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嚴震生】
2014.10.21 03:32 am
在金鶯隊遭皇家隊橫掃後,台灣棒球迷相當失落。一來是因為關鍵第三戰陳偉殷投球內容雖然在水準以上,但金鶯的重砲手在一局後就將大棒收起來,沒有任何的火力支援,讓他以一比二的些微比數成為敗戰投手;二來則是金鶯打包回家,我們無法看到陳偉殷在世界大賽亮相。
十月是美國職棒的季後賽,十一月則是選舉,如果各聯盟的冠軍打到第七戰才分勝負,世界大賽第七場很可能就落在十一月,幾忽乎要到美國人投票選出國會議員(每兩年一次)及總統(每四年一次)的時間。兩者看似毫無關連,但在棒球王國的美國,政治人物經常使用棒球名詞或戰術作比喻,要了解美國政治或是和美國政界打交道,絕對有必要對棒球下點功夫。
美國人愛用棒球比喻政治,乃是因為它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大部分的美國人對棒球比賽都有切身的經驗(幼年時參加過少年棒球聯盟)及相當的了解,而棒球術語也經常被應用到各個生活層面,包括政治在內。美國的選舉政治常引用棒球術語,因為這類的比喻最為貼切易懂。
老布希總統在一九八八年競選總統時,代表民主黨在提名大會發言的德州州長安理察斯就嘲笑他是出生時已在一壘,還自以為是擊出安打上壘,以凸顯布希靠世家背景而非本身努力得來的選舉優勢。杜爾參議員在一九九六年和柯林頓總統對決時,民調落後至少十個百分點,在他選擇坎普眾議員為副手後,支持度小幅回升,共和黨士氣大振,就被譏諷為棒球比賽已進入九局下半,落後對手四分,才擊出一支安打,就自認有機會反敗為勝,過於天真。
歐巴馬總統雖然是以打籃球出名,但他也照樣瘋棒球,是不折不扣的白襪隊球迷。今年四月在出訪菲律賓的記者會被問到什麼是歐巴馬主義時,他強調務實處理外交議題,並引用棒球界流行的小球戰術為例,說明他的外交政策乃是避免犯錯,擊出一壘安打及二壘安打,有時也可靠全壘打奏效(You hit singles, you hit doubles; every once in a while, we may be able to hit a home run),無論如何這是穩健推動美國人民及在全球各地夥伴利益的最佳途徑。
批判者認為他的政府幾乎沒有揮出全壘打,只會打一壘安打者無法讓對手畏懼,美國是超級強國,當然應該以全壘打著稱的貝比魯斯自居。他們還指控歐巴馬的小球說法不僅是對自己團隊缺乏信心,同時也難鼓舞士氣。但軟實力倡議者奈伊則力挺歐巴馬,認為用大棒揮全壘打遭三振的機率很高,因此不如以比較容易達成的(achievable)一壘及二壘安打為目標。
從歐巴馬目前的外交表現來看,即使他採取小球戰術,但也因為安打不集中而未能得分。重返亞洲僅有不定期的政策宣示,幾乎無法串聯成為有效的外交信念;對抗專斷獨行的普亭,似乎也鮮有安打、遑論全壘打的出現,只是等待四壞球上壘或是對手失誤來得分。
今年美國職棒的季後賽驚奇連連,擅長全壘打的金鶯隊季後賽沒有太多的發揮,反倒是皇家隊在小球戰術奏效、球員信心大增後,有不少全壘打的表現。另外,僅靠安打和滾地球得分的巨人隊,在國聯最後一戰連續揮出三支全壘打(包括石川隆的再見三分砲),打敗紅雀。皇家和巨人都是以外卡身分進入季後賽,是首次兩支沒有九十勝的球隊在世界大賽較勁,顯然歐巴馬的說法,仍可期待。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