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2009/03/06
【樂慧生/譯】
隨著經濟衰退加深,總統當選人歐巴馬也快馬加鞭,要砸數千億美元挹注公共投資計畫,指望這些計畫一如過去,可以拉抬經濟。
但這回可能希望落空。美國式公共支出,過去景氣好時,也就是大家都有工作、老闆樂於投資時最能發揮作用。景氣好的時候,新開一條公路,很快沿線兩旁商店和購物中心林立,而且裡面擠滿顧客。政府每投入1塊錢,民間能產生3到4塊錢。
這種共生關係使原已熱絡的經濟如虎添翼。但在美國經濟全面衰退之際,可能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目前美國經濟似乎就是這種光景。
聯邦準備理事會最近把利率調降到前所未聞的水平,已接近零利率,等於昭告擔驚受怕的美國人,只要大家肯消費,願意無償送錢。但人們卻因投資失利而陷入恐慌,或因擔心工作不保傾向少花為妙。如此一來,開了新路,沿路可見的只怕不是購物中心,而是雜草蔓生的荒地。
這正是歐巴馬總額逾7,000億美元的計畫所面對的風險。一年內把這些錢花在營建、研究或設備上,一開始或可填補經濟萎縮,但要是不能同時重振民眾信心,等錢燒完了,經濟可能再度崩毀。
讓公共支出發揮預期效果是頗棘手的事,史有明證。小羅斯福總統政府任內興建了許多水壩,提供豐沛的電力,把電價壓低,讓一般家庭用得起當時上市的家電用品。建設工程本身讓工人荷包有錢,但大蕭條時期家電昂貴,多數家庭買不起,廠商又不肯讓客人分期付款。公共投資未能幫助推動一種關鍵性的民間產業。
小羅斯福政府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資助分期付款制度。家電生產也終於從此起飛。
從二戰直到1970年代中期,公私部門間這種共生關係,也成了美國經濟繁榮一個要素。
安默斯特麻州大學政經研究所共同所長羅伯.波林說:「任何時候都有充足的民間投資,並不是市場機制的本質。所以我們運用公共投資來減少障礙,改善私人投資環境。」
後來情況變了。在1970年代,公眾對高稅負和日益龐大的預算赤字起反感,保守派力主把錢放在私人手裡,振興經濟效果更好。於是公共投資開始退潮。
如今歐巴馬料將爭取持續性的公共支出,以整修道路、橋梁和水道;興建修繕公立學校;擴大寬頻網路;把醫療資訊數位化;推展綠色科技。一位經濟顧問說,他的目標是「鼓勵民間投資,尤其在目前投資太少的區塊,像太陽能和風力方面」。
但歐巴馬要力拒深入民間的驚恐和畏縮。借方和貸方都縮手了。商業投資銳減,消費者支出也直直落。民調機構丕優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寇哈特說:「時機歹歹的心理已深植民心。」
可是總統當選人和他的顧問群及許多其他人,甚至包括部分共和黨人,都認為除此別無選擇。
馬克.詹迪是穆迪經濟網站首席經濟學家,曾是馬侃競選總統時的顧問。他說:「在群眾集體心理有如驚弓之鳥之際,新政府首要之務,是把錢花在具體可見的東西上。人們希望睜眼就看到一座修好的橋,一種新能源科技、一套更好的水利系統。他們希望感覺到這些東西能帶來巨大利益,這或許會促使他們再開始花錢。」
不論歐巴馬會碰到什麼障礙,他的計畫都意味揚棄一種看法,一種1970年代以來經濟學家、政策制訂者和企業主管普遍抱持的看法,亦即民間部門本身就是繁榮與充分就業的重要來源,政府公共支出效果不彰。
或許正因以此為念,歐巴馬在說明他計畫的廣度時,引用的不是民窮財盡的1930年代,而是繁榮的1950和60年代。當時艾森豪總統和國會正開始興建州際公路系統,這是給擴張中的汽車業和汽車貨運業的一個大禮,而貨運業也把全國連結起來,鼓勵其他各種投資。
可是艾森豪時代和歐巴馬時代差別很大。到1950年,在二次大戰和戰後對美國貨龐大需求共同作用下,大蕭條的陰霾已一掃而空,建公路只是帶動龐大民間投資的一項公共投資。