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國大選 歐巴馬大勝
 瀏覽59,607|回應437推薦3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玉狐狸
藍海翔
angelefly天使鷹-親愛的孩子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四日電】 2008.11.06 04:34 am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左)與女兒莎夏,四日晚間在芝加哥格蘭特公園慶祝勝選的集會上,向支持者揮手致意。
(法新社)

美國選民四日共同寫下「改變」的歷史新頁。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以懸殊的選舉人票數,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成為美國建國二百卅二年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

「在這次選舉,這項關鍵時刻,改變已降臨美國。」四十七歲的歐巴馬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二,至少拿下三百四十九張選舉人票,大勝馬侃得票率百分之四十六,一百六十三張選舉人票。他在芝加哥向十二萬名支持者發表勝選演說時,偶露招牌笑容,但沉穩鎮定,毫無狂喜之情。

歐巴馬說,如果還會有人懷疑美國是否仍是個諸事皆可能之地,不知建國先賢之夢是否存在當世,甚或質疑美國民主的力量,「今晚就是你們的答案。」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創下多項紀錄,除了是第一位黑人總統外,政治資歷極淺,在伊利諾州當過七年州參議員,並於2004年當選聯邦參議員。結果這位政治新秀,卻分別在民主黨總統初選擊敗強敵希拉蕊.柯林頓,並勢如破竹吃下政壇老將馬侃,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

歐巴馬在夏威夷出生,已逝的母親是來自堪薩斯州的白人,父親是非洲肯亞人;歐巴馬小時候曾隨母親住過印尼,後來被母親送回夏威夷,由白人外祖父母撫養,讓他得以從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完成學業。

最早投票的美國東部各州,在晚間八點投票結束後就陸續開票,開票不過九十分鐘,歐巴馬已拿下極關鍵的俄亥俄州及賓州,馬侃已有吹熄燈號的準備。晚間十一點左右,歐巴馬拿下原屬共和黨囊中物維吉尼亞州後,累積的選舉人票已達220張,當時若先計入民主黨的鐵票大州加州的五十五張選舉人票,歐巴馬的票數已超過當選最低票數270票。

此時勝負已分,主要新聞台都已宣布歐巴馬當選總統,馬侃不久也致電歐巴馬承認敗選,並發表敗選談話,恭喜歐巴馬當選,並呼籲全美國團結與新總統共同克服挑戰,弭平歧見,恢復繁榮。

除總統選舉外,美國聯邦國會也進行眾議院所有眾議員及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席次改選。在歐巴馬帶領下,民主黨順利拿下兩院多數席次,將成為足以「完全執政」,擁有行政與立法優勢的強勢政府。

歐巴馬與副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明年一月廿日宣誓就職,美國也確定換黨執政,重布政治新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89434
 回應文章 頁/共4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國際專欄─俄對歐巴馬的下馬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11 中國時報 【郭崇倫】

歐巴馬(見圖,法新社)當選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總統
 
     國與國關係,除了官式外交,領導人間的私誼也許更重要;官式交涉行不通時,私誼可以起關鍵性的作用。歐巴馬當選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後,各國領袖紛紛想要建立關係,有的元首希望給他個好印象,有的領導人則是把醜話講在前面,希望來個下馬威,「即使是美國,也不要犯了我的原則」。

     而歐巴馬與世界各國領袖的第一次接觸,就是透過電話。他第一批打電話的國家,共同特性是美國友好盟邦,對民主有共識,電話中不需要實質討論,客客氣氣寒暄,並約定盡快見面。日本首相麻生清晨七時接到歐巴馬電話,兩人沒透過翻譯,直接在電話中用英語交談約十分鐘;南韓總統李明博掛號第二個,自七點十七分起通話十二分鐘,李明博還一度要翻譯省略韓文翻譯,好節省時間多談;其他還包括英國首相布朗,法國總統薩科奇,澳洲總理陸克文、加拿大總理哈珀、德國總理梅克爾、以色列總理歐默特、墨西哥總統卡德隆等九人。

     七日下午的第二批則是與美國關係有些棘手的國家領袖通電話,包括巴基斯坦、埃及、波蘭、沙烏地阿拉伯以及西班牙。

     八日晚間,則與兩個略有緊張關係的大國─中國胡錦濤以及俄羅斯總統梅德維捷夫通電話。胡錦濤希望能與歐巴馬妥善處理兩國間的敏感問題,特別是台灣問題;而克里姆林宮聲明中僅淡淡的說,兩人都同意,為全球穩定發展,美俄兩國應該建立有建設性、具有正面意義的互動關係。

     這其實不是俄羅斯第一次與總統當選人歐巴馬的交手;歐巴馬才剛宣布當選後的幾個小時,梅德維捷夫就發表國情咨文,宣布要在靠近波蘭邊境的加勒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短程巡弋飛彈。這種飛彈射程可及歐洲大部分地區,梅德維捷夫的理由是為了「抵銷」美國預備在波蘭設置的飛彈防禦系統。

     其實他大可以選擇十一月的任何一天宣布,結果他偏偏在歐巴馬當選之後,看樣子是要給下馬威。紐約時報稱這是俄國佬「歡迎他到大人世界來」,同時也在打量他的能耐,逼歐巴馬政府把俄羅斯政策提到最優先。

     專家研判,這款最新導彈目前全都部署在喬治亞邊境,鑑於兩國緊張關係,不可能調動;要再生產則需要時間而且所費不貲,二○一五年才能完全裝備完成五個導彈旅,這個宣布恫嚇意義較高,而且留下交涉空間。

     但火上加油的是,波蘭總統府網站八日透露,歐巴馬在選後與卡辛斯基總統通電話時,強調美國與波蘭的戰略夥伴關係,同時承諾飛彈防禦計畫會持續下去。

     歐巴馬陣營馬上跳出來否認,並稱歐巴馬對飛彈防禦計畫還沒有決定;選舉期間,歐巴馬立場是,他要確定科技上是可行的,而且不能讓俄羅斯覺得目標是他們。

     民主黨向來就懷疑飛彈防禦體系的效用,在下個國會會期內,很可能預算通不過,但是批評俄羅斯想要控制鄰國的強硬態度,卻是勝於共和黨。八月俄羅斯與喬治亞剛發生衝突時,歐巴馬最初希望雙方自我克制,後來姿態越來越高,指責俄羅斯侵犯喬治亞主權,最後甚至表示支持喬治亞加入北約。

     然而歐洲盟友們卻不以為然,歐安組織(OSCE)的八月與十月兩份報告,都指責烏克蘭先行挑釁攻擊,對平民目標濫炸,英國智庫IISS也批評烏克蘭總統夏利卡希維利,認為北約應該無限期的擱置烏克蘭與喬治亞的加入申請。

     但是烏克蘭、喬治亞,與急著要美國設飛彈防禦系統的波蘭,乃至波羅的海三小國這些東歐國家來說,面對重新強大的俄羅斯,恐懼的心態是一樣的。他們迫切希望與美國加強軍事戰略同盟關係;他們更急著想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軍事力量來保護他們不受俄羅斯威脅。

     歐巴馬現在還希望爭取時間,不願馬上面對困難的抉擇,不過話說得很漂亮,在首次記者會上,「我們一個時間只能有一個總統」。

     但是G20高峰會即將在15日召開,屆時各國領袖都要到華盛頓,會議能否達成共識,倒還不是最重要的,能夠與歐巴馬碰面,掂掂他的斤兩,才是最重要的。 (clkuo@mail.chinatimes.com.tw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7090
克魯曼專欄》歐巴馬 要記取「新政」教訓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蔡繼光譯】 2008.11.11 03:53 am 
 
突然之間,舊東西又全變回「新政」。雷根謝幕;小羅斯福登場。但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經驗,能為今天的世界帶來多少啟示?

答案:俯拾即是。只是,歐巴馬不僅應以小羅斯福的失策為鑑,更應以他的成就為師:歷史的真相是,就長期而言,新政是成功的,但就短期而言,則屬未必。小羅斯福的治國藥方,近效有限,甚至差點毀了整個格局,原因在於,他的經濟政策過於謹慎。

新政(New Deal,1933年實施)的長期成就:歷史證明,小羅斯福任內創建的機構,非但不可或缺,還耐操耐磨。那些機構迄今仍是我國經濟安定的基石。試想,新政時期若未能為多數的銀行存款提供擔保,金融危機會有多糟。試想,共和黨人若成功拆毀社會福利制度,美國的退休銀髮族現在該覺得有多不安全。

歐巴馬能否望其項背﹖歐巴馬的新幕僚長艾曼紐宣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進步主義者流殷切期盼,歐巴馬政府能和新政時代一樣,創建新機構來搶救眼前的經濟和金融危機,尤其是足以改變美國未來社會形貌的全民健保制度。

不過,新政對經濟大蕭條本身的應變不足,新政府千萬不要學。

如今,以右派保守智庫為主的整個知識圈大聲疾呼,其實,小羅斯福的理念反而讓大蕭條惡化。所以,了解你所聽聞的大部分內容,是根據事實被刻意曲解的哪一個脈絡而來,相當重要。新政的確為大多數受苦的美國百姓帶來甘霖。

保守派智庫說,其實,小羅斯福的前兩個任期,並未促成經濟全面復甦。凱因斯學派主張,停滯不前的經濟可以藉擴張公共支出來推動,所以前述的失敗,經常被引為攻擊凱因斯經濟學的證據。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布朗(E.Cary Brown)對30年代財政政策所作的權威研究,卻提出截然不同的結論:財政振興方案不成功,「原因不在計畫無法奏效,而在計畫沒機會接受試煉。」

這可能難以令人理解。新政有名之處,在於它透過「工程進度管理署和「公民保育團」,雇用數百萬美國民眾。今天,我們仍駕車在工程進度管理署修築的公路上奔馳,送孩子到它建造的學校上學。這些公共工程難道稱不上重大振興財政方案?

話雖如此,但它確實不如你想像的重大。聯邦公共工程支出的效果,大多被其他因素抵銷,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胡佛簽署的大幅加稅法案。這個法案的效應,一直到胡佛繼任者就職後,才充分顯現。此外,聯邦當局的財政擴張政策,在州及地方階層,也頻遭增稅及縮減支出的決定抵銷。

況且,小羅斯福非但對推動全面財政擴張計畫顯得意興闌珊—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回歸保守預算準則。這種心態差點就讓他的英名毀在自己手上。1936年大選,小羅斯福挾著壓倒性勝利的餘威,大砍支出,調高稅賦,經濟困境隨即復萌,失業率重回兩位數,接著便在1938年期中選舉嘗到重大敗績。

真正挽救美國經濟和新政的是龐大的公共工程計畫—「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為美國經濟提供一個足敷需求的振興財政方案。

這段歷史為即將上任的政府提供重要的教訓。

政治教訓方面,經濟措施失當會讓選舉獲得的選民付託迅速流失。民主黨上周大勝,但1936年贏得更多,卻在1937-38年的不景氣中坐視戰果消失殆盡。美國民眾不指望經濟馬上就會好,但的確想看到成果。如果民主黨不能讓經濟復甦,他們的快樂將如曇花一現。

經濟教訓方面,就是要做的徹底。小羅斯福認為,嚴控支出計畫就是審慎的表現;其實,他反而是拿經濟和個人歷史評價在豪賭。我對歐巴馬及他身邊的人的建言是,美國經濟需要多少需求,他們必須略加估算,再加個五成。在蕭條的經濟體中,高估振興方案的需求,遠比低估為佳。

簡言之,歐巴馬領導之新新政能否成功,端視他的短期經濟方案膽識是否過人。進步主義論者只能寄望,他有必要的膽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6782
一個總統如何淪為歷史灰燼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8.11.09 02:39 am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幾乎帶來舉世歡騰,台下最落寞的影子,不是敗選的馬侃,而是正在白宮倒數計時打包的布希。在位八年,這位高度爭議的牛仔元首給自己留下滿篇劣績,給美國經濟留下通紅赤字,讓自己的政黨在各路慘敗,讓人民失去身為美國人的自信和驕傲,讓世人質疑甚至咒罵美國。

美國歷史上,還在位即遭世人如此鄙薄的總統,恐怕還不多見。在這次大選中,布希形同提前退場的隱形人,無處著力。他不僅是馬侃的票房毒藥,共和黨在參、眾兩院改選的大敗,也要歸咎於他施政無方引發的強烈民怨。布希明年初卸任後,他留下的金融海嘯後遺症和伊拉克及阿富汗撤軍問題,不僅將讓新政府頭痛多年,也將成為繼續糾纏共和黨的鬼魅。

布希八年前驚險勝出,民眾對他的觀感其實不惡,他不時脫線的作風,反而為他增添幾分莫名的親和力。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紐約都心慘遭重創,全球對美國的際遇咸表同情,對恐怖主義的憤慨也達到空前,災難凝聚了美國的團結,布希的聲望也急劇上升。不料,他卻誤用濫用了這樣的人心和機會,趁勢將美國導向扮演「世界警察」的霸權角色,對外以「反恐」為名發動一連串戰爭,對內則以「安全」為由部署了天羅地網,甚至不惜侵犯自由與人權。

但當傷亡的悲哀沉澱、反恐的情緒冷卻後,人們逐漸認清了布希及其團隊的兩手策略,了解他們如何假正義之名濫用了國家機器。布希出兵阿富汗,對賓拉丹的蹤跡卻一無所獲;他向伊拉克發動戰爭,雖輕易擄獲狂人海珊,最後卻證明所謂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說純屬謊言。不僅如此,布希政府抗拒聯合國規章一意孤行,罔顧國會程序擅自撥款出兵,都超越了美國總統的憲政權限,視民主規制及國際公約如無物。

事實上,當布希打著反恐大旗四處攻掠時,這種「美國才是老大」的姿態確實頗具民粹效果,他在國內的聲望還一度達到歷史高峰。然而,隨著美國子弟在戰場不斷喪生的數字呈現,隨著布希朋黨在他人國境赤裸裸掠奪資源的消息傳來,隨著美軍以可恥手段虐待戰俘的畫面曝光,美國人才了解到這不是一場光榮的戰爭:布希及其親信集團只是假借正義之名累積個人財富罷了。但這樣的覺悟,已經遲了五年。

這種操作手法,在世界政治史上絕非罕見。執政者誇大或虛構敵人的威脅,煽起人民的仇恨及恐懼,並宣稱自己才有能力對抗或提供保護;其實,內中卻包藏著人民想像不到的偌大政治利益及現實利益。這些年來,布希政府不僅激起了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空前敵意,更因國土保安的加強,使得境內的種族關係變得緊張,人民的猜忌與不安增強;布希以「反恐」和「愛國」布條把美國包裹得越緊,便越使美國的自由民主信念萎縮。布希自作自受倒不足惜,但美國人民自由與自信的消退,及美國國際形象的損傷,卻是最難修復的損失。

資質平凡的布希,出身政治世家,兩種因素相乘,造成他對世事缺乏理解、同情與耐心。身邊利益集團環繞,再加上大權在握,更催化了他的粗魯、傲慢和輕率,從而變成為所欲為的權力怪獸。他八年揮霍資源,留給美國的一個爛攤子:懸而未決的海外戰事、猶未見底的金融黑洞、種族與宗教的緊張關係、失卻黨魂的共和黨、蒙塵的美式價值和美國精神;一個元首能帶給國家的災難,還有什麼比這些更可怕的?

不過四年之隔,選出布希的約略同一批人民,卻選出了黑人總統歐巴馬,這就是物極必反現象。要說布希對美國有什麼貢獻,這也許稱得上一樁。經過他八年失政的煎熬,美國人民所秉持的民主、包容和誠實,終於穿透了膚色的隔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3995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的財經布局及政策展望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08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美國大選結果已然揭曉,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大獲全勝,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此顯示美國多元社會又邁出一大步。歐巴馬刻正緊鑼密鼓安排新政府重要人事,此次大選歐巴馬提出「改變」為主要訴求,並獲得重大勝利,顯然歐巴馬會實踐競選承諾,採取與布希政府很不一樣的政策。

     首先,民主黨此次在總統、參眾兩院及州長選舉,都獲得決定性勝利,因此可說是「完全執政」,歐巴馬政府來自國會的掣肘會降至最低。這種有利的情勢,是近廿年來罕見。總統大選,歐巴馬獲得選舉人票是競爭對手的2倍;在參院,民主黨席次接近6成;在眾院,民主黨增加22席,達258席,比共和黨的177席,多出81席;在州長選舉,民主黨亦頗有斬獲。也就是民主黨在行政、立法及中央、地方選舉中,均獲大勝,此充分顯示美國「民心思變」。實際上,民調顯示,全球各國對歐巴馬的支持度,比美國國內還高,因此歐巴馬新政府可說「銳氣正盛」,在國內與國外都享有很高支持度。這當然對人事布局及政策推動十分有利。

     其次,歐巴馬現在只有47歲,是繼民主黨總統甘迺迪及柯林頓以後,最年輕的總統。好處是充滿活力,願意改變;但其缺點是從政經歷及人脈薄弱,因其只擔任過一屆聯邦參議員,也無州長等行政歷練。初期比較可能的安排,是重用柯林頓政府時代有經驗的閣員,因為柯林頓的施政績效頗佳,任內美國經濟表現亮麗,財政由紅轉黑。在此次大選後期,柯林頓夫婦不計前嫌,全力拉抬歐巴馬,表現可貴的民主風範,投桃報李,歐巴馬應會重用柯林頓夫婦推薦的人選。此外,副總統當選人拜登,在參院資歷極深,主掌參院外交委員會多年,在美國政界人脈極廣,與歐巴馬具互補作用,並因而獲邀搭檔競選。顯然柯林頓夫婦及副總統拜登,對歐巴馬政府人事布局,最有影響力。

     以下屆財長人選為例,股神巴菲特有自己龐大事業,如出任財長,名下財產皆須信託,牽涉之利益與範圍甚廣,且巴菲特年逾七十五,體力難任繁鉅。至於前聯邦準備理事主席伏克爾,年逾八十,可能性更小。柯林頓任內最後一位財長桑默斯,曾任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及校長,在199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桑默斯時任財政部次長,與財長魯賓及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被稱為「挽救全球金融三劍客」,因此桑默斯理論與實務兼備,是財長最可能人選。

     在財經政策方面,歐巴馬在大選中,揭示「對富人(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加稅,對窮人減稅」的口號,顯然切中時弊,對矯正美國貧富不均應有助益。但因美國經濟已陷入嚴重不景氣,因此對中產階級減稅會先執行,俟經濟復甦後才比較可能對富人加稅。另美國民主黨傳統上,比較重視婦女、兒童、窮人、失業者、中小企業、少數民族等弱勢族群利益,因此歐巴馬上任後,對健保改革、延長失業津貼、扶植中小企業等議題,會優先推動。依民主黨傳統,其政策對大型集團企業及華爾街金融活動,可能較為不利。因此布希任內通過的七千億美元紓困方案,內容可能會再作調整,例如讓無力負擔房貸家庭者有更長的喘息空間。

     最後,歐巴馬在當選演說中指出,「改變」恐難在四年內完成,因美國此際面對「危急的全球、百年金融危機」。這一方面顯示歐巴馬時代絕不止四年,以其年紀之輕,尋求八年任期似乎是理所當然。另方面,歐巴馬政府應會把全球暖化等議題列入優先政策。八年前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參加大選,普選票數勝過布希,但在計算選舉人票時卻敗北,令全球環保人士扼腕不已。歐巴馬上任後,比較可能積極參與全球抗暖化的各種國際協定,把布希任內較偏向美國本身及能源業者利益的政策,加以調整、矯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2734
幕僚長挑艾曼紐 歐作風轉強硬?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美聯社芝加哥7日電】 2008.11.08 03:27 am

美國總統選戰落幕,新的領導團隊正在形成,這本是一個從激情走向平和的過程。不過,原本溫和低調的歐巴馬勝選後的第一項人事安排,卻是挑選硬派眾議員艾曼紐出任白宮幕僚長,顯示歐巴馬就任後作風可能轉趨硬調。

美國大選期間,歐巴馬陣營感到自豪的一句話是「No Drama Obama」,意思是歐巴馬競選不搞噱頭,不搞譁眾取寵炒作。歐巴馬和競選團隊的高層也給人一種學院式的競選風格。

艾曼紐給人的形象恰恰相反,他是一個口無遮攔的行動主義者,偏好衝突和出鋒頭,曾經寄了一條死魚給政敵。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博納(John Boehner)表示,這項任命「對一個誓言改變美國、讓政治更文明、以及中道治國的總統當選人而言,是個諷刺的抉擇。」

被歐巴馬任命為白宮交接小組共同主席之一的波德斯塔也是硬派人物,雖不像艾曼紐那麼誇張,卻也是黨內不好應付的人物。

艾曼紐和波德斯塔另一個共同之處,是兩人都曾經是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幕僚。艾曼紐曾任柯林頓的政治和政策顧問,目前是國會眾院民主黨幹事會議主席,是眾院第三號人物;波德斯塔則曾任柯林頓的幕僚長。

面對外界的質疑,艾曼紐以超黨派的姿態接受白宮幕僚長的職位。他說:「我們常常意見相左,但我尊重他們的動機」、「現在是團結的時刻,而總統當選人和我將致力於協助各位弭平我們政治上的裂痕,並且在共同的目標之下,召喚支持兩黨的美國人團結起來。」

歐巴馬在聲明中說,「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比艾曼紐更能任事。」親近歐巴馬的人士指出,歐巴馬對於幕僚的選擇,反映出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也知道當他從競選轉向執政時,需要什麼來確保成功。

歐巴馬這個周末會在家休息,10日將應小布希總統之邀,前往未來屬於自己的白宮辦公室拜訪。

艾曼紐曾任房地美董事 被指失職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2008.11.08 03:27 am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的第一道重要人事派令面臨考驗。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7日披露的政府報告,即將就任白宮幕僚長的艾曼紐不僅行事風格強硬,在2000年至2001年擔任「房地美」董事期間,該公司還曾因為假造財務報告,導致整個董事會被「美國聯邦住屋企業監管辦公室」控以失職。

美國廣播公司表示,艾曼紐任職「房地美」董事期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曾指控該公司為了欺騙投資人,所以假造數十億美元的收益;「美國聯邦住屋企業監管辦公室」也指控該公司董事會未能善盡職責,察覺公司出現的警訊。

2007年,「房地美」同意支付5000萬美元(約16億4000萬台幣)的罰款,以解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4名高階主管則以「怠忽職守」遭到起訴。之後,4名高階主管同意和解,但不願承認或否認被指控行為。

分析家說,「房地美」行為正是美國經濟開始瓦解開端,之後還讓政府被迫接管,連同「房利美」共花國庫2000億美元(約6兆5600億台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2545
看懂天下事》歐巴馬新政府 扛起全球經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建甫】 2008.11.07 04:51 am 
 
美國總統大選,果然如一般預料由扛著「改變」和「希望」大旗的年輕政治家歐巴馬勝出,但這也是他重擔的開始,即將面臨的考驗是如何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境、擺脫金融海嘯衝擊。

美國一向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各項政策對世界經濟影響甚遠。我們且來看看歐巴馬競選的經濟政策對將來世界經濟發展會有何影響。

通貨控制 重建金融秩序

次貸危機所引發的世界金融海嘯,嚴重拖垮了美國經濟,通貨膨脹加速上升,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下降,消費支出陷入負成長,各國對美國的出口也受到打擊。歐巴馬未來將整頓金融體系,會要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控制貨幣流通量。未來美國政府將更加規範金融機構(或投資銀行)開展各項業務的規章和制度。此外,他也贊成設立基金,避免民眾因無力償還房屋貸款而造成生活問題,並由聯邦政府協助取得貸款,減少次貸的危機。

這些經濟措施,尤其是通貨的控制,不但可以穩定物價,並宣告重建美國金融市場、提振投資人信心,也使美元回流速度減緩,而世界各國資本市場的資金缺口壓力也可以鬆一口氣,避免金融海嘯進一步擴大。

打擊炒作 制定反投機法

歐巴馬認為國際油價的飆漲,除了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大國用油量大增等因素外,很大成分是投機客哄抬結果。2000年美國政府解除商品期貨委員會對石油價格交易的監督,等於是為石油公司和投機客開了一個漏洞,讓他們可以炒作獲利。他認為關閉投機客投機管道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主張制定反投機法,抑制金融投機之風盛行,將投機漏洞封閉,不讓金融機構執行長們肆無忌憚地鯨吞民眾和政府的金錢。

因此,反投機法不只用於打擊油價炒作,對於抑制國際原物料非理性上漲也具有一定效果,由美國帶頭來打擊投機活動,將可使國際物價不致有劇烈變動,並藉由市場監管,讓市場經濟更加健全。

歐推新稅 將「劫富濟貧」

歐巴馬的稅政簡單說就是「劫富濟貧」,加重企業和富人負擔,減輕勞工及低所得階層稅負。在劫富部分,主張石油公司課徵暴利稅;所得稅最高稅率調至39.6%;調高資本利得稅制最高上限至24%;提高平均年薪25萬美元以上家庭稅賦。在濟貧部分,對勞工階層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下低收入戶減稅;協助財政有困難的地方政府,每戶家庭再減稅1,000美元。此外,增稅後要以500億美元興建公共基礎設施,並計畫為美國人民提供一系列福利,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健康醫療保險,以及其他和中產階級家庭相關費用。通過以上途徑平衡美國經濟,同時也重新分配財富,使社會資源分配更有效率。但富人加稅、窮人減稅的方向,目的是為了社會公平與刺激消費,也將使得富人將資金移往國外,屆時世界資本市場恐怕又面臨一場重新洗牌的新境。

照顧弱勢 重談自貿協定

歐巴馬批評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他上任後必定會重新談判。1992年8月12日,美、加、墨三國簽署的這個協定,造成加、墨對美出口大量增加,但進口增加甚少,形成了巨大貿易逆差;而美國生產工廠也移往工資相對低廉地區(尤其是墨西哥),因而造成大量美國人失業,或工資被壓低的生活困境。當中影響最深的是婦女及有色人種,因為他們就是搬走的大部分成衣及電子廠勞工。

歐巴馬因為照顧弱勢團體比較偏向保護主義,北美自由貿易重新談判,屆時不但北美貿易,恐怕連其他地區貿易也會有所限制,雖然對美國國內產業與勞工有所幫助,但對世界經濟發展將是一個未知數。

總之,在美國,共和黨擁護傳統,主張漸進保守與維護傳統價值政策,民主黨強調理想,主張照顧勞工、弱勢與改革開放政策。因此有人常常開玩笑,美國人「年輕時候是民主黨,年老變成共和黨」。歐巴馬的經濟政策也維持傳統民主黨調性。歐巴馬是甘迺迪第二,也是實現馬丁路德金恩美國夢的最佳人選。

未來的新政府,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0915
改寫美國歷史的一次選舉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06 中國時報 【林正義】

     如同原先美國主要民調機構、選舉專家的預測,歐巴馬以懸殊的選舉人團票數,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肯。歐巴馬足足小麥肯廿五歲,兩人雖同為參議員,麥肯是第四任,歐巴馬卻連第一任期都尚未做滿。但是,美國選民認知的是麥肯屬於過去的英雄,在遭逢重大金融危機,歐巴馬卻有可能改變與改造美國的未來。

     二○○八年美國總統選舉是,自一九五二年以來首度在兩黨陣營既無現任總統競選連任,也沒有現任副總統尋求總統的寶座。這對歐巴馬而言,是一個好的參選時機。美國白人人口占六七%,黑人占十二.七%,比西裔十四.八%要來得少,歐巴馬的勝出僅靠族群是永遠贏不了。歐巴馬在競選參議員時,在二○○四年七月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主題演講,以「希望的膽識」為名,清楚、簡單、實例、激勵的言語打動人心,也打開他的知名度。

     歐巴馬在民主黨黨內初選,由民調第二位擊退原先被看好的希拉蕊參議員。當麥肯穩定獲得提名之後多月,歐巴馬與希拉蕊仍在初選纏鬥。歐巴馬的勝利,不完全是麥肯個人因素所導致。

     共和黨總統小布希擔任兩屆總統,不支持率六七%,遠高過二六%的支持率,加上遭逢世紀金融風暴,從九月以來的每一個民調平均落後歐巴馬五%至十%。麥肯選擇裴林當副手,更使觀察家擔心他的判斷力。

     歐巴馬的成功,反映出他的個性中道、平和,具有膽識、不走偏鋒、打團隊的文宣戰與組織戰。在美國金融機構倒閉頻起、經濟成長遲滯、人民財產縮水之際,歐巴馬不像麥肯要求大家將國家當作第一位。他雖非經濟專才,但提出「希望」、「改變可以發生」顯然較易被選民所接受。多族裔的成長背景更使歐巴馬具有包容性。在美國面臨伊拉克戰爭泥淖,歐巴馬明確要結束伊拉克戰爭,加上他求變、改革、前瞻,獲得主流媒體社論的支持,路愈走愈寬。

     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前後,將面臨諸多的試煉。一、美國金融風暴如何停止,經濟的復甦多快,影響到美國在世界的領導能力。二、伊拉克戰爭是否能如期在十六個月完成撤軍,而且是有責任、光榮地結束。三、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將成為新的重心,恐怖主義活動是否逐漸受到壓制?四、伊朗的核武發展,如何阻止核武器擴散流入恐怖主義分子的手中?五、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否隨著俄羅斯的經濟復興、美國在波蘭部署反飛彈系統,而拉大兩個超級大國的距離?六、美國如何改善與多數左派執政的拉丁美洲國家關係,包括如何結束對古巴的禁運。七、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是否重新協商或面臨中斷?

     歐巴馬幼年在印尼成長四年,有亞裔族群的背景與聯繫,認為當中國崛起、日本與南韓更加自主之際,美國必須建構更有效率的亞洲架構。歐巴馬希望在亞洲建立一個包容性、多邊的基礎架構,可處理菲律賓恐怖主義活動,也可因應印尼的禽流感等問題。

     歐巴馬對於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有所批評,因為美國汽車、稻米、牛肉沒有獲得特別照顧,南韓對於勞工、環保的標準,美國也不滿意。歐巴馬願意在無前提之下,與金正日會晤,與北韓關係正常化可能納入議程。

     歐巴馬視中國是競爭者不是敵人,日本才是盟友。歐巴馬關注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問題。美國應該在智慧財產權、人權紀錄、環境保護、對蘇丹與伊朗的政策上,向中國表達不認同的意見。中國需要扮演負責任的大國角色,美國也需要警覺、密切觀察中國的戰略能力的提升。歐巴馬希望美國、中國能攜手因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及全球暖化的挑戰。歐巴馬支持對台軍售,也支持兩岸建立信心措施。

     歐巴馬不似麥肯明顯支持台灣,但他的亞太政策幕僚如「布魯金斯研究院」的貝德、卜睿哲,了解台海兩岸的複雜性,不可能偏向中國。相較於歐巴馬創造了美國歷史,美中台關係的持續性將遠大於改變。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89699
國際專欄─歐巴馬的美國夢與挑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06 中國時報 【吳芳銘】

 ▲歐巴馬的美國夢創造美國歷史,成為首位非裔美國總統,也接下一系列內憂外患棘手難題空前的挑戰。(歐新社)
 
     歐巴馬當選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寫下了許多令人贊歎的驚嘆號。

     第一,歐巴馬眾望所歸的關鍵因素是變革(Change)。「我們需要的變革」掃除了美國人對歐巴馬從政不久背景的疑慮,在民主黨內初選時讓希拉蕊的人氣與資質變得黯淡,面對與共和黨的競爭,也迫使了麥肯冒險挑選裴琳為搭檔,埋下了敗選的因素。

     與其說歐巴馬打敗麥肯,不如說美國選民對布希投下了不信任投票。布希掌握八年的國家機器,把美國步步推向內憂外患的危局。歷史正要為布希執政八年蓋棺定論時,主張變革的歐巴馬重演一九九二年柯林頓挑戰老布希「笨蛋,問題在經濟」的經典戲碼,輕鬆過關斬將,還一舉把布希定位成美國經濟霸權衰退的重要罪人。

     第二,民主黨重回華盛頓,入主白宮並以多數黨掌控參眾兩院,未來至少兩年或四年的美國,將出現柯林頓後民主黨執政下的一致政府。自七十年代民主黨失去廣大南部州的支持後,共和黨的保守主義長期主導美國政治。九一一事件更加強化了共和黨的地位,直到兩年前期中選舉,民主黨才在兩院取得優勢,這次的勝利可被視為政黨重組,選民代際的巧妙變化與反恐戰爭等因素促成了重組的發生。順此看,民主黨的一致政府,延續了期中選舉以來對布希政府的不滿,並拒絕了保守主義的失序統治。

     第三,歐巴馬的當選宣告了誠如他所說的「我的美國夢一切都有可能」,「美國夢」已不是遙不可及,而是當下的感受。這個夢的實現,除來自於他的超凡魅力(Charisma)之外,還在於他善於行銷希望,扭轉劣勢為優勢,並成功地說服了美國人接受他的領導,諸如他顛覆了膚色的負面評價,為其參選賦予了歷史性的進步意義,並與「變革」的訴求相配套,成功地把自己送進白宮,改寫了美國二百多年來的歷史。

     歐巴馬也善於行銷自己,引導不同背景的支持者或族群在自己身上找到共同點的共鳴。例如他用網路與年輕人溝通,讓小額募款如雪片般飛來,創下競選募款的歷史紀錄,讓黑人去思考膚色問題,與少數族裔對話爭取認同,對窮人訴求小時候領過食物補助券的共同經驗,讓高教育程度者看到了長春藤名校出身的背景。

     不過,在「我的美國夢一切都有可能」的背後,美國的新領導人將面臨一系列內憂與外患的棘手難題,這是自林肯以來最難以應付的危局。

     首先,在國際關係或世界秩序問題上,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的實力與其充當全球領導者的角色要求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甚至變成了美國把自己從單邊主義裡孤立了起來,世界各國不與之起舞,徒留全球單極霸權領袖角色的噓聲和虛名。

     其次,在經濟上,歐巴馬將面臨三大經濟難題:挽救疲軟的經濟、穩定金融體系並重建遭受重創的金融系統以及中國貿易政策。在巨額國債和嚴重的金融風暴共作用下,經濟衰退首受衝擊,美國將陷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二○一○年失業率可能上升到八%以上,要有心理準備迎接會有點久的寒冷冬天。

     美國政府對金融監管的不足與失策,摧毀了華爾街金融帝國,如何穩定並走出金融危局,以及透過政府與市場的新分工來重建金融系統,亦需時間與智慧突圍。中國已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和經濟伙伴,彼此間的經濟互賴越來越深,但是否會在紡織品配額、人民幣升值、貿易逆差等議題的磨擦下,發展成中國或新興市場國家有所疑慮的貿易保護主義,美國需要小心應付。

     上述這些問題,民主黨政府不能像布希一樣關起門來自己搞,必須與國際社會一起設立共同議程,根據共同利益建立原則性的框架,處理單邊主義對國際關係的嚴重破壞與金融系統風險,包括:支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管制架構的改革,解決美國龐大的財政赤字以及京都協議書等綠色議程,重新議訂自由貿易協定,制定主權財富基金的行為準則,繼續鼓勵中國等新興國家增加匯率靈活性等。

     歐巴馬的當選,有「美國夢」的憧憬,但在夢想背後還有許多歷史遺留以及新(國際)政經情勢的挑戰需要面對,危機時刻的變革領導,顯然是歐巴馬現在迫切的議題和應有的作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89694
歐巴馬啟示錄:是的,我們要改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06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結果,一如預期,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獲得大勝。不只如此,該黨在參眾兩院的補選亦遙遙領先,使得民主黨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獲得全面性的勝利。這樣的選舉結果,固然是對布希政府八年慘澹執政的否定,但也凸顯出新時代、新人選、新氣象的來臨。簡單地說,歐巴馬旋風才正要開始。雖然美國新總統未來數年面對的挑戰極其艱困,但所謂「時代考驗人才,人才創造時代」,也唯有在這種劇變艱難時代,才能有歐巴馬這麼一號人物冒出頭來。

     歐氏當選美國總統的第一重意義,當然是美國社會往種族平等方向跨了一大步。雖然美國南北戰爭已經結束一百多年,但黑白種族之間的真正平等,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演進與磨合,絕非一蹴可幾。在四十多年前甘迺迪總統時代,都還要動用國民兵護送學生上學,才能避免種族隔離的民間措施。在廿年前加州選舉,都還有所謂布萊德雷效應,顯示即使族群平等已成為人人口中的目標,但歧視卻仍是不少人心底的祕密。直到此次投票前夕,許多人都還不敢盡信歐巴馬民調的領先。這次美國總統首次選出非裔美國總統,足見美國社會族群平等的包容力確實有長足的進步。

     此次歐巴馬以少數族群的背景能夠勝出,當然也與世界經濟情勢等客觀環境有關。拋開美國兩黨些微的意識形態不談,此次美國大選的關鍵話題就只有「經濟」二字。民主黨與共和黨當然有大政府與小政府的哲學辯論,而歐巴馬與麥肯亦對解決當前經濟問題有不同藥方。但是,當人民無從分辨孰優孰劣時,很自然會問:「現在的爛攤子是誰造成的?」問到這裡,布希政府八年來一路偏袒富人、大幅擴張赤字、放任信用擴張的政策,當然就成為眾矢之的。由於麥肯難以與布希切割,因此這百年來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與超大經濟蕭條,當然就成為歐巴馬助選的最大功臣。

     此外,民主黨與共和黨原本對「弱勢」團體的態度即有不同─民主黨主張較多較廣的福利政策,但共和黨則主張尊重市場機能。這兩黨的態度差異原本只是針對國內事務,但在布希執政之下,卻又延伸到國際舞台。基本上,國際間普遍將伊拉克、阿富汗視為第三世界的弱勢國家,而布希在尋不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情況下,強勢地對伊拉克動武,即使以「反恐」為號召,也給全世界其他國家一種大欺小、強凌弱、眾暴寡的惡劣印象。在競選期間,麥肯的外交政策大抵仍然強勢,但歐巴馬的政見則較貼近對弱勢群體的尊重。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傾向挺民主黨的原因。未來歐巴馬政權會如何調整其中東與歐洲政策,不但影響到美國的興衰,也與世界前景息息相關,值得關注與期待。

     最後,縱使美國有經濟景氣不佳、國際戰事泥淖、種族歧視淡化等客觀環境,一位非裔美國人要贏得總統大選還是極為不易。歐巴馬能夠以這麼年輕、這麼資淺、這麼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過關斬將,撂倒希拉蕊等老政客,橫掃共和黨麥肯,絕對也展現出他超級的能力與魅力。首先,歐氏恐怕是全世界最能善用網路行銷,最了解網路時代特性的政治人物。他積沙成塔的小額募款方式,他用YOUTUBE廣為宣傳的個人演講,都是傳統政客所不熟悉的「新世代兵器」。這些兵器現在已經被證明是無堅不摧,至少對傳統政客幾乎是有摧枯拉朽的威力。此外,歐氏的個人魅力也在歷次演講中展露無遺。從「YES WE CAN」的經典演說,到柏林演講中感性訴求自己是世界公民,到澄清自己與教會牧師之間的關係,歐氏都能一次次化危機為轉機,變失分為得分。這樣的領袖魅力若能延續到執政之後,應該是對於亟需提振的消費者、投資信心,會有極大的助益。

     總之,歐巴馬當選,代表一個族群平等新時代的來臨,代表國際情勢將會有所改變,也代表世界金融與經濟秩序將有嶄新的契機。歐氏當選,不只是他個人與民主黨的勝利,更是許多世界公民期待「改變」的開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89687
築牆拆牆:歐巴馬啟示錄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社論】 2008.11.05 02:46 pm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還待官方最後宣布,但歐巴馬當選的跡象和慶祝氣氛已在全美蔓延。多數分析家強調他當選的種族意義,其實,從社會氛圍而言,歐巴馬主張改變、努力「拆牆」的意義更值一提。

老布希擔任美國總統時,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柏林圍牆倒下,蘇聯共黨集團長期封閉威權的統治風格也隨之告終。將近半世紀的冷戰對峙結束了,很多人預期,那會是一個全面「拆牆」的時代。人類彼此之間的各項壁壘區隔將逐漸打破,更多互動帶來更多理解,更多理解帶來更有效的溝通,封閉界線會被開放的自由混同取代。九0年代初期,以美國為首的國際政治,也的確像是朝向「拆牆」的方向走。國際互助範圍擴大了,緊張衝突的區域減少了,聯合國的地位與功能也明顯提升了。

然而,沒有想到,時序進入新世紀,潮流突然逆轉。在高度爭議下,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接著發生了「九一一事件」。布希利用九一一製造的情勢,大步將美國帶上「築牆」的道路:和伊斯蘭國家建立起仇恨壁壘,強橫指定「邪惡軸心」,接著發動伊拉克戰爭,介入阿拉伯世界。在美國國內,布希總統也大力宣揚單一保守的道德觀,打擊多元價值,並以「反恐戰爭」為藉口,侵害人權毫不手軟。

布希總統建立了美國的「單邊霸權」,付出的代價是使得整個世界回頭走向分裂、仇恨、壁壘分明。在保守政策的掩護下,美國國內的窮人與富人也拉開了越來越寬的距離,相對地,提倡多元寬容的知識分子和自由主義者被邊緣化。如今歐巴馬能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因為他的身分、他的立場剛好跟布希八年路線相反。他以非裔背景取得白人信任,所散放的「改變」訊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停止築牆,開始拆牆」。不只拆掉美國社會種族之間的壁壘,也要拆掉美國人為了取得霸權而築起的傲慢城牆。

不只歐巴馬獲勝,更清楚的是共和黨大敗,美國選民用選票給了布希八年政權明顯評價:「人民受夠了」!希望歐巴馬能帶領美國,乃至影響全世界,從原本的築牆風格中走出來,創造一個更多元更開放的新環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89473
頁/共4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