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08.11.19 04:48 am
總統馬英九(左一)昨天上午出席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四十一屆年會,與報協會員進行會談。右起報協主席張國良、香港會長李祖澤、首席會長張曉卿、台灣會長項國寧、大陸會長徐如俊、副主席陳保平。
記者高彬原/攝影
暌違十三年,第四十一屆世界中文報業年會昨天重回台北舉行,各地與會者面對報業寒風,都認為報紙不死,只是會走向跨媒體發展,馬英九總統致詞時強調,報紙的議題設定及輿論掌握能力,遠勝其他媒體,更能「幫助執政黨改進」。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成立於一九六八年,早年有十七次年會在台北舉行,近年卻暫別台灣,馬英九昨天表示,協會邀他致詞時,才告訴他「我們決定要等你選上,才來台北辦」,讓他慶幸「還好不是選前就告訴我,否則壓力很大」。
馬英九指出,今年正逢開放報禁廿年,不少報紙面臨生存,但他走遍世界,始終覺得中文報特色是他國所無,包括文字型態、版面編排、副刊等,都很獨特,「就是與別國報紙不一樣」。
馬英九強調,即使在電子媒體強勢競爭下,他仍認為報紙是非常主要的媒體,因為報紙往往帶領議題設定及輿論,「電子媒體也明顯深受平面媒體影響」。他認為報紙不但能啟迪民眾、為民喉舌,更能幫助執政者改進缺點,這些都是報業的責任。
中文報協今年在首席會長張曉卿之下,新設三名會長,分別由台灣項國寧、香港李祖澤、大陸徐如俊出任。「報業不死,只是求新求變!」項國寧致詞時指出,年會十三年後重返台北,報業已產生劇烈變化,本屆年會主題「新形勢下華文報業的發展」及「世界性通貨膨脹下報紙經營之應對策略」,就是要共商報業大計。
面對報業前景,多位專題演講人都認為應以「跨媒體」因應。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徐泓也指出,報業須打造跨媒體、多媒介平台,將同一文字做不同格式出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則談到免費報紙、收費報紙及網上報紙的競爭和互動,他發現在香港經驗裡,這三類報紙可說「三分天下,你中有我」,比如娛樂、社會新聞,許多人覺得看免費報就好;但若是財經、政治等深度報導,大家還是寧買收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