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來了兩位普立茲獎得主…
 瀏覽483|回應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黃肇松/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台北市)】 2008.11.08 02:39 am 
 
提升專業、追求卓越,這是不久前美國二○○八年普立茲獎頒獎典禮基調,以此賀所有得主,也期勉美國所有媒體工作者。在低氣壓籠罩,各類傳聞流竄的當前台灣媒體環境中,這八個字是空谷足音嗎?

也許是。然而,無論如何,這八個字仍應是媒體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標,否則媒體工作何以被形容為「理想性格較高」?那麼有沒有可以現身說法的典範?有的,這個周末就有普立茲獎兩位新聞獎得主—二○○八年普立茲國際報導獎得主范納魯(Steve Fainaru )及一九九二年攝影獎得主華裔劉香成,應政大新聞系邀請來台,與新聞同業和莘莘學子分享他們豐富的採訪經驗和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的新聞理念。

政大新聞系此時此地籌辦這麼一個「普立茲新聞得主工作坊」的論壇活動,特具意義,中央通訊社也樂於支持。而對一位當年被視為美國「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的始作俑者,在身後所設的新聞獎,竟然成為當今新聞專業的指標,相信不少人仍感好奇。這是不是典型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記得四十年前,筆者在政大新聞系選修「世界新聞史」,得知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普立茲與赫斯特進行全面而慘烈的報業大戰,甚至間接導引了一場美西(西班牙)戰爭。百年之後,赫斯特報團月落星沉、黯然無光,而普立茲家族雖僅留下「聖路易快郵報」報紙一家,但約瑟夫‧普立茲之後人依其遺願,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合辦之新聞學院及普立茲獎,則持續發光,達到普立茲「培養更好記者,讓他們辦出更好的報紙,以更好的服務公眾」的遺願。

有人認為這兩個好機構是普立茲對挑起「黃色報業」的懺悔與補罪,公平來說,它們應是彰顯了普立茲對提振新聞專業的遠見與器識。

於今,媒體的競爭,當然不限於報業之間。生物學認為在生態環境中,萬事萬物息息相關,從天空到大地、從海洋到陸面、從動物到植物,所有的事物之間都有相互關聯性。而從「傳播生態學」的角度,各種型式的傳播媒體,也和生態環境一樣,彼此之間相互關聯,也相互競爭,而且激烈的程度比普立茲的年度不知超過多少。

然而,以個人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多年的觀察,各類媒體—不論是新媒體或傳統媒體的價值仍然取決於所提供的「內容」,而不在於傳播的方式。新科技造成當前傳播生態的物種多元,但衡諸當前的發展,吾人實難相信新科技可以全面提升媒體的專業水平,提升媒體專業編採水平和善盡媒體領導輿論的職責,仍然有賴於媒體最珍貴的資產—記者、編輯和主筆們的努力。

普立茲獎多年來被視為新聞、藝術、戲劇、歷史領域的諾貝爾獎,它的評選標準—尤其是新聞獎項,更被視為是高專業標準高道德標準的至高指標,也是美國新聞界迄今仍珍惜媒體珍貴資產—編採和評論工作者的具體呈現。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的普立茲獎在哪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