如加強售後服務、提供裝潢與家具補貼等。

顏炳立指出,現在房市問題是房價高、需求弱,購屋者沒錢買房,即使貸款成數拉高、利率壓低,也沒有太大用處,只是延長建商喘息的時間。他說:「大家都覺得房價必定會下修,但現在房價卻遲遲沒有鬆動,怎麼會有人買?」

住商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陳錫琮表示,依照目前市況,銀行是否願意放寬授信、提高貸款成數,仍是未定之天;即使真的釋出利多,但購屋者是否有能力購屋,也都是未知數。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0838
救建商 先降房價再說
2008/11/27 10:4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徐宗慶/公(北縣新店)】 2008.11.27 02:49 am 
 
行政院將推出挽救房地產方案,以免建築業在金融海嘯中滅頂。建築業是不動產相關行業的根本,且從業人員眾多,一旦有營造公司倒閉,必然衝擊其他不動產相關行業,加深房市不景氣連鎖反應,實有紓困的必要;惟仍應規劃其他配套措施,避免淪為只救財團不顧平民百姓。

例如AIG集團在獲得美國財政部的紓困援助後,經營高層竟去奢華度假,引起美國納稅人極度不滿。而現在的房價高得不合理,建商理應獲利豐厚,卻告訴政府需要援助,這實在殊難想像。所以建商要紓困,政府便應要求其配合大幅度降低房價;否則一旦有建商倒閉,房市也會出現破壞性的跌價,那不如讓政府別救房地產,民眾反而有便宜的房子可買。

另如美國三大車廠,公司經營高層顢頇無能卻坐擁高薪,也提不出公司自救或改造的可行方案,致使紓困案難以過關。這一波房市的不景氣並非短時間內突然發生的,早在去年初就有學者警告房市即將反轉,但建商卻貪圖高房價的暴利,未做好妥善的風險控管。因此,各家建商需要政府援助,就必須提出公司自救或改造的可行方案,否則不如不救,以免紓困後仍難逃倒閉的命運;畢竟政府資源有限,而這波景氣寒冬還不知要持續多久,資源也要妥善運用才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0420
專家:房價不降 房市怎麼會好
2008/11/26 07:0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台北報導】 2008.11.26 03:15 am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關鍵仍在房價,房價不降,民眾買不起,房市怎會好?學者指出,政府救房市政策,只是拉長房市不景氣的時間。

建築龍頭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肯定政府大力祭出措施救房市,認為政府相當有誠意;展延建照讓建商不用急著推案,可以維持市場供需平衡。

中華民國建商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王應傑,展延建照可以舒緩斷頭的賣壓,也可以讓建商推案更有彈性,資金更靈活運用,能夠應付市場景氣變化,穩定金融。

行政院指示金管會銀行局成立單一窗口協商房貸,但大部分房地產業者認為,貸款成數才是關鍵。建商公會希望政府成立信用保證基金,補貼過去預售屋分戶貸款額度八成,現在銀行放貸可能緊縮到七成,但這部分政府還在研議中。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強調,政府要救房地產業也是理所當然;但重點是建築業沒有誠意自救,只期望政府出手。

但也有學者持中庸的看法,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認為,整個大環境情況不佳,已經禁不起任何一個產業再崩盤,政府能提出利多,至少可以防止情況再繼續惡化。

直言集》不能垮的產業 建商也該自救
 
【聯合報╱記者 陳培思】 2008.11.26 03:15 am 
 
行政院長劉兆玄推出八政策「救房市」,建商一片叫好;卻引來銀行和學者反對,要求建商應先「自救」,降低房價拚買氣。

到底政府該不該救房市?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從營造、建築等大企業,小到裝潢、水電、木土、瓷磚、水泥、家具、廣告、銷售人員等等,相關就業人口高達一百萬人以上,並非單一建商本身而已;房地產業攸關這麼龐大的就業人口和產值,一旦倒閉引起連鎖效應,對台灣總體經濟的衝擊將十分嚴重。

不單政府禁不起房地產倒閉風暴,連民間也無法眼睜睜讓房地產市場崩盤,因為攸關台灣經濟發展以及百萬就業人口的生計,甚至將讓經濟問題演變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另外,民國九十一年房市也面臨一波景氣循環的低谷,結果建商倒閉、或把爛攤子丟給銀行業,累積了高達一點四兆元的銀行業不良債權,還是由政府撥出部分營業稅收讓銀行業打銷呆帳,其實都是全民埋單。救房市,也等於救銀行業。

面對這一波全球經濟不景氣衝擊,平常奉行的經驗法則和經濟學理論突然都失靈,美國、歐洲等大國也看不到什麼具體有效的政策辦法,都只能求先穩住陣腳,讓情況盡量不要再惡化。台灣也不例外,只讓體質不好的業者先被淘汰,但盡可能避免短時間大量企業連鎖倒閉,以求讓不景氣的傷害降到最小。

不過,誠如學者和銀行業所言,建商本身也應拿出「自救」的誠意。因為任何紓困、救市政策都只是一時,建商如果不依照市場機制降低房價,無法獲得民眾的認同,消費者縮手不買,房市還是救不起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18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